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的海上书坛,群英汇聚,碑学巨擘康有为、沈曾植,融碑帖一炉的曾熙、李瑞清,取石鼓文入书的吴昌硕,以晋唐为宗的沈尹默、白蕉……一个个响亮的名字,构筑起海派书风曾经绚丽的风景线。进入中華人民共和国,继前辈大家而起,活跃于20世纪后半叶的赵冷月先生,则是又一位具有代表地位的书法家。
在其漫长的八十载笔墨生涯中,赵冷月先生经历了由唐人楷书上溯晋代二王的帖学探索,又深入学习北朝碑版、尝试融入汉碑和简牍乃至上溯上古钟鼎文字,最终形成了强烈的个人风格。
赵冷月先生生前举办过三次重要的个人书法展览。1984年朵云轩的第一次个展集中体现了他在传统方面所下的功夫,可明显见到欧、褚、米芾等的影响,其中对颜真卿的取法令人印象深刻,雄浑开张,虽然仍在帖学范畴内,却已然与秀丽典雅书风拉开了距离。1989年第二次个展,标志着赵冷月先生对北朝碑版的学习和创造性转化,试图摆脱早期帖学影响,追求碑刻古朴生拙的韵味、欹侧变化的结体、跌宕起伏的节奏。至1994年上海美术馆举办的”赵冷月八旬书法展”,真正展现了返璞归真、天真烂漫的整体格调,抛弃了传统的规则束缚、横平竖直的点画组合时时出现,不加雕饰的线条运笔,变化多端的淋漓墨色,给观者带来极大的视觉震撼。
赵冷月先生的这三次展览,特别是第三次,对于当时海上书法界的强烈冲击至今让人难忘。海派书法历来注重传统,无论是经典帖学一路或者近代碑派的流行,都注重中和、典雅、含蓄,以合乎古人法度为标准和追求。赵先生一度也遵循这样的规律,并且已经取得了成功和名望,而他在生命步入晚年之际进行的摸索创新,对当时主流审美无疑是一种背离、这种以生拙率真为特色的书写,怀疑者有之,不理解者有之,甚至还被讥为“儿童体”。赵冷月先生当时就提出了“丑即是美”的观点,这不禁让人联想到今天成为舆论焦点的”丑书”。了解当代书法发展的读者都知道发端于世纪之交的"流行书风”现象,当时在全国范围一批不甘于墨守传统的中青年书法家从主流碑刻书法之外的书法材料,包括摩崖造像、写经简牍、砖瓦钱币中汲取养料,借鉴现代美术形式构成、肌理组合等方式理念,对传统书法笔墨进行大胆改造和探索,强调张扬个性与时代风气,拓展了书法艺术在当代的审美范围和发展空间。2002年8月,由北京今日美术馆主办的首届“流行书风”邀请展将赵冷月列为特邀作者,与一班年轻很多的书法家同列,显示了对其探索努力的认同与尊重。这次展览也成了赵冷月先生在书坛的绝响,数月之后,先生便与世长辞。
2015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海上明月——纪念赵冷月百年诞辰书法展”,配合此次展览,胡抗美先生写了一篇《美与丑的辩证》作序,时隔多年后,书坛开始再次关注赵先生的晚年变法。那么当年身处争议中的赵冷月又做了什么?
