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扬州市江都区郭村镇二姜中学江正平建构主义是当代西方流行的教育理念。如能对建构主义理论有一
定的认识,会有助于我们对物理课程标准的理解,在教材编写中贯彻物理课程标准的精神,把教材的编写
工作做得更好。下面谈点体会。
一、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自主性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获得知识应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犹如他的机体吸收营养,只有他自己才能完成,别
人是不可能替代的。
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帮助
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这里的“促进自主学习”,表明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材、教师等只能对“
主体”起到“促进”的作用。只有主体能“积极”、“乐于”、“勇于”和“勤于”进行有意义的活动,
才能获得“知识与技能”。
在物理教材中,精心设计了观察、思考、推理、猜想、测量、计算、制作、上网和社会调查等多种学生的
自主性活动,从教材的结构就促使学生处于自主学习的地位而成为学习的主体 。在初中教材中,就有“
我的设计”、“我的制作”、“自我评价”等多种自主性活动。
二、建构主义认为主体的认知过程是一个新知识结构
的构建过程
建构主义认为,在基础教育中,认知主体在获得新知识前,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就构成了学生原有的认知结
构,这是学生获得新知识的基础 。当学生遇到新情况时,会用这个认知结构与新情况发生联系,用这个
结构去认同(应顺、适应、平衡)新的知识,逐步建构新的认知结构 。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对于他学习
新东西是非常重要的,每个人的知识,都是在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慢慢地构建起来的。
良好的认知结构应具备的条件:存储的信息量大;有序化程度高;开放性好。在学习物理教材之前,学生
原有的物理知识内容及其组合,就构成了关于物理的认知结构,是学习新教材的起点,也是学生认知结构
的一部分。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全体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应针对学生的兴趣、发展潜能和今后的职业需求,
设计供学生选择的物理课程模块,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自觉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三、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主体主动的探究过程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不应是单纯的输入和接收,而应是从他原有的认知结构出发,先对新知识发生
质疑,进而产生猜测、思考、观察、测量、分析等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然后到理解和认同。这个过程是
对原有认知结构的调整和改变,是新、旧知识之间双向互动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这个过程不仅使学生获得了知识,而且能使学生获得能力和方法。学生有了这种能力和方法,就可以按照
自己的需要,有了继续扩充知识的本领,并有可能进行各种创造性的活动。建构主义认为,探究问题的过
程,要比知道问题的答案重要得多。
学生在经历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强度会决定认知主体获得知识的质量 。例
如,在一个盒子里装上东西,不告诉学生装的是什么,而是让学生通过掂量、晃动、听声、测量等各种方
法,说出盒子里可能装的是什么东西,并说明他猜测的理由。但如把盒子里装了什么直接告诉学生,学生
会觉得意思不大,不会引起他多大的兴趣,他的好奇心、探索精神、探究的能力都一概被扼杀了。主体的
主动性没有了,他不能体验和了解真实世界的丰富与刺激,他不可能进入知识探索者的角色,不能体验到
获得成功的愉悦。他很快就会忘记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如把盒子里装的“东西”当做是“知识”,由于上
述两种情况相互作用过程的强度不同,学生获取知识的质量显然有很大的差异。
四、建构主义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调整个人的认
识偏差
虽然建构知识是由个体来完成的,但由于经验和对外部世界理解不同,原有的认知结构会因人而异,所以
必须在建构知识的同时,要与别人讨论、协商、合作、竞争,进行多方面的接触,从而使自己的认识更准
确,更全面。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要采取多种形式的学习方式。物理课程标准提出,根据内容选择
恰当的形式,进行交流,教学中教师要提供学生当众交流的机会。在教学案例的分析中,提倡“集体智慧
是学习的共同财富”。
在教材的“实验探究”中,大都有“讨论交流”活动。在教材的“活动”中,也大都有学生的“讨论交流
”。在教材的使用中,必然会使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出现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从而促使学生获
得知识。
总之,现在世界上不少国家都在调整基础教育的目标,改变人才的培养模式,改变学校教学的方法,企求
培养出新一代的国民,能适应 21世纪的社会、科技和经济发展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使学生在未来的社会
中具有更强的竞争力。我国当然也不能落后,而教材的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相信
新一代的教科书一定能在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中发挥作用,作出贡献 。
