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随着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深入开展,世界经济正迅速融合为高度一体化的经济体。在这一过程中,以跨国公司为首的全球生产网络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新型产业链组织方式。全球生产网络理论模型已成为跨国公司制定其全球战略的重要依据,对发展中国家企业及相关产业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以及实现产业升级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我国的加工贸易与国际产业链联系紧密,随着全球产业链的迅速发展,汇率上升、通货膨胀、国际产品质量纠纷以及替代竞争压力,使中国制造业危机四伏。针对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从当前全球生产网络的角度出发,积极调整我们的利用外资战略,提出实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政策和措施,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加工贸易的产业现状
我国加工贸易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仅涉及我国大部分产业,而且在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我国大部分省区的加工贸易企业大多是在附加值低、技术含量少的生产环节从事生产制造活动,处于价值链的下游位置。
1.从加工贸易的产业现状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加工贸易的总体规模大。据商务部统计,2002~2008年间,加工贸易占当年中国对外贸易的50%左右。其中,2009年全年加工贸易出口5869.8亿美元,下降13.1%,在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为48.8%,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其次,加工贸易在产业和地域上相对集中。从产业来看,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从地域来看,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第三,加工贸易的外资所占比例较大。当前,中国加工贸易主要是外资主导下的出口导向型加工贸易,2002~2008年间,在华外资企业的进出口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均在50%以上。目前,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模式已经对经济发展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包括生产低附加值的产品既浪费资源又破坏环境、加工企业剥削劳动力、加工行业间过度竞争和低价数量竞销等问题。
2.从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在全球生产网络的地位来看,我国加工贸易在全球产业链中处于最低端。全球产业链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占据的分工环节是不同的,这样就形成了一条深凹的“U”型曲线,又称价值增值的微笑曲线。曲线的两端分别是劳动生产率较高的技术价值环节与资本密集的营销价值环节,这些环节通常被分布在发达国家,而劳动密集型的价值环节布局在发展中国家,这些环节的劳动生产率较低,附加价值也较低。目前,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的基本做法是,从国外进口核心部件和关键技术,然后在国内组装再出口。外资投资中国的目的,主要是利用国内的廉价劳动力、土地等要素,将我国加工企业生产定位在劳动密集程度很高但处于产业链低端的加工组装阶段。
要想摆脱这种全球价值链的低端位置,我国的加工贸易必须要实现转型升级。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分为两个方面,其中,转型是指加工贸易由资源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而升级,则是指多数加工贸易企业在产业价值链中所处的位置由低端环节向高端环节迈进,同时带动相关配套企业及行业的产生并不断升级。
二、全球生产网络的兴起
全球生产网络概念是Ernst(1999)和Dicken & Henderson(1999)提出来的,全球生产网络是指牵头企业为组织其全部生产经营活动而通过FDI或国际外包的方式建立的企业内部及企业间的各种分工合作关系,其中的经营活动涵盖产品的研发设计、投入品的供给、产品制造(或服务的生产)、分销以及售后服务等一系列商业行为。全球生产网络的牵头企业拥有产品或生产过程的绝对控制力,在整个生产网络中居于核心地位。参与者既包括牵头企业及其子公司和分支机构,也包括其分销商、供应商、服务供应商以及其他参与到合作关系中的公司。很多学者认为,全球生产网络能够传播知识和技术,促进组织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并能使信息和技术更方便地跨组织、跨国界交流。
为了从全球生产网络中获得技术扩散和知识转移的利益,发展中国家必须增加知识储备,扩大生产能力和吸收技术的能力。但由于外部性,只依靠私人的力量是不够的,政府必须从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和人力资源等方面加以扶持。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总体上分析,我国利用外资弥补国内建设资金不足的政策目标已基本实现,可是在关键产业的核心技术领域与国外技术的差距并未明显缩小,市场换技术的政策目标远远没有达到。
特别是从全球生产网络视角看,目前全球竞争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各国之间的竞争更主要表现为在同一产业内不同生产环节上的竞争,即谁占据了产业价值链上的核心或关键环节,谁就获得了最有利的竞争优势。因此,需要重新审视和调整相应的外资政策、产业发展政策及企业战略,以推进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的产业升级,提升其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中的位置,进一步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获取更多经济利益。
