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节能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强化高校节能管理工作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高校;节能;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2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高校是我国社会有机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肩负起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的历史使命,发挥其特有的辐射功能和示范作用,一方面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障,另一方面要建设生态型校园,践行生态文明建设。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高校的能源使用量大幅攀升,能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做好高校节能工作,建设节约型校园既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更是高校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举措。
一、当前高校节能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
1.节能意识淡薄,能源浪费现象普遍存在
近年来大部分高校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改造和更新,能源供应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浪费能源的现象也日益严重。例如:下班不关电脑、空调温度设置过低或过高、教室长明灯“跑、冒、滴、漏”现象无人过问等等,日积月累,浪费的能源数额惊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广大师生的节能意识不强。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习惯了不受物质条件约束的生活,特别是一些年轻人欠缺爱惜资源的意识,甚至有的学生认为自己交了学费,就应该想用就用,可见我们的节能宣传教育工作还很不到位,没有使学生真正认识到节约能源的重要意义。
2.节能管理制度不健全,能源管理模式不合理
高校的核心工作是教学和科研,其他工作都是本着服务核心工作的宗旨而开展的。因此,一直以来高校对能源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全力满足教学、科研的用能需求,保证能源的正常供应。高校的能源管理制度普遍只重视能源供应的可靠性、安全性,而忽视经济性和计划性。在能源管理模式上,很多高校至今仍由学校全额承担能源费用,对二级部门不进行用能考核,各部门用能毫无约束,浪费严重。另外,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能源管理的分工、职责也在不断的变化,变革期间分工不清、职责不明,各部门互相推诿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制约了节能工作的发展。
3.节能新技术推广缓慢,能源管理手段落后
目前,很多高校的节能工作缺乏创新精神,工作方法因循守旧,未能做到与时俱进。一些高耗能的设备仍在使用,而对于在其他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效益的节能新技术、新产品,很多高校长期持观望态度,未能及时的推广运用。很多高校的节能工作仍主要依赖人为管理,通过管理人员的巡视、监督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随着这些年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节能管理任务日益繁重,单纯靠人力已很难及时有效的完成工作。而且管理人员处置浪费行为时,一旦言语不当容易引起使用者的抵触情绪,甚至引发矛盾,不利于学校的和谐稳定。
4.节能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大部分高校的节能工作由后勤水电管理部门承担,但很多学校的管理者认为水电管理就是抄表、收费、缴费,没有技术含量,安排的大都是学历较低的分流人员或临时聘用的工人。这些人员普遍文化水平不高,业务能力不强,也很难得到学习充电的机会,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重复性的劳动,不具备开展能效分析、节能挖潜等深层次工作的能力。他们的工作任务重,工作条件较差,工资待遇较低,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责任心不强,服务意识淡薄等问题普遍存在。
二、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加强高校节能管理的对策
1.加强节能宣传教育,增强师生生态文明意识
做好节能管理工作,必须充分发挥党、工、团、学生会等各级组织的宣传作用,发动全员参与节能工作,要把节能提升到生态文明的高度进行宣传教育。学校的主要群体是学生,这一年龄段的人群易于相互影响,要利用这一特点发动更多的学生参与节能工作,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带动,营造良好的节能氛围,增强他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对学生社团组织的节能、环保相关活动应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教职工更应做好表率,带头节约能源。
节能宣传工作应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开展,扩大宣传的影响力。除了传统的校报、横幅、宣传栏等,可以更多的利用校园网,借助网络信息量大、更新快、覆盖面广的优势,向广大师生灌输生态文明理念,普及节能知识。可以印发节能知识手册,教会大家怎样节能。还可以组织节能宣传海报设计、节能发明竞赛等活动,使更多的人参与到节能工作之中,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
2.完善节能管理制度,推进生态绿色校园建设
高校决策层应该从全局和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节能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积极开展节能工作,推进生态绿色校园、节约型校园的建设。要有做好节能工作的坚定决心,在遇到困难和阻力时能够不为各方面压力所动,坚决按制度办事,对浪费能源的现象能坚决处置,使节约的正气深入人心。
制度是管理工作的根本,高校应该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总结节能管理方面的经验,根据学校的新情况、新变化及时建立和更新相关管理制度。制定制度时要充分考虑学校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度不能过于超前,也不能过于简化,管理部门应广泛征询意见,在校内达成共识,使管理制度具有权威性和可操作性,这样节能工作有章可循,才能顺利的开展起来。具体的管理制度可以包括节能工作组织领导制度、职责分工、能源定额考核制度、用能收费奖惩制度等各类规定与实施细则。
实行能耗考核制度是做好高校节能工作,建设节约型校园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应全力推行。能耗考核制度就是打破以往学校包揽能源费用的模式,向二级部门下达用能定额指标,统计其实际用量,超额自付,结余有奖,用市场化管理代替以前的行政管理,将节能任务分解到各部门,落实到具体人头,通过经济杠杆促使人们自觉做到节约能源,调动多方面积极性,形成全校上下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3.推广节能新技术,建设校园能源管控平台
