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要求高职院校更加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开展“三全育人”模式,是目前思政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就目前高职院校的思政课程教学现状来看,在实践“三全育人”思政教学模式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对此,需要深入把握“三全育人”模式要点,推进思政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工作开展。介绍了“三全育人”和思政教育网格化教育的关系,分析高职院校思政教学改革中“三全育人”模式实践的问题,并探究高职院校做好“三全育人”思政课程改革的对策。
[关 键 词] “三全育人”;高职院校;思政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8-0140-02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和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问题有着直接的关系,当前在立德树人背景下,必须认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将思政教育贯穿于高职教育的始终,真正推进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目标的实现。
一、“三全育人”和思政教育网格化
(一)“三全育人”
“三全育人”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末,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实践和探索后,2005年初,胡锦涛在全国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会议中指出,各高校必须贯彻落实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以及全过程育人工作机制,十九大中也提出了要进一步推进“三全育人”在思政教育中的改革和实践应用。
“三全育人”指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以及全方位育人中,全员育人是指学生、全体教师、家长、社会群体等都需要承担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任务;全过程育人要求相关院校将大学生思政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始终,在时间维度上,让大学生从进入学校开始到离开學校的时间内,都能够接受全过程的思政教育;而全方位育人强调针对大学生的思政教育要全面,包含教育方式、环境、内容、体制等,营造完善的育人氛围。
(二)思政教育网格化
一般网格化概念多用于城市网格化管理。此次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网格化,将学生作为思政教育对象,通过区域、时间、人员、事件等网格化处理,以学生为中心,构建“三全育人”网格化思政教育体系,对促进“三全育人”思政教育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实践“三全育人”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完善的“三全育人”体系构建,思政教育缺乏特色和重点
目前,相关高职院校在开展“三全育人”的思政课程教学实践中,针对“三全育人”机制没有有效的认识,没有将“三全育人”机制作为重要的课程教学指导,实际的思政教育工作开展中没有把握“三全育人”的特点和要求,针对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以及全方位育人的理解仅仅是浅层次上的,实际的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缺乏重点和特色,没有充分利用学校和各方思政教育资源,没有将思政教育贯穿于高职学生学习全过程,缺乏全员参与、系统化的育人体系构建。这样的思政育人背景下,高职院校很难按照“三全育人”思政教育机制的要求,完成高效的思政课程教学目标。
(二)缺乏课程思政意识,“三全育人”难以融入思政课程
在高职院校思政教学中贯彻落实“三全育人”理念,实现“三全育人”目标,必须真正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构建课程思政教学模式,这样才能让思政教育实现全过程和全方位教学目标。这里构建课程思政模式就很有必要,真正促进思政和专业课程的教学融合是实现“三全育人”的关键和基础要求。而目前的高职院校专业师资在构建课程思政的过程中,对课程思政重视度不足、课程思政建设不完善、课程融合不到位等,导致思政教育在课程教学中的渗透不足,影响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三)缺乏合作意识,思政育人缺乏全员合作
在高中思政教育中实践“三全育人”模式,需要全员参与,而目前的高职院校思政教学中,思政教育的任务主要是思政教师承担的,除此之外,还有辅导员会偶尔对学生开展一些思政方面的教育,其他专业课程教师对思政教育并不重视,他们更在乎学生的专业成绩提升。这样就导致思政的“三全育人”过程中参与者不够全面,不能全员动员起来,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也不高,导致思政教育缺乏实效,“三全育人”目标难以实现。
三、“三全育人”模式下高职思政教学改革对策
(一)构建“三全育人”体系,把握重点和特色
当前,高职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以改革创新精神持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化推进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全面夯实“十大育人体系”工作基础,以深入实施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坚持“紧扣一个核心、突出两个特色、聚焦三个维度、抓好四个关键、实施五项计划”,全面统筹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和政行企校全要素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构建富有特色、具有高职特点的全员参与、全程多维和全方位系统化的“三全育人”体系。
做好“三全育人”工作必须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培养卓越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要积极构建育人工作“全校一盘棋”的格局,健全立德树人的规章制度和实施路径,形成齐心协力推进育人工作的强大合力、强劲动力,真正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此外,还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大学生涯全过程,实现第一、第二课堂有效衔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推动实现知识教育与价值塑造、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实现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 对此,在具体的高职思政教育实践中,圍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情况和“三全育人”培养体系主题,就高职院校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工作情况,特别是就如何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开展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育人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展开广泛的讨论,研究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三全育人”体系构建,为思政教育工作提供有效的实践指导。
(二)强化课程思政建设,促进全过程思政贯穿教育实现
