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作中,听了不少老师各种形式的公开课、评优课、随堂课,这些课不是蜻蜓点水似的过过场,就是纠缠着某个细枝末节不肯放,常留给听课者“夹生饭”的感受,也有“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尴尬,较之大师们运筹帷幄的课堂总是少了一份大度,缺了一份从容。
本文试图就在教师备课中对“隐性备课”轻视的现象进行剖析,探求行之有效的备课行为。
“读”的角色超越单一走向多重
现象:这是一节五年级语文课《二泉映月》,老师为体现朗读的指导性原则,展示了自己第5小节的范读。课堂上,舒缓的轻音乐响起,老师的范读一路高亢,激情洋溢,听课者也随之激动不已甚而无法呼吸,一颗心始终高高地悬着。
反思:新课程要求各年段的学生皆能学会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课堂上成功的范读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又可以愉悦学生的心灵,达到引发学生共鸣的效果,它是对学生的习性养成起到推波助澜从而变成生趣盎然的一个环节。但如果情感处理不当,过了抑或不到位,那么教师的范读就成了独角戏,结局只能是孤芳自赏。也有很多时候,教师布置学生预习,读上几遍课文,往往自己仅仅是浏览一下教材就着手写教案了,显然肤浅的读文预示课堂上的捉襟见肘。
对策:只有情感流畅、丰富的朗读才能引发学生自觉地膜拜投入其间;只有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去阅读教材,才能领悟教材的丰富多样性。教师自身朗读情况直接影响学生读书的态度和学习的心态。让“读”成就精彩,笔者以为备课中教师应至少具备这三种身份去阅读教材。
①读者的身份。这是我们平日里阅读各类报刊、杂志、书籍时的状态,以欣赏、休闲的心态进行。用一个读者的身份,读一读,自己从中看懂了什么,明白了什么,通常就内容的情节上、情节的重点上作一个大致的了解。
②学生的身份。这是教师们常常忽略的一种身份,从学生现有阅读水平出发,读读哪里读得懂,哪里读不懂,哪些可以借助学习工具自行解决,哪些是自己解决不了的,有待课堂上或者特别关注,或者点到为止。用学生的身份也就是用学生的心态来读教材,在心里你会真正地做到与学生“平等”相处。
③教师的身份。朗读是活的,是跃出纸外的,赋予了作品生命力,用教师的身份再去读课文,用心揣摩课文的意境,思想感情,读到字正腔圆,读出训练所在,读懂作者的思路。
“学”的方法依据学情兼顾全局
现象:某教师在执教《卜算子咏梅》一课,学习了上片和下片后,设计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捕捉到的画面,并请学生上台把自己归纳的词语板书在黑板上。教师设计原意是想在课尾时将这些词句串连成一首学生版的《卜算子》,但学生勉为其难,结果事与愿违,因教师的主观意愿,闹了个狗尾续貂的滑稽。
反思:平时老师备课,拿到一篇教材,一般都很重视教材教学重点的确立及解决,教学难点的设计及突破。教师对教材理解透彻,感悟独特,但在课堂上却出现了一厢情愿的教学状态,学生对教师的提问不知所云,对教师的要求难于揣摩。我们的老师常常犯下高估学生学情的错误,使自己的课堂偏离了教学正常的轨道,不由自主地背离教学的初衷。
对策:以学情为依据分析和处理教材在备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执教者只有对学生学情了解清楚,牢牢把握文本的本意,与学生的具体需求相匹配,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才会做到重点、难点的设计合理、合情,教学和学习才会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为此,教师对学法的思考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深入浅出。张学青老师在教学《月光启蒙》一课时,了解到学生对“蒙”字的书写历来都有少掉一横的现象,针对这由来已久的老问题,张老师从字的象形意思着手:蒙是一种寄生的藤本植物,缠绕依附在别的植物上,所以,“蒙”字有“覆盖”的意思,一层盖在一层上面。这样的点拨可谓提领一顿,百毛皆顺。
