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庭作业是教师设计的、由学生在家里完成的一种学习任务。它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对于巩固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大部分农村学校布置的数学家庭作业,只重视理论知识考察的题目,倾向于应试教育,而且缺乏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富有情境的题目,使学生对家庭作业产生厌倦感,为了交差而完成作业,缺乏内在动力,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再加上我们农村学生的父母大部分都在外打工,接触子女的时间比较少,不能很好地督促子女认真完成家庭作业。于是,家庭作业质量很差。
新的形势、新的课程理念,给我们提出了“新”的任务。布置作业绝不是灵机一动、信手拈来的,而是一项充满创造性、艺术性的行为。可见,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应当成为学生课外、校外的一种生活过程和生活方式,对小学数学作业布置的形式进行深入而细致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在学生数学家庭作业设计方面作出了一些新的尝试,摒弃之前那些随意、枯燥、重复性的作业,结合自然、社会、生活、学校、家庭中的事件、现象,来设计内容多元、形式多样、角度多变的特色家庭作业,使学生自发地、主动地去获取、掌握知识,让孩子享受家庭作业的快乐,收到很好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作业内容生活化,呈现开放性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从生活中来的数学才是“活”的数学、有意义的数学。因此,家庭作业的设计,要联系孩子的生活实际,要使孩子感到喜闻乐见。在家庭作业的设计中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适度地引入一些具有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题目,不仅有利于学生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形成,而且可以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形成积极探索和力求创造的心理态势。
二、作业过程活动化,突出实践性
“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学生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才能感悟出数学的真谛,才能逐渐养成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勇于创新的习惯,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生在课堂上、书本里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只有与丰富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变得鲜活起来;只有经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才能变得丰满、深刻。因此,学生的数学家庭作业应该活动化、具有实践性,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感受、探索、应用所学知识,自主完善知识建构。例如: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后,安排这样两道题:(1)通过度量、计算,求出制造一个火柴盒的外壳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制造一个火柴盒的内盒又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2)如果每平方米墙面需2千克油漆,重新粉刷你的卧室,100千克油漆够吗?(本题学生要知道先测量出自己的卧室的长、宽和高,再求出自己的卧室四壁和天面的面积,最好还应扣除门窗的面积,然后再计算出100千克油漆够不够。)通过这两题的实践操作,使学生能进一步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加深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使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其思维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发展,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三、作业形式多样化,具有趣味性
“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要能引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发展”。作业本来是一种操作,它不仅限于书面作业,它还可以是一项活动,也可以是一件制作。我们的作业设计正应还其本来面目。
1、书面作业要创新,要讲究图文并茂,运用学生感兴趣的图片、表格、“对话”、情境图等形式,做到“寓做作业于兴趣中”。
2、布置阅读一些数学故事、数学知识,开展一些数学游戏活动,做到“寓做作业于游戏中”。
3、设计一些操作、实践活动,开展社会调查,做到“寓做作业于实践中”。例如:学了统计之后,可以布置调查所在的居民小区(或村民小组)各户的月用水量和用电量,并完成相应的统计表或者调查报告。又例如学习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知识后,组织学生开展“学雷峰,做好事”活动(修理学校、敬老院、邻居家的桌椅等)。
4、设计一些制作或者创作,做到“寓做作业于创作中”。例如教学“有趣的七巧板”后,可以布置学生用七巧板拼出一些有趣的图案。又例如学了“圆的认识”以后,布置学生用若干个圆创造一幅美丽的图案。
小学生的行为方式受情绪影响较大,感兴趣的事情干得起劲,反之则消极对待。新课程标准也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为了改变原有计算题枯燥、乏味的现象,针对学生作业中经常犯的一些错误,我设计了《数学医院》这样一个带有趣味游戏性的作业,让学生将自己最近两天常犯错的数学题送进数学医院诊疗,并填写病历。把一道道计算中的错题融合在故事情节中,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运算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学习兴趣。
四、作业数量个性化,迭现层次性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而教育的内容、形式、要求必须有多样性。为了让学生能自主地、富有个性地参与学习,家庭作业的设计增加了选择性、层次感,把作业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家庭作业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出难易程度及数量各不相同的题目,一般可分为必做题(A类学生完成)、选做题(B类学生完成)、挑战题(C类学生完成)。例如:教学“长方形的周长”后,设计出3道必做题(已知长和宽,求周长的基本题);2道选做题:(1)学校操场是一个长方形,长100米,比宽长40米。操场的周长是多少米?(2)量出家里的书桌或者饭桌的长和寬,并求出它的周长;1道挑战题:用一根长20厘米的线,你能围出几个不同大小的长方形?就是同一层次的题目,例如上述2道选做题,也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是独立完成,还是合作完成、咨询完成等。
