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8月,由张秋芳担任制片人拍摄的影片《真心话大冒险》隆重公映,引起轰动,她的儿子傅子恩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可谓喜上加喜。可以说,这是丈夫傅彪不幸辞世5年来,张秋芳最开心的时刻。此前她和年少的儿子曾历经艰难,母子俩的生活甚至一度水深火热。是至爱的母子亲情,让他们相互支撑走到了今天——
不幸女人的欣慰,丈夫走了儿子一夜长大
2005年8月30日,“平民影帝”傅彪因肝癌复发,离开了39岁的妻子张秋芳和14岁的儿子傅子恩。悲伤顿时笼罩了这个不幸的家。
料理完丈夫的后事张秋芳就病倒了。躺在床上的她形容枯槁,一连数天粒米未进。正上初三的儿子周末回到家,见妈妈憔悴而虚弱,懂事地进厨房熬了一碗小米粥,端到妈妈床前含着泪说:“妈,你喝碗粥吧,我和爷爷奶奶需要你,你不能倒下呀!”张秋芳顿时心里一动。是啊,丈夫走了,我得为孩子和老人撑起这个家呀,一味沉湎在悲伤中,怎么配做母亲和儿媳?她接过粥,一口气喝完,说:“儿子你说得对,妈妈一定振作起来,好好活下去!”
张秋芳母子栖身的别墅,是傅彪生前从银行贷款购置的,当时尚欠房贷200万元。孤儿寡母的张秋芳没有信心继续还贷,9月底她难过地与儿子商量:“聪聪,妈想把房子卖了还贷款,以后我们的居住条件可能要降几个档次,你同意吗?”傅子恩握住她的手说:“妈,只要和你在一起,我住什么房子都行。”苦难催人成熟,儿子的体贴与懂事让张秋芳泪花闪闪……
11月中旬,有人看中了张秋芳的房子,打算出资250万元购买。那天,买家来交定金,张秋芳带他验收房子。傅子恩心情沉重地拿着数码相机,将家里的客厅、卧室和门口的假山、喷泉一一拍照。张秋芳不解地问儿子:“你拍这些干什么?”傅子恩说:“以后恐怕很难再来这里了,我拍下来做个纪念。”张秋芳心里突然一颤。
验完房子,买家告诉张秋芳,他要把别墅送给女儿,女儿不久将到北京上大学。蓦然间张秋芳决定,房子不卖了。同样是父母,人家在极力为子女营造舒适的环境,自己却要卖掉儿子的栖身之所!儿子小小年纪失去父亲,已经很不幸,再居无定所,对他实在太残忍!想到这儿,张秋芳认真地告诉对方:“对不起,我不想卖房子了。”买家以为她嫌价钱低,说:“我再加30万。”张秋芳坚定地说:“不是钱的问题,我不能对不起儿子!”
买家走后,傅子恩疑惑地问妈妈:“不卖房子,银行贷款怎么还呀?”为了不给儿子增加心理负担,张秋芳咬着嘴唇说:“妈担心房子卖了,你爸找不到回家的路。房贷你别担心,我会想办法的。”
自从傅彪住院,张秋芳就没再接戏,夫妇俩没有收入,加上傅彪两次手术花了230万元,家里的积蓄早已告罄。张秋芳将保险公司的赔付以及傅彪去世时朋友送的礼金归拢起来,凑了120万元,她决定先还银行贷款。
这天,当张秋芳带着钱准备去银行还贷时,傅子恩从房间里跑出来,递给她一本存折,说:“妈,这是我攒的压岁钱,有1.5万元,你去还债吧!”接过儿子的存折,张秋芳百感交集:自从傅彪住院,儿子再没跟她要过零花钱,平时连双运动鞋都舍不得买……
那段时间,张秋芳做梦都在想着如何挣钱还贷。2006年1月,一家出版社找到张秋芳,希望她能撰写一部怀念傅彪的书。张秋芳觉得出书既能怀念丈夫,又能得到版税缓解生活压力,便答应了。
一个个夜晚,母子俩坐在电脑前,张秋芳口述,傅子恩打字并回忆曾经的生活细节。母子俩刚刚结痂的心伤一次次被撕裂,欢笑与泪水,美好与伤心,幻化成一行行文字……多少个深夜,张秋芳上床休息了,傅子恩还在书房里用电脑修改文稿。黑暗中张秋芳忍不住落泪,她真切地感受到,儿子一夜之间长大了。
