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花生栽培技术规程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ma123mu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为适应国内外市场对花生品质的更高要求,改变农民传统种植习惯,熟练掌握花生绿色食品栽培技术,从地块选择、整地、品种选择、施肥、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与储藏等方面介绍潍坊地区花生绿色食品栽培技术规程,以提高花生的产量和品质。
  关键词 花生;绿色食品;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6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0-0079-01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与尖端检测仪器的出现,国内外市场对花生原料及制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农药残留及丁酰肼、黄曲霉毒素含量要求非常严格。因此,要逐步改变农民的传统种植习惯,不断改进花生的栽培技术,按照标准化规程进行生产,搞好原料生产基地管理和栽培技术指导,从控制环境污染、选用抗病优质良种、科学田间管理及安全收贮等方面严格操作,保障基地花生原料达到绿色食品质量标准,以改善花生的质量,提高花生的产量。
  1 范围
  该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花生的产地、播前准备、播种和田间管理、农药使用及收获要求,适用于潍坊地区绿色食品花生生产。
  2 绿色食品花生栽培技术规程
  2.1 地块选择
  绿色食品花生的种植地要求农业生态环境较佳,空气和水无污染,土壤疏松,肥力较高,通透性良好,远离污染源,土壤质量符合绿色食品生产产地标准[1]。
  2.2 整地
  为提高土壤的熟化程度,增加其蓄水保墒的能力,冬前深翻30 cm以上,整平、耙细,并开好排水沟,防止发生渍害。根据土壤的特性和花生的生长特点,黏重的土壤混拌含磷风化石或河沙300 m3/hm2左右;砂性土壤混拌黏土150 m3/hm2左右。
  2.3 品种选择
  品种宜选择高产、抗性强、生活力旺盛、粒型和果型适于出口、无虫源和病菌的品种,如8130、花育22号、丰花1号,以选择上述品种中夏播的双仁果留种为宜。
  2.4 施足基肥,增施有机肥
  施肥种类以有机肥为主,有选择性的搭配使用部分化肥。在施肥方式上,应以基肥为主,根外追肥为辅[2]。一般结合耕地,施优质高温腐熟的有机肥45 t/hm2以上、钙镁磷肥或过磷酸钙450 kg/hm2、草木灰2 250 kg/hm2或硫酸钾150 kg/hm2、硼砂7.5~15.0 kg/hm2,并随播种施尿素75~105 kg/hm2或饼肥450 kg/hm2左右作种肥。
  2.5 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5月1日,可以种植覆膜春花生,此时5 cm地温稳定通过15 ℃以上。夏花生要抢墒播种,一般于夏收后播种。
  根据不同的土壤、水肥条件和品种特性等,花生播种采取肥地宜稀,薄地宜密;大花生宜稀,小花生宜密;匍匐型宜稀,直立型宜密;春花生宜稀,夏花生宜密。一般春播12万~15万墩/hm2,夏播13.5万~19.5万墩/hm2,每墩以2粒为宜。
  春花生地膜覆盖的,一般垄高10 cm,大垄距80~90 cm,垄面宽55~60 cm。整平垄面,垄上种2行花生。小行距不小于35 cm,墩距20 cm左右,播深4~5 cm。播种完毕,整平垄面,然后覆膜。起垄种植的垄距40 cm,墩距18~20 cm[3]。
  夏花生麦收后,要及时灭茬。地膜覆盖的大垄距80~85 cm,垄面宽50 cm,整平垄面后覆膜。然后按每垄播种2行,小行距30 cm,墩距16 cm左右,在膜上打孔播种,覆土压膜,播深4~5 cm。也可先播种,等子叶出土后再覆膜打孔。普通种植的行距35 cm左右,墩距14~16 cm。
  播种时,可用氨基酸复合微肥拌种,能改善植株营养,增强抗性。将氨基酸复合微肥稀释150倍左右,播种时按其种子量的2%拌种,放置6 h后,即可播种。为夺取花生高产,应采取地膜覆盖栽培[4]。绿色花生产品地膜选用不带除草剂的黑色地膜或无毒无色增温地膜。
  2.6 田间管理
  2.6.1 苗期管理。当花生出苗时,为防止地膜压苗,高温灼烧花生苗,要及时破膜。对于起垄种植的花生,为促进花器官的形成发育和第1对侧枝的早生快发,要采取退土清棵,同时进行中耕除草。苗期为防止花生旺长,一般不浇水,若出现严重干旱,可适当补充水分。
  2.6.2 中期管理。在花生封垄前,为防治病害,促进荚果形成,进行中耕培土。同时,观察田间墒情,及时进行浇水排水,以防形成不利于花生生长的土壤状况,影响产量。
  2.6.3 后期管理。花生后期对养分仍有需求,为防止花生出现脱肥,对于肥力较差的地块可采取根外追肥,如喷洒0.2%磷酸二氢钾或草木灰浸出液、1%尿素300倍液、氨基酸复合肥溶液,但应在收获前35 d以前进行。花生种植地块若地势较低,容易发生渍害,在连阴雨天气要及时进行排涝,防止烂果。