在生命的最后十年,特别是其七十五至八十岁的那段时间,面对诸多的不理解和质疑之声、赵冷月先生并没有做任何公开的回应或辩解,反而是将所有精力投入到书艺之中。赵先生的家人陪伴并见证了其晚年继续潜心书艺的过程,悉心保留了所有的临习和创新作品。时至今日,才予以分类整理,并将挑选其中的精品呈现在我们面前。难能可贵的是,由于作者生前并未打算将这批作品公之于众,使之更成为一份沉甸甸的遗产,它向我们展现了一位赤诚而纯粹的书法家,是如何坦然面对自己视为生命的艺术的。
据赵老之子赵明康先生回忆,父亲晚年一直保持习惯、每日上午临帖不辍,雷打不动,下午则是创作时间,由子女帮忙抻纸,往往都是六尺八尺大幅。明代书家王铎有“一日临帖,一日应请索”的名言,不过王铎是为应酬索书,而赵冷月则是为己而书,他往往将刚刚临写的古代碑帖中得到的体会,立即运用于创作实践中。
在临写对象的选择上,赵冷月自有独到之处。他对碑帖拓本的喜好由来已久,早年在上海设馆鬻书谋生时,略有积蓄即购碑帖,多年所获可称宏富,又与朵云轩的碑帖专家王壮弘交好,王壮弘写《崇善楼笔记》时特意提到老友赵冷月曾获翁方纲旧藏《九成宫》善本,可见其藏品质量一斑。经常能有机会翻阅历代碑帖实物,必然对赵的书法会产生积极影响。而赵先生究竟具体有哪些藏品?是否也如其学书的途径一致,涵盖从唐碑直至六朝秦汉?除个别已转让之外,赵先生的碑帖似乎并未离散、将来如有机会整理面世,定可嘉惠书林。
赵冷月先生曾在与刘正成的访谈中,提到要取法古人,他说:“……到了晚年,我更喜欢汉魏六朝的东西,它们有一种金石气,当然也有书卷气。”从遴选出的赵氏晚年临摹作品中不难发现、除少量唐代碑刻《麓山寺碑》《王居士砖塔铭》外,几乎全部都是汉魏碑版,风格品类跨度不小,以北碑为例,《李璧》《苏孝慈》《崔敬邕》为代表的六朝墓志,方笔极轨的北魏龙门系列造像,圆笔极则的《泰山金刚经》《郑文公碑》等摩崖刻经,恣肆瑰丽的《爨龙颜》《爨宝子》等,都在日常临写范围。取法的汉碑,风格跨度同样很大,整饬典雅的《亿瑛》《礼器》、方正生拙的《张迁》《鲜于璜》,秀美精致的《曹全》《孔宙》。朴茂浑厚的《衡方》《西狭》等,都有反复临习。令我们惊讶的是这些临作完成度之高,一笔不苟,务求逼近原帖,让人很难相信是出自一位已卓然成家且年逾古稀的作者。临作里龙门造像出现的频率最高,因为在众多的北朝碑刻中,赵冷月先生认为《龙门二十品》最适合入门学习,好处正在于其朴素,相比《张黑女》《张猛龙》等,更易消化和掌握。
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这批晚年临作中不见一件行草帖学的,这可能与赵先生之前的学书经历有关。他曾坦言以往精力所限,涉猎汉魏少,主学唐楷、宋人行书墨迹,最低学到宋四家,明朝以后不学,可见帖学行草,正是他曾经浸淫很久的。作为同样从传统帖学中走出来的,赵冷月也从不讳言对白蕉、沈尹默的喜欢,但他始终对自己追求的方向保持清醒,即如何在碑和帖之间找到平衡,因此步入晚年之际,才把全部心力从帖学一派中抽离、投入到了汉魏碑刻中,全力从中汲取所需养分。
碑帖融合或平衡,并不是一个新话题,自开崇碑风气的包世臣起,如何将碑与帖两种不同风格的书法熔为一炉,即成为各代书家无法回避的问题。观赵冷月先生的书法创作,很容易使人联想到他非常崇敬的嘉兴同乡前贤沈曾植。据沈的学生王蘧常言,这位晚清大儒作书行笔速度极快,下笔力量重,而转指最为灵活,避免了流滑弊病。因此沈曾植之书法,生拙顿挫,线条浑厚,宽博自在。曾熙对沈书的评语:“工处在拙,妙处在生,胜人处在不稳。”完全可以挪用过来评价赵冷月的晚年书法。无论是行草书,还是篆隶或魏楷,几乎看不到光洁平滑的线条,笔毫与纸面的摩擦形成毛涩感、带来了强烈的线条张力,而结字布白,又都能从临写的碑版中找到取法痕迹,既无狂怪之态,也不以姿媚悦人。 在赵冷月先生晚年创作中,最有特色的也许当属榜书。他有个观点,认为书法要有“三气”,即大气、灵气和书卷气,而大气又是书法优点的集中反映。“写大字要有大字的气派与格局,不是将小字放大就可以的。书法中榜书最难的缘故就是必须大气,而这种天赋又不是每个人都能具有的。”的确,与常规中小字径为主的书法相比,榜书在章法、结体、墨色、用笔等方面都是完全不同的挑战。少则一字,多则四字,观赏赵冷月的诸多榜书创作,看似一挥而就,实则每一幅都是精心思索,反复推敲的成果,方圆、疏密、涨墨、、飞白、浓淡燥润……作者充分调动各种手段,让各种视觉元素形成了丰富的对立关系和节奏变化。