目前以空气源热泵技术、地源热泵技术、太阳能技术为代表绿色新能源技术,以及LED节能灯具、T5型灯具、节水型龙头等节能终端产品层出不穷,在很多领域得到推广应用并产生了良好的节能效益。高校应该从基本建设开始,积极选用节能型的技术方案和节能型的产品,同时逐步淘汰高耗能的用能设施。
另外高校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才优势和学科优势,创新节能新技术。很多高校拥有强大的科研能力,学校节能工作的技术需求为科研工作提供了课题,也为科研成果的培育提供了土壤,科研成果面向市场可以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更可以对建设节约型社会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校园能源管控平台是目前高校节能工作的一大热点。能源管控平台是利用实时通信、数据采集以及自动控制技术,结合后台大型数据库,构建网络平台,实现对能源的动态监测、统计与分析以及对用能设备的自动控制等功能,是一种高效的节能管理手段。2009年住建部、教育部联合印发了《高等学校校园建筑节能监管系统建设技术导则》对高校能源管控平台的建设作出了相应的指导和规定。能源管控平台建设投资较大,建设周期较长,高校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管理需求慎重的做好方案制定和技术选型工作,新建设的能源管控平台应更加注重对用能设备的自动控制,强调“控”的功能。另外,能源管控平台必须与能耗考核制度结合才能发挥更大的节能作用。
4.引进节能管理人才,提升能源管理队伍素质
在新形势下,高校的节能管理不断的现代化,要求节能管理人员必须具有信息化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高校必须打破以往的用人传统,为节能管理岗位安排更多的高学历、高水平的人员。同时对老员工也应加强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可以安排到先进的管理部门考察学习,也可以请专家能手来校指导。工作中应根据员工的不同特点合理分工,让老员工的管理经验和新员工的专业水平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另外,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应考虑改善节能管理人员的福利待遇,可以采取管理效益与劳动报酬挂钩的绩效工资制度,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打造出一支具有生态文明意识的高素质能源管理队伍。
生态文明建设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的所有单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做好高校节能工作,就是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鲜活实践。因此高校应该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宣传节能理念,探索节能新方法,创新节能新技术,认真做好节能工作,加快建设节约型校园。同时在节能管理过程中发挥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职能,为国家培养具有生态文明意识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文丰安.新时期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09).
[2]王霜.高校绿色校园建设初探[J].高校后勤研究,2012(03).
[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R].北京,2012.
[4]住建部,教育部.高等学校校园建筑节能监管系统建设技术导则[Z].2009.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高校;节能;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2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高校是我国社会有机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肩负起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的历史使命,发挥其特有的辐射功能和示范作用,一方面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障,另一方面要建设生态型校园,践行生态文明建设。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高校的能源使用量大幅攀升,能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做好高校节能工作,建设节约型校园既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更是高校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举措。
一、当前高校节能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
1.节能意识淡薄,能源浪费现象普遍存在
近年来大部分高校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改造和更新,能源供应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浪费能源的现象也日益严重。例如:下班不关电脑、空调温度设置过低或过高、教室长明灯“跑、冒、滴、漏”现象无人过问等等,日积月累,浪费的能源数额惊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广大师生的节能意识不强。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习惯了不受物质条件约束的生活,特别是一些年轻人欠缺爱惜资源的意识,甚至有的学生认为自己交了学费,就应该想用就用,可见我们的节能宣传教育工作还很不到位,没有使学生真正认识到节约能源的重要意义。
2.节能管理制度不健全,能源管理模式不合理
高校的核心工作是教学和科研,其他工作都是本着服务核心工作的宗旨而开展的。因此,一直以来高校对能源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全力满足教学、科研的用能需求,保证能源的正常供应。高校的能源管理制度普遍只重视能源供应的可靠性、安全性,而忽视经济性和计划性。在能源管理模式上,很多高校至今仍由学校全额承担能源费用,对二级部门不进行用能考核,各部门用能毫无约束,浪费严重。另外,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能源管理的分工、职责也在不断的变化,变革期间分工不清、职责不明,各部门互相推诿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制约了节能工作的发展。
3.节能新技术推广缓慢,能源管理手段落后
目前,很多高校的节能工作缺乏创新精神,工作方法因循守旧,未能做到与时俱进。一些高耗能的设备仍在使用,而对于在其他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效益的节能新技术、新产品,很多高校长期持观望态度,未能及时的推广运用。很多高校的节能工作仍主要依赖人为管理,通过管理人员的巡视、监督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随着这些年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节能管理任务日益繁重,单纯靠人力已很难及时有效的完成工作。而且管理人员处置浪费行为时,一旦言语不当容易引起使用者的抵触情绪,甚至引发矛盾,不利于学校的和谐稳定。
