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伟铭:“连接”这件事已经结束了

来源 :中欧商业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15648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赶上”风口要靠持续稳定的输出
  《中欧商业评论》(以下简称CBR):关于“风口”,大家的解读和态度不尽相同,从你本人或者从华创资本的角度,如何看待“风口”一词?
  熊伟铭:我们的看法比较中性,华创不是追着风口跑的机构。我觉得雷军说得比较对,这就是一个顺势而为的事,势到了做一件事,怎么快都不稀奇。早年雷军从金山出来做天使投资,移动互联网还没起来,投了一大堆公司也没有很大的收获,但2010年、2011年,他抓住安卓的崛起做了小米,短短几年做成了一个数百亿美元的帝国,还是因为势头到了。
  没人能特别抓得住风口,只能说是“赶上了”。怎么才能赶上?你在这些领域必须有长期稳定的输出,或者你总是能容忍一些听起来疯狂而愚蠢的主意。比如,不用去餐厅了,有人送饭到你家里,开始听起来挺蠢的,其实很多主意一点都不新,就是实现起来非常困难。
  对创业者来说,要在正确的时间点把事做出来。对投资人来说,需要有很大的系统容错率和耐心。你如果相信一个主意,每一批创业者出来你都参与投资,也许就能赶上一拨在对的时间跑出来的创业者。错过九次之后,是不是还能坚持?这就像做试验一样,需要研发投入,需要持续地相信中国的移动互联网能够实现一些东西,这是不容易的。尤其是VC行业,必须容忍失败,甚至是大规模的失败,如果不这样,拉手网等一大堆团购网站折了之后,就不会再出现美团。
  CBR:最近几年,新成立的投资机构数量一度出现激增,对其中一些机构而言很难谈长期稳定的输出,尤其是在一些风口赛道,出于短期利益考虑涌入的钱很多。这种情况你怎么看?
  熊伟铭:我们可以看一下,凡是投中好公司的这些人,其实大都还是“老兵”。比如,高榕资本的张震投资拼多多,这绝对不是偶然。张震是2002年入行的,他对流量这件事是深入骨髓地相信,黄铮的早期投资人孙彤宇跟张震从2009年起就开始合作……这些关系和信任不是投機类的投资者能够一下子抓到的,有历史的人才能做到。
  CBR:但由于有太多钱冲进来,过去几年国内创投界出现了一些浪费,效率也没有那么高了。
  熊伟铭:后面确实出现了一窝蜂的情况。其实从滴滴之后,钱就有点飘了,整个市场的资金供给追加了很多,使大家觉得什么事儿都能成,也导致了恶性竞争的出现,比如自行车满大街乱扔之类。就共享单车来说,摩拜、ofo这两家团队的成熟度跟滴滴、快的当时的成熟度相比,还是要差很多,也许因为出租车行业本身比较难做,太过于以自我为中心搞不了。总之,如果当时这两家团队能够更理性,包括投资人能够更早地不用这种方式对抗的话,可能现在大家的结果都会好一些。当然这也是个偶然因素。
  在某种意义上说,对于规模的追求也是必然出现的。“赢”这件事在过去十年已经深入到每个创业者和投资人的脑子里,赢就是把对手干掉,哪怕我断掉一条胳膊也要赢,大家觉得这是唯一一条路。但这个假设的前提是市场不崩溃。
  2008年到今天我们经历了一个大的周期,整个过程是一个市场流动性溢出的过程,资本在后面不断推,说你打仗我给你弹药,创业者在一线玩命干。但谁也没想到流动性会枯竭得这么快,比如美国政府的政策忽然出现急转弯,整个假设前提推倒重来,对各方面的影响都很大。如果这个流动性不变,总会有疯子出来说我一直干到底,也许会浪费更多的钱。
  CBR:因为“要赢”而导致恶性竞争,共享单车是一个典型,后面的共享充电宝和无人货架也很夸张。
  熊伟铭:那已经是疯狂了,也是流动性带来的后果。我觉得这笔账要算在单车的头上,大家开始不动脑子了,能共享的都共享,单车的账还不如我充电宝的账算得好,大家的注意力已经偏执地集中到一个点上去了:什么账能算得过来?但是能算过来账的地方多了去了。过去的两年,对于共享经济的过度迷恋以及对所谓共享经济规模的过度追求,使得整个行业,无论是创业者还是投资人,都有点不动脑子。
  对成功路径的依赖是恶性竞争之源
  CBR:投资是一件需要理性的事情,所谓的“不动脑子”背后是不是一些人性的弱点在作祟,比如贪婪?
