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掩卷,不禁莞尔。
《安徽文学》是一本敢抢吃螃蟹的刊物,就我的涉猎而言,尚未看到哪一家文学期刊如此大胆,倾力推介某一位作者的同时,又不遗余力地抨击该作者的作品。用砸招牌的手段来吸引看客,吃这只螃蟹,必得有舍我其谁的气概。《安徽文学》做到了,正如它对这个栏目的定位:建构咏叹者、批判者和读者三重审判的文学审美体系。这简直是一个类于乌托邦的宏大想象,得益于编者的魄力和勇气,以及险中求胜的缜密心思。
基于我的立场,下面我将对夏麦的《猎鹿游戏》进行理性的批判,以对抗咏叹者的激赏。
就让我们从故事的结局开始吧,女主角成璧在看似圆满的盛宴上,惊悚地获得了对丛林法则的技术性认知:“打猎是门高深的学问。很多人以为打猎是靠武力强取,其实并不是。这是场智力游戏。首先,你要让你的猎物感到安全,暗中观察它。当你摸透它的思维,便可设计周围的环境,左右它下一步的举动。然后,你让它感到慌张,一旦失去判断能力,它便会慌不择路。如果人多,还可以合作作战,包围驱赶。这绝望的小东西只是一路逃命,完全意识不到自己正奔向陷阱。到最后,猎杀被围困的鹿,就如同瓮中捉鳖,易如反掌。”
如果把这段话中的“它”换作“她”,相信读者毫无违和感,因为他们一直在阅读的女博士生成璧的故事,正是这个意象简单的“围猎”故事。年轻的作者夏麦,就像我们深居于象牙塔内的女主人公一样,对于复杂的社会和人生问题的认知,还停留在二元对立的浅表性意识层面。是的,当小说的隐含作者意识到自己被“圍猎”时,她“惊悚”了。我们会发现这种隐含作者和叙述者同构的单维叙事缺乏厚度和深度的支撑,它永远停留在表面上,无法抵达好小说的境界。
我所谓之的好小说,有这样一个标准,它需要借助有意思的故事外壳,达到有意义的思想深度和有意味的审美高度。这个深度和高度与写作者的理论水平未必成正比,不必像论文写作一样,在充分演绎之后再做出明确的归纳和总结。夏麦的缺点显而易见,她恰恰是拿出了写论文的套路来写小说——顺溜地把故事讲完还意犹未尽,生怕读者不明白,或蒙昧的读者无法把认识上升到足够的理论高度,那么再画蛇添足地加上一个旗帜鲜明、措辞铿锵的结论,以捍卫文本的纯粹性。但恰恰是这个举动,有违小说的逻辑。相信这种套路的生成是不自觉的,女博士夏麦受到的文学训练决定了她打开文学的方式,并且她的人生阅历还不足以支撑更具开放性的叙事和通透的艺术表达。
在成璧的世界里,她是鹿,导师权方圆是猎手,其余众生则是帮凶。当她落入陷阱时,周遭的一切都应当受到谴责。不可否认,这是一个典型的“傻白甜”女孩,她还没有经受粗粝的生存经验的洗礼,对“世道”的朴素认知是“变了天”。涉世未深的她先是拒绝、抵抗,当抵抗不成时,便认为自己无法拒绝,于是向“世道”妥协,成为牺牲品。她的牺牲毫无价值,既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并且因为她的软弱和无知,让人不感同情,只觉悲哀。与“海归”郑洁相比,她缺乏主见,随波逐流,甚至对社会缺乏基本而必要的常识判断——面对性骚扰,她表现出的不是愤怒和厌恶,而是困惑和委屈。追本溯源,她是个“好孩子”,在踏入社会之前,父母和学校给她的教育就是“委屈”地做一个“好孩子”,即使对自己的遭际充满“困惑”。我想,最大的悲哀也正在于此,“游戏”中被“猎”的“鹿”,都是那些认同正面教育,并对主流价值有强烈归属感的幼兽。
如果成璧能够跳出观念的圈套,也许她将会有另一个光明的结局。可惜她的故事是被观念预设好的,也就是说,作者一开始就在图解某种观念,从故事的命名,到情节的虚构,再到终局发言,没有性格的发展和关系的推进,始终是平面的叙述,整场悲剧波澜不惊——成璧是天然的猎物,她从一出场就被决定了悲剧性的命运。最终,她等到了她的结局,对于读者而言,毫无惊喜,甚至连惊悚也没有。我们在结案陈词一般的小说结尾中,感受到某种生硬的仪式性落成,既无人性的关怀,也无艺术的回味。
《猎鹿游戏》对于概念的图解还表现在其他细节上。
比如名字的寓意。作者为人物取名时,显然是存了“匠心”的,白璧无瑕的“成璧”,质洁气傲的“郑洁”,权倾方圆的“权方圆”……无一不是符号般的存在。由于这些符号,人物倒变得可有可无,她们的性格停留在影视剧流行的“人设”层面上,无法和小说进行深度对话。