4.节能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大部分高校的节能工作由后勤水电管理部门承担,但很多学校的管理者认为水电管理就是抄表、收费、缴费,没有技术含量,安排的大都是学历较低的分流人员或临时聘用的工人。这些人员普遍文化水平不高,业务能力不强,也很难得到学习充电的机会,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重复性的劳动,不具备开展能效分析、节能挖潜等深层次工作的能力。他们的工作任务重,工作条件较差,工资待遇较低,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责任心不强,服务意识淡薄等问题普遍存在。
二、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加强高校节能管理的对策
1.加强节能宣传教育,增强师生生态文明意识
做好节能管理工作,必须充分发挥党、工、团、学生会等各级组织的宣传作用,发动全员参与节能工作,要把节能提升到生态文明的高度进行宣传教育。学校的主要群体是学生,这一年龄段的人群易于相互影响,要利用这一特点发动更多的学生参与节能工作,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带动,营造良好的节能氛围,增强他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对学生社团组织的节能、环保相关活动应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教职工更应做好表率,带头节约能源。
节能宣传工作应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开展,扩大宣传的影响力。除了传统的校报、横幅、宣传栏等,可以更多的利用校园网,借助网络信息量大、更新快、覆盖面广的优势,向广大师生灌输生态文明理念,普及节能知识。可以印发节能知识手册,教会大家怎样节能。还可以组织节能宣传海报设计、节能发明竞赛等活动,使更多的人参与到节能工作之中,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
2.完善节能管理制度,推进生态绿色校园建设
高校决策层应该从全局和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节能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积极开展节能工作,推进生态绿色校园、节约型校园的建设。要有做好节能工作的坚定决心,在遇到困难和阻力时能够不为各方面压力所动,坚决按制度办事,对浪费能源的现象能坚决处置,使节约的正气深入人心。
制度是管理工作的根本,高校应该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总结节能管理方面的经验,根据学校的新情况、新变化及时建立和更新相关管理制度。制定制度时要充分考虑学校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度不能过于超前,也不能过于简化,管理部门应广泛征询意见,在校内达成共识,使管理制度具有权威性和可操作性,这样节能工作有章可循,才能顺利的开展起来。具体的管理制度可以包括节能工作组织领导制度、职责分工、能源定额考核制度、用能收费奖惩制度等各类规定与实施细则。
实行能耗考核制度是做好高校节能工作,建设节约型校园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应全力推行。能耗考核制度就是打破以往学校包揽能源费用的模式,向二级部门下达用能定额指标,统计其实际用量,超额自付,结余有奖,用市场化管理代替以前的行政管理,将节能任务分解到各部门,落实到具体人头,通过经济杠杆促使人们自觉做到节约能源,调动多方面积极性,形成全校上下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3.推广节能新技术,建设校园能源管控平台
目前以空气源热泵技术、地源热泵技术、太阳能技术为代表绿色新能源技术,以及LED节能灯具、T5型灯具、节水型龙头等节能终端产品层出不穷,在很多领域得到推广应用并产生了良好的节能效益。高校应该从基本建设开始,积极选用节能型的技术方案和节能型的产品,同时逐步淘汰高耗能的用能设施。
另外高校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才优势和学科优势,创新节能新技术。很多高校拥有强大的科研能力,学校节能工作的技术需求为科研工作提供了课题,也为科研成果的培育提供了土壤,科研成果面向市场可以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更可以对建设节约型社会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校园能源管控平台是目前高校节能工作的一大热点。能源管控平台是利用实时通信、数据采集以及自动控制技术,结合后台大型数据库,构建网络平台,实现对能源的动态监测、统计与分析以及对用能设备的自动控制等功能,是一种高效的节能管理手段。2009年住建部、教育部联合印发了《高等学校校园建筑节能监管系统建设技术导则》对高校能源管控平台的建设作出了相应的指导和规定。能源管控平台建设投资较大,建设周期较长,高校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管理需求慎重的做好方案制定和技术选型工作,新建设的能源管控平台应更加注重对用能设备的自动控制,强调“控”的功能。另外,能源管控平台必须与能耗考核制度结合才能发挥更大的节能作用。
4.引进节能管理人才,提升能源管理队伍素质
在新形势下,高校的节能管理不断的现代化,要求节能管理人员必须具有信息化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高校必须打破以往的用人传统,为节能管理岗位安排更多的高学历、高水平的人员。同时对老员工也应加强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可以安排到先进的管理部门考察学习,也可以请专家能手来校指导。工作中应根据员工的不同特点合理分工,让老员工的管理经验和新员工的专业水平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另外,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应考虑改善节能管理人员的福利待遇,可以采取管理效益与劳动报酬挂钩的绩效工资制度,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打造出一支具有生态文明意识的高素质能源管理队伍。
生态文明建设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的所有单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做好高校节能工作,就是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鲜活实践。因此高校应该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宣传节能理念,探索节能新方法,创新节能新技术,认真做好节能工作,加快建设节约型校园。同时在节能管理过程中发挥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职能,为国家培养具有生态文明意识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文丰安.新时期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09).
[2]王霜.高校绿色校园建设初探[J].高校后勤研究,2012(03).
[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R].北京,2012.
[4]住建部,教育部.高等学校校园建筑节能监管系统建设技术导则[Z].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