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读好一本书可以使人受益终生,高校学子积极参与阅读能够增长知识、扩展视野,学习兴趣、思维能力、综合素质可以得到有效提高和拓展。相关调查显示,当今大学生整体阅读意识偏弱、阅读质量较低,高校需要加强科学引导和宣传,迎合学生实际需求,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提升他们参与阅读的主动性。通过高质高效读书,促进其良好阅读习惯养成,可以为今后适应时代发展提供丰富的知识和能力储备。
关键词:大学生 阅读现状 知识匮乏
习近平总书记曾讲道:“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得到智慧启发,滋养浩然之气。”当前,高校对大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存在缺失,引导力、关注度有待提升,部分学生阅读兴趣和质量不高,知识匮乏对他们日后的发展造成了一定阻力。
一、大学生参与阅读的积极作用
1.提升知识储备 不论何时,我们都应保持终身学习的观念,持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及时补充新知识,弥补短板,方可与时俱进,实现自我成长和超越。当前社会飞速发展,不学习、不阅读,易与时代脱节,甚至被淘汰。即将接触社会的大学生,自身知识含量的多少,以及是否具有前沿性,是其综合素质的评价标准之一。高校应以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积极参与阅读,同时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书籍储备多、学习环境优雅的优势,激励学生参与热情。随着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学生知识量不断扩充,为日后进入社会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这也是学生立足社会的重要保证。
2.拔高思想认识 在知识的海洋中,大学生升华思想,陶冶情操,思想认识和理解力被持续正向拔高。大学阶段,学生在受约束环境下对未知知识加以一定了解,可以激发他们对感兴趣事物的不懈探究。随着知识持续积累,学生的探索欲愈发强烈,阅读兴趣自发形成并强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随着兴趣的不断攀升,学生自发产生“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念头,这种追求将成为他们不断提升自我之持久动力,并积极为向往之地不懈努力。此外,大量阅读使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更加深刻,对日常所见能以理智的思维开展辩证思考。“知者不惑,仁者不忧”,见多识广后,学生便可以科学理性的态度看待人生万象,追寻正确的人生方向。
3.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和能力是新时代大学生的基本要求。大学生通过阅读收获了更多的前沿知识,思维得以发散,继而触发创新举动运用于实践。勇于尝试和接受新事物是“00后”大学生的重要特征,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汲取最新知识,结合他人思维,融入自身灵感对新型事物加以创造,便能站在巨人肩膀上实现自身创新能力的提升。建立创新思维的同时,实操能力被强化,学生遇到困惑及时查阅书籍,可以更好地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创新能力被有效加强。不安于现状,勇于突破,能使大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运用,在运用中出新。加强大学生创新思维教育和训练也是高校教师肩负的重任。
二、现阶段大学生阅读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1.阅读意识不足 高中阶段,老师常以“轻松”二字描述大学生活,此类言语使高中生心生向往,同时也造成部分同学思想上的偏差,认为在玩乐中即可度过大学生涯。加之大学管理模式相对宽松,刚经历过高考的学子在进入大学后如同脱缰野马,常表现为我行我素,课余时间痴迷网络休闲。对未来无明确规划的学生不在少数,这种提升意识的缺失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据相关调查显示,高校平均每日阅读1小时以上的学生约占57%,2小时以上仅有15.4%,超过76%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上网,一系列数据展示出当前大学生阅读意识相当薄弱。这一普遍现象的成因包括错误思想观念的引导,造成学生对阅读意义的认识性偏差;其次,大学对于阅读的重视程度不足,学生没有合理学习规划以及自制力差也是原因之一。
