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xinla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奥地利作曲家雨果·沃尔夫(Hugo Wolf,1860—1903),是欧洲浪漫主义音乐晚期在艺术歌曲领域有着突出贡献的作曲家之一。大多数音乐学家认为,他是继舒伯特、舒曼之后最具独创性的艺术歌曲大师。他一生共创作了270余首艺术歌曲,其中声乐套曲集有《莫里克歌曲集》、《艾兴多夫歌曲集》、《意大利歌曲集》、《歌德歌曲集》、《西班牙歌曲集》以及《老调子:凯勒歌曲集》和《米开朗基罗歌曲集》共七部。这些歌集是19世纪艺术歌曲创作的巅峰之作,集中展示了沃尔夫独特的创作手法和作曲理念。有评论家认为,沃尔夫在其歌集中实现了19世纪艺术歌曲创作的最高理想——诗歌与音乐的完美融合。
  从国内对沃尔夫歌集研究的现状来看,大多数研究都将视角放在《莫里克歌曲集》等几部较为常见的作品上,而对于其最后一部声乐套曲《米开朗基罗歌集》(或为《米开朗基罗诗三首》)则关注不多。在笔者看来,这部歌集虽然只有三首歌曲,但却宛如天鹅挽歌一般,是沃尔夫艺术歌曲创作生涯的唯美绝唱。因此,我们有必要以一种“重新发现”(rediscovery)的态度,去仔细研究该作品的意义。
  《米开朗基罗歌集》的创作背景简述
  1897年,对于喜爱沃尔夫的人来说是一个十分伤感和惋惜的年份。这一年,沃尔夫在完成了最后一部声乐套曲《米开朗基罗歌集》(Drei Gedichte Von Michelangelo)后,便坠入了精神疾病所造成的痛苦深渊。从此直至1903年2月去世,再无作品留世。因此,我们有理由将《米开朗基罗诗集》视为其艺术生命中的最后一部作品,从中去细细品味沃尔夫最后的精神世界。
  1897年春,沃尔夫在经过长时间的甄选之后,最终选取了瓦尔特·罗伯特-托尔诺(Walter Robert-Tornow )用德语翻译的米开朗基罗十四行诗(sonnet)中的三首,作为自己新的声乐套曲歌词①。这三首诗词的名字分别为:《我常思量》(Wohl denk’ich oft),《万事有始必有终》(Alles endet?熏 was entstehet),《心灵可感到?》(Fuhlt meine seele)。②正如大多数音乐学家所分析的那样,沃尔夫从来就不随随便便地选词谱曲,他“选用歌词时的文学趣味比以前的德国歌曲作家来的挑剔。他在一段时间内集中用一个诗人的诗作”③。在这之前,即1896年,沃尔夫的歌剧《市长》以及《意大利歌曲集(2)》相继问世,他在维也纳的声誉也日渐显著。众所周知,他长期在《沙龙书页》杂志中鼓吹瓦格纳而批评勃拉姆斯,因而在维也纳音乐圈内颇不受待见,生活也一度困苦潦倒。如今,看到自己长期在艺术歌曲领域辛苦的耕耘终于收到了成果,沃尔夫内心深处的愉悦与欣慰可想而知。因此,笔者推断,正是由于这种心境使然,才使得对选词一向挑剔的沃尔夫注意到米开朗基罗诗歌。因为在他看来,米开朗基罗诗歌中那种“苦尽甘来”的意味正是自己心境的真实写照。这一点,从该歌集的第一首《我常思量》中就已清晰的展现出来:
  
  Wohl denk’ich oft《我常思量》
  Wohl denk’ich oft an mein vergangnes Leben,
  遁去的岁月时时萦绕心上,
  Wie es vor meiner Liebe für dich war;
  正如我一腔对你的爱;
  Kein Mensch hat damals acht auf mich gegeben?熏
  有那个傻瓜关心我的存在,
  ein jeder Tag verloren für mich war?鸦
  对我来说任何一天都徒劳;
  Ich dachte wohl?熏 ganz dem Gesang zuleben?熏
  我常思量,整个生命之歌,