  2.6.4 病虫害防治。叶斑病、蛴螬、蚜虫、棉铃虫等是花生的主要病虫害。①花生叶斑病。发病初期,可在6月底至7月初喷雾波尔多液防治,隔10 d喷雾1次,连喷2~3次。花生生长后期,病叶率达20%时,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 500 g/hm2对水750~900 kg/hm2喷雾。②蛴螬。为降低虫口密度,可在花生播种前进行人工捡拾成幼虫。6月蛴螬进入成虫羽化产卵期,采取人工捕杀,使蛴螬的虫口密度降低到一定范围。当幼虫虫口密度超过1头/m2,用90%敌百虫1 000倍液灌墩1次。③蚜虫。当密度较小时,可用瓢虫等进行防治。但当百株蚜虫量达到1 000头以上时,用1%苦参碱醇1 000~1 200倍液或50%抗蚜威粉剂150 g/hm2对水2 000倍进行喷雾防治。④棉铃虫。密度过大时,用生物农药Bt 200倍液喷雾防治[5]。
  2.7 收获及贮藏
  一般春花生、夏花生分别在9月上旬、9月底至10月初收获。收获后,及时晒干扬净;如遇阴雨天气,要在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摊晾,待天气晴朗时晒干扬净,严防堆捂。待花生籽粒含水量降到9%以下(籽粒咬之有脆声)时,放于干燥通风处贮藏。
  3 绿色食品花生生产基地污染控制措施
  3.1 建立原料生产基地保护区
  花生原料生产基地周围500 m内及灌溉水源上游,禁止施用高残留、剧毒农药,建立“三废”污染企业。加强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改善基地周围生态环境。
  3.2 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用量
  花生生产基地以施用优质高温腐熟的有机肥为主,适当补充少量的磷钾肥,严禁使用硝态氮肥,并实行秸秆还田,培肥地力。
  3.3 禁止使用各种植物激素
  对具有徒长可能的地块,主要采用肥水控制和密度调节方式。
  3.4 禁止污水灌溉
  灌溉用水必须使用洁净的水源,严禁使用工业废水和污水灌溉。
  3.5 实行病虫害综合防治
  对作物的病虫草害,主要通过生物防治、人工捕杀、物理防治、天敌抑制及加强田间栽培管理、轮作换茬等措施进行防治。
  4 参考文献
  [1] 侯奎华,苑国民.冀东地区花生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0(4):151-152.
  [2] 宋冬艳.花生地膜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2):88.
  [3] 李广和.阜新地区花生栽培技术瓶颈及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5):105.
  [4] 李大涛,王红雨,王玉霞.地膜覆盖花生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08(7):16-17.
  [5] 禚元春,王丽华,吴海滨,等.地膜花生栽培的几个问题[J].农民科技培训,2009(6):32.
  [6] 岑建卫.地膜花生高产的四项措施[J].种子科技,1995(1):40-41.
其他文献
介绍了从含钼废液中萃取回,收铼的工艺条件。第1步钼铼共同被萃取;第2步只有铼进入伯胺-中性磷酸盐有机相,分离系数βRe/Mo〉10^4,高铼酸钾产品纯度大于99%。
针对胶合板生产过程中单板干燥后二次蒸汽难以回收利用的问题,基于文丘里原理,设计了一种单板干燥蒸汽回收系统。通过对工作流体流量、引射蒸汽流量、喷嘴直径及混合室直径之
以2008-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用三阶段DEA模型从技术研发和转化两个阶段测度企业创新效率并分析其与高管海外经历的关系。结果表明,高管海外经历能提高企业创新效率,
高电位驱动电路的送能系统是保证混合式直流断路器稳定工作的关键设备。与目前"磁隔离"送能原理不同,利用电容器"隔直通交"特性和LC电路串联谐振原理,提出一种对称电容谐振式
通过对宣城市宣州区丘陵林区黄脊竹蝗发生地进行为期3年的监测、调查及对各虫态龄期的分析,总结了黄脊竹蝗的生物学特性,并提出了其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防治该虫提供参考。
选择2000--2018年中国学术机构、中国企业和美国学术机构爱明授权专利作为研究样本,从专利创造、中请和维持转化三个阶段出发,选取非专利引用文献数量、引用专利数量、5年内
对钼、钨及其合金的重要物理性能、室温力学性能,钼及钨的合金,钼合金的应用等方面的近期文献资料作了综合评述。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分子筛负载氧氯化锆催化剂ZrOCl2?8H2O/H-BEA、ZrOCl2?8H2O/H-USY、ZrOCl2?8H2O/H-ZSM-5和ZrOCl2?8H2O/H-MCM-41,并在无溶剂条件下考察了它们催化4-氰基吡啶
患行男性.59岁。头晕、复视4天,左侧面瘫1天入院。代体左侧眼球不能向左朽两侧转动,右侧眼球不能内收.行视充分,向右汴视时有细小眼震,左额纹变浅,
分析了嫁接黄瓜枯萎病的类型,总结了发病症状、传播途径与发病规律,并提出了防治对策,以期为生产实践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