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价上涨”是耳边每天都能听到的消息,以往一顿几块钱就能解决的早餐,需要十几二十几块了,以往去一趟菜市场,一二十元就能装满篮子,现在没一两百回不了家。请朋友吃顿饭,一桌人花费上千元很常见,买件品牌衣服要好几百块……城市里不但低收入群体发出了“我们要怎么活?”的悲声,就算所谓的中产家庭,也不得不精打细算,节省开支,以期手头能剩下点余钱。
这个情景很熟悉。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篇帖子,写的是北京地铁负责安检的年轻人的生活,这些年轻人,多来自农村或二、三线城市,经过求学或者别的渠道,成为城市交通事业的一分子,每天做着单调、辛苦的工作,拿着菲薄的收入,那篇帖子十分详尽地描述了这些“寻梦人”的清苦生活,具体的细节不记得了,但总的说来,帖子表述了这样的观点:他们是城市的最底层,入不敷出,看不到未来和希望。
之所以对这个帖子印象深刻,是因为它勾起了我对自身的回忆。這些80后、90后先在的状况,和我这个70后曾经的经历是多么地相似。我的人生第一份工作,月薪不过80元,每天在空旷的厂房里蚂蚁一样工作,疲累极了仰天躺在厂房前的水泥地上,大脑一片空白。那时候没有任何物质消费可言,唯一的奢侈经历是,过生日的时候花了半个月的工资请朋友们吃饭。那时候流行交笔友,而自己却时常连2毛钱一张的邮票也买不起。
我常揣测现在那些生活在物质贫困边缘的年轻人,是否和我当年那样,拥有羞愧和绝望感。人的尊严,有相当一部分是建立在刻意维持饱暖的物质基础上的,但人的终极自由当中,也包括经济独立的自由,从能吃饱饭到可以支配足够的金钱实现自己的个人愿望,这两者中间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我担心现在的年轻人们,是否能够捱得过这过程,是否足够坚韧,实现自己命运的蝶变。
相比于70后,80后、90后成长在更易于绝望的年代。70后的成长环境,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公正、温和的,当时虽也有富人,但基本上周边人都很穷,也没那么多奢侈品供富人挥霍。那时候文学是抵御贫穷的良好武器,除却文学之外,还有一个叫“希望”的东西存在,而这所谓的“希望”,即社会还给年轻人保留有一定的上升空间,只要努力,多少都还能够让自己摆脱困境。
而现在的环境用一个烂熟的词来形容就是“物欲泛滥”,物质成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最大标准,“消费”成为人人躲不过的时代病,而让人觉得遥不可及的奢侈品价格,以及让人想想都头大的生活必需品价格,非但没浇灭“消费热”,某种程度上反而助长了人的消费欲望。如果现在的年轻人觉得痛苦,那么他们的痛苦一方面来自对自身能力的怀疑,对上升空间被封堵后的无望,另一方面也来自物质社会的刺激。这个时候,“理性消费”已经成一个虚无的词汇,很多人都基本的生活保障都难以实现,和他们谈“理性消费”无异于和一个口渴的人谈节水。
我有一些弟弟、妹妹,也处在奋斗、挣扎的时期,我对他们说的一个简单道理是,“没钱也要活下去”,这是当年我对自己说过的话,别抱怨,别失望,先活下去再说,没人能帮助你,在愈加严苛的生存环境下,比拼的除了才学之外,更多地是比拼一个人的生存能力,而生存能力是需要付出劳动与智慧的,它会将一个人的惰性驱赶到无处可逃。别担心,你们再苦,也不会回到过去一张邮票也买不起的时代,也不会饿着肚子去工作。在别失去希望的同时,还要有改变环境的强烈愿望。改变先从自我做起,每个个体的改变会带来群体生存环境的大改变,那些被封闭的上升空间,早晚会被重新打破,而那个时候,机会会重新留给有准备的人。
这个情景很熟悉。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篇帖子,写的是北京地铁负责安检的年轻人的生活,这些年轻人,多来自农村或二、三线城市,经过求学或者别的渠道,成为城市交通事业的一分子,每天做着单调、辛苦的工作,拿着菲薄的收入,那篇帖子十分详尽地描述了这些“寻梦人”的清苦生活,具体的细节不记得了,但总的说来,帖子表述了这样的观点:他们是城市的最底层,入不敷出,看不到未来和希望。
之所以对这个帖子印象深刻,是因为它勾起了我对自身的回忆。這些80后、90后先在的状况,和我这个70后曾经的经历是多么地相似。我的人生第一份工作,月薪不过80元,每天在空旷的厂房里蚂蚁一样工作,疲累极了仰天躺在厂房前的水泥地上,大脑一片空白。那时候没有任何物质消费可言,唯一的奢侈经历是,过生日的时候花了半个月的工资请朋友们吃饭。那时候流行交笔友,而自己却时常连2毛钱一张的邮票也买不起。
我常揣测现在那些生活在物质贫困边缘的年轻人,是否和我当年那样,拥有羞愧和绝望感。人的尊严,有相当一部分是建立在刻意维持饱暖的物质基础上的,但人的终极自由当中,也包括经济独立的自由,从能吃饱饭到可以支配足够的金钱实现自己的个人愿望,这两者中间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我担心现在的年轻人们,是否能够捱得过这过程,是否足够坚韧,实现自己命运的蝶变。
相比于70后,80后、90后成长在更易于绝望的年代。70后的成长环境,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公正、温和的,当时虽也有富人,但基本上周边人都很穷,也没那么多奢侈品供富人挥霍。那时候文学是抵御贫穷的良好武器,除却文学之外,还有一个叫“希望”的东西存在,而这所谓的“希望”,即社会还给年轻人保留有一定的上升空间,只要努力,多少都还能够让自己摆脱困境。
而现在的环境用一个烂熟的词来形容就是“物欲泛滥”,物质成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最大标准,“消费”成为人人躲不过的时代病,而让人觉得遥不可及的奢侈品价格,以及让人想想都头大的生活必需品价格,非但没浇灭“消费热”,某种程度上反而助长了人的消费欲望。如果现在的年轻人觉得痛苦,那么他们的痛苦一方面来自对自身能力的怀疑,对上升空间被封堵后的无望,另一方面也来自物质社会的刺激。这个时候,“理性消费”已经成一个虚无的词汇,很多人都基本的生活保障都难以实现,和他们谈“理性消费”无异于和一个口渴的人谈节水。
我有一些弟弟、妹妹,也处在奋斗、挣扎的时期,我对他们说的一个简单道理是,“没钱也要活下去”,这是当年我对自己说过的话,别抱怨,别失望,先活下去再说,没人能帮助你,在愈加严苛的生存环境下,比拼的除了才学之外,更多地是比拼一个人的生存能力,而生存能力是需要付出劳动与智慧的,它会将一个人的惰性驱赶到无处可逃。别担心,你们再苦,也不会回到过去一张邮票也买不起的时代,也不会饿着肚子去工作。在别失去希望的同时,还要有改变环境的强烈愿望。改变先从自我做起,每个个体的改变会带来群体生存环境的大改变,那些被封闭的上升空间,早晚会被重新打破,而那个时候,机会会重新留给有准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