②兼顾全体。我们在课堂上40分钟的时间是有限的,有些老师为展示平等地关照每一个学生,喜欢一遍又一遍地指导某个学生(学困生)读词语(因发音不准),读课文(因读不通顺),一节课中至少有5分钟,乃至更多的时间停留在这位学生身上,笔者以为这是不理性的,我们要兼顾全体学生的发展,兼顾全体学生学习效率,对于个别不能及时接受学习内容的学生,教师应当机立断,把这份耐心留至课外辅导,这将更合理有效。
③写有所仿。语文的学习最终目的要让学生学习言语,使用文字。
“教”的策略杜绝花哨寻求干净
现象:展示课中,我们往往见到执教者犹如演员一般:他们表情丰富,声音抑扬顿挫,课件精彩纷呈,音色俱全,吸引了学生的注意,也吸引了听课教师的眼球。观看完毕后,大家仍沉浸在刚才的声响和画面中,回味无穷。
反思:回顾琢磨,自电脑进入课堂后,老师们总以为用了就比不用好,甚至到了不去研究文字教材的地步,对于那些不必媒体辅助的内容也牵强地去做成CAI课件,有的连实物、模型、演示、范读等都用电教软件代替,整堂课,学生眼花缭乱应接不暇,思维被直观完全替代,学生俨然成了一名观众、听众,以至于“深度思维”、“智慧生成”成为镜中花,水中月。
对策:一堂有语文实践的课才是师生真正的课堂。这样的课堂应该像农民在田里种地,像工人做工一样自然实在。语文课堂姓“语”不动摇,不可丢掉语言文字这个本体,忽视对文本语言的理解、揣摩、积累和应用,对于文本中该抓的就要理直气壮地抓;该咀嚼的地方就要反复地咀嚼。笔者以为,干净的语文课教法的设计应该有三个特点:
①真。真实是新课程的起点,也是新课程的方向。
②简。保持家常课的心态,一是教学手段的简单化,能范读的绝不用录音代替,能板书的绝不用投影替换,能讲清楚的绝不用媒体演示;二是教学目标要简单,学习目标简单了,学生学得轻松,老师教得也轻松。
③实。咬定教材不放松,但一切着力点都在学生身上。
作者单位:张家港外国语学校
本文试图就在教师备课中对“隐性备课”轻视的现象进行剖析,探求行之有效的备课行为。
“读”的角色超越单一走向多重
现象:这是一节五年级语文课《二泉映月》,老师为体现朗读的指导性原则,展示了自己第5小节的范读。课堂上,舒缓的轻音乐响起,老师的范读一路高亢,激情洋溢,听课者也随之激动不已甚而无法呼吸,一颗心始终高高地悬着。
反思:新课程要求各年段的学生皆能学会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课堂上成功的范读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又可以愉悦学生的心灵,达到引发学生共鸣的效果,它是对学生的习性养成起到推波助澜从而变成生趣盎然的一个环节。但如果情感处理不当,过了抑或不到位,那么教师的范读就成了独角戏,结局只能是孤芳自赏。也有很多时候,教师布置学生预习,读上几遍课文,往往自己仅仅是浏览一下教材就着手写教案了,显然肤浅的读文预示课堂上的捉襟见肘。
对策:只有情感流畅、丰富的朗读才能引发学生自觉地膜拜投入其间;只有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去阅读教材,才能领悟教材的丰富多样性。教师自身朗读情况直接影响学生读书的态度和学习的心态。让“读”成就精彩,笔者以为备课中教师应至少具备这三种身份去阅读教材。
①读者的身份。这是我们平日里阅读各类报刊、杂志、书籍时的状态,以欣赏、休闲的心态进行。用一个读者的身份,读一读,自己从中看懂了什么,明白了什么,通常就内容的情节上、情节的重点上作一个大致的了解。
②学生的身份。这是教师们常常忽略的一种身份,从学生现有阅读水平出发,读读哪里读得懂,哪里读不懂,哪些可以借助学习工具自行解决,哪些是自己解决不了的,有待课堂上或者特别关注,或者点到为止。用学生的身份也就是用学生的心态来读教材,在心里你会真正地做到与学生“平等”相处。
