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专车新政难产因各方利益无法平衡,特别是传统出租车与其形同水火。
网约车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新政)也许到了不得不出台的时候。
2015年10月,网约车新政公开征求意见,原本说征求意见仅1个月的时间,但新政至今仍然“难产”。6月23日,交通运输部召集各省副省长开会。有业内人士预计,鉴于近期形势,网约车新政或许到了不得不出台的时候。
网约车新政再度难产,说明政府平衡各方利益的谨慎态度。
堵而抑
网约车已经成为人们无法离开的正常事。乘坐者因为网约车享受着便捷、车况好、便宜的出行方式,开车者因为网约车提高着自己的收入,并共享交通工具。
数据显示,在2016年,中国互联网专车交易规模将达559.3亿元人民币,较2015年增长50.9%。预计2018年,中国互联网专车交易规模将达813.8亿元人民币。滴滴的兼职司机达到千万级,而神州的全职司机也有近4万名。2015年滴滴平台订单达14.3亿单,如今则每天处理完成超过1400万次订单,在400个城市提供服务,为近两百万人提供直接就业机会。
如此庞大的产业,如果没有监管其乱象频出。6月27日,家住上海长宁的马先生通过“易到”打车软件叫车,打车7公里竟然消费了28万多元。客服表示,可能是系统异常导致的情况。6月27日上午,马先生如平常一样,打开手机里下载的打车软件“易到”,打车上班。系统显示,马先生的用车时间变成了2013年10月07日,行驶7公里,距离现在整整开了接近3年的时间,花费28万。6月28日下午,马先生的这次乘车服务才被有关方面取消,但马先生原来在该账户内的500多元已经被划掉,导致其账户不能正常使用。
据深圳交警部门对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的交通事故数据分析发现,网约车事故率高于私家车,59%的网约车在交通事故中负主责,发生43宗死亡事故;今年4月深圳警方接到涉及网约车的警情439起,类别主要为纠纷、打架斗殴、求助,也存在抢劫、强奸等严重刑事暴力案件;另外,此前深圳警方在网约车注册人员中,发现在逃人员102名,截至2016年5月23日,又发现在逃人员13名,涉毒人员381名。
对此,政府开出了各种罚单。刚刚成为专车司机两个月的老张,近日,听到开专车的朋友突然被罚3万元,让老张决定暂停“非法营运”。
继3月的5张罚单之后,滴滴、优步、易到、神州等四家专车平台,再次收到上海市交通执法总队的10万元行政处罚的罚单。据介绍,今年3月,针对打车平台为不具备营运资格的车辆提供召车信息服务,上海市交通执法部门曾对滴滴、优步、易到、神州在内的4家专车平台开出5张罚单,每张罚单各处以10万元罚款。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新事物的出现不能一罚堵之,与其堵而抑制行业发展不如疏导使其畅通。“网约车的安全问题频出确实是个问题,但安全隐患不是灭掉一个行业的理由,出租车就完全安全吗?”该业内人士指出政府制定的新政要能解决问题,又不损害普通人民的利益,才是众望所归。
疏而通
对于可能即将出台的网约车新政,优步高级副总裁柳甄表示,希望能与国际接轨,并给地方更大的权限和自由。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政府人士认为,网约车作为“互联网 ”潮流下的新事物,需要顾及各方意见和利益,政府会谨慎制定新政。“新政的出台,会对网约车行业的走向、发展速度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公布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本身已经多少透露了一些监管思路。比如网约车应该具备合法运营资质,禁止低于成本的价格运营等等,均被写入了征求意见稿中。”
山东财经大学教授陈华认为,新政出台的标准,要看是否顺应市场潮流。“什么样的制度是好的,我付出了努力和汗水,我挣到了钱,过上了好日子,这样的制度是好的。在分享经济下,网约车平台顺应市场潮流,符合国家低碳节能的大方向。”陈华说,“比如乘客用约车软件打了个顺风车,既节省油钱,又减少交通拥堵的问题,为什么要禁止呢?”
“新政赶紧出台吧,政府不应该对专车司机一味罚款。”滴滴车主对罚款表示不满,“开车挣钱,一没有损害乘客的利益,二没有给交通添麻烦,三没有违法违章,为什么罚款?虽然没交出租车的份子钱,但是我的车自己出资,也有折旧费的成本支出。”
出租车司机老李对罚专车的事情觉得很公平,他说:“自从网约车进入市场,马路上人挺多,大家都在低头看手机,他们不用交份子钱还能随便载客,我们合法运营每天还得交份子钱,政府是该管管了。”
看来,仍游走于政策监管灰色地带的网约车新政到了不得不出台的时期。调查显示,86.14%的消费者不知道所乘专车的保险状况,45.05%的受访者在乘专车时“担心安全问题”。知道发生事故后如何索赔的受访者仅有13.37%。此外,仅有10.40%的消费者阅读过专车平台的损失免责条款。
事实上,当专车注册用户突破3亿,司机突破2000万的时候,专车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出租车问题了,而是直接影响到市民生活,影响到整个互联网生态,政府必须要做出表态了。
业内专家表示,说到底,网络专车新政之所以难产,是各方利益无法平衡,特别是传统出租车与其形同水火。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可以让各方利益公开博弈呢?换个角度说,完全关闭专车市场的大门是否可能?
