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瓜情结

来源 :当代作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eli0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到瓜果飘香的季节,我就会想起小时候父亲种甜瓜的情景,想起夏日在瓜棚里度过的那段最温馨最美好的时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生产队把少量的土地承包给个人,父亲也承包了6分地,承包费每年60元,准备种甜瓜。为延长甜瓜的生长期,父亲先在家里育苗,用坏的脸盆铁桶、旧的泥盆瓦罐,先装满细河沙,然后将甜瓜种子均匀的插进沙里,浇适量的水,覆盖薄膜,白天搬到室外阳光下,黑夜搬进室内,当甜瓜种长出新芽后,几乎每天浇一遍水,长势还快,大约长成两瓣大叶的时候,谷雨过后就移栽到地里,农谚道“清明断雪不断雪,谷雨断霜不断霜”,按行距70厘米开沟起垄,把积攒了近半年的草木灰、鸡粪等农家肥均匀地倒进沟里,用镢头刨匀,按株距50厘米移栽甜瓜苗、浇水、瓜秧爬蔓、开花、结果。当甜瓜拳头大的时候,为了防止牲畜啃食、野兽糟蹋、顽童祸害、路人偷吃,父亲就会搭一个能遮风挡雨的看瓜棚,先把木头床抬进来,绕床四周把四根胳膊粗的木棍深埋地下,“人”字棚顶上用麦秸草苫由下而上绕到棚顶,棚顶草苫上再用木棍绑瓦片压紧压实,棚的四面也围上草苫各留一窗口,一来夏季可透风,二来便于瞭望四周。你可别小看这貌不惊人的看瓜棚,它的作用可大着呢,火辣辣的太阳底下,给甜瓜浇水、盘秧、打叉、除草、灭虫、施肥累了,可在里面乘凉歇息;下雨了,可避雨;黑夜要在棚里睡觉就更不用说了。暑假,正是甜瓜成熟的时候,黑夜我和父亲在甜瓜棚作伴看护,夜幕降临,微风习习,幽蓝的夜空挂着一轮明月,清柔的月光撒落在瓜田里,脆生生的甜瓜隐卧在绿叶丛中,成熟的香甜气息弥漫四周,甜瓜不分昼夜拼命地爬蔓、开花、结果,瓜落了一茬又一茬。夜深了,父亲摇着蒲扇,一边为我驱赶蚊虫,一边给我讲“穷人变富”的故事,绘声绘色,我听得津津有味,不知不觉中就睡着了,这是夏日田野最美的时刻,也是瓜棚最温馨的时刻。
  清晨我信步走出瓜棚,伏下身子仔细地观看甜瓜叶和甜瓜上那晶莹的露珠,滴滴透亮,我看花了眼,我仿佛看到了白天父亲在瓜地里流淌的汗水,夜露珠是父亲的汗水变成的吧,白天浇灌着瓜秧,夜晚滋润着瓜的甜蜜……我胡思乱想着,我陶醉其中,我梦想其中。
  卖甜瓜的前一天傍晚就要落瓜,赶集需向生产队长请假,“小队长赶集,不是一般人物”的说法,这就是真实写照。父亲带我起大早赶辛安集,父亲用自行车载一大驮箩,我载一小扁筐,到达集市后,抢占有利地形,父亲称重,我收钱,偶尔也学着吆喝两句,“卖甜瓜了,又香又甜的大甜瓜便宜喽”,收摊的时候,最奢望的是父亲给我的犒赏,一角钱十颗糖块,一斤油条或一斤桃酥,其中有一次还给我买了一套“初中数理化习题集”。
  瓜田中承载着许多美妙的故事,城里的孩子,衣食无忧,生长在农村的我,却有亲近自然的快乐,收获劳动果实的满足。
  现在的甜瓜生产,大都是集约化管理,机械化、公司化大棚生产,一年四季应有尽有,大片大片的瓜园被保温铁皮包围着,哪里还有看瓜棚的影子?我其实知道,虽然我有幸被“移栽”到了城里,风风雨雨,历经磨砺,但回望家乡,蓦然发现,自己的根還在那片瓜田里,看瓜棚--抹不掉的记忆,我回不去的夏天,我的乡情是在甜瓜地里酝酿、凝结的。
其他文献
在我们滇西南瑞丽的大山腳下,我居住的九队之隅,有一条泉。  它从崖壁里涌出,在乱石中奔走。它亲吻大树,拥抱小草,时而欢呼跳跃,时而低吟徜徉。  每当我从泉边经过,总要喝几捧泉水。那清凉、甘甜、带着花草气息的水好像一股琼浆注入心田,令人神清气爽。傍晚我荷锄归来常常在泉边沐浴,那清新的流水浸润着我的肌肤,给我带来许多蓬勃的力量。 沐浴在它的清澈透明的液体中,我常常觉得自己从里到外变得焕然一新。仿佛是上
期刊
一声鸟鸣唤醒了嘉兴南湖的碧波,一艘红船载来开天辟地的传说;一缕金凤吹红了北京香山的树叶,一面红旗飘扬改天换地的壮歌!  一轮艳阳亮丽了西安秦砖汉瓦的宫阙,一个东方古国焕发美丽青春的蓬勃;一天繁星点燃了东海唐风宋韵的渔火,一个伟大梦想闪耀民族复兴的光泽!  歌声中,“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美丽十月向我们走来了!  笑声里,“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的金色十月向我们走来了!  我站
