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成都武侯祠是“中国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庙”,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明代藩王朱椿所为,宗旨是为彰显“君臣一体”。司马贞曾评论:“君臣一体,自古所难”,道出了封建社会关于“君臣一体”的现实与梦想的不一致。“君臣之义”的重要性,不可能超过“父子之亲”的伦理关系。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也不是“君臣一体”。之所以历代称颂诸葛亮,其实主要是封建统治者需要臣子学习诸葛亮的忠贞不贰而已。所以,本为突出刘备彰显“君臣一体”的“君臣合祀”,遂变成了臣为主,君为辅。这肯定是朱椿沒有预料到的。
关键词:
成都武侯祠;君臣合祀;君臣一体;自古所难;奇怪现象
成都武侯祠在全国非常有名,因为它不仅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更重要的是,它虽被民众称为武侯祠而大门高悬的却是“汉昭烈庙”。所以,它其实是全国唯一的纪念蜀汉皇帝刘备、丞相诸葛亮等君臣合祀的祠堂。这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遂被称为“中国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庙”。不过,这据说是为彰显“君臣一体”而产生的“君臣合祀”,很值得细细研究。
一、“君臣合祀”为彰显“君臣一体”
成都武侯祠之所以被称为“中国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庙”,在很大程度上是明代藩王朱椿所为。宋人祝穆《方舆胜览》载:“孔明初亡,百姓遇节朔,各私祭于道上……李雄称王,始为庙于少城,桓温伐蜀,夷少城,犹存孔明庙。”[1]这说明成都建有武侯祠的历史至少在西晋时期,只不过在少城内,并不在现在位置。从古至今,武侯祠都是成都一大胜迹,至今矗立在大门、二门之间的唐《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即为明证。据文献考证,成都历史上至少有七个武侯祠。可惜,这些武侯祠都在久远的历史中湮没了。
宋人任渊在绍兴三十年(1160年)撰的《重修先主庙记》指出,在唐宋时期的刘备墓东侧,即今天祠庙的位置上,有刘备庙、后主祠、武侯祠,三者约呈“品”字形相毗邻。此武侯祠始建于何时,限于史料缺乏,无从查考。据专家推测,可能建于南北朝。
唐宋时,刘备惠陵和武侯祠就是成都的一大名胜,前来拜谒的文人雅士络绎不绝,有的立石为记,有的吟诗抒怀。其中最著名的是杜甫于唐上元元年(公元760年)春来此踏访时写下的《蜀相》诗。“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这首脍炙人口的七律,在成都堪称妇孺皆知。此外,岑参的《先生武侯祠庙》、李商隐的《武侯古柏》、陆游的《谒汉昭烈惠陵及诸葛公祠宇》等诗,也不失为凭吊感怀之佳作。
明初,蜀献王朱椿到此拜谒。他看到的古迹是一片颓圯和荒芜,那是经元末战乱后的刘备庙、武侯祠(后主祠已在宋代庆历年间撤毁)。更让他心中不舒服的是:虽然两庙比肩而立,共受香火,但两座并行的庙宇却有了不同的待遇——祭祀皇帝刘备的汉昭烈庙略显门庭冷落,丞相诸葛亮的武侯祠却香火鼎盛。于是,他对这毗邻又自成一体的遗迹进行了一次全面的修缮和整合。从今存武侯祠明张时彻《诸葛武侯祠堂碑记》、明何宇度《益部谈资》等记载得知,朱椿以武侯祠逼近惠陵,“君臣宜一体”[2]为由,废除原在昭烈庙西侧的武侯祠,把诸葛亮像移入昭烈庙内刘备像东侧,关羽、张飞像排列于西。四川的官吏将北地王刘谌、诸葛亮之子诸葛瞻和镇守关口格斗而死的傅佥也陪祀庙内。自此后,惠陵、汉昭烈庙、武侯祠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君臣合祀结构。
朱椿的培修建设,改变了南北朝以来的武侯祠、汉昭烈庙之间的建筑布局。由原来毗邻的一陵、一庙、一祠,变成独立一庙。由于诸葛亮像和原刻立在武侯祠的唐代著名的《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即“三绝碑”)也移入庙中,这在主要人物和视觉上造成错觉,世人以为是刘备被移到诸葛亮祠内。结果在表面上看,是专祀诸葛亮的祠堂不存在了,但是人们按照习惯,仍将塑有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等像的庙宇习称为“武侯祠”。本为突出刘备,彰显“君臣一体”的“君臣合祀”,变成了臣为主,君为辅,这肯定是朱椿没有预料到的。
二、“君臣一体”是封建社会的梦想和渴望
对蜀献王朱椿关于“君臣宜一体”的做法,有许多人是赞成的。毕竟,真正做到了“君臣一体”,会减少许多矛盾甚至内乱,就会使社会更加安定。所以,对成都武侯祠的“君臣一体”,自有赞者。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四云: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象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清人赵毓楠《潭溪怀古》云:
涧溪溪水水茫茫,欲问东流意转伤。
万古关山总无改,千秋暮叶几苍黄。
景升儿子如豚犬,曹瞒奸雄空虎狼。
毕竟人和成帝业,君臣一体共流芳。
这两首诗,均推崇诸葛亮与刘备的君臣关系,认为他们做到了“君臣一体”。
可是,历史上真的有“君臣一体”吗?
