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帕金森病异动症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0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异动症的发生情况及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PD异动症的关系。

方法

收集湖北省孝感市中心医院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PD患者144例进行研究,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年龄、主要临床亚型、病程、使用左旋多巴的剂量、疗程、血清维生素D水平等临床参数,以及统一PD评分量表(UPDRS)评分、Hoehn&Yahn(H-Y)分级情况。根据UPDRS Ⅳ判断患者是否伴发异动症,比较伴发或不伴发异动症的PD患者临床资料的区别,并进一步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异动症的独立危险/保护因素。

结果

伴发异动症患者与未伴发异动症患者在起病年龄、PD病程、H-Y分级、UPDRSⅢ评分、接受左旋多巴治疗时间、每日左旋多巴总量、每日左旋多巴等效剂量、血清维生素D水平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震颤为主型的PD患者异动症的发生率较以运动不能-肌强直为主型的PD患者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示每日左旋多巴等效剂量及左旋多巴治疗时间是异动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血清维生素D水平及以震颤型为主的亚型是异动症的独立保护因素。

结论

以震颤为主型的PD患者左旋多巴相关异动症的发病风险低;血清维生素D缺乏的PD患者异动症发病风险高。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联合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抢救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骤停患者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入选2014年1月至2017年3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和急诊科、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以及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心脏中心住院治疗的ECMO联合急诊PCI治疗的AMI后心脏骤停的患者27例,其中存活者12例(存活组)、死亡组15例(死亡组),收集两组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应用国产主动脉瓣膜(Venus-A瓣膜)对重度主动脉狭窄患者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的效果。方法2012年9月至2015年1月,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在5家大型心脏病中心(包括阜外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连续入选STS积分≥4%的外科手术中高危或手术禁忌重度主动脉狭窄患者101例,应用Venus-A
期刊
目的探讨以体重为指导的管理和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连续入选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浦东新区光明中医医院住院治疗的CHF患者3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175例)和对照组(175例)。干预组给予体重管理指导及干预,根据体重变化指导患者使用利尿剂。对照组出院时由心内科护士给予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的主要指标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IVUS)在颈动脉狭窄患者支架置入术前后的应用意义。方法选择空军总医院神经内科自2014年7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颈动脉中、重度狭窄患者12例,分别于支架置入术前后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IVUS检查,观察病变血管及其狭窄程度、支架置入后的展开及贴壁情况。结果DSA检查到病变血管17处,其中偏心性病变4处(23.5%),向心性病变13处(76.5%);IVUS检查到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