  auch mich flüchten aus der Menschen Schar,
  即是从人世羁绊中逃脱,
  genannt in Lob und Tadel bin ich heute?熏
  今日我所有荣耀以及责难,
  und dass ich da bin?熏wissen alle Leute?选
  全都为广大众人所理解!④
  
  从上我们不难看出,米开朗基罗在诗中清晰表达出自己在成名前后的心境变化——“过去,他是一位无名艺术家,现在,他举世闻名。”⑤这种前后心境的变化,以及那种“受尽苦难、终得圆满”的情境,无比贴切地契合着沃尔夫的内心世界。因此,作曲家选取这首诗歌作为自己的全新创作,也就不足为奇了。
  此外,笔者还想要修正一种错误的观点。有些文章中曾言,此歌集是作曲家身患重病时,“感到生命逐渐衰微的过程中,写下了这总结一生的辞世之作。”这种论调实乃谬误,因为沃尔夫在创作此作时正值1897年2月,而其精神疾病发作的时间是当年的7月或8月间。其后,在经历了数次令人心悸的病痛折磨后,沃尔夫于1903年2月辞世,年仅43岁。由此可见,从其创作完成歌集直至其去世,中间尚有6年的时间。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沃尔夫在创作《米开朗基罗歌集》时并不知道这是自己艺术生涯的绝笔,其后的精神疾病发作并不在作曲家的意料之中。因此,笔者不赞成将此歌集穿凿附会为“总结一生的此时之作”。总之,将其视作沃尔夫艺术生涯的最后一部作品是对的,但不能在评析此作品时附加更多夸张的臆想与猜测。
  《米开朗基罗歌集》的内容与结构解析
  第一曲《Wohl denk’ich oft》(我常思量),歌曲全长22小节,为二部曲式,歌曲的A部由四个乐句组成,建立在g小调上。B部也由四个乐句组成,开始部分为g小调,在第三个乐句(15—16小节)转入G大调,最后声乐部分结束在G大调的属和弦上,又经过四小节的尾奏,最终结束在G大调的主和弦上。
  歌曲以g小调阴郁的色彩为基调,钢琴用一连串让人感到纠结的伴奏织体渐次爬升,直至声乐部分开始出现。乐曲一开始,就给人以心头沉重的感觉。见谱例1。
   谱例1⑥
  
  在经过一段平铺直叙之后,仿佛阴雨霏霏的乐曲情绪发生了突然的变化。当诗歌的最后一句:genannt in Lob und Tadel bin ich heute?熏 und dass ich da bin?熏wissen alle Leute?选(今日我所有荣耀以及责难,全都为广大众人所理解!)出现时,g小调阴郁的色彩瞬间转入辉煌灿烂的G大调,仿佛云开日出一般使人心中顿时暖和起来,而全曲也在此时达到了最高潮。
  第二曲《Alles endet?熏was entstehet》(万事有始有终),歌曲全长45小节,采用带补充的二部曲式,歌曲转调十分频繁,沃尔夫艺术歌曲中常用的半音化进行,在此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曲作者对歌词那种敏感的体验和沉重的心情。
  该曲一开始,钢琴部分以PP的力度断续弹出和声织体,好似命运老人的嗟叹一般,为整部作品的情绪奠定了沉重的基调。声乐部分旋律进入后,连续下行10度,像是在诉说着时间的无情与人世的沧桑。乐曲在行进中经过多次转调,小调与大调的纠缠不休就像是人生的哀乐无常,纵然是有色彩亮丽的大调出现,也是转瞬即逝。这也十分贴切歌词“我等乃凡夫俗子,欢乐悲伤可奈何,浮世一切归于土,肉体形骸化无踪”中所蕴含的“超世”思想。
  乐曲在结尾又回到了原来的基调,钢琴那如骸骨般的织体伴奏,伴随着声乐旋律的不断下行而终结。作曲家用一种类似“哥特式”的笔触,揭示了生命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的轮回。