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淮阴侯列传》中,注入了作者对传主的无限同情和感慨:汉朝开国大将韩信有非常突出的军事才能和累累战功,功高盖世,却落个夷灭宗族的下场。司马贞的《史记索隐》为此评论说:“君臣一体,自古所难。相国深荐,策拜登坛。沈沙决水,拔帜传餐。与汉汉重,归楚楚安。三分不议,伪游可叹。”[3]
“君臣一体,自古所难”这八个字,道出了封建社会关于“君臣一体”的现实与梦想的不一致。在封建社会,“君臣”怎么可能“一体”?所谓“一体”,应该是说关系密切或协调一致,犹如一个整体。《管子·七法》曰:“有一体之治,故能出号令,明宪法矣。”《汉书·礼乐志》曰:“二者并行,合为一体。”哪些关系可以“一体”呢?《仪礼·丧服》曰:“父子,一体也;夫妇,一体也;昆弟,一体也。”这些关系中就是没有“君臣”。宋陈亮《廷对策》曰:“君臣固当相与如一体也,何至有肆谗之人以恐惧其心志,而徊徨其进退哉!”这说明,“君臣一体”确实是封建社会时的人们的梦想和渴望。 自古以来,君臣之间是一种很特殊的关系。《易·序卦》说得很明白:“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即是说,君臣关系只能是上下级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儒家文化,在封建社会更是如此。儒家注重人伦道德,强调妥善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际关系很复杂,孟子概括为“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个排序特别强调:父子第一,君臣第二。
不过,百家争鸣中的法家,对儒家学说颇不以为然,韩非就在《忠孝》中批评“孔子本未知孝悌忠顺之道”。他主张:“人主虽不孝,臣不敢侵也。”即是说,君主再坏,为臣的也只能是绝对地服从、侍奉,不能有丝毫的不满和怀疑。他甚至说:“汤、武为人臣,而杀其主,刑其尸,而天下誉之。此天下所以至今不治者也。”就是如桀、纣一类的暴君,也是不能反对的。[4]韩非关于臣子要绝对服从君主以及“子事父、妻事夫”的论点,与孔子的“勿欺也,而犯之”的观点,和先秦正统儒家提倡的“民为贵”“民为邦本”的思想,是根本不同的。
秦汉以后,法家文化大倡,虽然在明面上仍然强调儒家文化,但是,“三纲”的产生,经过叔孙通对封建礼仪的强调,尤其是经过董仲舒对儒家文化的改造,法家文化成为了儒家文化的核心部分。在这样的情况下,“五伦”的排序发生了变化: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君臣”被提到第一位,父子退居第二。
“五伦”关系的前后变化,十分耐人寻味:难道秦汉以后的古人心中,“君臣之义”的重要性,果真超过了“父子之亲”?当然不可能!
