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语文授课中,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提升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还能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加深对文本的记忆。为能够在语文课堂中更好地应用阅读教学方式,深度阅读被引入到授课过程中。深度阅读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深度思考,还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加情感共融,本文主要是探讨深度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深度阅读;教学探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7-159
近年来,小学生思维方式和表达能力有很大的提高,传统的语文讲习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阅读在小学语文讲课中占有很大比例,普通的阅读教学教学成果比较浅显,只是使学生大概了解文章内容,理解文本大意,但是对文章中的思想感情没有过多的思考,最终导致学生语文学习的表面化,而深度阅读能使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加深对文本记忆,进行深入思索。以下通过分析小学语文讲堂中深度阅读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对深度阅读教学方式提出建议:
1小学语文授课中深度阅读讲习的现状及现存问题
随着新课标改革快速成长,大多数小学语文老师开始应用新课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在语文授课过程中积极采用阅读讲习,并且对其进行深入研究。近年来,老师们对阅读讲习进行改进,转为深度阅读教学模式,来提高语文授课的讲习效果。但是,在实际的深度阅读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1.1学生深入阅读教学课程安排时间不合理
老师在日常授课中,对深入阅读教学模式过于重视,导致大量的学习时间严重偏差到阅读教学上,学生缺少教师对知识点的细节讲解,以及重点、难点问题的讨论。
1.2深入阅读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老师安排深入阅读授课的原因是学生可以通过大量阅读以及讲解讨论,加深对文章的记忆,对文本有深入理解。但是,在实际阅读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老师侧重于讲授学生语文学科基础知识,忽视学生文章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培养,导致学生的思维局限于文章表面意思,懈怠思考能力。
1.3学生的阅读学习方式过于形式化
新课改以来,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添加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这种学习方法也被应用到了阅读教学课程中,但是效果并不理想。为了完成新课改上课形式的要求,老师在课堂上随机为同学们指出一个题目让他们讨论,并没有考虑讨论该问题的价值,有时学生通过讨论也并没有得到较好的答案,阅读中的问题既没有得到解决,反而浪费学习时间。
1.4教师阅读教学课程设计不合理
在现实的讲义过程中,大部分小学语文老师不能够熟练地应用教学模式和科技设备,但是小学语文的学习见过比较差,老师师是日常授课过程中的引导人和组织者,在授课过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部分小学语文老师过于注明学生的核心地位,而没有适当引导学生阅读行为,造成阅读教学的效率较低。
1.5教师填鸭式授课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诸多教师还在应用填鴨式的讲习模式。在此种教学环境下,学生主观能动性得不到有效发挥,教师于学生在思想上缺少碰撞和交流,思维固化,课堂教学效果不良。学生不会主动地挖掘问题与分析问题,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就会丧失。他们只会单纯地记住教师讲解的内容,却不会使用它们。
2深度阅读在语文授课中的重要性
深入阅读授课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扩宽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师给出的问题,对文章有进一步的理解,建立小学生的解决问题模式。
3小学语文教学中深度阅读教学的应用策略
3.1教师明确授课目标
目标是一个人前进的方向,老师在课前对学习目标明确,有利于备课,老师在建立备课内容时,必须有明确的授课目标。比如,老师在开始新课学习时,要求学生进行浅度阅读,这是的教学目标可以设计为认识新字、熟悉断句等,在文章讲授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深度阅读理解,可以设立目标为文章作者所表达的私人情感,只有为学生明确了本节课学习目标,学生才会知道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
例如,在《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中,老师在对学生进行初步讲解后,安排学生深度阅读教学,提出正文作者主要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感情,让学生独立思考,体会文章中父亲对孩子浓浓的爱。
3.2对深度阅读教学课程时间合理安排
小学生的学习精力有限,很多家长又为学生报了特长班和补课班,导致学生在校学习的精力衰退,除此之外,小学课程每一门的学习时间有限。因此,教师必须合理安排日常深度阅读授课时间,保证学生在能完成阅读学习的同时,不会耽搁其他科目的学习,对小学语文本科目也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学习。
3.3深入阅读问题设置合理
教师在深入阅读教学中进行问题设置时,问题要与教学目标一致,且能使学生发散思维,快速对文章的中心大意有较深的理解。
4结束语
深入阅读教学模式的成功是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关于问题的讨论做正确地引导,保证深入阅读教学的授课效果。
参考文献
[1]余玲艳,代建军.小学语文深度阅读教学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7(08).
[2]林露辛.小学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策略谈[J].课程教育研究,2018(31).
