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处罚员工不罚款

来源 :经典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hf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邓飞克接手我们分部的第一个月月底,我做好了工资册,送去给他签字。没等我回到座位上,电话响了,是邓飞克,让我再去他办公室。
  “请你告诉我,员工的工资为什么有扣款一项?”
  “先生,根据分部规定,员工上班迟到是要被罚款的……”
  谈起规章,我对答如流。
  他惯常的微笑意外地不见了,一脸严肃地说:“员工手册上没有关于迟到罚款的条款,员工的合同上也没有。”
  “并不是所有规定都在员工手册上。”我有点无奈地说,“这是我们自己制定的考勤管理制度,这种临时制度再常见不过了。”
  听到这话,邓飞克的脸色变得难看起来,“不!”他提高了嗓门儿,“难道总部授权分部制定规章制度了?我在公司十几年,没有一家分部得到过这样的授权!”
  “这样的规定还要总部授权?这难道不是为了有效地管理公司?”
  邓飞克对我的解释没有兴趣,他一再强调分部没有权力发布任何规定,不能超越权限。
  “好吧,那您认为应该怎么办?这是前任总经理批准的。”
  “立即废止,同时清理其他类似的制度!”邓飞克不仅要全面停止这种“违规行为”,甚至还说:“薪水标准是公司与员工签订的契约,随便扣钱无异于违法。”
  居然还违法了!小题大作,不可理喻!我抓起工资册,掉头而去。
  正改着工资表,电话又响了,还是他:“员工迟到是不能允许的,我们要制止这种事情的发生!给我一点时间,我会想出解决方案的。”
  嗬,这老外,你不是不让罚款吗?你又有什么高招呢?
  一个下午没有听见邓飞克的声音,我窃笑不已,不知他的脑子想破了没有。
  快下班时,邮箱里传来了他的方案:
  员工初次迟到,由部门主管和他谈话,了解迟到原因;
  员工再次迟到,由分管部门的副总与他谈话;
  员工第三次迟到,由你与他谈话,指出他的行为已经违约,给予口头警告;
  员工第四次迟到,由分部总经理与他谈话,给予最后一次改正机会;
  员工第五次迟到,表示已经无可救药,直接到你的部门,解除劳动合同。
  这个方案让我快要昏厥了!亲爱的员工们,请你们万不可再迟到了,否則,多少个谈话在等着你,你不害怕么?估计你们的上司比你们还要害怕呢!
  正哭笑不得间,邓飞克的第二封邮件接踵而至:
  亲爱的丽达:
  作为人事经理,你应该了解公司承诺给员工的工资是受法律保护的。你没有权力扣罚员工的劳动报酬,也不能违规代表公司错误地行使你的权力,这可能造成公司在法律上的风险。
  员工迟到有两种可能:一是由于客观原因导致他们意外迟到,这是可以谅解的,不应该扣罚他们的工资。我们是讲理的公司,公司的价值观是尊重员工的。二是员工刻意地迟到。这意味着员工没有履行他的职责,违背了合约承诺。这必须向他指出,并且记录在案,给予警告。
  如果员工迟到就扣发工资,意味着他可以用钱买回他的工作时间,而这些时间是他同意由公司支配并支付给他报酬的。那么,是否合约规定的双方承诺都可以用钱做交易呢?约定的事情就不可以改变,这是原则!如果你不能正确地理解并按照公司希望的方式工作,那么,你就是失职。
  读完这封邮件,我陷入了沉思。我的同事们也读了,没有人再说话。
  或许,这只是中西方文化的一个小冲突;或许,这是我们在契约精神上的巨大差别。
   摘自《时文博览》
其他文献
唐玄宗时期,武将郭子仪用兵如神,杀敌无数,以身救国20余次,为唐朝的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是,郭子仪在处理日常事务中,常常犯糊涂。有时候,糊涂得连他的子孙都惊讶得张大了嘴儿。  郭子仪没有成名前,在朔方节度使麾下当牙将。当时,朔方节度使麾下还有一位牙将,名字叫李光弼。郭子仪与李光弼性格不合,常常为一些小事吵架,甚至动刀动枪。后来,两个人发展到不说话,不共事,见面瞪眼,视如仇敌。  安史之乱爆发后,
期刊
每次接到在南方工作的老公的电话时,他都这样说:“喂,是我,你在做什么?”我在家给他打电话,也是这样说:“喂,是我,你在做什么?”  平日里,忙完家中的一切,轻轻地端一杯清茶,却意外地接到一份样报;或是和女儿上街闲逛,突然看到一件合适他穿的衣服;在这样的夜晚,我都会拨通他的手机,用我温柔的声音对他说:“喂,是我呀,你在做什么?”  无论是委屈,还是疲倦;无论是快乐时,还是悲伤时,只要听到他的声音,我
期刊