作为榜书书法,不得不提到战后日本兴起的少字数书法,手岛右卿、井上有一等的作品当时开始被介绍到中国,而赵冷月是较早参与中日书法交流的,老先生应该有不少机会了解日本书家的创作理念和经验,然而赵冷月先生的榜书作品似乎和日本少字派书法作品有不小的距离,包括他平时的言语中也几乎没有关于这方面的评论。所以尽管我们很容易将两者拿来比对,然而赵氏榜书,完全不同于日本少字数书法,赵冷月先生更多地在创作中保持了独立的思考,特别是最晚年这批未曾公开的作品,并没有像一些更前卫的少字数书法走向字形的拆解甚至消融,看他的榜书,可以看到笔下的字形结构从不脱离古代碑刻的源头,特别善于借鉴字体发展过渡时期的作品、而在用笔上又增加变化、如他写的”壶中隐”横幅,‘壶”字结构借用北齐四山摩崖、一飞白长横、显得空灵,“中”字浑厚方劲,似从龙门中来,”隐”字不隶不楷,方圆并用,实中有虚,加之淡墨枯濕变化、三个字各具特性,组合一起又形成了简静自然的整体视觉效果,十分耐看。这样的例子在其榜书创作中,俯拾皆是。
再次回首赵冷月这位海上书坛大家的创新之路,依然可以带给我们很多启示。品味赵氏晚年书作,往往不是牛奶咖啡那样让人一见倾心的愉悦享受,而更像一杯入口微苦,需要用心才能感受其中滋味的老茶。赵冷月先生一直是一位有高度自省意识的书家,他始终有种自觉独立于主流的倾向,从早年开始走颜体雄壮一路,就与书坛秀美流利的二王风格有意保持一定距离,他甚至在访谈中说,希望喜欢自己书法的人少一些,要的是曲高和寡和阳春白雪、不要下里巴人。他很警惕避免落‘俗”,反复强调书法艺术表现的关键就在于”雅”俗”两字,缺点一多,则俗:优点一多,就雅。在赵冷月看来,雅俗的分野,具体而言就是线条质量的高下,决定了书法韵味格调的高低。他不断追求更纯净的线质,更干净的线条,更坦诚的艺术表达方式,及至更高的书法境界,这是赵冷月先生始终坚持的方向。
影响赵冷月的书法实践,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一直保持开放的心态。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他的身边聚集了一些更年轻的书法同道,其中多位如沃兴华、吴福宝等等,日后都成为海上书坛的中坚力量。在和中青年书法家的交往中,赵冷月先生不止担当前辈角色,更善于聆听和学习,经常探讨问题,听取不同观点,汲取新的理念,不断为己所用。而他的所想所为,也对这批中青年朋友产生了深远影响。
赵先生还曾提到书法创作有一个变化”的问题要从不会写到会写,从会写再到不会写,而后一步较难达到。这恰与中国传统禅宗所谓从“见山是山到见山不是山再到”见山只是山”的三重境界论相合,抛开习得的技巧方法,比当初学习掌握它们,更需要勇气、胆量和决心,非大智慧,非磊落真诚,非心无旁骛,不能进入更自由的境界中,显然,赵冷月先生选择了走一条高难之路。正因如此,在旁人眼中惊世骇俗的晚年创新,在赵先生自己看来,只是自然而然、顺理成章的事。
行文至此,想起赵先生在《赵冷月八甸书法集》自序中的一段话,很适合作为本文的结语:我向往“豪华落尽见真淳”的大雅之境,所以坚持走自己的路,即使“丑”一些,但这是我的精神花朵,是没有虚假的。而真情实意,是书艺的根本。只有真的、自然的、独特的艺术作品,总能入大道,并占一席之地,我心里很明白,也很踏实。
谨以此文,向赵冷月先生,一位在艺术道路上不畏艰险的先行者,致以深深的敬意!
