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分析

来源 :经济学动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l27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营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具有远大前途的新生力量,它在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中的作用愈益突出。充分发挥其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的作用,应该成为我国的重要战略举措。近些年来,我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践呈现出方兴未艾的势头,而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却比较缺乏。为此,系统而深入地研究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基础,对其地位、优势及战略进行理论分析,的确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其他文献
经济增长率、潜在经济增长率和经济走势的预测十分重要,是宏观调控的依据和基础。为此,本刊在2005年第8期开辟了“经济增长率研究”栏目,同时每年定期请专家对一年来已经做出的经济预测结果做一评述。目的是总结成功经验,吸取失误教训,希望这一举措有助于提高我国经济预测能力和水平。
期刊
一、本轮经济周期传导机制的特点 (一)市场化传导机制与周期波动平滑化 1.改革前后的比较。增长比较:改革前(1953-1977年),GDP年平均增长率为6.48%(这里的年平均为简单算术平均);而改革后(1978-2004年),GDP年平均增长率为9.51%(见表1)。
从2003年开始,我们课题组就对中国经济研究热点进行统计分析。前两年的研究报告都以《中国经济热点前沿》(1、2)分别出版。2005年中国经济研究热点较前两年又有新的发展,表现出新的特征。
居民收入差距包括城市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以及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居民收入的差距,从近几年的实际情况看,这四个方面的居民收入差距是不断扩大的并呈现继续扩大的趋势。这一现象引起经济理论界、决策层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警惕。
从传统经济走向新型经济,从资源投入型增长模式转向长期持续的“节约型经济”和“和谐型社会”的新战略:要求我们更多地关注和把握一系列前沿性的研究课题。本文拟在对“十五”经济类规划项目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十一五”经济类规划项目研究提出思考和建议。
一、问题的提出:房地产与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状态联系密切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研究资产价格波动,特别是证券价格波动对货币政策影响的文献甚多。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资产市场规模不断扩张,对经济的影响持续扩大,在货币政策传导中渠道作用增强,给货币当局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在于多次资产泡沫破灭给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造成很大伤害,许多学者认为资产价格波动是金融危机发生的重要甚至是决定性因素。
贫困是指个人或家庭不能达到一种社会可接受的最低生活水准的状况。这种贫困状况是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发得到改善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拉格纳·纳克斯(Ragnar Narkse)提出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和美国经济学家纳尔逊(R.R.Nelson)提出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都揭示了经济贫困在没有外力推动的情况下是一种高度稳定的均衡现象。扶贫就是打破贫困均衡的“外力推动”。一国的扶贫制度安排合理与否,决定了扶贫效率的高低。
中美、中欧纺织品贸易争端是我国加入舶以来面临的最大一次国际贸易摩擦,也是我们与经济全球化接轨后享受经济一体化利益的第一次深刻体验。通过对这场争端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透视,可以给我们如下启示: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资本政策的演变 (一)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 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战略以后,我国外资、外汇政策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经历了两大阶段的变化,第一阶段:1979~1993年经济转型时期,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沿着逐步缩小指令性计划,培育市场机制的方向,有序地由高度集中的外汇管理体制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外汇管理体制转变。国家为了加强对外汇资源的管理,实行外汇留成制度,建立和发展外汇调剂市场,改革人民币汇率制度,在外汇业务领域中引入竞争机制,一改过去由中国银行单一经营的局面,允许国家专业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