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在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中,它是一门文化基础课。语文不仅具有工具性、人文性等特点,还在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情感教育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语文应该是其他专业的基础和核心。然而,目前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情况却存在诸多问题:学生语文基础偏低、学习习惯不好、学习兴趣低下,教师教学观念不够先进、教学方法单一等。针对高职院校教学现状,本文认为应该把语文教学与专业相结合。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语文教学与专业相结合。这里所说的语文教学与專业相结合,就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结合高职高专不同专业的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实际需求,在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重点难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使用以及教学评价的生成等方面体现出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特色,使语文学习更加生动有趣,更加能发挥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
关键词:高职高专;语文教学;专业特色;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2
第一节 语文教学与专业相结合的理论依据
一、大语文观
关于大语文观,有很多种说法。张孝纯先生比较早的对大语文观做出了系统的阐述,即以课堂为中心,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有机结合,使学生不仅学习语文,更要学会做人,发展综合素质。龚国富认为,“大语文教育观就是以学生的心智发展和自我完善为本、以整个社会为背景的一种语文教学的理念。” 李传光认为,“所谓大语文意识,是指以科学的人文精神为指引,以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为目标,全方位、多角度、多渠道地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增强语感的思想观念方法。”
我们可以看出,大语文观下,我们应当依然以语文课堂为主,但同时也不能忽视了家庭、社会、学校的有机结合,这样就可以把语文课的学习延伸到生活的各个领域,使学生把学习知识和学习做人统一起来,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提高语文能力。美国教育学家华特·B·科勒涅斯克认为,“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 生活之中,处处留心皆语文,学生的生活中处处可以学习到语文,反过来说,语文知识的储备对学生的其他学习以及生活实践也起到了一种反作用。
二、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与专业课之间的联系
中国的语言文字从其诞生之初就是与政治、哲学、经济、文化等许多门类的学科联系在一起的。古人在《乐记》中曾经说过:“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乎心,然后乐气从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人类最早的文字象形文字就是直接来源于图画。由此可见,早在人类文明的启蒙时期,语言与其他学科就已经开始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了。
作为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的语文课和专业课,理论上应该两者相互结合起来,共同为学生的就业和终身发展服务。高职高专语文是一门很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在提高学生素质方面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就培养学生的素质而言,高职语文应该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1],在教学目标的时间上,高职语文通过学生在学习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得以熏陶,从而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文思想,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此外,还可以结合高职教育的目标,在教授基础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加强实践训练,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因此,可以将语文的学习与专业知识的学习结合起来,让语文向专业努力的靠近。比如,对于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只有具备了基础的文化知识才能更为充分的理解艺术精神,才能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艺术具有形象性、自由性、审美性和情感性的特征。艺术能使人的情操得到陶冶,能使语文教学寓教于乐,它和语文的关系密切。一方面,语文审美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就是艺术,例如课本剧、配乐诗朗诵、影视欣赏、书法欣赏等,这些都说明了艺术正在向语文的审美教育进行渗透。另一方面,语文审美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艺术,它对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和艺术感受能力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教育心理学的有关理论
学习迁移理论。“学习迁移是指已获得的知识、动作技能、情感态度等对新的学习的影响,简单的说,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在所有的活动中广泛存在,几乎发生在每一个有学习的地方。” 学习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种。正迁移即先学习的知识技能等对后学习的知识技能的影响,负迁移则相反。也就是说,语文的学习和专业课的学习之间也存在这种关系。
学习动机理论。“教师在满足学生合理需求的同时,必须选择有效强化物,即选择学生喜欢、想得到的物品或活动来强化其学习动机。”对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有趣而又“有用”的专业课就是他们的心理需求,语文课堂上如果能有效的引进专业课,就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构建主义理论。“学习者对当前信息的理解是需要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学生很难理解新的信息。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如果没有语文的基础知识,学习任何一门专业课都将无法进行。
第二节 语文教学与专业相结合的现实依据
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与专业相结合,是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的一种尝试,上文我们提到了这种结合的理论依据。从实践的角度看,两者的结合,也具有一定的现实基础。
一、学校特色为语文教学和专业的结合提供了可能性
笔者所任教的学校是郑州财经学院,郑州财经学院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民办普通本科院校,在校生近万人,设 8系3部48个专业,涵盖管理学、经济学、工学、文学、艺术等学科作为一所综合性很强的高职学校,学校非常注重人才的培养。仅仅要具有卓越的艺术才能,还要具备良好的文化修养。高职教育是致力于为社会培养专业型与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因此,高职教育大学语文只要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认识社会的能力,而不是培养文学家或文学评论家。高职教育可以根据学院的特色建立与自己学科相匹配的语文课程体系,这个问题有待于我们的研究,简单举一个例子,我们可以根据学院的不同的专业具备不同的专业特点,编写补充不同的读本,比如,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可以补充商界精英的人物传记;为管理系旅游专业的学生编写河南的名人名景,名诗名句的读本。当然对于高职院校的语文课来说,我们也完全可以利用网络的途径,找一些和专业相关的影视资料来让学生观摩,让学生以兴趣为老师,在玩乐中体会到中国文化的厚重。 二、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语文教学和专业结合的可行性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实用性人才的教育。《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语文课程的任务是:“‘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除了提高文化修养外,还要为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才服务。