2.阅读类型偏差 随着思想潮流不断变化,图书创作愈发向多样性、广泛性发展。现阶段市场上的书籍除科普知识类文章、散文外,玄幻、言情类小说占比较多,部分学生沉迷于此类小说。局限性阅读会对学生的思想造成一定腐蚀,不仅浪费了宝贵时间,还易造成错误性引导。根据调查统计,有超过40%的学生基本不阅读任何书籍,而阅读者中有超过57%的学生偏向于小说類书籍,其中玄幻、言情、推理类居多。推理小说相对可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发散、活跃,而其他两类小说内容多天马行空,实际效用较低,甚至会对学生造成消极影响。另外,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学生利用手机便可查阅书籍,网络环境中有大量不良的书籍和文章,容易对学生的思想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3.阅读目标错误 现阶段,高校普遍存在阅读目标和时间段集中、功利性强等问题,为在各类考试中获得好成绩,学生常对相关专业书籍进行突击阅读。据调查,因应付各项考试而阅读的学生超过50%,休闲娱乐阅读为30%,仅有20%的学生阅读是为了丰富自身知识。多数学生阅读是为了期末考试过科,或考取教资、会计证、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证件。学生对于阅读目标的设定是为了从中获取利益,功利化严重。虽然证件的考取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能够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是其应试能力的体现,但这种能力在学生考取证件后会逐渐降低,或者并不是学生自身未来发展的设定方向。同时,学生将大量的时间放在考取证件上,主体专业课程学习不足,会造成专业知识掌握不牢固,对其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4.组织推广力度不足 当前很多高校意识到阅读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阅读,并制定相关制度要求学生阅读,但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首先,大学生思想已基本成熟,较为看重自身想法,学校通过强制性手段反而会导致部分学生产生厌恶心理。高校应加强科学引导,从学生感兴趣的主题入手,使之感受阅读的乐趣,逐步养成热爱阅读的习惯。另外,学校对于整体阅读状况并未进行深入调查,任务制定后延续督查工作较少,致使部分学生阅读意义不明确,易产生负面情绪,阅读质量和效率较低。最后,多数高校虽成立了阅读类社团,并鼓励感兴趣的同学积极参加,但在招新后缺乏相应的活动组织,或号召力不足,导致同学们后期参加兴趣降低较快。 三、高校阅读推广有效措施
1.加强宣传推广,提升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促使主体参与的原动力,为实现大学生能够积极有效参与各类阅读活动,高校應从学生需求出发,激发其个人兴趣。高校团委、学生处、图书馆等部门可以联合社团、班级发起多形式、多主题的阅读宣传活动,促使学生走出宿舍,走进图书馆。经调查,极少人认为阅读无意义,多数学生乐于参加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因此,高校在推广形式上应与学生实际兴趣需求相契合,提升参与积极性和持久性。我们对学生阅读活动模式喜好类型进行调查,发现有近一半学生喜欢专家讲座形式的阅读活动模式,42%的学生认同影视展播,29%的学生认同书目推荐和图书展活动,18%的学生认同读书沙龙、网络推广等活动,高校可根据自身实际开展同学们喜欢的阅读活动。同时,各高校间应加强交流,相互借鉴优秀经验,提炼出有自身特色的活动。例如某高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学生喜好开展红色精品书展、文学阅读分享、名作读者之星、以书会友等多类型活动,取得了较好效果。
2.积极科学引导,树立正确读书意识 对于现阶段大学生普遍热衷于言情、玄幻小说阅读等情况,高校需要及时引导,鼓励学生阅读高质量著作,以有意义、有收获为基本目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阅读观念,促使学生投入到有益于自身综合素质提升的正向阅读中。例如,高校图书馆联合团委组织“领略中华文化,朗读古典诗歌”朗诵比赛、“红色经典”读后感赏析展;联合班级组织“书香与我行,知识助成长”系列读书活动;在系部组织专业性读书活动,等等。同时,可通过班级、社团向学生征集“我喜欢的书”,从中进行择优筛选,将有推广意义、质量较高的书目上报学校,由图书馆针对性组织购买,从而使得学生需求得到满足,阅读积极性得到提升。通过可控范围内满足个性化需求,学生阅读参与度、书籍种类正向引导性和图书资源的使用效力都得到了提升。另外,通过应用学校及社团公众号、校园大屏幕等方式加强宣传,鼓励学生读经典、品经典、用经典,可以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升。
3.加强监督反馈,促使学生积极参与 导致学生图书阅读形式化、流程化、任务化的主要原因是学校没有积极做好监管反馈工作。大学应科学运用人性化的思维方式,制定适宜本校学生实际的制度。比如,定期组织校级、系部、班级多层次阅读征文比赛,对参与同学给予综合测评加分,对获奖同学给予奖励,实质性地激发学生参与度。同时,以班级为单位定期收集读后感文章,读后感的书写要求学生高质量完成阅读,时时读,日日记,在反复体会与思考中锻炼写作分析能力,逐步形成自我约束和反省习惯。然后,将学生读书心得汇集成册,由班主任定期批阅反馈,将优秀心得成果在班级群展示,并鼓励同学上台分享体会,促使学生收获阅读成就感和自信心。通过树立标杆激发大学生在比拼中不断强化阅读意识,矫正阅读方向,促进习惯养成,这也是学生参与阅读并持久保持的重要手段。
综上所述,现阶段高校学生总体对图书阅读活动持认同态度,我们需要借助这一优势,对学生实际需求加以充分的了解,并进行科学引导,结合现实情况开展同学们真正喜欢的各类阅读活动,推动良好习惯的养成,为学生进入社会提供丰富的知识和能力储备。
参考文献:
[1] 张晓薇.浅谈阅读对大学生的重要性[J].新一代(理论版),2019(18).