③教师的身份。朗读是活的,是跃出纸外的,赋予了作品生命力,用教师的身份再去读课文,用心揣摩课文的意境,思想感情,读到字正腔圆,读出训练所在,读懂作者的思路。
“学”的方法依据学情兼顾全局
现象:某教师在执教《卜算子咏梅》一课,学习了上片和下片后,设计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捕捉到的画面,并请学生上台把自己归纳的词语板书在黑板上。教师设计原意是想在课尾时将这些词句串连成一首学生版的《卜算子》,但学生勉为其难,结果事与愿违,因教师的主观意愿,闹了个狗尾续貂的滑稽。
反思:平时老师备课,拿到一篇教材,一般都很重视教材教学重点的确立及解决,教学难点的设计及突破。教师对教材理解透彻,感悟独特,但在课堂上却出现了一厢情愿的教学状态,学生对教师的提问不知所云,对教师的要求难于揣摩。我们的老师常常犯下高估学生学情的错误,使自己的课堂偏离了教学正常的轨道,不由自主地背离教学的初衷。
对策:以学情为依据分析和处理教材在备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执教者只有对学生学情了解清楚,牢牢把握文本的本意,与学生的具体需求相匹配,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才会做到重点、难点的设计合理、合情,教学和学习才会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为此,教师对学法的思考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深入浅出。张学青老师在教学《月光启蒙》一课时,了解到学生对“蒙”字的书写历来都有少掉一横的现象,针对这由来已久的老问题,张老师从字的象形意思着手:蒙是一种寄生的藤本植物,缠绕依附在别的植物上,所以,“蒙”字有“覆盖”的意思,一层盖在一层上面。这样的点拨可谓提领一顿,百毛皆顺。
②兼顾全体。我们在课堂上40分钟的时间是有限的,有些老师为展示平等地关照每一个学生,喜欢一遍又一遍地指导某个学生(学困生)读词语(因发音不准),读课文(因读不通顺),一节课中至少有5分钟,乃至更多的时间停留在这位学生身上,笔者以为这是不理性的,我们要兼顾全体学生的发展,兼顾全体学生学习效率,对于个别不能及时接受学习内容的学生,教师应当机立断,把这份耐心留至课外辅导,这将更合理有效。
③写有所仿。语文的学习最终目的要让学生学习言语,使用文字。
“教”的策略杜绝花哨寻求干净
现象:展示课中,我们往往见到执教者犹如演员一般:他们表情丰富,声音抑扬顿挫,课件精彩纷呈,音色俱全,吸引了学生的注意,也吸引了听课教师的眼球。观看完毕后,大家仍沉浸在刚才的声响和画面中,回味无穷。
反思:回顾琢磨,自电脑进入课堂后,老师们总以为用了就比不用好,甚至到了不去研究文字教材的地步,对于那些不必媒体辅助的内容也牵强地去做成CAI课件,有的连实物、模型、演示、范读等都用电教软件代替,整堂课,学生眼花缭乱应接不暇,思维被直观完全替代,学生俨然成了一名观众、听众,以至于“深度思维”、“智慧生成”成为镜中花,水中月。
对策:一堂有语文实践的课才是师生真正的课堂。这样的课堂应该像农民在田里种地,像工人做工一样自然实在。语文课堂姓“语”不动摇,不可丢掉语言文字这个本体,忽视对文本语言的理解、揣摩、积累和应用,对于文本中该抓的就要理直气壮地抓;该咀嚼的地方就要反复地咀嚼。笔者以为,干净的语文课教法的设计应该有三个特点:
①真。真实是新课程的起点,也是新课程的方向。
②简。保持家常课的心态,一是教学手段的简单化,能范读的绝不用录音代替,能板书的绝不用投影替换,能讲清楚的绝不用媒体演示;二是教学目标要简单,学习目标简单了,学生学得轻松,老师教得也轻松。
③实。咬定教材不放松,但一切着力点都在学生身上。
作者单位:张家港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