三国时期发生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据《原别传》记载:魏太子为五官中郎将,天下向慕,宾客如云,而原独守道持常,自非公事不妄举动。……太子燕会,众宾百数十人,太子建议曰:“君父各有笃疾,有药一丸,可救一人,当救君邪,父邪?”众人纷纭,或父或君。时原在坐,不与此论。太子咨之于原,原悖然对曰:“父也。”太子亦不复难之。[5]魏文帝曹丕在为太子时,曾经在宴会上别出心裁地给诸位大臣出了一道必须讲真话的问答题:“如果君王、父亲同时得了绝症,可只有一丸药只能救一人,那应该是救君王还是救父亲?”大家议论纷纷,有人大声说救君王,有人小声说救父亲。只有为人耿介的大臣邴原沉默不语,可是曹丕却偏要问他答案。邴原于是大声回答:“当然是救父亲!”言外之意: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还用争论吗?邴原的回答对哪些说假话以媚上的人,无疑是狠狠打脸。
在封建社会,帝王们是非常渴望“君臣一体”的,所以他们自称“君父”,要求大臣自称“臣子”,将君主和父亲、臣下和儿子,合而为一,强行将本该只是“有义”的关系,纳入“忠孝”,改变为君臣父子,两位一体,形成封建专制时代的基本道德。虽然君臣关系在封建社会于名义上被尊为第一,但是,在臣民心中,却未必如此。成书于秦汉之际的《孝经》在“开宗明义章第一”就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6]它还是将父子一伦视为道德的根本,做人的第一要义。
三、刘备与诸葛亮也不是“君臣一体”
朱椿在成都搞彰显“君臣一体”的“君臣合祀”,可是,他是不清楚还是装糊涂——因为“君臣一体”在封建社会其实只是梦想而已。再说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在事实上也不是“君臣一体”的关系。
刘备自镇压黄巾起兵后,代理徐州,依附荆州,历遍坎坷,却在三顾茅庐后得遇诸葛亮,才取得联吴抗曹、收取荆州、坐拥益州之功,最终建蜀汉而称帝,年号章武。赫赫帝业,大半源于诸葛亮之谋。经过《三国演义》的渲染,“三顾茅庐”的故事在中国早已是妇孺皆知,刘备与诸葛亮之间所谓的君臣关系更是后来君臣效仿的楷模。不过,事实证明,他们之间的关系并非如此。刘备确实对关羽、张飞发自内心地说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7]其实,这仅是说说而已。从“三顾茅庐”后到“白帝城托孤”前,诸葛亮在蜀汉国的地位并非是第一人,诸葛亮与刘备之间的关系也说不上亲密无间。
在最初夺取西川的战争中,刘备身边的主要谋士是庞统、法正。从裴注引《吴书》中我们得知,正是因为法正见到刘备就献上益州可取之策,并将“蜀中阔狭,兵器府库人马众寡,及诸要害道里远近”等军事机密向刘备报告;而张松“又画地图山川处所,由是尽知益州虚实也”。这些极有价值的情报,为刘备夺取益州提供了先决条件。至于诸葛亮此时与关羽、张飞、赵云等主将,尚留镇荆州以防不测。直到庞统雒城阵亡后,诸葛亮方率张飞、赵云溯江馳援刘备。而在夺取汉中的战役中,也是以法正为谋士。在此期间,诸葛亮并没有率兵上阵,只是留在后方做点儿后勤工作而已,其受重视程度显然不如法正。
刘备夺取汉中之后进位汉中王,法正的排名是在诸葛亮之前。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后立即举兵伐吴,众大臣中只有赵云直谏劝阻,而诸葛亮似乎并未发表不同意见,刘备也没有把诸葛亮带在身边。当夷陵惨败之后,诸葛亮只能感叹地说:“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8]足以见得,刘备对法正才算称得上是言听计从,而诸葛亮则还是略逊一筹。
白帝城托孤,刘备确实对诸葛亮说过“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样的话,算是临终遗诏。当时,蜀中土著和刘备带入蜀的荆、襄旧部,本身存在一定的矛盾。后主刘禅非常平庸,让他处理好蜀汉内外的各种复杂关系,很难;刘备最为信任的法正、庞统都已死,辅佐刘禅之责只能交给诸葛亮了。需要指出的是,白帝城托孤,并非只托与诸葛亮一人,还托给益州大族李严,“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9]。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托孤”情形,所以诸葛亮只能“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10]
也许只有在这样的危机时刻,刘备才将蜀汉政权的安危托付给了诸葛亮;也即是说,此时,刘备和诸葛亮之间才算建立了真正的“鱼水关系”。对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在其《读通鉴论》中有过非常深刻的分析。他写道: 公之心,必欲存汉者也,必欲灭曹者也。不交吴,则内掣于吴而北伐不振。此心也,独子敬知之耳。孙权尚可相谅,而先主之志异也。夫先主亦始欲自疆终欲自王,雄心不戢,与关羽相得耳。故其信公也,不如信羽,而且不如孙权之信子瑜也。疑公交吴之深,而并疑其与子瑜之合……[11]