[3]毛旭亚.浅谈深度阅读教学的重要性[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9,2(3):156-158.
关键词:小学语文;深度阅读;教学探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7-159
近年来,小学生思维方式和表达能力有很大的提高,传统的语文讲习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阅读在小学语文讲课中占有很大比例,普通的阅读教学教学成果比较浅显,只是使学生大概了解文章内容,理解文本大意,但是对文章中的思想感情没有过多的思考,最终导致学生语文学习的表面化,而深度阅读能使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加深对文本记忆,进行深入思索。以下通过分析小学语文讲堂中深度阅读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对深度阅读教学方式提出建议:
1小学语文授课中深度阅读讲习的现状及现存问题
随着新课标改革快速成长,大多数小学语文老师开始应用新课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在语文授课过程中积极采用阅读讲习,并且对其进行深入研究。近年来,老师们对阅读讲习进行改进,转为深度阅读教学模式,来提高语文授课的讲习效果。但是,在实际的深度阅读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1.1学生深入阅读教学课程安排时间不合理
老师在日常授课中,对深入阅读教学模式过于重视,导致大量的学习时间严重偏差到阅读教学上,学生缺少教师对知识点的细节讲解,以及重点、难点问题的讨论。
1.2深入阅读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老师安排深入阅读授课的原因是学生可以通过大量阅读以及讲解讨论,加深对文章的记忆,对文本有深入理解。但是,在实际阅读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老师侧重于讲授学生语文学科基础知识,忽视学生文章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培养,导致学生的思维局限于文章表面意思,懈怠思考能力。
1.3学生的阅读学习方式过于形式化
新课改以来,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添加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这种学习方法也被应用到了阅读教学课程中,但是效果并不理想。为了完成新课改上课形式的要求,老师在课堂上随机为同学们指出一个题目让他们讨论,并没有考虑讨论该问题的价值,有时学生通过讨论也并没有得到较好的答案,阅读中的问题既没有得到解决,反而浪费学习时间。
1.4教师阅读教学课程设计不合理
在现实的讲义过程中,大部分小学语文老师不能够熟练地应用教学模式和科技设备,但是小学语文的学习见过比较差,老师师是日常授课过程中的引导人和组织者,在授课过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部分小学语文老师过于注明学生的核心地位,而没有适当引导学生阅读行为,造成阅读教学的效率较低。
1.5教师填鸭式授课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诸多教师还在应用填鴨式的讲习模式。在此种教学环境下,学生主观能动性得不到有效发挥,教师于学生在思想上缺少碰撞和交流,思维固化,课堂教学效果不良。学生不会主动地挖掘问题与分析问题,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就会丧失。他们只会单纯地记住教师讲解的内容,却不会使用它们。
2深度阅读在语文授课中的重要性
深入阅读授课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扩宽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师给出的问题,对文章有进一步的理解,建立小学生的解决问题模式。
3小学语文教学中深度阅读教学的应用策略
3.1教师明确授课目标
目标是一个人前进的方向,老师在课前对学习目标明确,有利于备课,老师在建立备课内容时,必须有明确的授课目标。比如,老师在开始新课学习时,要求学生进行浅度阅读,这是的教学目标可以设计为认识新字、熟悉断句等,在文章讲授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深度阅读理解,可以设立目标为文章作者所表达的私人情感,只有为学生明确了本节课学习目标,学生才会知道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
例如,在《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中,老师在对学生进行初步讲解后,安排学生深度阅读教学,提出正文作者主要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感情,让学生独立思考,体会文章中父亲对孩子浓浓的爱。
3.2对深度阅读教学课程时间合理安排
小学生的学习精力有限,很多家长又为学生报了特长班和补课班,导致学生在校学习的精力衰退,除此之外,小学课程每一门的学习时间有限。因此,教师必须合理安排日常深度阅读授课时间,保证学生在能完成阅读学习的同时,不会耽搁其他科目的学习,对小学语文本科目也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学习。
3.3深入阅读问题设置合理
教师在深入阅读教学中进行问题设置时,问题要与教学目标一致,且能使学生发散思维,快速对文章的中心大意有较深的理解。
4结束语
深入阅读教学模式的成功是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关于问题的讨论做正确地引导,保证深入阅读教学的授课效果。
参考文献
[1]余玲艳,代建军.小学语文深度阅读教学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7(08).
[2]林露辛.小学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策略谈[J].课程教育研究,2018(31).
[3]毛旭亚.浅谈深度阅读教学的重要性[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9,2(3):15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