高职语文教学相较于普通高中的语文教学具有很大的自由性,它不受高考的制约,不以升学为目的,在完成大纲规定的学习目标的前提下有较强的自主性。也就是说,学什么,怎么学,教师具有较大的自由支配的权利。把学生感兴趣的专业知识引入课堂,把语文学习延伸到生活中,延伸到学生的专业学习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的增强学习效率,还可以实现语文和专业同时得到提高的双赢效果。
三、高职高专院校的特殊性使专业学习离不开语文学习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提出:“职业教育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践素质教育,要加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强文化基础教育、职业能力教育和身心健康教育,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专业技能、钻研精神、务实精神、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一大批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人才。”现代职业教育需要培养出素质全面、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新型劳动者。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没有文化素质的学生会是一个高素质的劳动者。所以,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就不能光注重专业课的学习,本人认为,鉴于高职高专院校的办学目的,在高职高专院校开设的语文课应该更好的能够体现“文化课为专业课”服务的内涵,作為教育者,更应该着眼于学生的实际,让语文教学在拥有其相对的学科独立性和教育功能的基础上进行倾斜性的教学,让语文学习和专业课协调和有机渗透,为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服务,所以,语文教学在高职高专院校中有着举足重轻的作用。
四、结语
高职高专院校语文教学与专业相结合的实践研究,目的在于探索一种适合于高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模式。本研究立足于充分的理论基础,在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基础上展开,证明了语文课不应该和专业课完全孤立,脱离专业课,而是应该大胆的和专业课相结合,充分的发挥语文的基础性和工具性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语文课学习和专业课学习实现双赢。另外,语文课必须注意到自身人文性的特点,找准与专业的结合点,兼顾工具性和人文性,决不能因此失彼。
由于时间因素和笔者精力有限,本研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例如,现在受到普遍关注的校本教材在本文中没有涉及,对于语文评价方式的改革部分也没有展开详细论述。由于目前高等职业学校还存在许多其他的专业,是否能够做到语文教学与之的结合?对于那些对专业课学习也不感兴趣的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办?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高峰.中职语文课与专业课结合教学的探索与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
[2]李传光.中职语文教育应培养学生的大语文意识[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7,3.
[3]张维玉.关于语文教学创新的几点思考[J].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2011年,10.
[4]杨天宇.礼记译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孙浩。浅析当前我国高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8)
[5]王小芳.迁移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
[6]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等七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汇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语文教学与专业相结合。这里所说的语文教学与專业相结合,就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结合高职高专不同专业的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实际需求,在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重点难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使用以及教学评价的生成等方面体现出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特色,使语文学习更加生动有趣,更加能发挥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
关键词:高职高专;语文教学;专业特色;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2
第一节 语文教学与专业相结合的理论依据
一、大语文观
关于大语文观,有很多种说法。张孝纯先生比较早的对大语文观做出了系统的阐述,即以课堂为中心,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有机结合,使学生不仅学习语文,更要学会做人,发展综合素质。龚国富认为,“大语文教育观就是以学生的心智发展和自我完善为本、以整个社会为背景的一种语文教学的理念。” 李传光认为,“所谓大语文意识,是指以科学的人文精神为指引,以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为目标,全方位、多角度、多渠道地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增强语感的思想观念方法。”
我们可以看出,大语文观下,我们应当依然以语文课堂为主,但同时也不能忽视了家庭、社会、学校的有机结合,这样就可以把语文课的学习延伸到生活的各个领域,使学生把学习知识和学习做人统一起来,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提高语文能力。美国教育学家华特·B·科勒涅斯克认为,“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 生活之中,处处留心皆语文,学生的生活中处处可以学习到语文,反过来说,语文知识的储备对学生的其他学习以及生活实践也起到了一种反作用。
二、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与专业课之间的联系
中国的语言文字从其诞生之初就是与政治、哲学、经济、文化等许多门类的学科联系在一起的。古人在《乐记》中曾经说过:“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乎心,然后乐气从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人类最早的文字象形文字就是直接来源于图画。由此可见,早在人类文明的启蒙时期,语言与其他学科就已经开始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了。
作为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的语文课和专业课,理论上应该两者相互结合起来,共同为学生的就业和终身发展服务。高职高专语文是一门很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在提高学生素质方面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就培养学生的素质而言,高职语文应该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1],在教学目标的时间上,高职语文通过学生在学习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得以熏陶,从而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文思想,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此外,还可以结合高职教育的目标,在教授基础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加强实践训练,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因此,可以将语文的学习与专业知识的学习结合起来,让语文向专业努力的靠近。比如,对于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只有具备了基础的文化知识才能更为充分的理解艺术精神,才能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艺术具有形象性、自由性、审美性和情感性的特征。艺术能使人的情操得到陶冶,能使语文教学寓教于乐,它和语文的关系密切。一方面,语文审美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就是艺术,例如课本剧、配乐诗朗诵、影视欣赏、书法欣赏等,这些都说明了艺术正在向语文的审美教育进行渗透。另一方面,语文审美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艺术,它对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和艺术感受能力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教育心理学的有关理论
