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方雨情未减,北方也迎来了大到暴雨。7月18日开始,北方多地遭受暴雨侵袭,河北邯郸、山西太原等地爆发城市内涝,部分道路交通中断。根据中央气象台统计,这是2016年入夏以来,华北、黄淮等地出现的最强降雨。
邯郸市内公共交通一度基本中断,城内滏阳河河水出现倒灌情况,部分地区水深齐腰。太原市24小时降雨达135毫米,城市中出现多处积水和路面塌陷,当地水务部门表示,内涝主要是由于排水系统不够完善加上降雨量比较大导致的。专家表示,暴雨造成的城市内涝暴露了城市的历史欠账。
另据中央气象台19日消息,受强降雨过程影响,19日白天,山西、河北、河南等地暴雨如注,多地出现短时强降雨,3小时雨量超过200毫米。山西太原及河北邯郸、邢台出现严重内涝,河南林州出现山洪。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表示,这次降雨过程成为今年入汛以来影响北方范围最广的降雨。
至此,北方多地开启暴雨模式,而河北、山西等部分城市亦随之迎来“城中看海”。但在众多业内人士看来,流成“海”的特大暴雨“百年一遇”,我国的城市内涝却并不罕见。住建部的资料显示,2007年至2015年,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超过360个城市遭遇内涝,其中六分之一单次水淹超过12小时,深度超过半米。
给城市加点海绵
城市与水如何和平相处?科学家们说:别着急,可以造一座海绵城市。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于如何缓解和改善城市内涝,很多城市都在积极探索。其中最简单也最常规的做法是:打通城市地下管网淤堵的地方,不断扩大城市地下管网容量。简而言之,就是加粗,70公分的不够,就用一米的,一米的不够,就用一米五的……然而,事实证明,这样的局部改造,往往跟不上城市发展的速度,甚至还产生了让人诟病的年年完工、年年开工的“马路拉链”现象。
近几年来,很多专家学者注意到了城市地下管网存在的问题之后,倡导建设海绵城市。海绵城市简单来说,就是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将城市的“渗功能”纳入城市规划体系,通过增加城市绿地面积,尽量使用下渗功能较好的地砖,将地表水进行下渗、储存,必要时可再次利用。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未来不再是单一的解决城市排水问题,还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更加长远地考虑了城市发展需求。
但考虑到要具体落实2020年20%的旧城区达到70%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2030年有80%的建成区实现70%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挑战就分外巨大。不单单是发达国家做到这点用了整整30年的时间,更是因为我国城市建设基础工程方面的历史欠账较大。按照现有目标,必然涉及大量的改建工程,考验严峻。
人和水爭一座城
与此同时,这块绿色海绵,是建立在长久以来人与水争夺城市、各有输赢的战场上。急速城镇化的中国,城市硬壳正在扩张。大量新增建筑矗立在被填的湖泊和湿地——城市海绵的天然气孔——上。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湖泊面积减少了15%,湿地退化了28%。
其实,“向水谋地”很早就开始了。清代乾隆初期,江汉平原上“无土不辟”,到晚清“陂泽为陇亩”,湿地湖泽被开垦为田地。这很自然,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湖北地区增添了近3000万张吃饭的嘴。
如今,压力只增不减。据联合国的数据,到2030年,中国将新增3.1亿城市居民,这相当于英国2014年人口的五倍。他们将推着城市的边沿不断扩大。“地只归水,就没有地方发展了,只归人也不行。”众多业内人士赞同蓄水垦殖的理念,“人与水共存。水小归人,雨量不大的时候围湖造田;水大归水,退田还湖。现在很多时候,暴雨来临,人们不记得这片土地应该还归水了。”
好在,迄今为止已有30个国内城市在试点建设海绵城市。这些城市的蓝图上,也同样面临着诸多挑战。微观层面上的景观技术仍需追赶,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我们仍然存在很多“欠账”。目前看来,即使完全依照美国或日本的样板,我们也很难避免看海的命运。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指出,工程的决策常常按政府部门、地区和功能进行管理,“却把水系统分解地支离破碎”:水和土分离,排水和给水分离,防洪和抗旱分离。“水本是地球上最不应该被分割的系统。”他在论文中指出,“要开始从‘水适应人’到‘人适应水’的转变。”
治涝没有“速效救心丸”
截至目前,2016年全国已有79座城市发生局部内涝。触目惊心的场景和由此带来的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城市看海”注定会被社会舆论高度聚焦,而如今又增加了一个备受质疑的新元素——海绵城市建设。
对于上述观点和看法,住房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中心副主任、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导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邢海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海绵城市建设确实能对缓解城市内涝起到很大作用,但它是一个由点、线、面构成的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时间和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如果因为出现‘城市看海’现象,就对海绵城市建设产生质疑,太过片面。”而同邢海峰持有类似看法的专家并不在少数。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副院长李迪华表示,海绵城市建设能应对的降雨,是“平均降雨概率事件”。对于极端强降雨造成的灾害损失和应对方案,必须冷静分析,绝不可以就此对海绵城市建设横加指责,甚至是简单地否定。
关于海绵城市建设同城市内涝治理之间的关系,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程晓陶则表示,过去,城市最怕的是外江洪水,但现在每年绝大多数城市受淹,都是暴雨内涝所致。城市缺少现代化内涝防治体系,不仅仅是管网建设不足,还包括蓄、滞、分、渗、调等综合性手段以及一系列法规、政策的调整。
因此,无论是上述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提交的“治涝答卷”,还是业界专家的观点,都说明海绵城市建设确实可以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尽管目前各试点城市在项目建设方面正在持续加码,但若是把海绵城市建设当成能在短时间内终结“城市看海”的“速效救心丸”,怕是注定要失望。因为,任何违背科学规律的强求,都只能是一厢情愿。