三、实现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外资调整措施
1.强调产业关联,加强国内与跨国公司的后向关联与前向关联
我国应积极发展配套产业使跨国公司技术引进的链条进一步延伸,让本国企业能切入跨国公司的全球经营和生产价值链的一个环节,与跨国公司形成前后向关联关系。前向关联是指跨国公司或跨国公司投资建立的研发机构与中国的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形成某种战略关系,合作从事新兴技术的研发。形成了这种有效的前向关联,就可以使我国的企业和科研机构融入跨国公司全球技术创新的网络之中,并可以诱导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后向关联是指跨国公司的原材料、零部件相当一部分来自于我国内资企业,逐步形成以跨国公司为中心的企业群或产业链。形成了这种有效的后向关联,就能够提高国内厂家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就可以逐步融入世界制造业的产业链之中,并可能逐步达到整个产业链的高端,这客观上就获得了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
2.发展国内配套企业, 促进产业集群以及集聚效应的形成
从国际经验来看,世界各国利用外资已经经历了从最初的重视硬环境,到后来的重视软环境,直到现在注重产业链和集聚效应的发展过程。产业集聚效应在国际上一直受到广泛关注,是增强配套能力和再造区位优势的重要手段。目前, 国内大部分经济开发区建设缺乏明确的定位和长期发展战略,没有形成为外商投资配套的产业链,也没有取得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政府应该通过一系列政策来促进产业集群和生产服务网络的形成,如果某个地区形成了比较好的产业集聚效应,从而形成了比较好的和跨国公司的关联效应,那么这个地区就很容易吸引到这个行业或某几个行业的大批跨国公司纷纷来投资办厂,从而形成某个产品的生产基地。
3.合理引导资金流向中西部地区,有梯度分层次地参与全球生产网络
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网络的技术基础,是产品的生产技术不断革新导致的制造业的模块化和界面标准化,这是实现产品生产在不同工序上进行分割的前提条件。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东中西部明显的梯次性,且资源禀赋状况各有差异,东中西部不同地区可以专注于不同的生产模块,利用各自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西部地区应根据自身的优势,结合地区产业特性,有目标有选择地引导一批技术含量不高的劳动力密集型外资,重点投向县域经济的产业发展。在东部地区取消对外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而代之以对不同技术标准的行业实行差别待遇的政策后,适当保持中西部地区对一般外资企业的优惠政策,赋予中西部地区更大的自主权和政策上的灵活性,以吸引外资更多流向中西部地区。
4.鼓励企业自主研发创新,培育自己有竞争力的跨国公司
参与全球生产网络,获取全球价值链上知识转移和技术扩散的最终目的,是能将自己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培育我国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国际大型跨国公司,然后逐步建立自己的国际生产网络,成为网络上的主导者。要实现此目的,国内企业应该迅速向技术密集的深加工阶段转化,并积极培育自己的R&D中心,争取成为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所在地。同时,政府也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对幼稚和学习阶段产业的技术创新加以有效保护。比如,制定缩小技术差距的政策包括研发投资体制(比如国家技术创新体制),鼓励跨国公司与当地企业建立研发联盟等。
作者单位:山东财政学院国际经贸学院
(责编/赵哲)
一、我国加工贸易的产业现状
我国加工贸易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仅涉及我国大部分产业,而且在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我国大部分省区的加工贸易企业大多是在附加值低、技术含量少的生产环节从事生产制造活动,处于价值链的下游位置。
1.从加工贸易的产业现状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加工贸易的总体规模大。据商务部统计,2002~2008年间,加工贸易占当年中国对外贸易的50%左右。其中,2009年全年加工贸易出口5869.8亿美元,下降13.1%,在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为48.8%,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其次,加工贸易在产业和地域上相对集中。从产业来看,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从地域来看,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第三,加工贸易的外资所占比例较大。当前,中国加工贸易主要是外资主导下的出口导向型加工贸易,2002~2008年间,在华外资企业的进出口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均在50%以上。目前,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模式已经对经济发展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包括生产低附加值的产品既浪费资源又破坏环境、加工企业剥削劳动力、加工行业间过度竞争和低价数量竞销等问题。
2.从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在全球生产网络的地位来看,我国加工贸易在全球产业链中处于最低端。全球产业链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占据的分工环节是不同的,这样就形成了一条深凹的“U”型曲线,又称价值增值的微笑曲线。曲线的两端分别是劳动生产率较高的技术价值环节与资本密集的营销价值环节,这些环节通常被分布在发达国家,而劳动密集型的价值环节布局在发展中国家,这些环节的劳动生产率较低,附加价值也较低。目前,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的基本做法是,从国外进口核心部件和关键技术,然后在国内组装再出口。外资投资中国的目的,主要是利用国内的廉价劳动力、土地等要素,将我国加工企业生产定位在劳动密集程度很高但处于产业链低端的加工组装阶段。