2006年5月,母子俩用泪水凝成的《印记》公开出版,情真意切的追忆与鲜为人知的往事,感动了千万读者。该书随后多次再版,畅销新加坡及港、台地区。张秋芳得到了30万元的版税。
6月初,傅子恩初中毕业了。傅彪在世时,张秋芳曾和他向儿子承诺过,初中一毕业就送儿子去英国留学。现在丈夫走了,张秋芳要替丈夫实现诺言。儿子中考一结束,她便四处联络留学机构,为儿子办理出国手续。
母亲背负巨债还要送自己留学,傅子恩有些不忍,认真地对母亲说:“妈,我就在北京上高中,陪你。”张秋芳何尝不明白儿子的心?她动情地告诉儿子:“聪聪,如果你真的体谅妈妈,就去留学,对你爸是个交代。”傅子恩不想让妈妈难过,哽咽着点了点头,并与母亲约定:“我认真读书,你照顾好自己,好好生活,别让我担心。”母子俩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2006年9月,张秋芳为儿子办理了分期留学贷款,总额60万元,送傅子恩赴英求学,就读英国名校伦敦圣彼得中学。
小小男子汉,和母亲共同撑起一个家
圣彼得中学学费高昂,张秋芳从银行贷的60万元只够入学的首笔费用,接下来每年还要支付学费、生活费约36万元人民币。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伦敦物价高昂,1公斤苹果折合人民币近40元。傅子恩十分节俭,把一个苹果切成3份,分3次吃。伦敦与北京有8小时时差,担心打电话影响妈妈休息,也为了省话费,到伦敦半个月后,傅子恩给张秋芳申请了一个QQ号,母子俩在网上交流。
通过视频傅子恩痛心地发现,他离开北京才十几天,妈妈又瘦了,眼角的鱼尾纹分外显眼。他安慰母亲:“妈,这点债算不了什么,你别有压力,我以后替你还。”张秋芳苦笑着点头。
这年11月,傅子恩从奶奶那里得知,母亲完成《印记》后一直没找到挣钱门路。张秋芳40岁了,淡出演艺圈已3年,加上适合她的剧本少之又少,她鲜有出镜的机会。一想起背负的巨债,她就寝食难安,急得嘴上起泡。傅子恩心情十分沉重。父亲走了,自己就是妈妈最亲的人,有责任和义务跟妈妈共同撑起这个家!
两天后,傅子恩分别给父亲生前好朋友张国立等人写了一封电子邮件,将家里的负债情况以及母亲的焦虑原原本本地告诉了他们,请求他们给母亲力所能及的帮助。他在电子邮件的结尾诚恳地写道:“我妈自尊心很强,别让她知道我给你们写过信。你们的帮助和恩情我会一辈子铭记,将来加倍回报!”
作为傅彪生前挚友,几个人收到信后都非常惊讶,因为他们都曾询问过张秋芳,家里是否有困难,是否需要帮助,好强的张秋芳总是淡然一笑,说她能应付。张国立立即给傅子恩回信:“聪聪侄子,伯伯对你和你妈关心不够,对不起,请原谅我的疏忽。你放心,你家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
十几天后,张国立的夫人邓婕给张秋芳打电话,说美国某知名品牌休闲运动鞋准备进入中国内地市场,想在北京寻找代理商,“你要是对这个项目感兴趣,我借给你启动资金。”这无异于雪中送炭,张秋芳激动不已:“谢谢你,我愿意做这个项目的代理。”次日,邓婕将40万元打到了张秋芳的银行卡上。
梦想支撑激情。张秋芳冒着刺骨寒风四处寻找旺铺,中午饿了就在小摊上吃一碗5块钱的酸辣粉。2007年元旦,她的鞋店在西单正式开张,因诚信经营,价格适中,生意开张仅一个月便开始盈利。
一次,张秋芳与邓婕、丁志诚等圈内好友聚会,无意中得知了儿子写求助信的事,她生气地拨通了傅子恩的电话:“聪聪,你了解妈妈的性格,为什么背着我四处求人?”傅子恩不急不恼地开导她:“妈,一个篱笆三个桩,任何人的成功都离不开外界的支持。我们不依赖别人,但不应排斥别人的帮助,只要我们知恩图报就行了。”张秋芳一听有道理,气也消了。通过这件事,她感觉儿子真的长大了。
