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造卫星火箭的企业为何要收编生产胶卷的企业,两家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企业,实质上业务关联度高、资源互补性强、产业具有融合性、文化具有接近性
“能够自行制造胶片,犹如能够制造火箭”。1958年7月1日,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为乐凯集团的前身——保定电影胶片制造厂的题词,似乎昭示了今天的结局。
53年之后的2011年9月23日,北京钓鱼台国宾馆5号楼。大屏幕上,中国乐凯集团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Logo逐渐融合、最终合二为一,标志着乐凯集团正式整体井入航天科技集团,成为后者旗下的全资公司。与乐凯“最小央企”身份一起正式告别的,是红(乐凯)、黄(柯达)、绿(富士)“三国演义”中的孤军奋战;与重组平台一起迎来的,是强强联合。
乐凯并没远去,只是融入航天科技发展战略,资源实现优化配置,产业得到融合,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两家央企1+1>2,为做强做优、打造世界一流航天企业集团奠定坚实的基础。
昔日辉煌
作为中国感光工业的排头兵,乐凯曾经先后创造了中旧历史上100多个“第一”,填补了一个又一个国内空白,创造了无数的辉煌。“乐凯是值得尊敬的企业。二三十年前,乐凯在国内市场与国际胶卷品牌顽强抗争,孤军奋战,使国外企业始终不能独占中国市场,难以拿走超额利润。在中国买胶卷比国外便宜得多。”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邵宁在签到约仪式上如此评价乐凯昔日的业绩。
然而,因数码成像技术的强势冲击,柯达、富土遭受重创,乐凯也未能置身事外。2000年开始,乐凯集团的盈利水平一路下滑,2004到2005年,净利润跌幅达7成。目前,胶卷只占到集团营业收入的1%左右。
“从建厂之初,我们就依靠自主创新获得市场发展的机会。创新能力使我们敢于面对任何困难和挑战。优势产品市场的突然萎缩,使我们下决心找出新的增长点。”9月20日,河北保定,中国乐凯集团总部,乐凯集网总经理张建恒向《国企》记者谈起这些时,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自信。
乐凯于2005年启动转型,在尝试数码相机、MP3等消费产品未果后,利用多年积累形成的“涂层、成膜、微粒”三大核心技术,转向中高档平板显示用光学薄膜及其带涂层的深加工产品,近年来各项经营数据有所回升。“以光学薄膜为主的膜材料已经占到乐凯集团主营收入的19%,利润占到乐凯同期利润总额的42%,成为乐凯集团新的利润增长点。”乐凯集团新闻发言人朱海河向记者表示,这做乐凯在产品和产业结构方面的摸索取得了階段性成功。
“十一五”期间,乐凯将自身的核心技术逐渐转化为高性能薄膜、数字印刷材料、数码影像材料、数字医疗材料、新能源材料等,顺利介入充满前途的信息产业,具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目前,乐凯有膜及涂层材料、印刷材料、图像信息材料、精细化工四大系列100多个产品。正是这一转型,奠定了乐凯与航天科技集团合作乃至重组的基础。
重组前传
因规模偏小且主业边缘化,乐凯被冠名为“最小央企”。在国资委推动的央企最终精编为80-100家的目标下,乐凯与多家央企有过重组传闻。
“乐凯推动兼并重组并不是近期才发生的事情,航天科技也不是唯一接触的对象。当时和很多央企都有接触。”张建恒告诉记者。
而重组传闻之中呼声最高的,就是被称为“中投二号”的国新公司。
“领导班子对重组的原则进行过探讨。当时的结论是—是要选择与乐凯产业关联度高、资源互补性强,战略协同效应好的对象进行重组,二是与其被动等待命运安排,不如自己主动出击,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一直参与并负责重组事务的乐凯集团总经理办公室主任张云飞向记者坦言,“我们选择了十余家央企进行了沟通交流和考察,其中四五家有实质接触,有的合同都谈了一半。”
实际上,乐凯集团的经营状况并不像柯达深陷转型困局。虽然很困难,但集团从未出现亏损,并且得益于膜材料、数字印刷材料、数码影像材料、新能源材料等业务的增长,近几年乐凯集团业绩呈上升趋势,去年各项指标就创十年来最好。张建恒向记者表示:“虽然集团规模比较小,但不是活不下去。寻求重组的主要原因一要落实国资委的央企重组政策,二是着眼于未来,实现技术突破、扩大市场份额、快速扩大产能等都需要大投人,完全靠自身积累,实现突破发展有困难,并且容易错过发展机遇。”
当然,重组也并不是盲目的。“如果央企重组,没有协同效应,业务契合点很少,联系也不紧密,仅仅是人多了,资产规模大了。这不是最佳状态。”张建恒向记者表示,实现1+1>2,才是乐凯集团想要的结果。联姻始末
