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潜能 培养能力

来源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xian1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中,教师应确立适应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观,积极、合理、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在积极主动的学习中求知、探索、创新。
  一、营造氛围,指导方法
  学习方法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技能技巧的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叶圣陶说:“不拿现成的解决办法来传授给学生,而是要指导学生以最短的时间去找到这种办法并利用这种办法来找到别的办法,解决别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语文学科的课程特点,提供或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探索的乐趣,产生乐于学习语文的动机,从而掌握学习的方法。对学生学习方法进行指导是探索教法与学法整合规律,解决教法与学法有机结合、相互渗透的有效途径。要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师就必须从课堂教学入手,在教学中探索规律,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指导学生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和自身的条件来选择学习方法,调控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率。如教学统编语文一年级下册《荷叶圆圆》一课时,可以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小动物,教师扮演荷叶姐姐来营造师生互动的情景。于是,在“荷叶姐姐”的带领下,“小动物们”一会儿学小水珠躺在荷叶上滚来滚去;一会儿学小蜻蜓立在荷叶上;一会儿又模仿青蛙蹲在荷叶上“呱呱呱”地唱歌;一会儿还学小鱼儿游泳。学生在快乐的角色体验中,就能准确理解“躺、立、蹲、游”等词语的意思,真切地感受到荷叶姐姐给小伙伴们带来的快乐。
  二、倡导自主,鼓励质疑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古人云:“授之以鱼,仅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启发学生进行想象,鼓励他们敢想、敢疑、敢问,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激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在自主思考中发现问题,在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去解决问题。如教学统编语文五年级上册《落花生》一课时,笔者在学生初步阅读课文后让学生提出问题,一个学生提出:“苹果不但好看,但也是很有用的嘛!”针对学生的这个观点,笔者没有及时给予回答,而是让学生结合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行讨论,并以:“在当今社会中,你想做苹果式还是落花生式的人物”为主题分组进行辩论。辩论之后,笔者不给出标准答案,而是让学生课后采访当地的杰出人物,听听他们的见解,然后再回到课堂上交流自己的收获。这样教学,让学生不但在自己会思、会问、会学的基础上,学会了与别人合作交流,还做到了课内外结合,让学生的学习潜力能得到发挥。
  三、引导閱读,提高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是人获得知识的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阅读可以丰富我们的情感,使我们更富于人性,更懂得求真、为善和审美;阅读可以改变人的心境,增加人的生活情趣,使生活更加充实,更有意义。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如笔者在教学统编语文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一课时,通过品读课文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和了解了作者的写作方法后,及时进行了拓展,结合学校倡导的“无障碍阅读”活动,建议学生去阅读鲁迅先生的作品《故乡》,通过阅读去了解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在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各方面出现的反差,知道少年闰土的聪明、机智与中年闰土的呆板、麻木都是作者通过对人物进行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刻画体现出来的,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四、培养习惯,激发潜能
  叶圣陶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好习惯。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中要抓的四个重要环节,它们是紧密相连的,任何把它们孤立和割裂开来的想法都是错误的。听说读写必须齐头并进,不可偏废任何一个方面,必须把它们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如笔者在教学统编语文三年级下册《陶罐与铁罐》一课时,先让学生认真听笔者范读课文,然后说一说老师在朗读时的语调和情感。接着,让几个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同学们再一起来进行评价。这样做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不但能够注意到角色对话时要采用的不同语气,做到表达出陶罐与铁罐不同的性格特点,还能结合本课的内容进行仿写,既训练了同学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又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其他文献
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训练目标是: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这里有两层含义。含义之一是阅读时要从不同角度展开思考;含义之二是在思考中提问,形成独立阅读的能力。那么,思考的不同角度在哪里?问题又如何形成呢?笔者以本单元的童话故事《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的教学为例来探讨阅读教学中的提问策略。  一、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来提问  读一篇文章,总是要先看题目。一般说来,题目都有概括文章主要观
期刊
在许多教师心目中,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或许正是由于语文边界的宽泛性,致使一些教师不加限制地将哲学的、道德的、逻辑的、自然的、思维科学等非语文的东西揽入语文教学的视野。语文教学陷入了信息的汪洋大海,教学内容接踵而至,教师讲解滔滔不绝,恨不得把自己的所有都塞给学生。然而,语文教学内容的多少与质量的高低并没有直接联系。虽然教学的高质量须以一定的数量为前提和基础,但课堂容量绝非多多益善,偏离学科本
期刊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日常生活面临的问题变得错综复杂,优化方法在解决问题时显得非常重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让学生通过学习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的数学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经历一轮又一轮课程改革后,新版本教材中的“数学广角”蕴含的“优化思想”逐渐引起教研人员和教师的重视。  一、“ 数学广角”的内容分析  1.“优化思想
期刊
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古诗词是最灿烂、最耀眼的明珠。随着古诗词的繁荣发展,产生了关于诗词的“意境论”。“意境论”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从思想性还是方法论,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的创新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初读古诗,以声律为窍,感受诗词意境  意境是中国古人在艺术发展长河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特殊审美感情的心理对应物。因为年代的缘故,在古诗词教学中,学生对理解古诗词有一定难度。因此
期刊
目前,“预设”与“生成”这两个词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点击率较高的热词。众所周知,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升华。教师要使课堂教学既精彩又有效,就必须在备课时对动态的课堂教学进行精心预设。作者以小学数学“九义”教材四年级“数学广角·排队问题”为例,从三方面阐述精心预设的具体做法。  一、准确把握教材  教师在备课预设时要准确把握教材,“吃透”教材,只有对教材“了如指掌”,才能用好教材,更好地创造性使
期刊
研读教材一直是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它关系到教师的课堂设计、课堂组织与实施,更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教育目标的达成。教材也是学生从事数学学习的基本素材,它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基本内容和主要的数学活动机会。  本文以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数与形”为例,通过发现、质疑、创造式的多元化研读方式和对教材纵横向对比联系,将教学设计做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一、内容背景的发现与渗透
期刊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是的,语文教材作为例子,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对学生听说读写的示范引领功能。用今天时尚的话语来说,就是要居高临下地解读、灵活有效地处理教材,从而把握文本特质,精选教学内容,让最有价值的词语、句子、段落及篇章要素,走进学生的言语实践,并逐步内化为他们的“自有财产”。可见,要发挥好教材的例子功能,必须让文本特质成为引领学生言语实践的向导。  一、让文本特质引领词
期刊
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小学低年级学生处于适应学校学习生活初期,学习观念淡薄,还不知道学好语文对自己意味着什么,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尚未形成。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适应学习生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培养学生遵守课堂纪律的习惯  1.关注特点,加强教育。低年级学生刚入学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学习态度、遵守纪律、安全知识、道德行为、生活习惯等方面的教育,下功夫
期刊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学习效果如何,教学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如何更加科学地利用课堂时间来提高课堂效率。笔者根据自身教学实践,从四个方面谈一谈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认识。  一、教学设计求妙  巧妙的教学设计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活动中,不知不觉学到知识,增长能力。这虽是高层次的、理想的教学境界,但根据教学实践经验来看,这种教学境界是可以在我们平
期刊
特级教师孙双金指出:“好的课堂应当是情智共生的课堂,要以情促智,以智生情,让学生情感的闸门不断开启,让学生智慧的火花不断点燃。”的确,“情智语文”更关注“人”与“人”的精神需要,关注“人”的言语潜能、个性情感和心灵等。在教学实践中,“情智语文”更趋向于“工具”和“人文”的和谐统一,趋向于“情感”和“智慧”的同构共生,也更趋向于语文的本体和语文教学的本真状态。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智  在语文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