再比如行动元的插入。成璧被权方圆成功“捕猎”之前,一个绝望的女孩曾经突兀地出现,她闯入实验室,请求成璧的帮助——打印一份退学申请书。由此,成璧有机会从女孩嘴里获知,落入导师权方圆的温柔陷阱,下场将悲惨无比。然而,这竟是促使成璧与她所趋同的主流价值(精英意识)“合流”的最致命一击。这个情节充满设计痕迹,作者的本意是用一个匿名的行动元撕破权方圆的假面,实则自说自话地预演了一场拙劣的闹剧。按理说,被现实案例严厉教育的成璧,应该对魔鬼般的权方圆避之不及,可她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重蹈覆辙——“看着眼前这张写满苦难的脸,她心生怜悯,但一转念,这女孩这辈子几乎完了。成璧小心翼翼地与她保持着陌生人的距离,生怕沾上可怖的霉气。”
是什么导致成璧做出如此令人难以置信的选择?她的“小心翼翼”,不禁使人想到,我们的大学教育培养出的大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是的,这个白璧无瑕的姑娘的心上,其实已然沉积了一块触目惊心的巨大瑕疵。她在整场游戏中扮演的苦情角色,很难说没有咎由自取的成因。或许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解读所谓的丛林法则,从来没有无辜的猎物,弱肉强食不过是异化的生存经验。笔力不逮的作者尚且没有能力做出超越性的洞见,她只看到了故事的A面,却没有看到故事的B面。在这个虚构的故事中,那些触及人性根本的东西没有得到应有的呈现,因而显得单薄和概念化,陷入一种基调晦暗的强迫性罗织。不得不遗憾地说,夏麦可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故事,但它距离一部好小说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责任编辑 张 琳
《安徽文学》是一本敢抢吃螃蟹的刊物,就我的涉猎而言,尚未看到哪一家文学期刊如此大胆,倾力推介某一位作者的同时,又不遗余力地抨击该作者的作品。用砸招牌的手段来吸引看客,吃这只螃蟹,必得有舍我其谁的气概。《安徽文学》做到了,正如它对这个栏目的定位:建构咏叹者、批判者和读者三重审判的文学审美体系。这简直是一个类于乌托邦的宏大想象,得益于编者的魄力和勇气,以及险中求胜的缜密心思。
基于我的立场,下面我将对夏麦的《猎鹿游戏》进行理性的批判,以对抗咏叹者的激赏。
就让我们从故事的结局开始吧,女主角成璧在看似圆满的盛宴上,惊悚地获得了对丛林法则的技术性认知:“打猎是门高深的学问。很多人以为打猎是靠武力强取,其实并不是。这是场智力游戏。首先,你要让你的猎物感到安全,暗中观察它。当你摸透它的思维,便可设计周围的环境,左右它下一步的举动。然后,你让它感到慌张,一旦失去判断能力,它便会慌不择路。如果人多,还可以合作作战,包围驱赶。这绝望的小东西只是一路逃命,完全意识不到自己正奔向陷阱。到最后,猎杀被围困的鹿,就如同瓮中捉鳖,易如反掌。”
如果把这段话中的“它”换作“她”,相信读者毫无违和感,因为他们一直在阅读的女博士生成璧的故事,正是这个意象简单的“围猎”故事。年轻的作者夏麦,就像我们深居于象牙塔内的女主人公一样,对于复杂的社会和人生问题的认知,还停留在二元对立的浅表性意识层面。是的,当小说的隐含作者意识到自己被“圍猎”时,她“惊悚”了。我们会发现这种隐含作者和叙述者同构的单维叙事缺乏厚度和深度的支撑,它永远停留在表面上,无法抵达好小说的境界。
我所谓之的好小说,有这样一个标准,它需要借助有意思的故事外壳,达到有意义的思想深度和有意味的审美高度。这个深度和高度与写作者的理论水平未必成正比,不必像论文写作一样,在充分演绎之后再做出明确的归纳和总结。夏麦的缺点显而易见,她恰恰是拿出了写论文的套路来写小说——顺溜地把故事讲完还意犹未尽,生怕读者不明白,或蒙昧的读者无法把认识上升到足够的理论高度,那么再画蛇添足地加上一个旗帜鲜明、措辞铿锵的结论,以捍卫文本的纯粹性。但恰恰是这个举动,有违小说的逻辑。相信这种套路的生成是不自觉的,女博士夏麦受到的文学训练决定了她打开文学的方式,并且她的人生阅历还不足以支撑更具开放性的叙事和通透的艺术表达。