在其漫长的八十载笔墨生涯中,赵冷月先生经历了由唐人楷书上溯晋代二王的帖学探索,又深入学习北朝碑版、尝试融入汉碑和简牍乃至上溯上古钟鼎文字,最终形成了强烈的个人风格。
赵冷月先生生前举办过三次重要的个人书法展览。1984年朵云轩的第一次个展集中体现了他在传统方面所下的功夫,可明显见到欧、褚、米芾等的影响,其中对颜真卿的取法令人印象深刻,雄浑开张,虽然仍在帖学范畴内,却已然与秀丽典雅书风拉开了距离。1989年第二次个展,标志着赵冷月先生对北朝碑版的学习和创造性转化,试图摆脱早期帖学影响,追求碑刻古朴生拙的韵味、欹侧变化的结体、跌宕起伏的节奏。至1994年上海美术馆举办的”赵冷月八旬书法展”,真正展现了返璞归真、天真烂漫的整体格调,抛弃了传统的规则束缚、横平竖直的点画组合时时出现,不加雕饰的线条运笔,变化多端的淋漓墨色,给观者带来极大的视觉震撼。
赵冷月先生的这三次展览,特别是第三次,对于当时海上书法界的强烈冲击至今让人难忘。海派书法历来注重传统,无论是经典帖学一路或者近代碑派的流行,都注重中和、典雅、含蓄,以合乎古人法度为标准和追求。赵先生一度也遵循这样的规律,并且已经取得了成功和名望,而他在生命步入晚年之际进行的摸索创新,对当时主流审美无疑是一种背离、这种以生拙率真为特色的书写,怀疑者有之,不理解者有之,甚至还被讥为“儿童体”。赵冷月先生当时就提出了“丑即是美”的观点,这不禁让人联想到今天成为舆论焦点的”丑书”。了解当代书法发展的读者都知道发端于世纪之交的"流行书风”现象,当时在全国范围一批不甘于墨守传统的中青年书法家从主流碑刻书法之外的书法材料,包括摩崖造像、写经简牍、砖瓦钱币中汲取养料,借鉴现代美术形式构成、肌理组合等方式理念,对传统书法笔墨进行大胆改造和探索,强调张扬个性与时代风气,拓展了书法艺术在当代的审美范围和发展空间。2002年8月,由北京今日美术馆主办的首届“流行书风”邀请展将赵冷月列为特邀作者,与一班年轻很多的书法家同列,显示了对其探索努力的认同与尊重。这次展览也成了赵冷月先生在书坛的绝响,数月之后,先生便与世长辞。
2015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海上明月——纪念赵冷月百年诞辰书法展”,配合此次展览,胡抗美先生写了一篇《美与丑的辩证》作序,时隔多年后,书坛开始再次关注赵先生的晚年变法。那么当年身处争议中的赵冷月又做了什么?