  熊伟铭:我觉得可能是另外一个因素:对成功路径的依赖。大家看到这样能成功,那就都这么搞。我们这个行业其实挺难贪婪的,因为风险特别大,二级市场也许动动指头、靠信息就能获得很大空间,但是在VC这个行业,很难。很多知名VC这么多年也就一支基金可能是超额回报,其他都是正常回报。你赶上一口猪被吹起来了,那你就有超额回报,但大多数时候,猪都在地上跑。
  从这个角度讲,对路径依赖导致的不动脑子,比例更大一些。也可能大家动了脑子,但是没想到宏观的环境会不一样,也没太花心思去研究消费者心理,研究大家对于共享充电宝、共享卡拉OK或者共享按摩椅的消费热情或者竞争会变成什么样,只是盲目地相信之前的成功经验能复制到其他赛道里面,最终就要自己承担损失。
  CBR:对成功路径的依赖使资本在恶性竞争等方面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从整体来看,如何评价资本在过去这段时期产生的影响?
  熊伟铭:我们都是资本的奴隶,创业者更是资本的奴隶,资本是不看脸色只看收益的。所以,任何一个行业只要有利润,就会有充足的资本冲进来把这个超高利润变成平均利润,这是资本的逐利性造成的。
  将投资行业作为整体来看,过去十年的成绩是斐然的。假设我们总共投进去了1 000亿美元,产生的收益远远大于1 000亿美元,整体还是有效的,只是局部上会有一些变形或扭曲,这可能是没办法的事情。从社会效应来看,同样也是正向为主。
  过去这几年是有史以来增长最快的一个阶段。从历史来看,1993年中国开放房地产,到现在房地产市场取得了飞速的增长,中国在技术领域、互联网领域的成长一点都不亚于房地产市场的成长。
  至于未来会不会有更快的增长,不好说。2005年,我也想象不到今天的中国和互联网会变成这样。很多变化,作为卑微的个体是很难预计的,但从长期来看,下一波热潮也许还是中国资本参与,可能会变成我们疯狂投资非洲、投资太空、投资生命科学……总会有一个新兴的领域吸引大部分资本的注意力,最后转变成很好的ROI。   “连接”已经结束,接下来是单点突破
  CBR:很多人提出,2018年是国内创投界的一个拐点,符合你的观察吗?
  熊伟铭:2018年确实是个拐点,可能更直接的感受来自中美关系的变化,包括中国自身积累的一些问题也爆发出来。从投资的角度来讲,这两年已经渐渐得出结论:流量这件事,或者说连接这件事已经结束了。在人与人的连接方面,70亿人已经连得差不多了,尤其是中国。
  连接这件事如果做完了的话,凡是基于连接的商业模式可能都不再值得VC大规模地花钱,当然小的机会还会有。到了下半场,我们会更专注每一个连接点的生产效率的提升,这个点可能是一个设备、一个人、一个组织或是一个细胞。
  我们会从一个千军万马奔一个地方跑的“大跃进”时代,进入百花齐放的时代。搞新药研发也可以,搞太空科技也行,甚至可以搞民营火箭……它跟过去的流量主题和连接主题完全不同,它会变成单点突破,而且是一万个单点同时突破的状态。
  CBR:前一个阶段是流量、连接,接下来的这个新阶段,现在可以描述出它的关键特征吗?
  熊伟铭:我们可以参照房地产的逻辑来看。互联网其实就相当于一个房地产业务,房地产里说的“地段”就是互联网里说的“流量”,大悦城每天多少客流跟QQ页面的DAU(日活)其实是一回事儿。等房地产做到差不多之后,我们才能开始探索内容或者说业态的变化,比如能不能从百货大楼变成三里屯太古里,能不能从吃麦当劳升级成喝喜茶。连接完成之后,商业背后的那些供应链、生产要素变得更加重要,各行各业能不能基于新的“房地产形态”或者说连接产生价值变得很重要。这也是华创擅长的领域,之所以华创在几年前看起来不是特别火的投资机构,跟团队基因有关,因为我们不是“流量型”的。
  CBR:2018年以来很多人重提“资本寒冬”,你观察到的投资行业面临的状况是怎样的?