张秋芳在北京努力挣钱还债,傅子恩也想尽办法减轻母亲的负担。他将每月的生活费控制在200欧元以内,这是留英学生的最低生活标准。傅子恩品学兼优,待人彬彬有礼,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他。化学老师见他生活拮据,主动让他打扫实验室,这样每个月傅子恩能有100欧元的收入。拿到报酬,傅子恩一分钱也不乱花,全部存到银行卡上。
2007年7月,傅子恩回北京度暑假。他用勤工俭学的钱给爷爷奶奶买了西洋参,送给妈妈的礼物是一小瓶香水和一方丝巾。见儿子长高了,待人接物更加成熟稳重,张秋芳和公公婆婆十分欣喜。
见妈妈每天早出晚归,非常辛苦,傅子恩主动提出去妈妈的鞋店打工,像普通员工一样每天站十几个小时。傍晚下班后,母子俩一起回家,儿子牵着张秋芳的手过马路,有车经过时,他会本能地挡在妈妈左边用身体保护妈妈。靠着儿子结实的肩膀,张秋芳欣慰不已。
这年圣诞节,张秋芳去英国考察市场,顺便看望儿子。傅子恩的室友告诉她:“傅子恩经常不打菜,用辣酱拌饭。”张秋芳心疼地问儿子:“家里的经济条件慢慢好转了,为什么还对自己这么苛刻?”傅子恩轻松一笑,说:“妈,咱们国家都讲究‘富养闺女穷养儿’,我是男孩子,吃点苦有好处。”张秋芳笑了,但笑中带泪……
磨难中选择坚强,母子相约共同成长
张秋芳经常告诫自己,儿子少年丧父,已经比同龄孩子承受得更多,不能再把债务留给儿子,让他背负债务踏入社会。为此她拼命工作,仅仅一年时间就将鞋店的铺面扩展到30家。傅子恩也时刻牢记“母子约定”,学习异常刻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2007年9月,品学兼优的傅子恩拿到了全额奖学金1万欧元。帮母亲整理《印记》练就了他优美的文笔,《校园周刊》专门为他开辟专栏《中国强》,每个星期他要撰写一篇介绍中国风土人情的文章,稿费40欧元。从高二开始,傅子恩实现了经济独立,没再向母亲要过一分钱。
儿子的自强自立鼓舞着张秋芳,在所有代理商中她的销售业绩一直遥遥领先。2008年5月,张秋芳获得业绩奖励100万元人民币。这年7月,傅子恩回国度暑假,母子俩拎着满满一皮箱现金去银行还房贷。看着房产证上鲜红的“清贷”公章,张秋芳如释重负:“聪聪,妈妈终于还清了房贷,咱家只剩60万元留学贷款了。你爸虽然走了,但你放心,妈妈决不让一分钱债务落到你身上。”看着母亲憔悴的面容,傅子恩知道妈妈是多么不易,他心疼地揽住妈妈,与母亲相拥而泣。
此后,张秋芳高薪聘请CEO全权打理鞋店的业务,她则重返娱乐圈,于2008年秋与好友陆国强联合创办了影视经纪公司,还重登舞台,在话剧《红楼梦》中扮演王夫人,多渠道增收。2009年初,张秋芳一次性还清了儿子的60万元留学贷款。当晚她在QQ上和儿子聊天,动情地说:“聪聪,咱家没有外债了,妈妈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2009年6月,傅子恩以7个“A”的骄人成绩从伦敦圣彼得中学高中毕业。因培养过闻名世界的巴赫、柴可夫斯基、波姬小丝等艺术大师而享誉世界的伦敦艺术学院准备破格录取他。张秋芳闻讯后非常高兴。
6月底,傅子恩回北京探亲。爷爷奶奶得知孙子要继续在英国上大学,既高兴又心酸。奶奶难过地说:“聪聪,以后你要多抽时间回来照顾你妈妈。她整天超强度工作,有一次病倒了,因身边没人照顾,三天没喝上一口热水。”
奶奶的话犹如利刃划过傅子恩的心头,他当场决定:放弃伦敦艺术学院回北京上大学,照顾妈妈。张秋芳得知后坚决反对:“孩子,你为了我放弃锦绣前程,妈妈怎会心安?”傅子恩哽咽道:“你身体不好,身边不能没人照顾,否则我无心读书。再说,一个人只要有天赋肯吃苦,在哪儿上大学都能成才。”张秋芳最终被儿子的孝心与决绝所打动。
