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体液化是怎么回事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yses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2年前出现轻度玻璃体液化,目前液化有所严重,平时就可以看到柳絮状东西在眼前漂浮。后去眼科医院查出是飞蚊症,医生开了杞菊地黄口服液和治疗玻璃体混浊的药物。
  最近好像有些严重,遂又去检查,医生說玻璃体液化,没有关系,后开了加味滋阴地黄丸、麦味地黄口服液、复方血栓通胶囊,吃了1个月,请问需要继续吃吗?
  现在病情好转不明显,但是眼睛没有以前难受了。目前:眼底正常、瞳孔周边有血丝,无近视。两眼有明显的混浊物,暗的地方有时也能看到混浊。请问用什么方法可以控制,平时注意什么?
  山西 张先生
  张先生:
  玻璃体是一种像透明果冻一样的物质,位于眼球的中央部分,占眼球体积的大部分,其中99%是水,还有少量胶原、透明质酸等组成。玻璃体具有重要的屈光功能,并对眼球起支持作用。在病理情况下,如玻璃体内的代谢变化,或因玻璃体内的维生素C、氧和铁离子发生氧化反应,使玻璃体里的透明质酸大分子降解,胶原纤维支架塌陷浓缩,水分析出,玻璃体凝胶状态被破坏,变得稀薄,最后变为水一样的液体。这种情况医学上称玻璃体液化,是玻璃体的一种变性过程。通常发生在60岁以后,正常人也会出现。
  液化首先从玻璃体中央部开始,出现小的液化腔,随后液化范围不断扩大。医生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玻璃体腔内有光学空隙,附近有点状白色浑浊或膜状物飘浮,这也是为什么患者往往能感觉到眼前有小黑影飘动的原因。部分患者可以出现眼前闪光感觉,这是因为玻璃体液化之后,局部的玻璃体凝胶状态被破坏和视网膜的粘连松解开了,而尚未被破坏的部分和视网膜粘连还存在,在眼球运动时,出现局部牵拉视网膜引起的异常神经冲动而传入大脑,产生闪光感。玻璃体液化的发生率随年龄和眼轴长度增加而增加。炎症、外伤、近视、出血等,也与玻璃体液化有关。玻璃体液化一般无需治疗,但是需要观察有无继发视网膜脱离的情况,如果患者眼前出现大块的黑影遮挡即可能继发视网膜脱离,需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武警总医院眼科泪器病中心主任 陶海
其他文献
就在前不久,很多人在网上看过这样一段视频:在某立交桥转弯处,一名愤怒的男司机将一女司机逼停后,将其拉出车门,当街殴打,35秒内4次踢中女司机面部,场面触目惊心。这段视频引发数万网友转发,大家纷纷谴责该男子太过冲动,太不人道。  人们把这种具有暴怒倾向的司机称为“路怒族”。“路怒族”的特点是精神常处于应激状态,容易发火动怒。特别是在交通堵塞,或是有人“别车”的时候,一点“火”就着,动辄破口大骂,甚至
前阵子,笔者曾做过调查:痛经的时候,您是选择姜糖水、热水袋,还是止痛药?调查结果不出所料:痛经天,要么姜糖水(红糖 生姜熬出来的),要么热水袋(或暖宝宝),选择止痛药的几乎没有。姜糖水、热水袋是流行多年的对付痛经的老办法,当然选的人最多,但是否符合生理,是否真实有效,今天要跟大家好好聊一聊。治病需知因  痛经,分两类:原发和继发。原发性痛经是没有盆腔病变的痛经,可以理解为,它不是一个真正的“病”,
入冬以来,许多人都在考虑进补的事宜,有的自行购买人参、鹿茸等大补之品进补,有的到医院找中医望闻问切后,量体进补,有的选择膏方进补……然而,一些人补来补去,却不见良效,少数人更是变生疾患,在中医看来,这就是虚不受补。今天就和大家谈谈虚不受补的状态下究竟该如何进补的问题。  虚不受补一词最早见于清代陈士铎著《本草新编》,书中曰:“或疑需用补剂,是虚病宜于补也。然往往有愈补愈虚者,岂补剂之未可全恃乎……
经常有患者问能否做乳腺按摩,患者也很纠结,美容院针对现在乳腺癌高发,很多人有乳腺疾病的现状,将乳腺按摩宣传的神乎其乎,可事实果真如此吗?  事实:早期乳腺癌患者如果正规治疗,是完全可以治愈的。相反,去“祖传大师”“妙手回春养生馆”这类“馆子”疏经通络,外加精油,3月后肿瘤疯长,短期内转移至脑、肝、肺等重要脏器,医生真是回天乏力、万般无奈啊。另外,哺乳期早期积乳经非正规催乳师的大力按摩发展为乳腺脓肿
意大利面是许多人喜爱的美食,煮到弹牙的意大利面,裹上美味的酱汁,还有香喷喷的配料,每一口都是享受。酸香可口的西红柿口味,是最常见的意大利面酱汁,搭配各式海鲜,使意大利面更添鲜美,让人不时就想来上一盘,大快朵颐!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道酸香鲜美的海鲜意大利面:淡菜鲜虾意大利面。  原料:  淡菜1磅(约500克),鲜虾1/2磅(约250克),洋葱1个,蒜瓣2个,罐装西红柿1罐(约700克),橄榄油1大
血常规是最常见的生化检查,做完血常规检测后,从报告上能反映出什么信息呢?  1.有无感染,并区分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  主要看白细胞及分类情况(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如果白细胞总数升高,同时中性粒细胞升高,往往为细菌感染;如果白细胞总数不高或者降低,同时淋巴细胞或单核细胞升高,往往为病毒感染。有条件的话,再结合CRP(C反应蛋白)来区分是细菌或病毒感染。 
最近,一篇《生活常识:10种食物不能放进冰箱》的文章分外引人瞩目,文中称淀粉类食品、巧克力、鱼类、药材、西红柿、黄瓜青椒、香蕉、荔枝、草莓、绿叶菜等10种食物不能放进冰箱,否则会坏得更快。那么,这些说法究竟对不对呢?  黑龙江营养师协会会长、营养食品专家殳荣指出,类似的说法流传很广,但文中所称均是牵强附会,似是而非,不必深信。以绿叶菜为例,文中称:“绿叶菜放在冰箱里不仅叶片会更快腐坏,还可能由于酶
民间素有种说法叫“一滴精十滴血”,说男人的精液是身体的精华,不能多排,多则伤身,有的人还对此深信不疑,甚至为了保持强健,每次都憋着不射。那么,事实到底是怎样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精液的构成,精液由精子和精漿组成。精子由睾丸产生,在附睾内成熟,通过输精管道输出。精浆主要是前列腺、精囊腺和尿道球腺等附属腺体分泌的混合液,还包括少量睾丸液、附睾液等。精浆的主要化学成分为水,约占90%以上,其他成分有脂
社会在进步,人们的退休生活也愈加丰富,忙里忙外带孙儿不再是退休老人的“另一份工作”,更多老人选择背上行囊、约上几个伙伴一同去旅行。就像哲人说的,“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当然,也有不少人反对老人去旅行,一是担心老人的身体,二是怕旅行途中老人被骗。但事实上,无论从心理还是生理的角度来看,旅行对于老年人的健康都是有益的。旅行者寿命高于居家者  说旅行有益老人健康是有切实的科学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