期刊
自古以来,石榴一直受到人们的赞美。古代文人不仅给了它“丹若”、“金器”、“沃丹”和“天浆”这些美名,而且还为它写出了“绿叶裁烟翠,红英动日华””、“霞穀作房珠作骨,水晶为粒玉为浆”以及“风翻一树火”的这些精典诗句。石榴作为人们喜爱的水果,四季观赏的花木,赋予这些赞誉之辞,的确不为过。  石榴原产伊朗、阿富汗,在二千多年前由张骞出使西域后传入中国。在长期的实践中,广大劳动人民积累了丰富的栽培技术,并
期刊
纪念我的母亲刘淑云  还记得一二.九这个日子吗?这是个非同寻常的日子,是国人永远铭记的日子,更是我永远难忘的日子。就在这一天,母亲与我天各一方。  伫立窗前,眼望北方,十二年过去了,时间过的真快啊,今天又到了母亲节,对母亲那无尽的思念悠悠绵长,不知不觉中,我也迈入了夕阳。  清晰的记得,母亲住院的时候,看针洗涑,喂饭按摩,一个人守候了八天八夜,后来哥哥来了,接着守护在母亲的身旁。  清晰的记得,为
期刊
那是一个月黑风高之夜,关埠镇上死一般寂静,偶尔传来几声更夫苍凉的打更声:梆,梆,梆,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防贼防盗 闭门关窗 ,大鬼小鬼排排坐,平安无事喽!镇头鬼子炮楼里的灯火,像鬼火一样阴森恐怖。他像只机灵的狸猫,翻圩墙越壕沟,机警的躲过鬼子汉奸的明岗暗哨,悄悄来到我们组织的一个点一座空宅前,机警的看看四下无人,开门进院,反身插好大门,进了堂屋。他就是关埠镇自卫队队长神枪手梁鹏飞。他今天晚上潜回镇
期刊
老王家住市郊区,离城有十来里路程。  老王种了三亩西瓜,为了方便看管,又可避风遮雨,在瓜地边搭了个草庵。  草庵由四根圆木立柱斜支撑起来,根部栽在土里,端部斜交固定,成三角形状,在离地60至80公分处用四根横杆与立柱控绑固钉,上边担上木板,木板上再铺上干草(谷子杆)作为床铺。上部(庵顶)用木杆做横龙骨,间离30一50公分,上边铺挂稻草或干草(谷子杆),根部朝上,头部(稍部)向下,先从下往上一层一层
期刊
勿以惡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有利学业进步事,凡事可为;无利学业进步事,凡事不为。则进步日速,报国荣家有望也。咱家世代穷苦,无达官显贵之戚,更无拔濯提携之力。惟日孜孜,无敢逸豫。父曾闻: 勤如春院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懒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故父一年四季,无论寒冻三九,还是酷灼三伏。未敢稍有懈怠疏忽。苦锻以增己质,苦学以增己智,把自己放在苦痛之下以磨己志也。即便如此,因无掌舵鞭策之
期刊
看到挂在阳台上空空的鸟笼,我便会想起那只陪伴过我,给我带来快樂时光的小八哥~杰莉。不知它现在身在何方,过得怎样,是否也会想起我。  我和杰莉相遇在一个初秋的傍晚,骤雨初霁,天气凉爽了许多。我早早吃过晚饭,来到汝河河畔散步。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野花和秋草的芬芳弥漫在空气中,草尖上挂着盈盈水珠,晶莹剔透。西边红霞满天,不时传来猫头鹰的叫声,秋虫也在草丛中鸣唱。突然几声鸟的凄厉叫声传入耳边,我快速朝着令
期刊
项羽愚仁。鸿门宴放走刘邦,恐怕是项羽的愚任思想在作祟,爱面子,怕其他诸侯耻笑。其实,项羽杀人多矣!“坑襄城降卒,弑秦降王子婴,杀义帝楚王心,坑秦卒二十余万,何必在乎区区一个刘邦?  项羽不能用人。刘邦总结夺取天下的经验,曾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
期刊
窗外,暮色四合,袅袅的炊烟冉冉升起,渐渐融入无尽的空间。我仿佛听见我的母亲倚在门口,大声地呼喊她的儿女回来吃饭。童年的生活像一幕幕旧电影在我的脑海中一一闪现……  我的家乡在一个离县城十几里远的农村里,记得儿时家家都垒有灶台,烧锅做饭,我家也不例外。記得母亲最拿手的是摊煎饼,这可是一个技术活。母亲首先舀上几勺面搅成面糊,里面兑上一点盐,葱花。然后才在锅里倒上一点油, 小火,待下面变成焦黄后再翻个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