因为英国高中与国内课程设置不同,傅子恩一边上补习班准备来年参加高考,一边照顾妈妈。这年10月,张秋芳在影片《气喘吁吁》中出演角色,因剧情需要,短短1个月内她快速增肥10公斤,半个月后又快速减肥,最终导致生理紊乱引发厌食症,一天连半个馒头都吃不下。
傅子恩心痛不已,每天下课后骑自行车赶往怀柔影视基地给妈妈做饭。这天,张秋芳喝了两口儿子熬的皮蛋瘦肉粥,碗一推说没胃口,吃不下。傅子恩说:“你不吃东西哪有精力拍戏?你就为我和爷爷奶奶把这碗粥喝下去吧!”说完,端起粥喝了一口,咂着嘴,一副津津有味的样子。儿子的苦心感染了张秋芳,她强迫自己喝下了半碗粥。
在儿子的精心照顾下,张秋芳渐渐能吃下一些东西了,体力也有所恢复。傅子恩又鼓励她晨练,每天早起跑步。明媚的晨光里,傅子恩在前面慢跑,张秋芳在后面跟着。刚开始,张秋芳跑不了几分钟就蹲在地上喘粗气。傅子恩给她加油:“妈妈加油啊,还有那么多事等着你做呢,没有好的身体怎么行?”儿子的话给了张秋芳勇气,她咬紧牙关继续跑。20多天后,张秋芳的生物钟恢复正常,坚强与自信也重新回到了她身上。
一对母子,在沧桑岁月里就这样相互支撑着前行,一道道难关被他们抛在了身后,光明也迎面而来。2010年8月,傅子恩以优异成绩被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录取,张秋芳担任制片的影片《真心话大冒险》顺利公映,可谓双喜临门。8月20日,影片在北京保利大剧院首映,冯小刚、葛优、陈宝国等大腕悉数出席。张秋芳发表感言后,傅子恩怀抱康乃馨走上主席台,将鲜花送给妈妈,真诚地说:“妈妈,爸爸离开我们后,我见证了你的伟大与坚强,你是我一辈子的楷模……未来的岁月里,我希望有个好男人能给你送玫瑰,像我一样呵护你、照顾你!”全场响起了热烈掌声,现场的每个人都感动得泪光莹莹。张秋芳紧紧拥住儿子,血脉相连的亲情在母子心头涌荡……
〔编辑:冯士军〕
不幸女人的欣慰,丈夫走了儿子一夜长大
2005年8月30日,“平民影帝”傅彪因肝癌复发,离开了39岁的妻子张秋芳和14岁的儿子傅子恩。悲伤顿时笼罩了这个不幸的家。
料理完丈夫的后事张秋芳就病倒了。躺在床上的她形容枯槁,一连数天粒米未进。正上初三的儿子周末回到家,见妈妈憔悴而虚弱,懂事地进厨房熬了一碗小米粥,端到妈妈床前含着泪说:“妈,你喝碗粥吧,我和爷爷奶奶需要你,你不能倒下呀!”张秋芳顿时心里一动。是啊,丈夫走了,我得为孩子和老人撑起这个家呀,一味沉湎在悲伤中,怎么配做母亲和儿媳?她接过粥,一口气喝完,说:“儿子你说得对,妈妈一定振作起来,好好活下去!”
张秋芳母子栖身的别墅,是傅彪生前从银行贷款购置的,当时尚欠房贷200万元。孤儿寡母的张秋芳没有信心继续还贷,9月底她难过地与儿子商量:“聪聪,妈想把房子卖了还贷款,以后我们的居住条件可能要降几个档次,你同意吗?”傅子恩握住她的手说:“妈,只要和你在一起,我住什么房子都行。”苦难催人成熟,儿子的体贴与懂事让张秋芳泪花闪闪……
11月中旬,有人看中了张秋芳的房子,打算出资250万元购买。那天,买家来交定金,张秋芳带他验收房子。傅子恩心情沉重地拿着数码相机,将家里的客厅、卧室和门口的假山、喷泉一一拍照。张秋芳不解地问儿子:“你拍这些干什么?”傅子恩说:“以后恐怕很难再来这里了,我拍下来做个纪念。”张秋芳心里突然一颤。
验完房子,买家告诉张秋芳,他要把别墅送给女儿,女儿不久将到北京上大学。蓦然间张秋芳决定,房子不卖了。同样是父母,人家在极力为子女营造舒适的环境,自己却要卖掉儿子的栖身之所!儿子小小年纪失去父亲,已经很不幸,再居无定所,对他实在太残忍!想到这儿,张秋芳认真地告诉对方:“对不起,我不想卖房子了。”买家以为她嫌价钱低,说:“我再加30万。”张秋芳坚定地说:“不是钱的问题,我不能对不起儿子!”