  熊伟铭:2018年七八月,整个行业哀鸿遍野,实际上入秋之后有很大的政策变化,国家又启动了新的流动性计划。当然,一些三流以下的投资机构可能会因为募不到资而出场,但是头部的玩家仍然在场内。接下来可能就要进入精耕细作的阶段,政府精耕细作,各行各业的从业者精耕细作,母基金精耕细作,我们GP也要精耕细作,上市公司更要精耕细作。
  美国大概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创新创业进行精细化的管理运作,可能我们也已经到了这个时间点。比如十年前,你可能不觉得VC是个行业,也不会想采访VC,你可能觉得这是很有趣的一帮人,但可能不是什么大事。但现在你会发现,很多大事里都少不了VC,VC行业在国民经济的前沿领域投入很多,虽然VC在整个经济体里面的规模不大,但是影响力很大。我认为,创新创业领域里的资金应该有更好的政策对待,VC和临门一脚的Pre-IPO以及二级市场的一些投资人非常不同,VC最主要的使命还是为了创新创业。
  创业,每一拍都是重拍
  CBR:你曾经把创业者比作摇滚歌手,具体如何理解?
  熊伟铭:最近摇滚乐不是很给力,放在1994年用这个比喻可能大家更有感觉,当时还有魔岩三杰。我的意思是,当你习惯了一些传统的音乐形式,比如你习惯了听一些轻音乐或者习惯了听四四拍、八六拍的民谣,忽然给你切一个每一拍都是重音的音乐,你会完全受不了。创业就是这种感觉,每一拍都是重音。它的工作强度很大,产生的噪音、产生的冲量也很大,一旦能搞好,就能从“鲍家街43号”生出一个汪峰,就能把摇滚变成流行音乐,就能把互联网从一个非常小众的、看起来不靠谱的技术行业变成一个全民都在用的普及性行业。
  对创业公司来说,大公司十年干的事儿,你可能一年就要干完,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出巨大的冲击力,才能对你想改变的行业或市场产生影响。否则,如果你使的力气跟大公司一样,那人家还是愿意跟大公司跳舞,不愿意牵你的手。
  CBR:你觉得这一届创业者怎么样?
  熊伟铭:其实每一届都挺好的,老一代也挺好的,江南春也挺好的。我觉得每一代创业者都是值得高度钦佩的,成功了就值得学习和传播,只要创业的精神能够一直在年轻人心里。今年我去了很多趟香港,一个最大的感受是,香港为什么这几年比较平庸?因为它失去了一颗创业心。我们现在所享受的香港仍然是李嘉诚代表的香港。一个城市还在靠一个90多岁的人撑着,这城市可不得衰弱吗?一个城市或一个区域需要有创业者的代际传承,每一代都能迸发出自己的光彩,如果没有,这个城市肯定就没活力了,年轻人也没戏了。
  CBR:每一届创业者都值得尊敬,在钱太多的时候,会不会更有可能催生出投机者?
  熊伟铭:其实原来也很多,當年牟其中还说过要把喜马拉雅山炸开个口,让风吹进来呢。每一代都有非常疯狂的神奇的故事,但也都有一些非常扎实的东西能落下来,只要我们能够有这些扎实的东西落下来生根发芽,那就值了。
其他文献
从“游击队”到“正规军”,小米的变化并非完全基于组织规模成长的必要性,亦和其所处的竞争环境息息相关。或者说,手机市场格局的巨变和竞争对手的策略演变,是小米进行数次组织架构变革极为重要的原因。  小米自2018年7月9日上市以来,已经进行了5次组织架构调整。其内容从整体到局部,涉及组织结构优化、技术、互联网、国际化、层级化等方方面面,且调整步伐越来越快。  在一段时间内,小米在手机业务方面推出了红米
期刊
著名经济学家许小年曾说:“中国的经济和中国的企业正面临40年来最艰巨的挑战,没有之一。”原因在于中国经济正在“降温”并面临三大困难:第一,改革红利已逐渐消失;第二,企业负债率不断提高;第三,中美两大经济体的交恶。由于工业化新的增长动能没有出现,过去经济发展又过度依赖货币和财务政策,造成政策层面利用空间变小,加之特朗普上台改变了以往美国对待中国的策略,所以短期内,中国经济不会很快好转。  许多公司在
期刊