生产胶卷的企业和造卫星火箭的企业,两家业务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为何要合并?普通人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疑问,究其原因是对两者及其转型发展的不熟悉,当然也与两者在新领域发展的低调及曝光不足有关。
实际上,在国务院国资委关于二者重组的通知,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邵宁、航天科技集团总经理马兴瑞和乐凯集团总经理张建恒在重组仪式上的致辞中,无一例外提及两者“业务关联度高、资源互补性强、产业具有融合性、文化具有接近性”。
“与航天科技的接触虽然较晚,但可谓一见钟情,双方契合点相当多。”张云飞告诉记者,“当然,共识是经过多次、深入沟通交流逐渐多起来的。与航天科技的重组有偶然因素也有必然因素。乐凯与航天科技很早就有一定的交流和业务合作。”
乐凯集团是“中国胶卷之王”。但公众在新材料新能源领域转型升级产品——光学薄膜及印刷材料等了解不多,对乐凯作为军工配套企业,提供航天航空胶片、军工薄膜及军工磁记录材料更是知之甚少。而航天科技作为中国航天的主导力量,为国人所熟知的是其人造卫星、长征系列火箭、神舟飞船、嫦娥探月工程、天宫一号等航天产品。但其在航天技术应用领域和军转民方面与乐凯有许多交集。在鲜为人知的新材料、新能源等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中都有应用乐凯的光学膜材料及涂层产品,如太阳能电池背板、EVA胶膜等。在印刷领域,两者结合可以为用户提供包括数字印刷板材和高端印刷装备的系统的解决方案。
2010年乐凯研究院、技术推进部有关领导与航天四院接触后,发现二者在光学膜领域有很多合作,第一次提出两者重组的话题。航天四院向航天科技集团请示后,10月19日,航天科技集团副总经理雷凡培带队到乐凯集团进行全面考察。12月7日,航天科技集团总经理马兴瑞来到乐凯集团,双方在更多领域进行了深入交流。双方组成两个分队,全面考察对方与自己业务相近的企业,找到更多相似之处,然后科学论证了合作的可能性。
2011年1月15日,双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基本奠定了重组的基调。1月 27日,正式向国务院国资委递交了双方重组的请示和初步方案。9月5日,国资委印发了《关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与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重组的通知》,标志着两者实质启动重组程序。据悉,具体实施方案正在制定当中,10月30日前将上报国务院国资委。
发展前瞻
对于两者的重组,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邵宁评价说,这是两家优秀企业双赢的选择。“两家企业资源互补性强,又有很好的文化基础,都崇尚自主创新。重组将提升航天科技集团相关产业的技术能力,使航天科技集团发展的资源基础更丰富、更厚实,也会使乐凯集团依托更大的发展平台,发展更快、更好、更有后劲。”
“重组后,航天科技集团将充分发挥乐凯市场化运作优势;将乐凯打造成为以高端膜材料及装备制造、军工高端基础材料和新型功能材料供应,以及提供出版与印刷整体解决方案为主营业务、具有可持续發展能力的核心子公司;进一步提升国内外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航天科技集团总经理马兴瑞向记者表示,“航天科技集团将积极推动乐凯集团成为其打造世界一流航天企业集团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相信经过共同努力,也一定能开创乐凯集团可持续发展的新篇章。”
而就在9月22日,上市公司乐凯胶片发布公告,计划投资1.35亿元,建设两条太阳能电池背膜生产线和一个整理中心。这是乐凯胶片4年内第三次投资太阳能电池背膜项目,也是乐凯胶片的大股东乐凯集团与航天科技集团重组后的第一笔大规模投资。分析人士指出,两公司重组时所称的双方在“新材料、新能源领域业务关联性高,产业融合性好”,就包括乐凯胶片近年来发力的太阳能电池背膜项目。
至于曾走进千家万户、被国家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的乐凯品牌,重组之后何去何从一度引起广泛关注。随着胶卷产业的进一步萎缩,在不久的将来,胶卷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对于寄托民族感情、大家非常关注的乐凯品牌,航天科技和乐凯集团均表示,“乐凯”将会毫无疑问地得到保留,并发扬光大。
“事实上,除了普通消费者直接接触的胶卷、数码相纸使用乐凯品牌,以及印刷材料使用华光品牌外,面向工业用户的光学薄膜材料、数码影像材料等新产品均使用乐凯品牌。”乐凯集团总经理张建恒向《国企》记者表示:“考虑工业品品牌传播性不是很强,未来我们将努力争取开发一两个可以直接给老百姓消费的产品。这样,乐凯品牌的影响力才能更好地发挥,也有利于品牌的传承。”