  第三曲《Fühlt meine Seele》(心灵可感到?),采用了通谱体结构,该曲调式调性的转换频繁,传统的大小调体系被完全打破。沃尔夫将半音化进行的写作手法发挥到了极致,并使之与歌词的意境完美契合。在这首歌曲中,也可看到他受瓦格纳音乐风格影响的痕迹,他在每一段结束的最后几小节和连接部分,采用调性模糊的手段使音乐连贯,造成了“无终旋律”的效果,而这也恰恰是瓦格纳音乐中最为显著的特征。
  歌曲在开始部分用 e 小调引入一个“爱情”动机,这个动机最早出现在《小鸟》(Das v?芽glein)中,其特征是旋律的两个部分以反方向朝同度汇聚,如下方谱例2所示:
   谱例2
  
  这是沃尔夫在艺术歌曲中所常用的动机,它常以各种姿态出现在沃尔夫的声乐作品中。在本曲中,该动机以一种温馨却带一丝伤感的情绪缓缓流动。
  整部作品的旋律线都以半音化的形式进行,其间充满着对人生意义的追问。调性的游移象征着曲作者思绪的飘逸,纵然有大调色彩的短暂介入,也很快被四处弥漫的哀伤情绪所湮没。当乐曲行进到结尾部分时,旋律突然进入自然音阶,仿佛被压抑的灵魂找到了通向自由天堂的入口,歌词在这里注释着:daran sind Herin?熏deine Augen Schuld.(上有着主宰,你明眸罪过)。
  可以看出,沃尔夫虽然在整部套曲中都营造着一种令人压抑甚至是“惊悚”的氛围,而在这个套曲的结尾,他还是以一种较为平缓的方式“解决”了听者心中的压抑。以笔者自身感受来看,沃尔夫的这部套曲尽管有一些看破红尘的“颓废”意味,但是在作曲家的内心深处仍蕴含着对光明未来的热望。
  《米开朗基罗歌集》的艺术内涵和价值意义
  沃尔夫有一句名言:“语言第一,然后才是音乐。”这句话生动地体现在他的创作当中。常有人言,沃尔夫是继承了舒伯特和舒曼的衣钵。然而,他与两位先贤最大的区别就在处理诗歌与音乐的关系上。
  沃尔夫称自己的艺术歌曲为“音乐诗”(musico-poetic)?熏这表现为“他对他所选择的诗人的鞠躬尽瘁的臣服。”⑦他总是集中一段时间专注地为某一诗人的作品谱曲,其对诗词的钻研态度达到了一种近于“癫狂”的态度。在他的作品中,诗词音韵与旋律配合的天衣无缝,诗词的意境在他的音乐中不仅得到了完美的诠释,甚至在某些作品中还升华了其原有的内涵。比如他在《意大利歌曲集》中用音乐表现出来的那种女人特有的神秘感和情怀,是那样的传神和深刻,竟使得诗人本身都始料未及。这恰如卡纳尔(Mosco Carner)所言:“沃尔夫的这一禀赋可以与其刻画人物的能力媲美,他所创作的微型人物速写,尤其是处于从狂喜到绝望的各种心境的恋人形象,其范围之广令人叹为观止。”⑧
  笔者认为,正是基于这样的一种写作态度和艺术追求,沃尔夫才在《米开朗基罗歌集》中将其对人生、世界和爱情的思考表达的淋漓尽致。
  我们不知道沃尔夫在1897年的春天是怎样的一种心境,以至于他会选择米开朗基罗的诗歌作为自己新的创作方向。在笔者看来,这样的“新”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选用十四行诗来作为歌词。米开朗基罗的这三个诗篇全部为十四行诗(sonnet)这种诗体。而这在沃尔夫以往的创作中是绝少涉及的。第二,选用主题如此沉重,哲理性如此深邃的诗作,在以往沃尔夫的歌曲中也是不多见的。虽然其中期作品中也不乏一些晦涩阴暗的作品。这两方面的“新”,促使沃尔夫将毕生的艺术思维和创作手段都浸淫其中,成就了这套传世佳作。