近年来,企业界对于组织执行力的主体——中基层管理者的职责和作用越来越以反思精神加以审视,实践上也出现了两种反向而行的管理举措。一方面,“消灭中层”的声音此起彼伏,如当年的海尔,当下的京东、腾讯等,都以对“腰部团队瘦身”的方式作为提升效率的优选武器;另一方面,也有更多的企业如华为,深切认同中基层管理者不仅仅是“中间力量”,更是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甚至小米——曾以扁平化组织为核心管理优势的互联网标
期刊
风似乎停了。  对于躁动了近十年的国内创投圈来说,刚刚过去的2018年是一个转折意味浓厚的时点。如果要为此前的国内创投圈找一个关键词,“风口”当仁不让。尽管各方定义并不完全一致,但说起风口,多半会激发出相近的联想:舍命狂奔的创业者、焦躁激动的资本方、精彩刺激的媒体故事。  進入2018年,“风口”渐渐成为一个令人情感复杂的词语:内外环境变化让市场急剧变冷,新的风口概念后继乏力,以规模、流量为关键词
期刊
这是一个有趣的尝试。一本书从中国启程,跨过越南,穿越印度,远涉俄罗斯,来到绅士的英伦,再到奔放的西班牙、墨西哥,直至加拿大、美国,它的旅程裹挟了同一种声音。如果我们从一本书的全球历程,来审视一家企业对全球化、企业文化建设和融合、价值观统一的认知,那么,本次旅途或可让我们重新认识中国企业的标杆——华为。  在过去的几年中,凭借历时六年的采访提炼,二十多年近距离对任正非的观察,《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
期刊
制定战略需不需要考虑公司的财务状况?答案当然是需要。战略无所谓对与错,只有适合与不适合,整个三国前期,最著名的战略就是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但这个战略却不是每个诸侯都有条件去模仿的。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说,对待曹操“诚不可与争锋”,对待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只有先图荆州,再图益州,成鼎足之势,修内政外交,后谋天下霸业,汉室复兴。这是诸葛亮在评估了己方战略资源后定下的最佳战略,如果盲目效仿曹
期刊
“只要站在风口,猪也能飞起来。”  ——雷军  “创新没有风口,如果大家都挤到一个风口里去,那不是创新,那叫什么?那叫争相模仿,争相模仿和我们提倡的差异化正好相反。”  ——许小年  一位是身价千亿元的成功企业家,一位是中国顶级经济学家,为什么对“风口”有着截然相反的看法?企业应该追逐风口寻求外生增长,还是应该专心培养核心竞争力实现内生增长?  回答上述问题之前,我们要先搞清楚这些年被大家追逐的“
期刊
对一家企业来说,开源节流是刻在骨子里的基因。企业往往选择在劳动力成本低的市场进行采购来节约成本。改革开放后,中国凭借较低的劳动力成本、良好的基礎设施和投资者友好型的政策,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这样一块大蛋糕对跨国企业当然极具吸引力。世纪之交,类似沃尔玛之类的大型公司国际部开始把自己的采购部直接搬到中国,之后不断完善自己在当地的采购能力以争取最优价格。而很多中型公司也纷纷向大型公司学习,我们
期刊
吐槽,一种年轻的沟通方式。  1月6日,《吐槽大会》第三季正式收官。作为本季最后一期,“主咖”张艺兴压轴登场,节目12小时内线上播放量迅速破亿,备受瞩目。回想几年前,对于不少观众来说,吐槽还是个时髦的名词,如今却借由《吐槽大会》成为最活跃的网络行为与流行生活方式。  和《奇葩说》等语言类网综不同,2016年,第一季《吐槽大会》没有来自社会各阶层的“奇葩”串场,而是邀请了唐国强、凤凰传奇、曹云金等十
期刊
周源很忙,去年一度忙到中午只能扒几口泡面,每天还要给眼睛滴眼药水。  一次,高管去他辦公室开会,闻到一股泡面味。窗台上放着泡面桶。  此后,助手把周源中午1~2点的时间全部锁定——用于吃饭休息。  进入知乎,海盗、船长的标志依然张贴在各处,员工往往也被称作是“小海盗”。这和这家公司整体的海蓝色调形成了鲜明映衬。  在这种轻松愉悦的装修风格中,很少有人能反应过来,知乎这家员工平均年龄27岁的公司,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