邯郸市内公共交通一度基本中断,城内滏阳河河水出现倒灌情况,部分地区水深齐腰。太原市24小时降雨达135毫米,城市中出现多处积水和路面塌陷,当地水务部门表示,内涝主要是由于排水系统不够完善加上降雨量比较大导致的。专家表示,暴雨造成的城市内涝暴露了城市的历史欠账。
另据中央气象台19日消息,受强降雨过程影响,19日白天,山西、河北、河南等地暴雨如注,多地出现短时强降雨,3小时雨量超过200毫米。山西太原及河北邯郸、邢台出现严重内涝,河南林州出现山洪。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表示,这次降雨过程成为今年入汛以来影响北方范围最广的降雨。
至此,北方多地开启暴雨模式,而河北、山西等部分城市亦随之迎来“城中看海”。但在众多业内人士看来,流成“海”的特大暴雨“百年一遇”,我国的城市内涝却并不罕见。住建部的资料显示,2007年至2015年,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超过360个城市遭遇内涝,其中六分之一单次水淹超过12小时,深度超过半米。
给城市加点海绵
城市与水如何和平相处?科学家们说:别着急,可以造一座海绵城市。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于如何缓解和改善城市内涝,很多城市都在积极探索。其中最简单也最常规的做法是:打通城市地下管网淤堵的地方,不断扩大城市地下管网容量。简而言之,就是加粗,70公分的不够,就用一米的,一米的不够,就用一米五的……然而,事实证明,这样的局部改造,往往跟不上城市发展的速度,甚至还产生了让人诟病的年年完工、年年开工的“马路拉链”现象。
近几年来,很多专家学者注意到了城市地下管网存在的问题之后,倡导建设海绵城市。海绵城市简单来说,就是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将城市的“渗功能”纳入城市规划体系,通过增加城市绿地面积,尽量使用下渗功能较好的地砖,将地表水进行下渗、储存,必要时可再次利用。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未来不再是单一的解决城市排水问题,还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更加长远地考虑了城市发展需求。
但考虑到要具体落实2020年20%的旧城区达到70%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2030年有80%的建成区实现70%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挑战就分外巨大。不单单是发达国家做到这点用了整整30年的时间,更是因为我国城市建设基础工程方面的历史欠账较大。按照现有目标,必然涉及大量的改建工程,考验严峻。
人和水爭一座城
与此同时,这块绿色海绵,是建立在长久以来人与水争夺城市、各有输赢的战场上。急速城镇化的中国,城市硬壳正在扩张。大量新增建筑矗立在被填的湖泊和湿地——城市海绵的天然气孔——上。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湖泊面积减少了15%,湿地退化了28%。
其实,“向水谋地”很早就开始了。清代乾隆初期,江汉平原上“无土不辟”,到晚清“陂泽为陇亩”,湿地湖泽被开垦为田地。这很自然,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湖北地区增添了近3000万张吃饭的嘴。
如今,压力只增不减。据联合国的数据,到2030年,中国将新增3.1亿城市居民,这相当于英国2014年人口的五倍。他们将推着城市的边沿不断扩大。“地只归水,就没有地方发展了,只归人也不行。”众多业内人士赞同蓄水垦殖的理念,“人与水共存。水小归人,雨量不大的时候围湖造田;水大归水,退田还湖。现在很多时候,暴雨来临,人们不记得这片土地应该还归水了。”
好在,迄今为止已有30个国内城市在试点建设海绵城市。这些城市的蓝图上,也同样面临着诸多挑战。微观层面上的景观技术仍需追赶,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我们仍然存在很多“欠账”。目前看来,即使完全依照美国或日本的样板,我们也很难避免看海的命运。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指出,工程的决策常常按政府部门、地区和功能进行管理,“却把水系统分解地支离破碎”:水和土分离,排水和给水分离,防洪和抗旱分离。“水本是地球上最不应该被分割的系统。”他在论文中指出,“要开始从‘水适应人’到‘人适应水’的转变。”
治涝没有“速效救心丸”
截至目前,2016年全国已有79座城市发生局部内涝。触目惊心的场景和由此带来的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城市看海”注定会被社会舆论高度聚焦,而如今又增加了一个备受质疑的新元素——海绵城市建设。
对于上述观点和看法,住房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中心副主任、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导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邢海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海绵城市建设确实能对缓解城市内涝起到很大作用,但它是一个由点、线、面构成的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时间和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如果因为出现‘城市看海’现象,就对海绵城市建设产生质疑,太过片面。”而同邢海峰持有类似看法的专家并不在少数。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副院长李迪华表示,海绵城市建设能应对的降雨,是“平均降雨概率事件”。对于极端强降雨造成的灾害损失和应对方案,必须冷静分析,绝不可以就此对海绵城市建设横加指责,甚至是简单地否定。
关于海绵城市建设同城市内涝治理之间的关系,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程晓陶则表示,过去,城市最怕的是外江洪水,但现在每年绝大多数城市受淹,都是暴雨内涝所致。城市缺少现代化内涝防治体系,不仅仅是管网建设不足,还包括蓄、滞、分、渗、调等综合性手段以及一系列法规、政策的调整。
因此,无论是上述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提交的“治涝答卷”,还是业界专家的观点,都说明海绵城市建设确实可以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尽管目前各试点城市在项目建设方面正在持续加码,但若是把海绵城市建设当成能在短时间内终结“城市看海”的“速效救心丸”,怕是注定要失望。因为,任何违背科学规律的强求,都只能是一厢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