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统编版教材应用文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iao1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5.032
  浏览统编教材,会发现应用文的比重较大:从三年级到六年级,一共安排了二十多次应用文的写作。有人认为,实用类的习作是可以模式化的,写实用类的文章可以按照一定的模式进行。最好的例子:通知、请假条、留言条、寻物启事,一定要按照固定模式来写,一定要交代清楚相关的重点信息。于是,实用教学变成了模式教学,强化了记忆,固化了思维。
  但我们用心读一读《动物王国开大会》会发现,编者是用一个生动的故事,引导学生明白如何写清楚通知的必备要素。因此,我们也希望进行一场变革,把应用文教学变得像《动物王国开大会》那么生动,那么有趣,那么实用。
  一、“应用文”,为了什么而写
  几乎每一册教材都安排了应用文练习:要交代清楚事情的“通知”“留言条”,帮助寻找宝贝的“寻物启事”“失物招领”,参与公共生活的“班级公约”“活动策划书”,聚集高阶思维的“研究报告”“辩论稿”……让我们看看下面一张图:
  24次安排,20种应用文,除了书信、读后感、推荐文等常见的应用文类型,还有海报、策划书等适应新时代需要的新型应用文。生活中需要的应用文种类,教材中都会涉及,让学生真真切切的学习中明白“习作是为了与人交流和自我表达的需要”。
  大部分应用文编排在习作的位置,部分在练习中,如购物清单;也有在综合性学习中,如研究报告、活動策划书、毕业赠言。还有在口语交际中,如写讲解稿,包括了写作的过程。
  应用文是“为用而写”的,应该以“实用”为主,引导学生站在读者的立场,关注真实的生活世界,用简单高效的表达方式,向读者传递信息。
  二、“应用文”,因什么而教
  应用文教学也应该“为用而教”。应用文是人类在长期实践和发展中积淀而成的。它的格式相对固定,表达上具有鲜明的特点。但应用文教学并不是仅仅依靠死记硬背、复制格式。
  1.因意识而教
  写作需要一定的对象感。应用文就是为用而写的,有特定的阅读对象。教师在教学中也关注读者意识,学生的脑海里会出现一个或一群特定的读者,之后根据读者需要进行表达。
  为了培养学生的对象意识、读者意识,统编版教材做了很多努力,给习作的交际性带来了更多的真实感,学生能从小朋友的角度思考文章的读者是谁,这就能培养学生的对象意识。
  在应用文教学中,可以根据应用文的应用场合,强调写作的对象。在指导过程中,设计活动让学生来参与,比如推荐一个景点,可以让学生化身为导游,在心中想着游客,从而绘声绘色地介绍与景点相关的内容。介绍一种事物时,可以组织“跳蚤市场”,让学生化身为营业员来介绍自己的商品。
  美国国家教育学院在《成为阅读者的国家》这篇报告中指出:“唯有让学生写得更多、且针对特定读者,从事更多有具体沟通目标的写作,他们才能够进一步学到一些写作细节。”在应用文练习中,增强学生的读者意识,是一个重要的教学任务。
  培养学生的资料意识,看起来用处很小,其实影响很大。美国2010年颁布的州立学生学习规范提出,不能剽窃他人的成果。初中生在写作业过程中,引用他人的资料,必须详细注明来源。写作的素材,一是来自对真实生活的观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联想与想象;二是来自前人留下的资料。在应用文写作中需要用到许多资料。在写作过程中,一定要求学生在搜集资料时,记录好每一项资料的出处:哪本书,哪个杂志,书籍的出版社、版次。要让学生产生资料意识,写入自己文章的资料必须标明出处,慢慢养成
  习惯。
  2.因语言而教
  应用文最显著的特点是真实,是具有实用性的一种文章体裁,它的性质和功能导致了它在语言应用方面具有特殊的要求。应用文的写作目的是“用”,即解决生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突出实用性。所以应用文的语言特点是简洁、准确。但各种不同的应用文因为对象不同,使用的语言不同,使用的场合不同,所以运用的语言也不同。通知、启事,言简意赅,要素清楚即可;介绍一个事物适合使用说明性的语言,简洁明了;演讲的语言要准确丰富,通俗易懂,讲究言语修辞。
  3.因思维而教
  写作是思维的结果。“好脑子”不如“烂笔头”,纸笔结合是训练思维的最佳路径。
  例如写一份研究报告,首先要有一个中心思想,围绕这个中心确定各段的大意,进一步思考研究的问题、目的是什么,研究中运用了哪些方法,展开的过程是怎样的,获得了哪些研究成果……每段的提纲形成以后,分段展开陈述,这就是结构化思维的体现。