在生命的最后十年,特别是其七十五至八十岁的那段时间,面对诸多的不理解和质疑之声、赵冷月先生并没有做任何公开的回应或辩解,反而是将所有精力投入到书艺之中。赵先生的家人陪伴并见证了其晚年继续潜心书艺的过程,悉心保留了所有的临习和创新作品。时至今日,才予以分类整理,并将挑选其中的精品呈现在我们面前。难能可贵的是,由于作者生前并未打算将这批作品公之于众,使之更成为一份沉甸甸的遗产,它向我们展现了一位赤诚而纯粹的书法家,是如何坦然面对自己视为生命的艺术的。
据赵老之子赵明康先生回忆,父亲晚年一直保持习惯、每日上午临帖不辍,雷打不动,下午则是创作时间,由子女帮忙抻纸,往往都是六尺八尺大幅。明代书家王铎有“一日临帖,一日应请索”的名言,不过王铎是为应酬索书,而赵冷月则是为己而书,他往往将刚刚临写的古代碑帖中得到的体会,立即运用于创作实践中。
在临写对象的选择上,赵冷月自有独到之处。他对碑帖拓本的喜好由来已久,早年在上海设馆鬻书谋生时,略有积蓄即购碑帖,多年所获可称宏富,又与朵云轩的碑帖专家王壮弘交好,王壮弘写《崇善楼笔记》时特意提到老友赵冷月曾获翁方纲旧藏《九成宫》善本,可见其藏品质量一斑。经常能有机会翻阅历代碑帖实物,必然对赵的书法会产生积极影响。而赵先生究竟具体有哪些藏品?是否也如其学书的途径一致,涵盖从唐碑直至六朝秦汉?除个别已转让之外,赵先生的碑帖似乎并未离散、将来如有机会整理面世,定可嘉惠书林。
赵冷月先生曾在与刘正成的访谈中,提到要取法古人,他说:“……到了晚年,我更喜欢汉魏六朝的东西,它们有一种金石气,当然也有书卷气。”从遴选出的赵氏晚年临摹作品中不难发现、除少量唐代碑刻《麓山寺碑》《王居士砖塔铭》外,几乎全部都是汉魏碑版,风格品类跨度不小,以北碑为例,《李璧》《苏孝慈》《崔敬邕》为代表的六朝墓志,方笔极轨的北魏龙门系列造像,圆笔极则的《泰山金刚经》《郑文公碑》等摩崖刻经,恣肆瑰丽的《爨龙颜》《爨宝子》等,都在日常临写范围。取法的汉碑,风格跨度同样很大,整饬典雅的《亿瑛》《礼器》、方正生拙的《张迁》《鲜于璜》,秀美精致的《曹全》《孔宙》。朴茂浑厚的《衡方》《西狭》等,都有反复临习。令我们惊讶的是这些临作完成度之高,一笔不苟,务求逼近原帖,让人很难相信是出自一位已卓然成家且年逾古稀的作者。临作里龙门造像出现的频率最高,因为在众多的北朝碑刻中,赵冷月先生认为《龙门二十品》最适合入门学习,好处正在于其朴素,相比《张黑女》《张猛龙》等,更易消化和掌握。
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这批晚年临作中不见一件行草帖学的,这可能与赵先生之前的学书经历有关。他曾坦言以往精力所限,涉猎汉魏少,主学唐楷、宋人行书墨迹,最低学到宋四家,明朝以后不学,可见帖学行草,正是他曾经浸淫很久的。作为同样从传统帖学中走出来的,赵冷月也从不讳言对白蕉、沈尹默的喜欢,但他始终对自己追求的方向保持清醒,即如何在碑和帖之间找到平衡,因此步入晚年之际,才把全部心力从帖学一派中抽离、投入到了汉魏碑刻中,全力从中汲取所需养分。
碑帖融合或平衡,并不是一个新话题,自开崇碑风气的包世臣起,如何将碑与帖两种不同风格的书法熔为一炉,即成为各代书家无法回避的问题。观赵冷月先生的书法创作,很容易使人联想到他非常崇敬的嘉兴同乡前贤沈曾植。据沈的学生王蘧常言,这位晚清大儒作书行笔速度极快,下笔力量重,而转指最为灵活,避免了流滑弊病。因此沈曾植之书法,生拙顿挫,线条浑厚,宽博自在。曾熙对沈书的评语:“工处在拙,妙处在生,胜人处在不稳。”完全可以挪用过来评价赵冷月的晚年书法。无论是行草书,还是篆隶或魏楷,几乎看不到光洁平滑的线条,笔毫与纸面的摩擦形成毛涩感、带来了强烈的线条张力,而结字布白,又都能从临写的碑版中找到取法痕迹,既无狂怪之态,也不以姿媚悦人。 在赵冷月先生晚年创作中,最有特色的也许当属榜书。他有个观点,认为书法要有“三气”,即大气、灵气和书卷气,而大气又是书法优点的集中反映。“写大字要有大字的气派与格局,不是将小字放大就可以的。书法中榜书最难的缘故就是必须大气,而这种天赋又不是每个人都能具有的。”的确,与常规中小字径为主的书法相比,榜书在章法、结体、墨色、用笔等方面都是完全不同的挑战。少则一字,多则四字,观赏赵冷月的诸多榜书创作,看似一挥而就,实则每一幅都是精心思索,反复推敲的成果,方圆、疏密、涨墨、、飞白、浓淡燥润……作者充分调动各种手段,让各种视觉元素形成了丰富的对立关系和节奏变化。