每年春天,我都要养蚕。朋友们到我这里来看我,也要顺便看看我的蚕。“怎么这么小啊!”“哦,这回长大了!”“这几个蚕,长得好大啊!”看过蚕,朋友们会忍不住发表评论。 “什么样的蚕,长得快些呢?”有一次,一个朋友居然给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对新鲜桑叶特别敏感的蚕,长得快!”我脱口而出。  我养蚕,可是很善于观察的。我发现每次我把新鲜的桑叶一撒下去,立刻就会有蚕爬到新鲜的桑叶上吃起来。每次我换桑叶的时候,
期刊
朋友最近为广告公司一本DM(直投)杂志的策划很伤脑筋。我对朋友说:“我有一个简单有效的办法。”朋友赶紧问什么办法,我说:“招聘啊!你在各大招聘网站大批发布信息,就说招聘策划人员,有人来面试的时候,你就以考查能力的名义,让他们每人出一套策划案,应该会有让你满意的。”  朋友依计而行,没多久,朋友在应聘者雪片般的策划案中发现了一套精品,朋友因这套精品策划案获得了加薪奖励。  朋友所在的广告公司虽然成立
期刊
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市中心的街头,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热狗车。一根香肠、一个面包、一抹番茄酱和黄芥末酱。再加上几片酸黄瓜和洋葱末等配料。搁在一起就成了丹麦人最喜欢的小吃之一。  这样的街头快餐,本应该是买来就拿走,然后边走边吃,但是在丹麦这个工作生活节奏不是很快的国家,快餐也是要慢慢享用的。在热狗车的正面和两侧都有小台子,人们可以在餐台前慢慢享用这美味,欣赏一下街景,和其他食客聊聊天。在这里,不管是银
期刊
核心提示:在反右派斗争中,不少说真话的人,一些诚心诚意向党提意见的人,被错误地打成了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右派分子,不少人为此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以凡說:我也是有家的人,家里有老人,有老婆,有孩子,我不能不考虑他们受株连的后果。当时的环境使得他和其他有识之士只能噤若寒蝉。  俗话说,“上有好者,下必甚焉。”1958年夏秋两季,在全国范围内,粮食“卫星”越放越大。毛泽东心情越来越愉快,而地方的干部和科学家
期刊
哈佛商學院正式发动一场声势浩大的募捐运动,目标是募集5亿美元。如今成果出来了,达到6亿美元。这是世界各商学院中所募集到的最大的金额。  哈佛有钱,并非什么新闻。若仅凭一个钱字,也不值得我们费笔墨。但是,这笔钱背后的理念,却值得深思。  看看咱们的名校北大、清华等也展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运动。他们口口声声要模仿美国的模式,而他们在模仿时偷工减料,放弃最关键的环节,学最皮毛的东西。像哈佛、耶鲁这种
期刊
都說中国人的“关系学”世界第一,其实我们不知道人家美国人是怎样讲关系的。你会忽然发现,中国人不讲关系也排世界第一:我们只在家庭、家族、同学、同事之间讲关系,出了这个“微型社会”,在“大社会”里,大家彼此是没有关系的……   在美国,有一个古怪的企业仪式,叫“带女儿上班日”,就是在一年中某个规定的日子,家长可以把女儿带去上班,让女儿看看大人们是怎样工作的,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下工作,不光是看,还可以享
期刊
内容简介: “抹黄”是近年来突现的一种社会现象,直白地解释为:向人泼脏水,给当事人以莫须有的罪名,使其在人前抬不起头。  蓝红玉与胡子固是一对恩爱夫妻,可是,自从蓝红玉当上了省城运河市的副市长后,引来人们的种种猜测,怀疑她是与市委书记米刚、副省长姜生予一路睡下去才有亨通仕途的。一同竞争副市长职位的公安局长詹发权认为败给了一个靠性贿赂博取上位的女人是极大的耻辱,支持他的市长林光璧对蓝红玉也有看法。他
期刊
1958年夏季,全国各地农村的小麦、早稻、花生等作物的高产“卫星”竞相“上天”,令人眼花缭乱。在“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产”等口号的影响和支配下,放高产“卫星”运动席卷全国,有些科学研究机构、高等学校也被迫卷入这一场神话般的竞赛中。    毛泽东确信亩产万斤、几万斤    “大跃进”运动中,毛泽东头脑很热,在成都会议和八大二次会议期间大讲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问题,还做了“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