总之,数学特色作业为孩子们提供了展示的舞台,分享着收获的喜悦,设置特色作业以来,吸引了更多的孩子投入到爱学数学、乐学数学、会学数学、想学数学的行动中来。我们设计形式多样的特色作业,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多彩,享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
新的形势、新的课程理念,给我们提出了“新”的任务。布置作业绝不是灵机一动、信手拈来的,而是一项充满创造性、艺术性的行为。可见,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应当成为学生课外、校外的一种生活过程和生活方式,对小学数学作业布置的形式进行深入而细致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在学生数学家庭作业设计方面作出了一些新的尝试,摒弃之前那些随意、枯燥、重复性的作业,结合自然、社会、生活、学校、家庭中的事件、现象,来设计内容多元、形式多样、角度多变的特色家庭作业,使学生自发地、主动地去获取、掌握知识,让孩子享受家庭作业的快乐,收到很好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作业内容生活化,呈现开放性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从生活中来的数学才是“活”的数学、有意义的数学。因此,家庭作业的设计,要联系孩子的生活实际,要使孩子感到喜闻乐见。在家庭作业的设计中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适度地引入一些具有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题目,不仅有利于学生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形成,而且可以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形成积极探索和力求创造的心理态势。
二、作业过程活动化,突出实践性
“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学生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才能感悟出数学的真谛,才能逐渐养成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勇于创新的习惯,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生在课堂上、书本里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只有与丰富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变得鲜活起来;只有经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才能变得丰满、深刻。因此,学生的数学家庭作业应该活动化、具有实践性,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感受、探索、应用所学知识,自主完善知识建构。例如: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后,安排这样两道题:(1)通过度量、计算,求出制造一个火柴盒的外壳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制造一个火柴盒的内盒又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2)如果每平方米墙面需2千克油漆,重新粉刷你的卧室,100千克油漆够吗?(本题学生要知道先测量出自己的卧室的长、宽和高,再求出自己的卧室四壁和天面的面积,最好还应扣除门窗的面积,然后再计算出100千克油漆够不够。)通过这两题的实践操作,使学生能进一步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加深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使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其思维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发展,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三、作业形式多样化,具有趣味性
“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要能引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发展”。作业本来是一种操作,它不仅限于书面作业,它还可以是一项活动,也可以是一件制作。我们的作业设计正应还其本来面目。
1、书面作业要创新,要讲究图文并茂,运用学生感兴趣的图片、表格、“对话”、情境图等形式,做到“寓做作业于兴趣中”。
2、布置阅读一些数学故事、数学知识,开展一些数学游戏活动,做到“寓做作业于游戏中”。
3、设计一些操作、实践活动,开展社会调查,做到“寓做作业于实践中”。例如:学了统计之后,可以布置调查所在的居民小区(或村民小组)各户的月用水量和用电量,并完成相应的统计表或者调查报告。又例如学习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知识后,组织学生开展“学雷峰,做好事”活动(修理学校、敬老院、邻居家的桌椅等)。
4、设计一些制作或者创作,做到“寓做作业于创作中”。例如教学“有趣的七巧板”后,可以布置学生用七巧板拼出一些有趣的图案。又例如学了“圆的认识”以后,布置学生用若干个圆创造一幅美丽的图案。
小学生的行为方式受情绪影响较大,感兴趣的事情干得起劲,反之则消极对待。新课程标准也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为了改变原有计算题枯燥、乏味的现象,针对学生作业中经常犯的一些错误,我设计了《数学医院》这样一个带有趣味游戏性的作业,让学生将自己最近两天常犯错的数学题送进数学医院诊疗,并填写病历。把一道道计算中的错题融合在故事情节中,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运算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学习兴趣。
四、作业数量个性化,迭现层次性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而教育的内容、形式、要求必须有多样性。为了让学生能自主地、富有个性地参与学习,家庭作业的设计增加了选择性、层次感,把作业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家庭作业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出难易程度及数量各不相同的题目,一般可分为必做题(A类学生完成)、选做题(B类学生完成)、挑战题(C类学生完成)。例如:教学“长方形的周长”后,设计出3道必做题(已知长和宽,求周长的基本题);2道选做题:(1)学校操场是一个长方形,长100米,比宽长40米。操场的周长是多少米?(2)量出家里的书桌或者饭桌的长和寬,并求出它的周长;1道挑战题:用一根长20厘米的线,你能围出几个不同大小的长方形?就是同一层次的题目,例如上述2道选做题,也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是独立完成,还是合作完成、咨询完成等。
总之,数学特色作业为孩子们提供了展示的舞台,分享着收获的喜悦,设置特色作业以来,吸引了更多的孩子投入到爱学数学、乐学数学、会学数学、想学数学的行动中来。我们设计形式多样的特色作业,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多彩,享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