  通篇看来,《米开朗基罗歌集》表达了一种“超世”的思想感情,三首歌曲彼此连贯、情绪相通。在第一首歌曲中,沃尔夫借用米开朗基罗之口,道出了自己的心声:“过去我是无名艺术家,如今我举世闻名!”在这里,沃尔夫用小调色彩象征着自己长期压抑的情绪,最后的结尾部分,他用明亮的大调色彩宣誓自己终于获得了人们的肯定。这种音乐上的“二分法”,将其内心世界表露无遗。在第二首歌曲中,他又回到了熟悉的半音化创作方式上。上一首中刚刚彰显的喜悦与辉煌,转瞬便坠入一种莫名的沉重情绪中。在这首歌词中,我们能明显感到米开朗基罗面对死亡的态度,“万事有始也必有终,世间万物转瞬皆空。”而沃尔夫也用稀疏如骸骨般的伴奏音型,频繁的调性转换迎合着诗词的情绪。可以说,这首歌真正地体现出沃尔夫一直以来所依循的创作准则——“痛苦的、无情的真实,达到残酷程度的真实”。第三首诗歌,有学者认为是米开朗基罗的一首爱情诗。但是在沃尔夫的笔下,那种残酷的真实又一次得到显现。尽管开篇处有“爱情动机”的介入,但通篇乐曲给人的感觉仍是阴冷抑郁的。这首歌曲的基调为e小调,在长达十几小节内,繁复的在小调调性上的游移让人感到压抑。最后的自然音阶虽然冲淡了压抑的氛围,但最后结束段的音乐却表明作者仍在孤独的面对人世间种种的苦难。
  综上,我们可以看到,沃尔夫在《米开朗基罗诗歌》中所蕴含的意味是深远的。曲作者借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巨匠之诗作,深刻地表达出他对自我人生的思索。这是一种“客观的抒情”,是沃尔夫“将人生的意义以诗化的形式加以阐发”⑨。姑且不论他在创作此歌集时是否已经意识到生命即将走向终点,仅从此作中我们就能够感受到他长期以来的压抑与惶惑不安。值得一提的是,长期与沃尔夫不睦的勃拉姆斯也在行将就木之时创作了《四首严肃的歌》(Vier emste Ges?覿nge),无论是在体裁还是在意境上,都与沃尔夫的这部歌集惊人地相似。并且,二者都是为男低音或低男中音而作,而这是他们两人认为最能贴近其特质的声音类型。这让人不禁感叹,处在浪漫主义音乐时代晚期的德奥作曲家们,用音乐来表达对世界和人生的思考时竟都是那么的深邃和沉重。
  最后,笔者想对沃尔夫这部《米开朗基罗歌集》的价值意义再做一点阐发。由于沃尔夫的作品向来以“难以诠释”著称,因而在国内很少能够见到有关此作的演出。这一方面说明我国对其晚期作品研究尚未成为气候,另一方面也显现出演绎沃尔夫作品之艰深。的确,与其他艺术歌曲作家不同,沃尔夫本人对自己的作品就期待甚高。他在世时,就认为只有具备很高素养的社会名流才能够真正鉴赏他的作品。这也是他在德语国家内名声低于舒伯特、舒曼和勃拉姆斯的原因。而在非德语国家,能够真正欣赏沃尔夫作品的人就更少了。作为演绎着来说,不仅要精通德语发音,更要深刻理解和思考沃尔夫作品中诗歌的内容、意境和韵律,才能够准确地表达作品的内涵。而这对于非德语国家的人来说,实在太难了。因此,有评论家就曾这样说道:(沃尔夫)这些歌曲受到了富有经验的歌曲爱好者,而非一般的音乐会欣赏者的更高评价,对于后者而言,旋律与曲调美是首要标准。此外,当一代人中产生了众多相当出色的舒伯特、舒曼和勃拉姆斯作品的演唱者时,优秀的沃尔夫歌曲诠释者却较为稀有。⑩
  因此,如能有更多的演唱家完美精彩地演绎像《米开朗基罗歌集》这样有着深刻哲理和极高艺术性的作品,那势必将对我国的艺术歌曲教学和表演产生积极的影响。
  
  ①⑤据说沃尔夫在创作此歌集时最初写作了四首,第四首配曲名为“尘世与天堂的爱情”(Irdische und himmlische Liebe),但因作者不甚满意而废毁。详见?眼美?演卡纳尔著、晓兰译,《BBC音乐导读39——沃尔夫歌曲》?眼M?演,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32页。
  ②歌曲译名选自徐宜选辑、译配《沃尔夫艺术歌曲精选》,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第1版。
  ③?眼美?演格劳特、帕里斯卡《西方音乐史》,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年版,第680页。
  ④同③,第104页。
  ⑥谱例来自Leipzig.C.F.Peters?熏ca.1908.Plate9166?熏catalog3155.