[2] 韩丽华.大学生阅读新常态下的思考[J].图书馆工作,2016(1).
基金项目: 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20zsszsx113)阶段成果
作 者: 郭文坚,法学硕士,山西工程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编 辑:赵斌 E-mail:mzxszb@126.com
关键词:大学生 阅读现状 知识匮乏
习近平总书记曾讲道:“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得到智慧启发,滋养浩然之气。”当前,高校对大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存在缺失,引导力、关注度有待提升,部分学生阅读兴趣和质量不高,知识匮乏对他们日后的发展造成了一定阻力。
一、大学生参与阅读的积极作用
1.提升知识储备 不论何时,我们都应保持终身学习的观念,持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及时补充新知识,弥补短板,方可与时俱进,实现自我成长和超越。当前社会飞速发展,不学习、不阅读,易与时代脱节,甚至被淘汰。即将接触社会的大学生,自身知识含量的多少,以及是否具有前沿性,是其综合素质的评价标准之一。高校应以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积极参与阅读,同时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书籍储备多、学习环境优雅的优势,激励学生参与热情。随着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学生知识量不断扩充,为日后进入社会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这也是学生立足社会的重要保证。
2.拔高思想认识 在知识的海洋中,大学生升华思想,陶冶情操,思想认识和理解力被持续正向拔高。大学阶段,学生在受约束环境下对未知知识加以一定了解,可以激发他们对感兴趣事物的不懈探究。随着知识持续积累,学生的探索欲愈发强烈,阅读兴趣自发形成并强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随着兴趣的不断攀升,学生自发产生“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念头,这种追求将成为他们不断提升自我之持久动力,并积极为向往之地不懈努力。此外,大量阅读使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更加深刻,对日常所见能以理智的思维开展辩证思考。“知者不惑,仁者不忧”,见多识广后,学生便可以科学理性的态度看待人生万象,追寻正确的人生方向。
3.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和能力是新时代大学生的基本要求。大学生通过阅读收获了更多的前沿知识,思维得以发散,继而触发创新举动运用于实践。勇于尝试和接受新事物是“00后”大学生的重要特征,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汲取最新知识,结合他人思维,融入自身灵感对新型事物加以创造,便能站在巨人肩膀上实现自身创新能力的提升。建立创新思维的同时,实操能力被强化,学生遇到困惑及时查阅书籍,可以更好地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创新能力被有效加强。不安于现状,勇于突破,能使大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运用,在运用中出新。加强大学生创新思维教育和训练也是高校教师肩负的重任。
二、现阶段大学生阅读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1.阅读意识不足 高中阶段,老师常以“轻松”二字描述大学生活,此类言语使高中生心生向往,同时也造成部分同学思想上的偏差,认为在玩乐中即可度过大学生涯。加之大学管理模式相对宽松,刚经历过高考的学子在进入大学后如同脱缰野马,常表现为我行我素,课余时间痴迷网络休闲。对未来无明确规划的学生不在少数,这种提升意识的缺失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据相关调查显示,高校平均每日阅读1小时以上的学生约占57%,2小时以上仅有15.4%,超过76%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上网,一系列数据展示出当前大学生阅读意识相当薄弱。这一普遍现象的成因包括错误思想观念的引导,造成学生对阅读意义的认识性偏差;其次,大学对于阅读的重视程度不足,学生没有合理学习规划以及自制力差也是原因之一。
2.阅读类型偏差 随着思想潮流不断变化,图书创作愈发向多样性、广泛性发展。现阶段市场上的书籍除科普知识类文章、散文外,玄幻、言情类小说占比较多,部分学生沉迷于此类小说。局限性阅读会对学生的思想造成一定腐蚀,不仅浪费了宝贵时间,还易造成错误性引导。根据调查统计,有超过40%的学生基本不阅读任何书籍,而阅读者中有超过57%的学生偏向于小说類书籍,其中玄幻、言情、推理类居多。推理小说相对可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发散、活跃,而其他两类小说内容多天马行空,实际效用较低,甚至会对学生造成消极影响。另外,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学生利用手机便可查阅书籍,网络环境中有大量不良的书籍和文章,容易对学生的思想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3.