定的认识,会有助于我们对物理课程标准的理解,在教材编写中贯彻物理课程标准的精神,把教材的编写
工作做得更好。下面谈点体会。
一、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自主性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获得知识应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犹如他的机体吸收营养,只有他自己才能完成,别
人是不可能替代的。
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帮助
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这里的“促进自主学习”,表明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材、教师等只能对“
主体”起到“促进”的作用。只有主体能“积极”、“乐于”、“勇于”和“勤于”进行有意义的活动,
才能获得“知识与技能”。
在物理教材中,精心设计了观察、思考、推理、猜想、测量、计算、制作、上网和社会调查等多种学生的
自主性活动,从教材的结构就促使学生处于自主学习的地位而成为学习的主体 。在初中教材中,就有“
我的设计”、“我的制作”、“自我评价”等多种自主性活动。
二、建构主义认为主体的认知过程是一个新知识结构
的构建过程
建构主义认为,在基础教育中,认知主体在获得新知识前,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就构成了学生原有的认知结
构,这是学生获得新知识的基础 。当学生遇到新情况时,会用这个认知结构与新情况发生联系,用这个
结构去认同(应顺、适应、平衡)新的知识,逐步建构新的认知结构 。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对于他学习
新东西是非常重要的,每个人的知识,都是在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慢慢地构建起来的。
良好的认知结构应具备的条件:存储的信息量大;有序化程度高;开放性好。在学习物理教材之前,学生
原有的物理知识内容及其组合,就构成了关于物理的认知结构,是学习新教材的起点,也是学生认知结构
的一部分。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全体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应针对学生的兴趣、发展潜能和今后的职业需求,
设计供学生选择的物理课程模块,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自觉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三、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主体主动的探究过程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不应是单纯的输入和接收,而应是从他原有的认知结构出发,先对新知识发生
质疑,进而产生猜测、思考、观察、测量、分析等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然后到理解和认同。这个过程是
对原有认知结构的调整和改变,是新、旧知识之间双向互动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这个过程不仅使学生获得了知识,而且能使学生获得能力和方法。学生有了这种能力和方法,就可以按照
自己的需要,有了继续扩充知识的本领,并有可能进行各种创造性的活动。建构主义认为,探究问题的过
程,要比知道问题的答案重要得多。
学生在经历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强度会决定认知主体获得知识的质量 。例
如,在一个盒子里装上东西,不告诉学生装的是什么,而是让学生通过掂量、晃动、听声、测量等各种方
法,说出盒子里可能装的是什么东西,并说明他猜测的理由。但如把盒子里装了什么直接告诉学生,学生
会觉得意思不大,不会引起他多大的兴趣,他的好奇心、探索精神、探究的能力都一概被扼杀了。主体的
主动性没有了,他不能体验和了解真实世界的丰富与刺激,他不可能进入知识探索者的角色,不能体验到
获得成功的愉悦。他很快就会忘记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如把盒子里装的“东西”当做是“知识”,由于上
述两种情况相互作用过程的强度不同,学生获取知识的质量显然有很大的差异。
四、建构主义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调整个人的认
识偏差
虽然建构知识是由个体来完成的,但由于经验和对外部世界理解不同,原有的认知结构会因人而异,所以
必须在建构知识的同时,要与别人讨论、协商、合作、竞争,进行多方面的接触,从而使自己的认识更准
确,更全面。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要采取多种形式的学习方式。物理课程标准提出,根据内容选择
恰当的形式,进行交流,教学中教师要提供学生当众交流的机会。在教学案例的分析中,提倡“集体智慧
是学习的共同财富”。
在教材的“实验探究”中,大都有“讨论交流”活动。在教材的“活动”中,也大都有学生的“讨论交流
”。在教材的使用中,必然会使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出现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从而促使学生获
得知识。
总之,现在世界上不少国家都在调整基础教育的目标,改变人才的培养模式,改变学校教学的方法,企求
培养出新一代的国民,能适应 21世纪的社会、科技和经济发展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使学生在未来的社会
中具有更强的竞争力。我国当然也不能落后,而教材的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相信
新一代的教科书一定能在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中发挥作用,作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