  ⑦同①,第6页。
  ⑧同①,第17页。
  ⑨白君汉《客观的抒情与诗意的人生——胡戈·沃尔夫艺术歌曲的特质》,《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⑩同①,第22页。
  
  蔡占科 西安音乐学院声乐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责任编辑 张萌)
其他文献
2014年4月,谭先生继同年1月获得中国音乐“金钟奖”之终身成就奖后又获得了上海文艺家终身荣誉奖。谭先生把毕生心血都花在中国音乐传播事业、音乐教育事业和音乐理论建设事业中,主张社会主义音乐应该“大力弘扬民族音乐,积极普及古典传统音乐,严肃认真地引导通俗音乐”。几十年来,谭冰若先生以矢志不渝的精神推动着中国音乐的发展。本次的再访围绕今年谭获得这两项大奖之后的感想以及他一生的音乐思想、教学理念等问题展
史伯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孔子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社会需要在不同中互相促进,才能得到繁荣长久的发展。中国的音乐创作亦是如此,要以多元来丰富创作环境,刺激单一的作曲风格。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14年1月15日,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当代中国音乐器乐作品创作研讨会在中国文联举行。叶小纲、许舒亚、郭文景等作曲家作为第九届“金钟奖”器乐作品奖评委参加了此次研讨会,此外,许知俊、
音乐剧的风靡已有百年历史,其创作熔戏剧、音乐、歌舞于一炉,具有情感  化、通俗化、表演形式多样化的艺术特征,深受大众喜爱。近期由北京歌剧舞剧院精心打造的原创音乐剧《天桥》(编剧:王海平,导演:田沁鑫,作曲:廖勇),作为国内第一部即将走出国门,走进百老汇的音乐剧,以鲜明的现代性特征和传统的民族意蕴,将传统和现代巧妙融合,为我们展示了西方音乐剧本土化创作的成功案例。音乐剧《天桥》讲述的是辛亥革命背景下
不论什么时代,英雄——永远不能忘记!  不论什么时代,信仰——永远不能忘记!  本剧节目单封底语    以尽可能完美的歌剧艺术形式表现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主题,是总政歌剧团艺术家们在以往创作中始终坚持和追求的宗旨和目标。新时期以来,继《党的女儿》、《野火春风斗古城》、《太阳雪》等优秀剧目之后,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该团又一部力作《永不消逝的电波》在解放军歌剧院成功献演。尽管,饱满的艺术热
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主办,西安音乐学院承办的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第十七届年会于2012年7月13日至15日举行,来自全国传统音乐学领域的220余位专家、学者、年轻学子出席会议。会议预设黄河流域音乐文化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音乐生态学研究、传统音乐研究的新视野、音乐与科技五个主题,并在代表提交论文过程中延伸出跨界族群音乐文化研究、戏曲音乐与戏曲艺术研究、当代民族音乐创作研究、古琴音乐文化研究、乐器
曼纽尔·吉玛·拉比(Emmanul Gyimah Labi,1950~)是当代非洲著名的作曲家、音乐理论家和指挥家。自2006年以来,笔者和作曲家本人保持着通信往来,借以了解他的音乐创作与生活。本文介绍的是拉比的一部非洲钢琴套曲(方言>中的第二首(莲花)。  曼纽尔·吉玛·拉比1950年生于西非的加纳首都阿克拉,1964年到1971年在阿克拉的阿齐莫塔(Achimota)学校接受音乐启蒙教育,19
“器·乐——东方乐器博物馆藏世界民族乐器特展”开幕   2011年6月8—26日,由国家大剧院、上海音乐学院学院共同主办的“器·乐——东方乐器博物馆藏世界民族乐器特展”在国家大剧院北水下廊道东展厅隆重展出,开幕式上,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杨燕迪教授向国家大剧院赠送乐器。展览分别以非洲之魂、东方雅韵、美洲之歌、欧洲之乐、凤尾竹下、东方奇葩及)域高原等七个主题为板块,展出了来自世界五大洲几十个国家和
2006年10月18日至28日在深圳举行了“2006中国深圳国际钢琴协奏曲比赛”。这是一次成功的比赛,也是一次具有国际水平的比赛。笔者观看了比赛的全过程,认为其组织工作非常有序而完善,并且在不少方面具有创新精神。   创新之一:这次比赛是一次名副其实的“钢琴协奏曲比赛”!以往的钢琴比赛,包括国际性的大赛,一般都是三轮比赛,其中前两轮是独奏曲目,到了第三轮决赛才跟乐队合作钢琴协奏曲,也就是最后的六名
几年,越来越多的地方文化现象研究被冠名为某某地方学。2015年7月5日,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北京民族音乐研究与传播基地为此专门举办了一次学术研讨会。这次小规模的研讨会以中国音乐学院国乐“学术沙龙”第六期的名义,就如下几个讨论主题展开:1.音乐地方学的价值与意义;2.音乐北京学的对象与范围;3.北京音乐文化的地域特色;4.北京音乐的历史传统与时代变迁。这几个议题使“音乐地方学”从务虚的管理层面转
反复研读傅利民等编著的《民族器乐理论教学法》(下称《教学法》),感触颇多,驱使自己有写几行文字的想法。《教学法》共五章,全书结构严谨,论述丝丝入扣,线索一目了然,突出科学性和完整性,它是傅利民等多年民族器乐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之作,彰显了作者本人关于民族器乐教学的独到见地。该书也是作者学习经历和学术背景的写照:对于音乐教育学、心理学、民族音乐学理论的把握和灵活运用,对于民族器乐理论、配器和写作的熟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