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卒中的12种风险分层方案的比较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hl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已发表超过12种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中进行卒中风险分层的方案。这些方案的差异导致许多心房颤动患者的卒中风险估计不尽一致,从而在临床医师中引起混乱和抗凝治疗应用的不一致。

其他文献
卒中二级预防包括多种不同的治疗措施,其中包括危险因素的适当管理以及对血压和血脂的干预,这对于减少卒中复发至关重要。
大部分卒中发生在65岁以上的患者中,虽然已证实他汀类药物能有效预防近期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的复发性卒中,但尚不清楚老年患者与年龄较轻的患者从中获得的益处是否相同。为此,美国韦恩州立大学的Chaturvedi等进行了一项回顾性安慰剂对照研究以比较80mg阿托伐他汀在〈65岁和≥65岁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PDE4D是与缺血性卒中风险相关的一种新基因。一些重复研究得出了相互矛盾的结果,但许多研究的样本量很小而且检验效能不足。英国伦敦大学圣乔治医学院的Bevan等进行了一项汇总分析,把这些数据综合在一起,在较大的样本量中确定PDE4D与缺血性卒中风险的联系。
英国牛津拉德克利夫医院大学临床神经内科卒中预防研究组的Touze 等利用英国牛津郡的数据最近显示,对女性与男性一级亲属的比较中,女性比男性更可能有卒中家族史。为了测试这一研究结果的普遍性,他们进行了一项所有可用的已发表和未发表资料的全面系统评价。
颅内动脉瘤多因局部脑动脉管壁先天性缺陷和腔内压力增高引起。遗传、吸烟、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及血管炎等因素与其发生、发展有关。近年来,随着基因芯片技术的应用,颅内动脉瘤相关致病基因的研究得到了进一步深入,发现了一些与颅内动脉瘤发生密切相关的易感基因,提示颅内动脉瘤可能是一种由多个基因共同作用的多基因疾病。
美国加州大学卒中中心的Towfighi等应用来自1999-2004年(17061例)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调查(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HANES)的资料(美国成年人的一个全国代表性样本),在美国中年(35~64岁)个体中对卒中患病率的性别差异进行了评价,并确定了卒中的预测因素。
年龄、性别和血压可改变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及其2个主要部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与血管性死亡之间的联系。一个前瞻性研究协作组对基线记录血压与TC水平的一些血管性死亡前瞻性研究进行了
近年来,美国中年女性的卒中患病率已增高3倍,这促使医生们把责任归咎于肥胖的流行。在最近美国联邦健康调查中,1999-2004年期间近2%的中年女性(35~54岁)报告罹患卒中,而在1988-1994年期间进行的前一次调查中仅为0.5%左右。虽然这个百分比很小,因为大多数卒中发生在老年人中,但中年期卒中患病率的突然攀升及其背后的原因则是不祥之兆。在近年的调查中,即使有更多的女性服用药物控制胆固醇和血
在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卒中预防推荐发表以后,美国心脏协会和美国卒中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AHA/ASA)著述委员会对最近的一些试验结果进行了回顾。本文的目的是对这些新资料做简要回顾、更新某些推荐意见并说明进行这些修改的理由。在2个领域已发
椎动脉夹层分离可能与血管壁结构异常或环境因素有关。症状通常由夹层分离造成管腔狭窄或血凝块形成所致,包括颈后或乳突区疼痛伴随局部神经功能障碍。椎动脉夹层分离的诊断方法包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MRI、CT血管造影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等。治疗以抗凝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