“能够自行制造胶片,犹如能够制造火箭”。1958年7月1日,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为乐凯集团的前身——保定电影胶片制造厂的题词,似乎昭示了今天的结局。
53年之后的2011年9月23日,北京钓鱼台国宾馆5号楼。大屏幕上,中国乐凯集团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Logo逐渐融合、最终合二为一,标志着乐凯集团正式整体井入航天科技集团,成为后者旗下的全资公司。与乐凯“最小央企”身份一起正式告别的,是红(乐凯)、黄(柯达)、绿(富士)“三国演义”中的孤军奋战;与重组平台一起迎来的,是强强联合。
乐凯并没远去,只是融入航天科技发展战略,资源实现优化配置,产业得到融合,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两家央企1+1>2,为做强做优、打造世界一流航天企业集团奠定坚实的基础。
昔日辉煌
作为中国感光工业的排头兵,乐凯曾经先后创造了中旧历史上100多个“第一”,填补了一个又一个国内空白,创造了无数的辉煌。“乐凯是值得尊敬的企业。二三十年前,乐凯在国内市场与国际胶卷品牌顽强抗争,孤军奋战,使国外企业始终不能独占中国市场,难以拿走超额利润。在中国买胶卷比国外便宜得多。”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邵宁在签到约仪式上如此评价乐凯昔日的业绩。
然而,因数码成像技术的强势冲击,柯达、富土遭受重创,乐凯也未能置身事外。2000年开始,乐凯集团的盈利水平一路下滑,2004到2005年,净利润跌幅达7成。目前,胶卷只占到集团营业收入的1%左右。
“从建厂之初,我们就依靠自主创新获得市场发展的机会。创新能力使我们敢于面对任何困难和挑战。优势产品市场的突然萎缩,使我们下决心找出新的增长点。”9月20日,河北保定,中国乐凯集团总部,乐凯集网总经理张建恒向《国企》记者谈起这些时,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自信。
乐凯于2005年启动转型,在尝试数码相机、MP3等消费产品未果后,利用多年积累形成的“涂层、成膜、微粒”三大核心技术,转向中高档平板显示用光学薄膜及其带涂层的深加工产品,近年来各项经营数据有所回升。“以光学薄膜为主的膜材料已经占到乐凯集团主营收入的19%,利润占到乐凯同期利润总额的42%,成为乐凯集团新的利润增长点。”乐凯集团新闻发言人朱海河向记者表示,这做乐凯在产品和产业结构方面的摸索取得了階段性成功。
“十一五”期间,乐凯将自身的核心技术逐渐转化为高性能薄膜、数字印刷材料、数码影像材料、数字医疗材料、新能源材料等,顺利介入充满前途的信息产业,具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目前,乐凯有膜及涂层材料、印刷材料、图像信息材料、精细化工四大系列100多个产品。正是这一转型,奠定了乐凯与航天科技集团合作乃至重组的基础。
重组前传
因规模偏小且主业边缘化,乐凯被冠名为“最小央企”。在国资委推动的央企最终精编为80-100家的目标下,乐凯与多家央企有过重组传闻。
“乐凯推动兼并重组并不是近期才发生的事情,航天科技也不是唯一接触的对象。当时和很多央企都有接触。”张建恒告诉记者。
而重组传闻之中呼声最高的,就是被称为“中投二号”的国新公司。
“领导班子对重组的原则进行过探讨。当时的结论是—是要选择与乐凯产业关联度高、资源互补性强,战略协同效应好的对象进行重组,二是与其被动等待命运安排,不如自己主动出击,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一直参与并负责重组事务的乐凯集团总经理办公室主任张云飞向记者坦言,“我们选择了十余家央企进行了沟通交流和考察,其中四五家有实质接触,有的合同都谈了一半。”
实际上,乐凯集团的经营状况并不像柯达深陷转型困局。虽然很困难,但集团从未出现亏损,并且得益于膜材料、数字印刷材料、数码影像材料、新能源材料等业务的增长,近几年乐凯集团业绩呈上升趋势,去年各项指标就创十年来最好。张建恒向记者表示:“虽然集团规模比较小,但不是活不下去。寻求重组的主要原因一要落实国资委的央企重组政策,二是着眼于未来,实现技术突破、扩大市场份额、快速扩大产能等都需要大投人,完全靠自身积累,实现突破发展有困难,并且容易错过发展机遇。”
当然,重组也并不是盲目的。“如果央企重组,没有协同效应,业务契合点很少,联系也不紧密,仅仅是人多了,资产规模大了。这不是最佳状态。”张建恒向记者表示,实现1+1>2,才是乐凯集团想要的结果。联姻始末
生产胶卷的企业和造卫星火箭的企业,两家业务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为何要合并?普通人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疑问,究其原因是对两者及其转型发展的不熟悉,当然也与两者在新领域发展的低调及曝光不足有关。