作为榜书书法,不得不提到战后日本兴起的少字数书法,手岛右卿、井上有一等的作品当时开始被介绍到中国,而赵冷月是较早参与中日书法交流的,老先生应该有不少机会了解日本书家的创作理念和经验,然而赵冷月先生的榜书作品似乎和日本少字派书法作品有不小的距离,包括他平时的言语中也几乎没有关于这方面的评论。所以尽管我们很容易将两者拿来比对,然而赵氏榜书,完全不同于日本少字数书法,赵冷月先生更多地在创作中保持了独立的思考,特别是最晚年这批未曾公开的作品,并没有像一些更前卫的少字数书法走向字形的拆解甚至消融,看他的榜书,可以看到笔下的字形结构从不脱离古代碑刻的源头,特别善于借鉴字体发展过渡时期的作品、而在用笔上又增加变化、如他写的”壶中隐”横幅,‘壶”字结构借用北齐四山摩崖、一飞白长横、显得空灵,“中”字浑厚方劲,似从龙门中来,”隐”字不隶不楷,方圆并用,实中有虚,加之淡墨枯濕变化、三个字各具特性,组合一起又形成了简静自然的整体视觉效果,十分耐看。这样的例子在其榜书创作中,俯拾皆是。
再次回首赵冷月这位海上书坛大家的创新之路,依然可以带给我们很多启示。品味赵氏晚年书作,往往不是牛奶咖啡那样让人一见倾心的愉悦享受,而更像一杯入口微苦,需要用心才能感受其中滋味的老茶。赵冷月先生一直是一位有高度自省意识的书家,他始终有种自觉独立于主流的倾向,从早年开始走颜体雄壮一路,就与书坛秀美流利的二王风格有意保持一定距离,他甚至在访谈中说,希望喜欢自己书法的人少一些,要的是曲高和寡和阳春白雪、不要下里巴人。他很警惕避免落‘俗”,反复强调书法艺术表现的关键就在于”雅”俗”两字,缺点一多,则俗:优点一多,就雅。在赵冷月看来,雅俗的分野,具体而言就是线条质量的高下,决定了书法韵味格调的高低。他不断追求更纯净的线质,更干净的线条,更坦诚的艺术表达方式,及至更高的书法境界,这是赵冷月先生始终坚持的方向。
影响赵冷月的书法实践,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一直保持开放的心态。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他的身边聚集了一些更年轻的书法同道,其中多位如沃兴华、吴福宝等等,日后都成为海上书坛的中坚力量。在和中青年书法家的交往中,赵冷月先生不止担当前辈角色,更善于聆听和学习,经常探讨问题,听取不同观点,汲取新的理念,不断为己所用。而他的所想所为,也对这批中青年朋友产生了深远影响。
赵先生还曾提到书法创作有一个变化”的问题要从不会写到会写,从会写再到不会写,而后一步较难达到。这恰与中国传统禅宗所谓从“见山是山到见山不是山再到”见山只是山”的三重境界论相合,抛开习得的技巧方法,比当初学习掌握它们,更需要勇气、胆量和决心,非大智慧,非磊落真诚,非心无旁骛,不能进入更自由的境界中,显然,赵冷月先生选择了走一条高难之路。正因如此,在旁人眼中惊世骇俗的晚年创新,在赵先生自己看来,只是自然而然、顺理成章的事。
行文至此,想起赵先生在《赵冷月八甸书法集》自序中的一段话,很适合作为本文的结语:我向往“豪华落尽见真淳”的大雅之境,所以坚持走自己的路,即使“丑”一些,但这是我的精神花朵,是没有虚假的。而真情实意,是书艺的根本。只有真的、自然的、独特的艺术作品,总能入大道,并占一席之地,我心里很明白,也很踏实。
谨以此文,向赵冷月先生,一位在艺术道路上不畏艰险的先行者,致以深深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