买家走后,傅子恩疑惑地问妈妈:“不卖房子,银行贷款怎么还呀?”为了不给儿子增加心理负担,张秋芳咬着嘴唇说:“妈担心房子卖了,你爸找不到回家的路。房贷你别担心,我会想办法的。”
自从傅彪住院,张秋芳就没再接戏,夫妇俩没有收入,加上傅彪两次手术花了230万元,家里的积蓄早已告罄。张秋芳将保险公司的赔付以及傅彪去世时朋友送的礼金归拢起来,凑了120万元,她决定先还银行贷款。
这天,当张秋芳带着钱准备去银行还贷时,傅子恩从房间里跑出来,递给她一本存折,说:“妈,这是我攒的压岁钱,有1.5万元,你去还债吧!”接过儿子的存折,张秋芳百感交集:自从傅彪住院,儿子再没跟她要过零花钱,平时连双运动鞋都舍不得买……
那段时间,张秋芳做梦都在想着如何挣钱还贷。2006年1月,一家出版社找到张秋芳,希望她能撰写一部怀念傅彪的书。张秋芳觉得出书既能怀念丈夫,又能得到版税缓解生活压力,便答应了。
一个个夜晚,母子俩坐在电脑前,张秋芳口述,傅子恩打字并回忆曾经的生活细节。母子俩刚刚结痂的心伤一次次被撕裂,欢笑与泪水,美好与伤心,幻化成一行行文字……多少个深夜,张秋芳上床休息了,傅子恩还在书房里用电脑修改文稿。黑暗中张秋芳忍不住落泪,她真切地感受到,儿子一夜之间长大了。
2006年5月,母子俩用泪水凝成的《印记》公开出版,情真意切的追忆与鲜为人知的往事,感动了千万读者。该书随后多次再版,畅销新加坡及港、台地区。张秋芳得到了30万元的版税。
6月初,傅子恩初中毕业了。傅彪在世时,张秋芳曾和他向儿子承诺过,初中一毕业就送儿子去英国留学。现在丈夫走了,张秋芳要替丈夫实现诺言。儿子中考一结束,她便四处联络留学机构,为儿子办理出国手续。
母亲背负巨债还要送自己留学,傅子恩有些不忍,认真地对母亲说:“妈,我就在北京上高中,陪你。”张秋芳何尝不明白儿子的心?她动情地告诉儿子:“聪聪,如果你真的体谅妈妈,就去留学,对你爸是个交代。”傅子恩不想让妈妈难过,哽咽着点了点头,并与母亲约定:“我认真读书,你照顾好自己,好好生活,别让我担心。”母子俩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2006年9月,张秋芳为儿子办理了分期留学贷款,总额60万元,送傅子恩赴英求学,就读英国名校伦敦圣彼得中学。
小小男子汉,和母亲共同撑起一个家
圣彼得中学学费高昂,张秋芳从银行贷的60万元只够入学的首笔费用,接下来每年还要支付学费、生活费约36万元人民币。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伦敦物价高昂,1公斤苹果折合人民币近40元。傅子恩十分节俭,把一个苹果切成3份,分3次吃。伦敦与北京有8小时时差,担心打电话影响妈妈休息,也为了省话费,到伦敦半个月后,傅子恩给张秋芳申请了一个QQ号,母子俩在网上交流。
通过视频傅子恩痛心地发现,他离开北京才十几天,妈妈又瘦了,眼角的鱼尾纹分外显眼。他安慰母亲:“妈,这点债算不了什么,你别有压力,我以后替你还。”张秋芳苦笑着点头。
这年11月,傅子恩从奶奶那里得知,母亲完成《印记》后一直没找到挣钱门路。张秋芳40岁了,淡出演艺圈已3年,加上适合她的剧本少之又少,她鲜有出镜的机会。一想起背负的巨债,她就寝食难安,急得嘴上起泡。傅子恩心情十分沉重。父亲走了,自己就是妈妈最亲的人,有责任和义务跟妈妈共同撑起这个家!
