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对学生的入门写作会有很大的影响,教师引导的如何,能对学生热爱写作的情感激发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教师的精心指导,积累素材,读写结合,自主修改的方法,是引导学生走进写作门槛的最佳策略。
关键词:积累素材;读写结合;指导写好;自主修改
中圖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258-01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一环。语文老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写作乐趣,提高写作能力。教师要指导学生善于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通过多种感观从生活实践和广泛阅读中获取信息,积累写作素材。这样学生就会有物可写,有事可叙,有情抒发。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把写作视为一种乐事,一种享受。
一、积累素材
“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之不尽。”这是叶圣陶的名言。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积极实践,丰富生活,感受生活。1.带领学生走向大自然,观看神奇的世界,观察日出日落,细雨缠绵;感受彩霞的绚丽、泥土的芬芳;青松的挺拔无畏、白雪的纯洁无暇。正可谓是春观花开秋赏月,夏听虫鸣冬踏雪。2.带领学生走向社会,参观小区,走进农家,访问各界人士。联系生活实际有意识地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校内外活动,栽花种草,清扫垃圾,举办主题班队会,开展演讲、拔河等比赛活动;当一日执勤官,帮助家里做一些家务活,为灾区、贫困区的小朋友捐款捐物等等。学生有了丰富的生活实践,充实的内心感受,就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有感抒发。文章就不会言之无物了。
二、以读促写
阅读能力是指学生积极涉猎书海,不断接受文化熏陶,主动培养审美情趣,为作文大量储备知识的能力。一个学生缺乏阅读能力或者说这种能力较低,知识心理就不会健全,对写作很难产生兴趣。“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杜甫的名言佳句,后人一直效法。一个人如果书本知识贫乏,写作时必然腹空笔涩。茅盾先生曾说:“一个作家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而能深刻领会其构思、剪裁、塑造形象的好处,并且每读一遍会有新的心得,这就意味着他的欣赏力在一步步提高;而欣赏力的步步提高反过来会提高表现能力。”实践告诉我们阅读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扩宽学生知识面,赏析佳作后可以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提高鉴赏能力,当然还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词汇、写作素材,模仿、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规律。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项时间长,见效慢的工作,需要师生双边共同努力,学生的积极参与。因此,教师要有耐心、毅力来对待现实。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还应认真运用好每篇课文的写作方法,指导学生学会仿写,从而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选材表现同一中心的题材内容安排可“先分后总”或“先总后分”,还可按“顺序”、“插叙”、“倒叙”去进行一题多练。先扶后放,从仿到创,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方法。或者引导学生从句到段再到篇的训练,或者从说到写的迁移训练都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循序渐进的可行方法
三、精心指导
1.教学生修改。学生作文虽不是作家的创作,也不能写一次就完事,要让学生明白无论作文水平有多高一次性完成作文,肯定会有漏洞,会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必须要反复修改,要知道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正所谓“文章不厌千回改,精雕细凿始成金”。
2.文章求生动。有的老师在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写生动上狠下工夫。文章结构是骨架,内容生动则是文章的血肉,骨架加上血肉才能构成鲜活的生命体,因此,在作文教学中,重视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写生动尤为重要。
3.及时讲评。学生写完文章后很想得到肯定性的评价,讲评是作文教学中尤为重要的一环,及时对学生作文进行讲评,肯定他们在作文中的优点和成功的地方,指出他们在作文中的不足与失误,是学生渴求的事情。讲评时要强调师生合作评议,学生自主、合作修改,让学生养成勤于修改的好习惯。针对学生在作文中出现的优点、闪光点,一定要提出表扬,要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进而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致,鼓足他们乐于写作、写好文章的勇气。
四、自主修改
教师们应该把修改作文的优先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们在长期不断的作文修改过程中去提高写作水平。 文章“入妙”须“频改”,而只有习作者本人在“频改”中才能领悟文章“入妙”之法。由不断修改而渐入佳境。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是学生将来适应社会 生活和工作的终身需要。我们的学生一旦离开学校,在社会上常离不开写作,会与写作继续打交道,那个时候,学生们就不可能随时随地都拿着文章求教于老师,而自己修改文章的能力就有了用武之地。从教学角度而言,这正体现了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达到将来不需要教”的教学思想。因此,培养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同样是终身受用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可指导 他们自己修改,或者组织他们互相修改。”由此可见,努力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是作文教学十分必要和迫切的任务。当然把修改的优先权还给了学生,并不是说教师就可以高枕无忧洒脱一身了。教师的重要工作是引导和指点,要设法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与技能。这也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需要我们以极大的热情和耐心,循循善诱,节节攀升。
让学生明确修改作文的范围和要求。总的来说,文章修改有四个大的方面。一是改语言,就是修改标点符号、错别字、病句,还要看遣词造句是否通顺简洁、准确生动、妥贴得体等。二是改结构,要看谋篇布局是否合理完整,层次是否清晰,过渡是否自然,伏笔呼应是否巧妙等。三是改中心,要看题目与内容是否相符,立意是否正确、新颖、深刻,主题是否突出,论点是否鲜明,能否统率材料等等。四是改材料,主要是看材料的取舍是否精当,是否有利于突出文章的主题思想等等。当然,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要求,修改时要灵活掌握。至于具体的修改方法,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的,那要靠长期作文修改实践的不断积累和总结。教师要看学生的修改后的文字痕迹,对学生修改前后的文章进行对比,找出修改亮点予以鼓励,这样,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秦训刚、宴渝生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M 张贵新、侯国范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积累素材;读写结合;指导写好;自主修改