针对“三全育人”模式实践,高职院校要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建设要求和管理办法(试行)》文件,重点学习学校、院系的思政工作领导机制、思政管理评价规范(十大育人)及“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建设标准等内容,明确课程思政建设在推进“三全育人”模式实践中的重要作用。课程思政主要形式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各门课程中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课程思政应当是伴随一个教师一生的永恒话题,作为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至关重要,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及法律、社科等知识水平,不喊口号、避免生搬硬套,真正将思政内容融入专业课中。明确要想搞好专业课程思政工作,首先要将课程中涉及思政内容的隐性元素充分挖掘出来,采取鼓励学生参与进来的措施方法,达到实现学生价值观塑造和政治意识塑造的目的。针对专业课程思政工作的考核问题,要重视过程考核,以视频、图片的形式加强记录工作。
只有针对如何落实“三全育人”推进“课程思政”工作进行深入研究,才能起到凝聚目标和方向的作用。高职院校在推广思政教育“三全育人”模式时,要继续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经验总结与交流,推进学院“课程思政”机制体制建设,推选示范教师、示范课程,为形成“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良好态势和工作格局夯实基础。
(三)搭建合作平台,实现全员参与和合作
开展思政教育“三全育人”,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全体学生、教师、家长以及社会群众的参与,这对营造良好的思政学习氛围,促进思政教育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具有重要意义。而针对目前高职院校专业师资之间合作育人机制不足的问题,相关院校要积极搭建合作育人平台,让相关学生、教师等人员积极通过平台实现思政育人的沟通交流和合作,促进思政教育资源整理和共享,提升思政“三全育人”的成效。学校可以组织开展思政教育的线上线下合作育人平台,让专业学生和教师能够有一个随时随地交流沟通的场所,这对实践育人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三全育人”模式下,开展学生思政教育改革很有必要。目前的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中在实践“三全育人”模式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对此,需要明确问题所在,在教学中不断改进理念和方法等,积极构建“三全育人”体系,完善课程思政建设,搭建有效的合作育人平台等,促进“三全育人”机制在思政教育中的有效落实,促进思政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崔澜骞.“三全育人”背景下高职院校《学前教育学》课程思政建设的调查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6):274.
[2]冷书君,葛媛媛.以“三全育人”破解高职育人新形势困局探究:以Z职业技术学院师范教育分院为个案研究[J].河北职业教育,2020,4(2):23-27.
[3]陈肖燕,孙雪.“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路径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7):111-113.
[4]陈思,张宗江.新时期基于“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以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为例[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1):1-4.
[5]李杰瑜.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规划课程思政育人功能研究:以三全育人为背景[J].文教资料,2020(1):184-185.
[6]黄玲.“三全育人”背景下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思政”路径探析:以《纳税实务》为例[J].科技资讯,2019,17(34):125-126.
[7]矫利艳,刘霖.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构建研究:以《物业管理理论与实务》课程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21):159-160.
[8]路以兴,高萍.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专业课程思政育人工作的思考:以高职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为例[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9,32(4):133-135,160.
编辑 马燕萍
[关 键 词] “三全育人”;高职院校;思政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8-0140-02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和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问题有着直接的关系,当前在立德树人背景下,必须认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将思政教育贯穿于高职教育的始终,真正推进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目标的实现。
一、“三全育人”和思政教育网格化
(一)“三全育人”
“三全育人”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末,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实践和探索后,2005年初,胡锦涛在全国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会议中指出,各高校必须贯彻落实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以及全过程育人工作机制,十九大中也提出了要进一步推进“三全育人”在思政教育中的改革和实践应用。
“三全育人”指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以及全方位育人中,全员育人是指学生、全体教师、家长、社会群体等都需要承担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任务;全过程育人要求相关院校将大学生思政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始终,在时间维度上,让大学生从进入学校开始到离开學校的时间内,都能够接受全过程的思政教育;而全方位育人强调针对大学生的思政教育要全面,包含教育方式、环境、内容、体制等,营造完善的育人氛围。
(二)思政教育网格化
一般网格化概念多用于城市网格化管理。此次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网格化,将学生作为思政教育对象,通过区域、时间、人员、事件等网格化处理,以学生为中心,构建“三全育人”网格化思政教育体系,对促进“三全育人”思政教育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实践“三全育人”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完善的“三全育人”体系构建,思政教育缺乏特色和重点
目前,相关高职院校在开展“三全育人”的思政课程教学实践中,针对“三全育人”机制没有有效的认识,没有将“三全育人”机制作为重要的课程教学指导,实际的思政教育工作开展中没有把握“三全育人”的特点和要求,针对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以及全方位育人的理解仅仅是浅层次上的,实际的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缺乏重点和特色,没有充分利用学校和各方思政教育资源,没有将思政教育贯穿于高职学生学习全过程,缺乏全员参与、系统化的育人体系构建。这样的思政育人背景下,高职院校很难按照“三全育人”思政教育机制的要求,完成高效的思政课程教学目标。
(二)缺乏课程思政意识,“三全育人”难以融入思政课程
在高职院校思政教学中贯彻落实“三全育人”理念,实现“三全育人”目标,必须真正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构建课程思政教学模式,这样才能让思政教育实现全过程和全方位教学目标。这里构建课程思政模式就很有必要,真正促进思政和专业课程的教学融合是实现“三全育人”的关键和基础要求。而目前的高职院校专业师资在构建课程思政的过程中,对课程思政重视度不足、课程思政建设不完善、课程融合不到位等,导致思政教育在课程教学中的渗透不足,影响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三)缺乏合作意识,思政育人缺乏全员合作