目前来看,关闭专车难以行得通。从“钱”的角度说,滴滴估值270亿美元,神州40亿美元,数百亿美元的市场不是那么容易被完全清理的;从“人”的角度说,专车四强的日订单早已突破十万级,滴滴的兼职司机达到千万级,而神州的全职司机也有近4万名,这么大的需求量与就业岗位也不是其他行业能轻易消化的。
新事物,新办法,互联网大潮下,政府需要拿出新的政策,顺应潮流,疏导使其畅通,不能一罚了之。
网约车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新政)也许到了不得不出台的时候。
2015年10月,网约车新政公开征求意见,原本说征求意见仅1个月的时间,但新政至今仍然“难产”。6月23日,交通运输部召集各省副省长开会。有业内人士预计,鉴于近期形势,网约车新政或许到了不得不出台的时候。
网约车新政再度难产,说明政府平衡各方利益的谨慎态度。
堵而抑
网约车已经成为人们无法离开的正常事。乘坐者因为网约车享受着便捷、车况好、便宜的出行方式,开车者因为网约车提高着自己的收入,并共享交通工具。
数据显示,在2016年,中国互联网专车交易规模将达559.3亿元人民币,较2015年增长50.9%。预计2018年,中国互联网专车交易规模将达813.8亿元人民币。滴滴的兼职司机达到千万级,而神州的全职司机也有近4万名。2015年滴滴平台订单达14.3亿单,如今则每天处理完成超过1400万次订单,在400个城市提供服务,为近两百万人提供直接就业机会。
如此庞大的产业,如果没有监管其乱象频出。6月27日,家住上海长宁的马先生通过“易到”打车软件叫车,打车7公里竟然消费了28万多元。客服表示,可能是系统异常导致的情况。6月27日上午,马先生如平常一样,打开手机里下载的打车软件“易到”,打车上班。系统显示,马先生的用车时间变成了2013年10月07日,行驶7公里,距离现在整整开了接近3年的时间,花费28万。6月28日下午,马先生的这次乘车服务才被有关方面取消,但马先生原来在该账户内的500多元已经被划掉,导致其账户不能正常使用。
据深圳交警部门对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的交通事故数据分析发现,网约车事故率高于私家车,59%的网约车在交通事故中负主责,发生43宗死亡事故;今年4月深圳警方接到涉及网约车的警情439起,类别主要为纠纷、打架斗殴、求助,也存在抢劫、强奸等严重刑事暴力案件;另外,此前深圳警方在网约车注册人员中,发现在逃人员102名,截至2016年5月23日,又发现在逃人员13名,涉毒人员381名。
对此,政府开出了各种罚单。刚刚成为专车司机两个月的老张,近日,听到开专车的朋友突然被罚3万元,让老张决定暂停“非法营运”。
继3月的5张罚单之后,滴滴、优步、易到、神州等四家专车平台,再次收到上海市交通执法总队的10万元行政处罚的罚单。据介绍,今年3月,针对打车平台为不具备营运资格的车辆提供召车信息服务,上海市交通执法部门曾对滴滴、优步、易到、神州在内的4家专车平台开出5张罚单,每张罚单各处以10万元罚款。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新事物的出现不能一罚堵之,与其堵而抑制行业发展不如疏导使其畅通。“网约车的安全问题频出确实是个问题,但安全隐患不是灭掉一个行业的理由,出租车就完全安全吗?”该业内人士指出政府制定的新政要能解决问题,又不损害普通人民的利益,才是众望所归。
疏而通
对于可能即将出台的网约车新政,优步高级副总裁柳甄表示,希望能与国际接轨,并给地方更大的权限和自由。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政府人士认为,网约车作为“互联网 ”潮流下的新事物,需要顾及各方意见和利益,政府会谨慎制定新政。“新政的出台,会对网约车行业的走向、发展速度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公布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本身已经多少透露了一些监管思路。比如网约车应该具备合法运营资质,禁止低于成本的价格运营等等,均被写入了征求意见稿中。”
山东财经大学教授陈华认为,新政出台的标准,要看是否顺应市场潮流。“什么样的制度是好的,我付出了努力和汗水,我挣到了钱,过上了好日子,这样的制度是好的。在分享经济下,网约车平台顺应市场潮流,符合国家低碳节能的大方向。”陈华说,“比如乘客用约车软件打了个顺风车,既节省油钱,又减少交通拥堵的问题,为什么要禁止呢?”
“新政赶紧出台吧,政府不应该对专车司机一味罚款。”滴滴车主对罚款表示不满,“开车挣钱,一没有损害乘客的利益,二没有给交通添麻烦,三没有违法违章,为什么罚款?虽然没交出租车的份子钱,但是我的车自己出资,也有折旧费的成本支出。”
出租车司机老李对罚专车的事情觉得很公平,他说:“自从网约车进入市场,马路上人挺多,大家都在低头看手机,他们不用交份子钱还能随便载客,我们合法运营每天还得交份子钱,政府是该管管了。”
看来,仍游走于政策监管灰色地带的网约车新政到了不得不出台的时期。调查显示,86.14%的消费者不知道所乘专车的保险状况,45.05%的受访者在乘专车时“担心安全问题”。知道发生事故后如何索赔的受访者仅有13.37%。此外,仅有10.40%的消费者阅读过专车平台的损失免责条款。
事实上,当专车注册用户突破3亿,司机突破2000万的时候,专车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出租车问题了,而是直接影响到市民生活,影响到整个互联网生态,政府必须要做出表态了。
业内专家表示,说到底,网络专车新政之所以难产,是各方利益无法平衡,特别是传统出租车与其形同水火。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可以让各方利益公开博弈呢?换个角度说,完全关闭专车市场的大门是否可能?
目前来看,关闭专车难以行得通。从“钱”的角度说,滴滴估值270亿美元,神州40亿美元,数百亿美元的市场不是那么容易被完全清理的;从“人”的角度说,专车四强的日订单早已突破十万级,滴滴的兼职司机达到千万级,而神州的全职司机也有近4万名,这么大的需求量与就业岗位也不是其他行业能轻易消化的。
新事物,新办法,互联网大潮下,政府需要拿出新的政策,顺应潮流,疏导使其畅通,不能一罚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