两天后,傅子恩分别给父亲生前好朋友张国立等人写了一封电子邮件,将家里的负债情况以及母亲的焦虑原原本本地告诉了他们,请求他们给母亲力所能及的帮助。他在电子邮件的结尾诚恳地写道:“我妈自尊心很强,别让她知道我给你们写过信。你们的帮助和恩情我会一辈子铭记,将来加倍回报!”
作为傅彪生前挚友,几个人收到信后都非常惊讶,因为他们都曾询问过张秋芳,家里是否有困难,是否需要帮助,好强的张秋芳总是淡然一笑,说她能应付。张国立立即给傅子恩回信:“聪聪侄子,伯伯对你和你妈关心不够,对不起,请原谅我的疏忽。你放心,你家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
十几天后,张国立的夫人邓婕给张秋芳打电话,说美国某知名品牌休闲运动鞋准备进入中国内地市场,想在北京寻找代理商,“你要是对这个项目感兴趣,我借给你启动资金。”这无异于雪中送炭,张秋芳激动不已:“谢谢你,我愿意做这个项目的代理。”次日,邓婕将40万元打到了张秋芳的银行卡上。
梦想支撑激情。张秋芳冒着刺骨寒风四处寻找旺铺,中午饿了就在小摊上吃一碗5块钱的酸辣粉。2007年元旦,她的鞋店在西单正式开张,因诚信经营,价格适中,生意开张仅一个月便开始盈利。
一次,张秋芳与邓婕、丁志诚等圈内好友聚会,无意中得知了儿子写求助信的事,她生气地拨通了傅子恩的电话:“聪聪,你了解妈妈的性格,为什么背着我四处求人?”傅子恩不急不恼地开导她:“妈,一个篱笆三个桩,任何人的成功都离不开外界的支持。我们不依赖别人,但不应排斥别人的帮助,只要我们知恩图报就行了。”张秋芳一听有道理,气也消了。通过这件事,她感觉儿子真的长大了。
张秋芳在北京努力挣钱还债,傅子恩也想尽办法减轻母亲的负担。他将每月的生活费控制在200欧元以内,这是留英学生的最低生活标准。傅子恩品学兼优,待人彬彬有礼,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他。化学老师见他生活拮据,主动让他打扫实验室,这样每个月傅子恩能有100欧元的收入。拿到报酬,傅子恩一分钱也不乱花,全部存到银行卡上。
2007年7月,傅子恩回北京度暑假。他用勤工俭学的钱给爷爷奶奶买了西洋参,送给妈妈的礼物是一小瓶香水和一方丝巾。见儿子长高了,待人接物更加成熟稳重,张秋芳和公公婆婆十分欣喜。
见妈妈每天早出晚归,非常辛苦,傅子恩主动提出去妈妈的鞋店打工,像普通员工一样每天站十几个小时。傍晚下班后,母子俩一起回家,儿子牵着张秋芳的手过马路,有车经过时,他会本能地挡在妈妈左边用身体保护妈妈。靠着儿子结实的肩膀,张秋芳欣慰不已。
这年圣诞节,张秋芳去英国考察市场,顺便看望儿子。傅子恩的室友告诉她:“傅子恩经常不打菜,用辣酱拌饭。”张秋芳心疼地问儿子:“家里的经济条件慢慢好转了,为什么还对自己这么苛刻?”傅子恩轻松一笑,说:“妈,咱们国家都讲究‘富养闺女穷养儿’,我是男孩子,吃点苦有好处。”张秋芳笑了,但笑中带泪……
磨难中选择坚强,母子相约共同成长
张秋芳经常告诫自己,儿子少年丧父,已经比同龄孩子承受得更多,不能再把债务留给儿子,让他背负债务踏入社会。为此她拼命工作,仅仅一年时间就将鞋店的铺面扩展到30家。傅子恩也时刻牢记“母子约定”,学习异常刻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2007年9月,品学兼优的傅子恩拿到了全额奖学金1万欧元。帮母亲整理《印记》练就了他优美的文笔,《校园周刊》专门为他开辟专栏《中国强》,每个星期他要撰写一篇介绍中国风土人情的文章,稿费40欧元。从高二开始,傅子恩实现了经济独立,没再向母亲要过一分钱。