阅读目标错误 现阶段,高校普遍存在阅读目标和时间段集中、功利性强等问题,为在各类考试中获得好成绩,学生常对相关专业书籍进行突击阅读。据调查,因应付各项考试而阅读的学生超过50%,休闲娱乐阅读为30%,仅有20%的学生阅读是为了丰富自身知识。多数学生阅读是为了期末考试过科,或考取教资、会计证、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证件。学生对于阅读目标的设定是为了从中获取利益,功利化严重。虽然证件的考取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能够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是其应试能力的体现,但这种能力在学生考取证件后会逐渐降低,或者并不是学生自身未来发展的设定方向。同时,学生将大量的时间放在考取证件上,主体专业课程学习不足,会造成专业知识掌握不牢固,对其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4.组织推广力度不足 当前很多高校意识到阅读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阅读,并制定相关制度要求学生阅读,但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首先,大学生思想已基本成熟,较为看重自身想法,学校通过强制性手段反而会导致部分学生产生厌恶心理。高校应加强科学引导,从学生感兴趣的主题入手,使之感受阅读的乐趣,逐步养成热爱阅读的习惯。另外,学校对于整体阅读状况并未进行深入调查,任务制定后延续督查工作较少,致使部分学生阅读意义不明确,易产生负面情绪,阅读质量和效率较低。最后,多数高校虽成立了阅读类社团,并鼓励感兴趣的同学积极参加,但在招新后缺乏相应的活动组织,或号召力不足,导致同学们后期参加兴趣降低较快。 三、高校阅读推广有效措施
1.加强宣传推广,提升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促使主体参与的原动力,为实现大学生能够积极有效参与各类阅读活动,高校應从学生需求出发,激发其个人兴趣。高校团委、学生处、图书馆等部门可以联合社团、班级发起多形式、多主题的阅读宣传活动,促使学生走出宿舍,走进图书馆。经调查,极少人认为阅读无意义,多数学生乐于参加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因此,高校在推广形式上应与学生实际兴趣需求相契合,提升参与积极性和持久性。我们对学生阅读活动模式喜好类型进行调查,发现有近一半学生喜欢专家讲座形式的阅读活动模式,42%的学生认同影视展播,29%的学生认同书目推荐和图书展活动,18%的学生认同读书沙龙、网络推广等活动,高校可根据自身实际开展同学们喜欢的阅读活动。同时,各高校间应加强交流,相互借鉴优秀经验,提炼出有自身特色的活动。例如某高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学生喜好开展红色精品书展、文学阅读分享、名作读者之星、以书会友等多类型活动,取得了较好效果。
2.积极科学引导,树立正确读书意识 对于现阶段大学生普遍热衷于言情、玄幻小说阅读等情况,高校需要及时引导,鼓励学生阅读高质量著作,以有意义、有收获为基本目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阅读观念,促使学生投入到有益于自身综合素质提升的正向阅读中。例如,高校图书馆联合团委组织“领略中华文化,朗读古典诗歌”朗诵比赛、“红色经典”读后感赏析展;联合班级组织“书香与我行,知识助成长”系列读书活动;在系部组织专业性读书活动,等等。同时,可通过班级、社团向学生征集“我喜欢的书”,从中进行择优筛选,将有推广意义、质量较高的书目上报学校,由图书馆针对性组织购买,从而使得学生需求得到满足,阅读积极性得到提升。通过可控范围内满足个性化需求,学生阅读参与度、书籍种类正向引导性和图书资源的使用效力都得到了提升。另外,通过应用学校及社团公众号、校园大屏幕等方式加强宣传,鼓励学生读经典、品经典、用经典,可以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升。
3.加强监督反馈,促使学生积极参与 导致学生图书阅读形式化、流程化、任务化的主要原因是学校没有积极做好监管反馈工作。大学应科学运用人性化的思维方式,制定适宜本校学生实际的制度。比如,定期组织校级、系部、班级多层次阅读征文比赛,对参与同学给予综合测评加分,对获奖同学给予奖励,实质性地激发学生参与度。同时,以班级为单位定期收集读后感文章,读后感的书写要求学生高质量完成阅读,时时读,日日记,在反复体会与思考中锻炼写作分析能力,逐步形成自我约束和反省习惯。然后,将学生读书心得汇集成册,由班主任定期批阅反馈,将优秀心得成果在班级群展示,并鼓励同学上台分享体会,促使学生收获阅读成就感和自信心。通过树立标杆激发大学生在比拼中不断强化阅读意识,矫正阅读方向,促进习惯养成,这也是学生参与阅读并持久保持的重要手段。
综上所述,现阶段高校学生总体对图书阅读活动持认同态度,我们需要借助这一优势,对学生实际需求加以充分的了解,并进行科学引导,结合现实情况开展同学们真正喜欢的各类阅读活动,推动良好习惯的养成,为学生进入社会提供丰富的知识和能力储备。
参考文献:
[1] 张晓薇.浅谈阅读对大学生的重要性[J].新一代(理论版),2019(18).
[2] 韩丽华.大学生阅读新常态下的思考[J].图书馆工作,2016(1).
基金项目: 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20zsszsx113)阶段成果
作 者: 郭文坚,法学硕士,山西工程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编 辑:赵斌 E-mail:mzxs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