在成璧的世界里,她是鹿,导师权方圆是猎手,其余众生则是帮凶。当她落入陷阱时,周遭的一切都应当受到谴责。不可否认,这是一个典型的“傻白甜”女孩,她还没有经受粗粝的生存经验的洗礼,对“世道”的朴素认知是“变了天”。涉世未深的她先是拒绝、抵抗,当抵抗不成时,便认为自己无法拒绝,于是向“世道”妥协,成为牺牲品。她的牺牲毫无价值,既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并且因为她的软弱和无知,让人不感同情,只觉悲哀。与“海归”郑洁相比,她缺乏主见,随波逐流,甚至对社会缺乏基本而必要的常识判断——面对性骚扰,她表现出的不是愤怒和厌恶,而是困惑和委屈。追本溯源,她是个“好孩子”,在踏入社会之前,父母和学校给她的教育就是“委屈”地做一个“好孩子”,即使对自己的遭际充满“困惑”。我想,最大的悲哀也正在于此,“游戏”中被“猎”的“鹿”,都是那些认同正面教育,并对主流价值有强烈归属感的幼兽。
如果成璧能够跳出观念的圈套,也许她将会有另一个光明的结局。可惜她的故事是被观念预设好的,也就是说,作者一开始就在图解某种观念,从故事的命名,到情节的虚构,再到终局发言,没有性格的发展和关系的推进,始终是平面的叙述,整场悲剧波澜不惊——成璧是天然的猎物,她从一出场就被决定了悲剧性的命运。最终,她等到了她的结局,对于读者而言,毫无惊喜,甚至连惊悚也没有。我们在结案陈词一般的小说结尾中,感受到某种生硬的仪式性落成,既无人性的关怀,也无艺术的回味。
《猎鹿游戏》对于概念的图解还表现在其他细节上。
比如名字的寓意。作者为人物取名时,显然是存了“匠心”的,白璧无瑕的“成璧”,质洁气傲的“郑洁”,权倾方圆的“权方圆”……无一不是符号般的存在。由于这些符号,人物倒变得可有可无,她们的性格停留在影视剧流行的“人设”层面上,无法和小说进行深度对话。
再比如行动元的插入。成璧被权方圆成功“捕猎”之前,一个绝望的女孩曾经突兀地出现,她闯入实验室,请求成璧的帮助——打印一份退学申请书。由此,成璧有机会从女孩嘴里获知,落入导师权方圆的温柔陷阱,下场将悲惨无比。然而,这竟是促使成璧与她所趋同的主流价值(精英意识)“合流”的最致命一击。这个情节充满设计痕迹,作者的本意是用一个匿名的行动元撕破权方圆的假面,实则自说自话地预演了一场拙劣的闹剧。按理说,被现实案例严厉教育的成璧,应该对魔鬼般的权方圆避之不及,可她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重蹈覆辙——“看着眼前这张写满苦难的脸,她心生怜悯,但一转念,这女孩这辈子几乎完了。成璧小心翼翼地与她保持着陌生人的距离,生怕沾上可怖的霉气。”
是什么导致成璧做出如此令人难以置信的选择?她的“小心翼翼”,不禁使人想到,我们的大学教育培养出的大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是的,这个白璧无瑕的姑娘的心上,其实已然沉积了一块触目惊心的巨大瑕疵。她在整场游戏中扮演的苦情角色,很难说没有咎由自取的成因。或许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解读所谓的丛林法则,从来没有无辜的猎物,弱肉强食不过是异化的生存经验。笔力不逮的作者尚且没有能力做出超越性的洞见,她只看到了故事的A面,却没有看到故事的B面。在这个虚构的故事中,那些触及人性根本的东西没有得到应有的呈现,因而显得单薄和概念化,陷入一种基调晦暗的强迫性罗织。不得不遗憾地说,夏麦可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故事,但它距离一部好小说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责任编辑 张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