  在应用文写作中,要尽快实现从被动思维向主动思维的转化。从严格意义上说,只有掌握了应用文写作的一些基本思维方法,即对象化思维、结构化思维、金字塔思维和换位思维等,才能更精准、更有效地写出效果不错的应用文。
  三、“应用文”,应怎么教
  1.应置于真实情境
  应用文写作,是基于真实情境的交际写作。比如,一堂公开课,老师进了教室,先和学生聊天,铃声响,开始寻找自己的优盘,东翻西找,没有找到,学生纷纷主动帮老师回忆,有的回忆最近什么时候见过,可能是什么时候丢的;有的推测会落在哪些地方;有的问优盘的外形特点……这时候,连听课老师都为上课老师捏把汗,上课老师却淡定地记录下丢失的时间、地点和优盘的外形特点,然后邀请学生们帮她写“寻物启事”。这下听课老师恍然大悟,明白了上课老师的用意。
  这样的设计能让学生学习到有用的知识。应用文教学,要以“用”来引导、促进、检验“学”,这样才超越书本和课堂,无限接近学习的本质。
  2.应融入游戏活动
  学生天生喜爱游戏,具身理论让我们知道学生的身体动起来,思维才会动起来,身体与思维协同起来,才会有创造。
  用游戏打开思路。统编版五上第五单元的习作内容是要求学生介绍一种事物。因此,在课堂的一开始,老师说出一种事物的类别,大家在头脑中闪现自己最熟悉、最感兴趣的事物:“与动物有关”—你想到了什么呢?“与植物有关”—想到了什么呢?“与物品有关”—想到了什么呢?“与美食有关”—想到了什么呢?头脑中第一个跳出来的事物,可能就是你印象最深的事物。指导孩子写作文,一定要展开这样的头脑风暴,如果把想到的事物以及事物的特点用思维导图“画”出来,则更容易实现教学目标。
  在学习演讲稿的写作过程中,让《我是演说家》《超级演说家》等节目进入课堂,也可以回放莫言的演讲。北京时间2012年12月8日凌晨,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国作家莫言在瑞典学院,面对着几百名中外听众,发表了主题为“讲故事的人”的演讲。让学生观看演讲视频,获得真实的体验感。了解演讲可以讲述真实感人的故事,讲述诚恳动人的细节,而不是以高高在上的态度发表一些空话、大话。
  应用文教学因为具有一些固定的格式、表达方式,以及语言严谨、简洁的特点,而略显枯燥,教师要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用游戏来改变课堂面貌,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3.融入表达技巧
  我们倡导并向往自由表达,但“我手写我心”的前提是学生的大脑能指导“我手”用什么方法去写“我心”。应用文有实际的目的,更需要一定的章法技巧。统编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习作是“推荐一个好地方”。教学时,可以用故事来传递技巧:
  在安徽省的南部,有一个景点叫作桃花潭。这个景点,是因为大诗人李白的《赠汪伦》这首诗出名的。大家知道,汪伦特别仰慕大诗人李白,是李白的铁杆粉丝。可是怎样能够邀请到李白呢?他给李白写了封信,信中热情洋溢地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欣然前往。原来啊,十里桃花指的是桃花潭,万家酒店指的是姓万的人开的酒店。汪伦热情好客,李白将要走的那天,汪伦非常的不舍,一边唱着山歌一边为他送行。李白感动极了,留下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千古名句。
  这一故事,开启了学生的思维:汪伦凭什么能请动李白呢?他成功在哪儿?学生在探讨中明确:推荐一个地方,一段一意,表达要清;一节一法,表达要巧;一文一格,表达要新。动用自己的各种感受,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触到的、闻到的、想到的,都能细腻地表达出来。并对要推荐的地方进行适当的艺术化表达,推荐的效果就会更好。
  写读后感,需要做到“眼睛明亮身材棒”,用“引出书目—概述内容—议论人事—联系生活—总结全文”的思路来写。再如演讲稿与其他文体不同,标题要响亮,要会提出观点,更要会讲故事。这些表达技巧要融入游戏活动中,要置于写作的全过程。此外,应用文的特殊格式、一般写作思路等,要通过浅显易记的儿歌、口诀让学生熟悉和掌握。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