要想摆脱这种全球价值链的低端位置,我国的加工贸易必须要实现转型升级。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分为两个方面,其中,转型是指加工贸易由资源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而升级,则是指多数加工贸易企业在产业价值链中所处的位置由低端环节向高端环节迈进,同时带动相关配套企业及行业的产生并不断升级。
二、全球生产网络的兴起
全球生产网络概念是Ernst(1999)和Dicken & Henderson(1999)提出来的,全球生产网络是指牵头企业为组织其全部生产经营活动而通过FDI或国际外包的方式建立的企业内部及企业间的各种分工合作关系,其中的经营活动涵盖产品的研发设计、投入品的供给、产品制造(或服务的生产)、分销以及售后服务等一系列商业行为。全球生产网络的牵头企业拥有产品或生产过程的绝对控制力,在整个生产网络中居于核心地位。参与者既包括牵头企业及其子公司和分支机构,也包括其分销商、供应商、服务供应商以及其他参与到合作关系中的公司。很多学者认为,全球生产网络能够传播知识和技术,促进组织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并能使信息和技术更方便地跨组织、跨国界交流。
为了从全球生产网络中获得技术扩散和知识转移的利益,发展中国家必须增加知识储备,扩大生产能力和吸收技术的能力。但由于外部性,只依靠私人的力量是不够的,政府必须从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和人力资源等方面加以扶持。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总体上分析,我国利用外资弥补国内建设资金不足的政策目标已基本实现,可是在关键产业的核心技术领域与国外技术的差距并未明显缩小,市场换技术的政策目标远远没有达到。
特别是从全球生产网络视角看,目前全球竞争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各国之间的竞争更主要表现为在同一产业内不同生产环节上的竞争,即谁占据了产业价值链上的核心或关键环节,谁就获得了最有利的竞争优势。因此,需要重新审视和调整相应的外资政策、产业发展政策及企业战略,以推进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的产业升级,提升其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中的位置,进一步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获取更多经济利益。
三、实现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外资调整措施
1.强调产业关联,加强国内与跨国公司的后向关联与前向关联
我国应积极发展配套产业使跨国公司技术引进的链条进一步延伸,让本国企业能切入跨国公司的全球经营和生产价值链的一个环节,与跨国公司形成前后向关联关系。前向关联是指跨国公司或跨国公司投资建立的研发机构与中国的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形成某种战略关系,合作从事新兴技术的研发。形成了这种有效的前向关联,就可以使我国的企业和科研机构融入跨国公司全球技术创新的网络之中,并可以诱导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后向关联是指跨国公司的原材料、零部件相当一部分来自于我国内资企业,逐步形成以跨国公司为中心的企业群或产业链。形成了这种有效的后向关联,就能够提高国内厂家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就可以逐步融入世界制造业的产业链之中,并可能逐步达到整个产业链的高端,这客观上就获得了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
2.发展国内配套企业, 促进产业集群以及集聚效应的形成
从国际经验来看,世界各国利用外资已经经历了从最初的重视硬环境,到后来的重视软环境,直到现在注重产业链和集聚效应的发展过程。产业集聚效应在国际上一直受到广泛关注,是增强配套能力和再造区位优势的重要手段。目前, 国内大部分经济开发区建设缺乏明确的定位和长期发展战略,没有形成为外商投资配套的产业链,也没有取得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政府应该通过一系列政策来促进产业集群和生产服务网络的形成,如果某个地区形成了比较好的产业集聚效应,从而形成了比较好的和跨国公司的关联效应,那么这个地区就很容易吸引到这个行业或某几个行业的大批跨国公司纷纷来投资办厂,从而形成某个产品的生产基地。
3.合理引导资金流向中西部地区,有梯度分层次地参与全球生产网络
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网络的技术基础,是产品的生产技术不断革新导致的制造业的模块化和界面标准化,这是实现产品生产在不同工序上进行分割的前提条件。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东中西部明显的梯次性,且资源禀赋状况各有差异,东中西部不同地区可以专注于不同的生产模块,利用各自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西部地区应根据自身的优势,结合地区产业特性,有目标有选择地引导一批技术含量不高的劳动力密集型外资,重点投向县域经济的产业发展。在东部地区取消对外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而代之以对不同技术标准的行业实行差别待遇的政策后,适当保持中西部地区对一般外资企业的优惠政策,赋予中西部地区更大的自主权和政策上的灵活性,以吸引外资更多流向中西部地区。
4.鼓励企业自主研发创新,培育自己有竞争力的跨国公司
参与全球生产网络,获取全球价值链上知识转移和技术扩散的最终目的,是能将自己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培育我国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国际大型跨国公司,然后逐步建立自己的国际生产网络,成为网络上的主导者。要实现此目的,国内企业应该迅速向技术密集的深加工阶段转化,并积极培育自己的R&D中心,争取成为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所在地。同时,政府也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对幼稚和学习阶段产业的技术创新加以有效保护。比如,制定缩小技术差距的政策包括研发投资体制(比如国家技术创新体制),鼓励跨国公司与当地企业建立研发联盟等。
作者单位:山东财政学院国际经贸学院
(责编/赵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