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藏族人。
在我的家乡祁连,藏传佛教活动比较集中的就在县城东25公里处的阿柔乡,即所属的阿柔大寺。同时作为一名旅游工作者,我经常会带着慕名而来的游客走进这个神圣的院落,脚步伴着思绪共同徜徉在這一座座神圣建筑的海洋中。
寺院坐落在县城东25公里的阿柔乡政府东侧,海拔约2900米,坐北朝南,前临八宝河,后靠贡白加隆山,藏语法名“尕日登群派林”,意为“阿柔具喜宏法洲”,亦称阿力克大寺,信仰者除了阿柔乡的群众以外,也有峨堡、扎麻什、野牛沟乡的部分群众。是祁连地区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
阿柔大寺的建寺历史非常曲折,据该寺现世活佛嘉措所写《阿柔大寺简志》,阿柔部落原驻牧于今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曲什安河流域至玛卿雪山一带,初有阿柔完德扎巴旺秀的九子繁衍的九个族份,另有阿柔德芝和阿柔芒拉木两个族份,合计十一个部落组成阿柔部落。明万历年间,三世达赖索南嘉措来青海传教,该部落头人请三世达赖到自己驻地,献上大批供奉,三世达赖在这里曾讲经传法,为今后建立寺院奠定了基础。清顺治年间,五世达赖罗桑嘉措进京途经青海,阿柔部落头人又迎请五世达赖到部落,请求建立寺院,后经五世达赖允准,夏扎活佛等主持,于仲塔地方建成阿柔寺,取法名“具喜宏法洲”,但最初不过是一座静房。约在清道光年间,部落内部不和,常遭其他部落的劫掠,阿柔部落一部分离开原籍,途经海南一带迁到刚察,先后在刚察居住近7年,而后北迁至祁连境内,因牧民流动游牧,寺院也随之多次搬迁。直到1946年前夕,在阿柔贡白加龙地方定居下来,当时有僧侣150人左右,其中活佛16人。藏传佛教寺院所在地的总体布局是多功能的,是政教合一的,寺院内部建筑组成有殿堂、佛寺、扎仓(学院)、喇嘛塔、吉哇(办公处)、扎康(一般喇嘛住居)、仓库、粮仓、马厩、杂院等,占地面积270平方米,拥有草场150亩,耕地80亩。1822年,阿柔部落北迁祁连后,初无固定寺院,随部落搬迁后在现址建成帐房寺院,有帐篷70余顶及少量蒙古包,僧侣200余人。20世纪40年代,在千户南木卡才项和百户阿多的支持下,寺院发展很快,成为县境最大的格鲁派寺院。
回顾历史的痕迹,当我们今天走进这个神圣的院落,去感受神秘、博大的同时,最能吸引我们眼球的便是它的建筑风格。藏传佛教寺院建筑大都不同程度的受西藏藏传佛教寺院传统艺术的影响和汉式殿宇建筑艺术的影响,多为藏、汉建筑艺术结合的建筑形式,一般称之为藏汉式建筑。值得注意的是,藏式建筑有一个比较特别的地方就是鞭麻层的利用。平顶的藏式建筑是和青藏高原干旱少雨的气候相适应的,典型的藏式建筑外墙大面积采用鞭麻层做藏窗的做法,既有实用性又具有装饰性。鞭麻是高原常见的一种多年生灌木,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将鞭麻草晒干、切段,上色之后,运用在建筑物中,鞭麻具有减压、吸湿、抗震的作用,是藏传佛教寺院在建筑时就地取材的一个典型。
在寺院建筑的造型方面,多采用汉式歇山顶和藏式平顶相结合的处理手法,在坡顶正脊之上安装宝塔、火焰掌、四角安套兽、铜铃、筒瓦或琉璃瓦屋面,斗拱悬挑,飞橼出檐,四角起翘,明快轻盈,平顶之上布以金幢、金鹿法轮、宝塔、宝伞、布幡等装饰,琳琅满目,光彩耀人。
另外在这里还要着重提到的是寺院的选址。除了个别寺院有一定的宗教意义之外,大多选在安静幽雅的山坡或依山的丛林之中,依山就势,靠水临壑,高低错落、重迭而上、突出重点,不强调群体轴线对称,建筑疏密结合,平坡交替,因地制宜,借助自然,形成多种空间,具有地方自然景色。
大多藏传佛教寺院的殿内布置都是大同小异,各色幡、帏、绸缎、哈达、天花布阵藻井,廊坊精雕细刻,陈设丰富多彩,墙面做有梯形砖腿和棕色嵌框的藏窗,有的以鞭麻层突出铜镜,殿堂之前多设前廊,做楞八楞柱或曼八楞柱饰,其上托掌塔、鱼掌等,有的再向上托以斗拱等等。布置中最特别的就是内部精美的壁画,更加丰富了宗教建筑艺术。壁画多采用青海黄南“热贡”艺术的手法和技巧,别具一格,内容表现出了人物活动、高原自然风光、河流山川、飞禽走兽、亭台楼阁、草原风貌、花卉彩云等,景物丰富多彩、栩栩如生。
阿柔大寺,岁月被尘封,让一切都变的宁静祥和,站在这里,仿佛迷失了时光,旅行的意思也许就在于找到本身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