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消费增速放缓供需趋于平稳

来源 :农产品市场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yun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报告预计未来10年中国猪肉产量占肉类产量比重将从2014年的66.4%降至2024年的64.9%,年出栏500头以上规模养殖户将成为生猪养殖的主导,到2024年其出栏比重将会达到60%以上。
  报告预测,未来10年猪肉消费量和人均占有量年均增速将保持在1.3%和0.8%。2015年猪肉总消费量和人均占有量预计分别较上年增1.0%和0.4%,分别为5760万吨和41.87公斤/人/年。预计2024年猪肉总消费量和人均占有量将分别达到6510万吨和45.24公斤/人/年。其中,中国居民家庭人均猪肉消费量从2015年的20.19公斤增至2024年的22.00公斤,年均增1.0%,低于2012-2014年均4.2%的增速。城市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猪肉消费量分别从2015年的16.32公斤和23.23公斤增至2024年的17.92公斤和24.30公斤,年均增速分别为1.1%和0.5%;未来10年加工猪肉消费量预计年均增速3.3%,从2015年的990万吨增至2024年的1340万吨。
  报告认为,尽管2015年下半年生猪供需面将显著改善,猪价总体将呈现涨势,有可能会出现阶段性的供需偏紧,但鉴于消费处于稳定状态,整体价格涨幅不会太大,全年生猪养殖将处于小幅盈利水平。从长期来看,活猪和猪肉价格总体将震荡上行。未来10年生猪和猪肉价格将在震荡中上涨,受规模化水平提高的影响,波动幅度将会显著减缓。
  国际贸易方面,猪肉仍将保持一定进口量,出口则稳步增加。展望前期,进口量不会出现大幅增加。短期来看,2015年猪肉进口量有望稳中有增,进口量将在59万吨左右。长期来看,受产量增速放缓影响,2019年以后猪肉进口量将保持在80万吨以上,2024年在100万吨左右,净进口量将由2014年的34万吨提高至2024年70万吨左右;出口方面,猪肉出口量将稳中有增。受俄罗斯开始重新从中国进口猪肉影响,未来猪肉出口量(含活猪折算猪肉出口量)将会继续增加,保持在20万吨以上,2024年预计在30万吨左右。
其他文献
我国农业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4月20日对外发布《中国农业展望2015-2024》,对未来10年中国农产品生产、消费、价格、贸易走势进行展望和预警预测,内容之丰富备受各方关注。  开展农业展望,加强农业信息监测预警,是我国农业适应国际化、信息化、市场化发展的现实之需,是我国现代农业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利好“三农”,利好农业现代化的推进。  当今世界,以信息、网络、通信技术为先导的新科技革命,正深刻
期刊
报告预计未来10年中国稻米能够实现自给,进口基本保持稳定。  报告指出,目前稻谷是中国的第二大粮食作物,全国60%的人以大米为主食。中国稻谷产量于2011年突破2亿吨之后,2014年达到历史最高产量20643万吨。2004年以来,稻米市场价格保持稳中有涨格局。受国内外价差影响,2012年稻米进口激增,但仍在进口配额以内。2014年,中国稻谷在上一年度减产的情况下增产,国内稻米市场价格稳中有涨。中国
期刊
报告预计未来10年中国大豆生产保持稳定,进口增速放缓。  报告指出,2014年,我国大豆种植面积659万公顷,较上年下降3.0%,连续第5年下降。但由于天气状况良好,部分地区单产提高明显,预计产量将达到1220万吨,较上年增产2.1%。全年大豆价格比较稳定,黑龙江地区国产大豆价格在1.95元/斤—2.09元/斤内波动,山东地区国产大豆入厂价在2.34元/斤—2.5元/斤内波动。全球大豆产量再创历史
期刊
报告预计未来10年中国棉花生产区域布局调整加速,市场机制作用将日益凸显。  报告预测,未来10年,中国棉花种植面积、产量将会下降,未来棉花生产布局将向新疆集中,内地棉区将明显萎缩。2024年中国棉花播种面积预计为5346万亩,比2014年下降15.5%;产量为565万吨,比2014年下降13.0%;国内棉花消费受纺织品出口增长限制、棉花替代品不断改进的影响,难以恢复到千万吨的水平,展望期内中国棉花
期刊
报告预测,未来10年,我国蔬菜生产稳定发展,居民消费平稳增加,供需总体较为宽松,市场保持平稳运行,价格继续遵循常年波动规律,进出口贸易将继续保持顺差格局。  蔬菜在中国城乡居民膳食结构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我国近年来产业发展速度最快的重要农产品之一,也是重要的出口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比较优势较为明显。2014年,我国蔬菜生产面积产量同比稳中略增,播种面积预计为31980万亩,同比增2.0%,产量
期刊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5-2024)》,是在一定宏观经济、农业政策、气候条件、科技创新、资源禀赋及国际市场变化等特定假设条件下,采用中国农产品监测预警系统(CAMES模型系统)作出的基线预测  记者:《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5-2024)》的撰写需要结合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充分把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产品市场总体形势。请问,报告的形成基于怎样的基本宏观经济假设和农业发展环境分析?  许世卫:
期刊
报告预计未来10年中国油料生产稳定,食用植物油消费增速放缓。  报告指出,2014年,我国油料油脂行业出现油料进口量大幅增加、油脂进减出增、国内外价格普遍持续倒挂的新特点。预计未来10年,油料(含大豆)种植面积稳中有增,单产稳步提高,产量稳定增加。随油料价格市场机制逐渐完善,农户种植大豆、花生、油菜等主要油料的积极性稳定。木本油料在国家支持下预计种植面积稳中略增,但受耕地资源约束,增长空间将有限。
期刊
报告预计未来10年中国玉米产量增速将明显放缓,短期供给仍较充裕,中长期消费需求明显增加。  报告分析,2014年,国内玉米面积继续稳中有升,全年玉米播种面积为5.56亿亩,同比增长2.1%;但干旱对玉米单产造成一定影响,单位面积产量388公斤/亩,同比下降3.3%;总产21567.3万吨,同比下降1.3%,仅次于历史最高的2013年,仍为丰收年。消费方面,由于国内经济增速持续放缓,玉米深加工产品下
期刊
报告预计未来10年,中国食糖短期产量下降,未来生产形势严峻。  报告指出,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既产甘蔗糖又产甜菜糖的国家之一,糖料种植面积约占世界糖料种植面积的6%,目前为世界第四大食糖生产国、第三大消费国和第一大进口国。由于生产成本较高、国内外价差较大,中国食糖市场在2014年遭受了严重冲击。2014年,中国食糖产量1331.8万吨,同比增加24.96万吨,增幅1.9%。全国食糖消费1480万吨
期刊
报告预测,未来10年,中国水果产量将持续小幅增长,供给结构优化,质量得到提升,水果消费需求增长、消费结构升级;与过去10年相比,水果供需量增速将放缓,需求对供给的引导作用增强,新型产销经营方式和现代物流将对水果市场产生深刻影响。  近年来,中国水果产业转型升级态势已逐渐显现,生产上已经开始或正处于“转方式,调结构”的升级改造过程中。未来10年,中国水果生产将由数量扩展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果品质量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