在高中思政教育中实践“三全育人”模式,需要全员参与,而目前的高职院校思政教学中,思政教育的任务主要是思政教师承担的,除此之外,还有辅导员会偶尔对学生开展一些思政方面的教育,其他专业课程教师对思政教育并不重视,他们更在乎学生的专业成绩提升。这样就导致思政的“三全育人”过程中参与者不够全面,不能全员动员起来,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也不高,导致思政教育缺乏实效,“三全育人”目标难以实现。
三、“三全育人”模式下高职思政教学改革对策
(一)构建“三全育人”体系,把握重点和特色
当前,高职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以改革创新精神持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化推进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全面夯实“十大育人体系”工作基础,以深入实施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坚持“紧扣一个核心、突出两个特色、聚焦三个维度、抓好四个关键、实施五项计划”,全面统筹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和政行企校全要素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构建富有特色、具有高职特点的全员参与、全程多维和全方位系统化的“三全育人”体系。
做好“三全育人”工作必须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培养卓越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要积极构建育人工作“全校一盘棋”的格局,健全立德树人的规章制度和实施路径,形成齐心协力推进育人工作的强大合力、强劲动力,真正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此外,还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大学生涯全过程,实现第一、第二课堂有效衔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推动实现知识教育与价值塑造、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实现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 对此,在具体的高职思政教育实践中,圍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情况和“三全育人”培养体系主题,就高职院校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工作情况,特别是就如何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开展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育人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展开广泛的讨论,研究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三全育人”体系构建,为思政教育工作提供有效的实践指导。
(二)强化课程思政建设,促进全过程思政贯穿教育实现
针对“三全育人”模式实践,高职院校要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建设要求和管理办法(试行)》文件,重点学习学校、院系的思政工作领导机制、思政管理评价规范(十大育人)及“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建设标准等内容,明确课程思政建设在推进“三全育人”模式实践中的重要作用。课程思政主要形式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各门课程中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课程思政应当是伴随一个教师一生的永恒话题,作为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至关重要,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及法律、社科等知识水平,不喊口号、避免生搬硬套,真正将思政内容融入专业课中。明确要想搞好专业课程思政工作,首先要将课程中涉及思政内容的隐性元素充分挖掘出来,采取鼓励学生参与进来的措施方法,达到实现学生价值观塑造和政治意识塑造的目的。针对专业课程思政工作的考核问题,要重视过程考核,以视频、图片的形式加强记录工作。
只有针对如何落实“三全育人”推进“课程思政”工作进行深入研究,才能起到凝聚目标和方向的作用。高职院校在推广思政教育“三全育人”模式时,要继续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经验总结与交流,推进学院“课程思政”机制体制建设,推选示范教师、示范课程,为形成“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良好态势和工作格局夯实基础。
(三)搭建合作平台,实现全员参与和合作
开展思政教育“三全育人”,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全体学生、教师、家长以及社会群众的参与,这对营造良好的思政学习氛围,促进思政教育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具有重要意义。而针对目前高职院校专业师资之间合作育人机制不足的问题,相关院校要积极搭建合作育人平台,让相关学生、教师等人员积极通过平台实现思政育人的沟通交流和合作,促进思政教育资源整理和共享,提升思政“三全育人”的成效。学校可以组织开展思政教育的线上线下合作育人平台,让专业学生和教师能够有一个随时随地交流沟通的场所,这对实践育人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三全育人”模式下,开展学生思政教育改革很有必要。目前的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中在实践“三全育人”模式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对此,需要明确问题所在,在教学中不断改进理念和方法等,积极构建“三全育人”体系,完善课程思政建设,搭建有效的合作育人平台等,促进“三全育人”机制在思政教育中的有效落实,促进思政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崔澜骞.“三全育人”背景下高职院校《学前教育学》课程思政建设的调查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6):274.
[2]冷书君,葛媛媛.以“三全育人”破解高职育人新形势困局探究:以Z职业技术学院师范教育分院为个案研究[J].河北职业教育,2020,4(2):23-27.
[3]陈肖燕,孙雪.“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路径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7):111-113.
[4]陈思,张宗江.新时期基于“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以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为例[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1):1-4.
[5]李杰瑜.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规划课程思政育人功能研究:以三全育人为背景[J].文教资料,2020(1):184-185.
[6]黄玲.“三全育人”背景下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思政”路径探析:以《纳税实务》为例[J].科技资讯,2019,17(34):125-126.
[7]矫利艳,刘霖.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构建研究:以《物业管理理论与实务》课程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21):159-160.
[8]路以兴,高萍.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专业课程思政育人工作的思考:以高职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为例[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9,32(4):133-135,160.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