学习迁移理论。“学习迁移是指已获得的知识、动作技能、情感态度等对新的学习的影响,简单的说,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在所有的活动中广泛存在,几乎发生在每一个有学习的地方。” 学习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种。正迁移即先学习的知识技能等对后学习的知识技能的影响,负迁移则相反。也就是说,语文的学习和专业课的学习之间也存在这种关系。
学习动机理论。“教师在满足学生合理需求的同时,必须选择有效强化物,即选择学生喜欢、想得到的物品或活动来强化其学习动机。”对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有趣而又“有用”的专业课就是他们的心理需求,语文课堂上如果能有效的引进专业课,就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构建主义理论。“学习者对当前信息的理解是需要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学生很难理解新的信息。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如果没有语文的基础知识,学习任何一门专业课都将无法进行。
第二节 语文教学与专业相结合的现实依据
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与专业相结合,是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的一种尝试,上文我们提到了这种结合的理论依据。从实践的角度看,两者的结合,也具有一定的现实基础。
一、学校特色为语文教学和专业的结合提供了可能性
笔者所任教的学校是郑州财经学院,郑州财经学院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民办普通本科院校,在校生近万人,设 8系3部48个专业,涵盖管理学、经济学、工学、文学、艺术等学科作为一所综合性很强的高职学校,学校非常注重人才的培养。仅仅要具有卓越的艺术才能,还要具备良好的文化修养。高职教育是致力于为社会培养专业型与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因此,高职教育大学语文只要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认识社会的能力,而不是培养文学家或文学评论家。高职教育可以根据学院的特色建立与自己学科相匹配的语文课程体系,这个问题有待于我们的研究,简单举一个例子,我们可以根据学院的不同的专业具备不同的专业特点,编写补充不同的读本,比如,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可以补充商界精英的人物传记;为管理系旅游专业的学生编写河南的名人名景,名诗名句的读本。当然对于高职院校的语文课来说,我们也完全可以利用网络的途径,找一些和专业相关的影视资料来让学生观摩,让学生以兴趣为老师,在玩乐中体会到中国文化的厚重。 二、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语文教学和专业结合的可行性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实用性人才的教育。《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语文课程的任务是:“‘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除了提高文化修养外,还要为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才服务。
高职语文教学相较于普通高中的语文教学具有很大的自由性,它不受高考的制约,不以升学为目的,在完成大纲规定的学习目标的前提下有较强的自主性。也就是说,学什么,怎么学,教师具有较大的自由支配的权利。把学生感兴趣的专业知识引入课堂,把语文学习延伸到生活中,延伸到学生的专业学习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的增强学习效率,还可以实现语文和专业同时得到提高的双赢效果。
三、高职高专院校的特殊性使专业学习离不开语文学习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提出:“职业教育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践素质教育,要加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强文化基础教育、职业能力教育和身心健康教育,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专业技能、钻研精神、务实精神、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一大批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人才。”现代职业教育需要培养出素质全面、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新型劳动者。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没有文化素质的学生会是一个高素质的劳动者。所以,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就不能光注重专业课的学习,本人认为,鉴于高职高专院校的办学目的,在高职高专院校开设的语文课应该更好的能够体现“文化课为专业课”服务的内涵,作為教育者,更应该着眼于学生的实际,让语文教学在拥有其相对的学科独立性和教育功能的基础上进行倾斜性的教学,让语文学习和专业课协调和有机渗透,为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服务,所以,语文教学在高职高专院校中有着举足重轻的作用。
四、结语
高职高专院校语文教学与专业相结合的实践研究,目的在于探索一种适合于高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模式。本研究立足于充分的理论基础,在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基础上展开,证明了语文课不应该和专业课完全孤立,脱离专业课,而是应该大胆的和专业课相结合,充分的发挥语文的基础性和工具性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语文课学习和专业课学习实现双赢。另外,语文课必须注意到自身人文性的特点,找准与专业的结合点,兼顾工具性和人文性,决不能因此失彼。
由于时间因素和笔者精力有限,本研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例如,现在受到普遍关注的校本教材在本文中没有涉及,对于语文评价方式的改革部分也没有展开详细论述。由于目前高等职业学校还存在许多其他的专业,是否能够做到语文教学与之的结合?对于那些对专业课学习也不感兴趣的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办?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高峰.中职语文课与专业课结合教学的探索与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
[2]李传光.中职语文教育应培养学生的大语文意识[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7,3.
[3]张维玉.关于语文教学创新的几点思考[J].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2011年,10.
[4]杨天宇.礼记译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孙浩。浅析当前我国高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8)
[5]王小芳.迁移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
[6]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等七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汇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