儿子的自强自立鼓舞着张秋芳,在所有代理商中她的销售业绩一直遥遥领先。2008年5月,张秋芳获得业绩奖励100万元人民币。这年7月,傅子恩回国度暑假,母子俩拎着满满一皮箱现金去银行还房贷。看着房产证上鲜红的“清贷”公章,张秋芳如释重负:“聪聪,妈妈终于还清了房贷,咱家只剩60万元留学贷款了。你爸虽然走了,但你放心,妈妈决不让一分钱债务落到你身上。”看着母亲憔悴的面容,傅子恩知道妈妈是多么不易,他心疼地揽住妈妈,与母亲相拥而泣。
此后,张秋芳高薪聘请CEO全权打理鞋店的业务,她则重返娱乐圈,于2008年秋与好友陆国强联合创办了影视经纪公司,还重登舞台,在话剧《红楼梦》中扮演王夫人,多渠道增收。2009年初,张秋芳一次性还清了儿子的60万元留学贷款。当晚她在QQ上和儿子聊天,动情地说:“聪聪,咱家没有外债了,妈妈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2009年6月,傅子恩以7个“A”的骄人成绩从伦敦圣彼得中学高中毕业。因培养过闻名世界的巴赫、柴可夫斯基、波姬小丝等艺术大师而享誉世界的伦敦艺术学院准备破格录取他。张秋芳闻讯后非常高兴。
6月底,傅子恩回北京探亲。爷爷奶奶得知孙子要继续在英国上大学,既高兴又心酸。奶奶难过地说:“聪聪,以后你要多抽时间回来照顾你妈妈。她整天超强度工作,有一次病倒了,因身边没人照顾,三天没喝上一口热水。”
奶奶的话犹如利刃划过傅子恩的心头,他当场决定:放弃伦敦艺术学院回北京上大学,照顾妈妈。张秋芳得知后坚决反对:“孩子,你为了我放弃锦绣前程,妈妈怎会心安?”傅子恩哽咽道:“你身体不好,身边不能没人照顾,否则我无心读书。再说,一个人只要有天赋肯吃苦,在哪儿上大学都能成才。”张秋芳最终被儿子的孝心与决绝所打动。
因为英国高中与国内课程设置不同,傅子恩一边上补习班准备来年参加高考,一边照顾妈妈。这年10月,张秋芳在影片《气喘吁吁》中出演角色,因剧情需要,短短1个月内她快速增肥10公斤,半个月后又快速减肥,最终导致生理紊乱引发厌食症,一天连半个馒头都吃不下。
傅子恩心痛不已,每天下课后骑自行车赶往怀柔影视基地给妈妈做饭。这天,张秋芳喝了两口儿子熬的皮蛋瘦肉粥,碗一推说没胃口,吃不下。傅子恩说:“你不吃东西哪有精力拍戏?你就为我和爷爷奶奶把这碗粥喝下去吧!”说完,端起粥喝了一口,咂着嘴,一副津津有味的样子。儿子的苦心感染了张秋芳,她强迫自己喝下了半碗粥。
在儿子的精心照顾下,张秋芳渐渐能吃下一些东西了,体力也有所恢复。傅子恩又鼓励她晨练,每天早起跑步。明媚的晨光里,傅子恩在前面慢跑,张秋芳在后面跟着。刚开始,张秋芳跑不了几分钟就蹲在地上喘粗气。傅子恩给她加油:“妈妈加油啊,还有那么多事等着你做呢,没有好的身体怎么行?”儿子的话给了张秋芳勇气,她咬紧牙关继续跑。20多天后,张秋芳的生物钟恢复正常,坚强与自信也重新回到了她身上。
一对母子,在沧桑岁月里就这样相互支撑着前行,一道道难关被他们抛在了身后,光明也迎面而来。2010年8月,傅子恩以优异成绩被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录取,张秋芳担任制片的影片《真心话大冒险》顺利公映,可谓双喜临门。8月20日,影片在北京保利大剧院首映,冯小刚、葛优、陈宝国等大腕悉数出席。张秋芳发表感言后,傅子恩怀抱康乃馨走上主席台,将鲜花送给妈妈,真诚地说:“妈妈,爸爸离开我们后,我见证了你的伟大与坚强,你是我一辈子的楷模……未来的岁月里,我希望有个好男人能给你送玫瑰,像我一样呵护你、照顾你!”全场响起了热烈掌声,现场的每个人都感动得泪光莹莹。张秋芳紧紧拥住儿子,血脉相连的亲情在母子心头涌荡……
〔编辑:冯士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