中圖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258-01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一环。语文老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写作乐趣,提高写作能力。教师要指导学生善于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通过多种感观从生活实践和广泛阅读中获取信息,积累写作素材。这样学生就会有物可写,有事可叙,有情抒发。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把写作视为一种乐事,一种享受。
一、积累素材
“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之不尽。”这是叶圣陶的名言。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积极实践,丰富生活,感受生活。1.带领学生走向大自然,观看神奇的世界,观察日出日落,细雨缠绵;感受彩霞的绚丽、泥土的芬芳;青松的挺拔无畏、白雪的纯洁无暇。正可谓是春观花开秋赏月,夏听虫鸣冬踏雪。2.带领学生走向社会,参观小区,走进农家,访问各界人士。联系生活实际有意识地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校内外活动,栽花种草,清扫垃圾,举办主题班队会,开展演讲、拔河等比赛活动;当一日执勤官,帮助家里做一些家务活,为灾区、贫困区的小朋友捐款捐物等等。学生有了丰富的生活实践,充实的内心感受,就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有感抒发。文章就不会言之无物了。
二、以读促写
阅读能力是指学生积极涉猎书海,不断接受文化熏陶,主动培养审美情趣,为作文大量储备知识的能力。一个学生缺乏阅读能力或者说这种能力较低,知识心理就不会健全,对写作很难产生兴趣。“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杜甫的名言佳句,后人一直效法。一个人如果书本知识贫乏,写作时必然腹空笔涩。茅盾先生曾说:“一个作家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而能深刻领会其构思、剪裁、塑造形象的好处,并且每读一遍会有新的心得,这就意味着他的欣赏力在一步步提高;而欣赏力的步步提高反过来会提高表现能力。”实践告诉我们阅读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扩宽学生知识面,赏析佳作后可以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提高鉴赏能力,当然还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词汇、写作素材,模仿、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规律。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项时间长,见效慢的工作,需要师生双边共同努力,学生的积极参与。因此,教师要有耐心、毅力来对待现实。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还应认真运用好每篇课文的写作方法,指导学生学会仿写,从而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选材表现同一中心的题材内容安排可“先分后总”或“先总后分”,还可按“顺序”、“插叙”、“倒叙”去进行一题多练。先扶后放,从仿到创,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方法。或者引导学生从句到段再到篇的训练,或者从说到写的迁移训练都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循序渐进的可行方法
三、精心指导
1.教学生修改。学生作文虽不是作家的创作,也不能写一次就完事,要让学生明白无论作文水平有多高一次性完成作文,肯定会有漏洞,会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必须要反复修改,要知道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正所谓“文章不厌千回改,精雕细凿始成金”。
2.文章求生动。有的老师在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写生动上狠下工夫。文章结构是骨架,内容生动则是文章的血肉,骨架加上血肉才能构成鲜活的生命体,因此,在作文教学中,重视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写生动尤为重要。
3.及时讲评。学生写完文章后很想得到肯定性的评价,讲评是作文教学中尤为重要的一环,及时对学生作文进行讲评,肯定他们在作文中的优点和成功的地方,指出他们在作文中的不足与失误,是学生渴求的事情。讲评时要强调师生合作评议,学生自主、合作修改,让学生养成勤于修改的好习惯。针对学生在作文中出现的优点、闪光点,一定要提出表扬,要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进而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致,鼓足他们乐于写作、写好文章的勇气。
四、自主修改
教师们应该把修改作文的优先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们在长期不断的作文修改过程中去提高写作水平。 文章“入妙”须“频改”,而只有习作者本人在“频改”中才能领悟文章“入妙”之法。由不断修改而渐入佳境。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是学生将来适应社会 生活和工作的终身需要。我们的学生一旦离开学校,在社会上常离不开写作,会与写作继续打交道,那个时候,学生们就不可能随时随地都拿着文章求教于老师,而自己修改文章的能力就有了用武之地。从教学角度而言,这正体现了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达到将来不需要教”的教学思想。因此,培养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同样是终身受用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可指导 他们自己修改,或者组织他们互相修改。”由此可见,努力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是作文教学十分必要和迫切的任务。当然把修改的优先权还给了学生,并不是说教师就可以高枕无忧洒脱一身了。教师的重要工作是引导和指点,要设法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与技能。这也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需要我们以极大的热情和耐心,循循善诱,节节攀升。
让学生明确修改作文的范围和要求。总的来说,文章修改有四个大的方面。一是改语言,就是修改标点符号、错别字、病句,还要看遣词造句是否通顺简洁、准确生动、妥贴得体等。二是改结构,要看谋篇布局是否合理完整,层次是否清晰,过渡是否自然,伏笔呼应是否巧妙等。三是改中心,要看题目与内容是否相符,立意是否正确、新颖、深刻,主题是否突出,论点是否鲜明,能否统率材料等等。四是改材料,主要是看材料的取舍是否精当,是否有利于突出文章的主题思想等等。当然,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要求,修改时要灵活掌握。至于具体的修改方法,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的,那要靠长期作文修改实践的不断积累和总结。教师要看学生的修改后的文字痕迹,对学生修改前后的文章进行对比,找出修改亮点予以鼓励,这样,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秦训刚、宴渝生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M 张贵新、侯国范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