实际上,在国务院国资委关于二者重组的通知,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邵宁、航天科技集团总经理马兴瑞和乐凯集团总经理张建恒在重组仪式上的致辞中,无一例外提及两者“业务关联度高、资源互补性强、产业具有融合性、文化具有接近性”。
“与航天科技的接触虽然较晚,但可谓一见钟情,双方契合点相当多。”张云飞告诉记者,“当然,共识是经过多次、深入沟通交流逐渐多起来的。与航天科技的重组有偶然因素也有必然因素。乐凯与航天科技很早就有一定的交流和业务合作。”
乐凯集团是“中国胶卷之王”。但公众在新材料新能源领域转型升级产品——光学薄膜及印刷材料等了解不多,对乐凯作为军工配套企业,提供航天航空胶片、军工薄膜及军工磁记录材料更是知之甚少。而航天科技作为中国航天的主导力量,为国人所熟知的是其人造卫星、长征系列火箭、神舟飞船、嫦娥探月工程、天宫一号等航天产品。但其在航天技术应用领域和军转民方面与乐凯有许多交集。在鲜为人知的新材料、新能源等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中都有应用乐凯的光学膜材料及涂层产品,如太阳能电池背板、EVA胶膜等。在印刷领域,两者结合可以为用户提供包括数字印刷板材和高端印刷装备的系统的解决方案。
2010年乐凯研究院、技术推进部有关领导与航天四院接触后,发现二者在光学膜领域有很多合作,第一次提出两者重组的话题。航天四院向航天科技集团请示后,10月19日,航天科技集团副总经理雷凡培带队到乐凯集团进行全面考察。12月7日,航天科技集团总经理马兴瑞来到乐凯集团,双方在更多领域进行了深入交流。双方组成两个分队,全面考察对方与自己业务相近的企业,找到更多相似之处,然后科学论证了合作的可能性。
2011年1月15日,双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基本奠定了重组的基调。1月 27日,正式向国务院国资委递交了双方重组的请示和初步方案。9月5日,国资委印发了《关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与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重组的通知》,标志着两者实质启动重组程序。据悉,具体实施方案正在制定当中,10月30日前将上报国务院国资委。
发展前瞻
对于两者的重组,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邵宁评价说,这是两家优秀企业双赢的选择。“两家企业资源互补性强,又有很好的文化基础,都崇尚自主创新。重组将提升航天科技集团相关产业的技术能力,使航天科技集团发展的资源基础更丰富、更厚实,也会使乐凯集团依托更大的发展平台,发展更快、更好、更有后劲。”
“重组后,航天科技集团将充分发挥乐凯市场化运作优势;将乐凯打造成为以高端膜材料及装备制造、军工高端基础材料和新型功能材料供应,以及提供出版与印刷整体解决方案为主营业务、具有可持续發展能力的核心子公司;进一步提升国内外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航天科技集团总经理马兴瑞向记者表示,“航天科技集团将积极推动乐凯集团成为其打造世界一流航天企业集团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相信经过共同努力,也一定能开创乐凯集团可持续发展的新篇章。”
而就在9月22日,上市公司乐凯胶片发布公告,计划投资1.35亿元,建设两条太阳能电池背膜生产线和一个整理中心。这是乐凯胶片4年内第三次投资太阳能电池背膜项目,也是乐凯胶片的大股东乐凯集团与航天科技集团重组后的第一笔大规模投资。分析人士指出,两公司重组时所称的双方在“新材料、新能源领域业务关联性高,产业融合性好”,就包括乐凯胶片近年来发力的太阳能电池背膜项目。
至于曾走进千家万户、被国家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的乐凯品牌,重组之后何去何从一度引起广泛关注。随着胶卷产业的进一步萎缩,在不久的将来,胶卷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对于寄托民族感情、大家非常关注的乐凯品牌,航天科技和乐凯集团均表示,“乐凯”将会毫无疑问地得到保留,并发扬光大。
“事实上,除了普通消费者直接接触的胶卷、数码相纸使用乐凯品牌,以及印刷材料使用华光品牌外,面向工业用户的光学薄膜材料、数码影像材料等新产品均使用乐凯品牌。”乐凯集团总经理张建恒向《国企》记者表示:“考虑工业品品牌传播性不是很强,未来我们将努力争取开发一两个可以直接给老百姓消费的产品。这样,乐凯品牌的影响力才能更好地发挥,也有利于品牌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