即是说,诸葛亮之心是存汉,存汉就一定要灭曹;不交结东吴则要受东吴的牵制,难以兴起北伐之师。而先主的心志与此并不相同。先主开始时想自强,后来则想自立为王,这种自信和雄心让他对诸葛亮未必全心相托;甚至远不如孙权之信任诸葛瑾。先主还怀疑诸葛亮与东吴的交谊太深,而且还怀疑他与诸葛瑾相勾结。这样看来,刘备与诸葛亮哪里是诚心诚意地“君臣一体”呢!之所以历代称颂诸葛亮,其实主要是封建统治者需要臣子学习诸葛亮的忠贞不贰而已。
虽然,朱椿可以霸道地将原来武侯祠的诸葛亮像移入汉昭烈庙,宣扬所谓的“君臣宜一体”;但他未能想到,此举却使得唐宋专祀诸葛亮的武侯祠不复单独存在。民众对此当然不予认同,于是便出现了明代张时彻碑中记载的奇怪现象:“或者曰:‘庙故祠武侯,后人更今祠,而蜀人至今称武侯庙云’,然则唐宋文人各咏昭烈、武侯二祠者,斯又何耶?志有之曰:武侯祠先在先主庙西,宋时屡加修葺,而元因之。皇朝洪武初,以昭烈庙实为陵寝所在,令有司春秋致祭蜀献王之国,首谒是庙,谓君臣宜一体。乃位武侯于东,关、张于西,自为文祭之。盖至武侯废祠,而乃以其碑碑庙中。观者不察,遂谓以武侯庙庙先主耳!”[12]
注释:
[1](宋)祝穆:《方舆胜览》,中华书局2003年版。
[2][12](明)张时彻:《诸葛武侯祠堂碑记》,载《文史杂志》1992年增刊《成都武侯祠研究专辑》。
[3]《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注引《索隐赞论》,中华书局1999年版。
[4](先秦)韩非,(清)王先慎集解:《韩非子》之“忠孝第五十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
[5]《三國志》卷十一《邴原传》注引《原别传》,中华书局1999年版。
[6]顾迁注译:《孝经》,中州古籍出版社2017年版。
[7][10](晋)陈寿:《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中华书局1999年版。
[8](晋)陈寿:《三国志》卷三十七《法正传》,中华书局1999年版。
[9](晋)陈寿:《三国志》卷四十《李严传》,中华书局1999年版。
[10](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十《三国》,中华书局1975年版。
作者单位:成都武侯祠博物馆
成都武侯祠是“中国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庙”,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明代藩王朱椿所为,宗旨是为彰显“君臣一体”。司马贞曾评论:“君臣一体,自古所难”,道出了封建社会关于“君臣一体”的现实与梦想的不一致。“君臣之义”的重要性,不可能超过“父子之亲”的伦理关系。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也不是“君臣一体”。之所以历代称颂诸葛亮,其实主要是封建统治者需要臣子学习诸葛亮的忠贞不贰而已。所以,本为突出刘备彰显“君臣一体”的“君臣合祀”,遂变成了臣为主,君为辅。这肯定是朱椿沒有预料到的。
关键词:
成都武侯祠;君臣合祀;君臣一体;自古所难;奇怪现象
成都武侯祠在全国非常有名,因为它不仅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更重要的是,它虽被民众称为武侯祠而大门高悬的却是“汉昭烈庙”。所以,它其实是全国唯一的纪念蜀汉皇帝刘备、丞相诸葛亮等君臣合祀的祠堂。这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遂被称为“中国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庙”。不过,这据说是为彰显“君臣一体”而产生的“君臣合祀”,很值得细细研究。
一、“君臣合祀”为彰显“君臣一体”
成都武侯祠之所以被称为“中国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庙”,在很大程度上是明代藩王朱椿所为。宋人祝穆《方舆胜览》载:“孔明初亡,百姓遇节朔,各私祭于道上……李雄称王,始为庙于少城,桓温伐蜀,夷少城,犹存孔明庙。”[1]这说明成都建有武侯祠的历史至少在西晋时期,只不过在少城内,并不在现在位置。从古至今,武侯祠都是成都一大胜迹,至今矗立在大门、二门之间的唐《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即为明证。据文献考证,成都历史上至少有七个武侯祠。可惜,这些武侯祠都在久远的历史中湮没了。
宋人任渊在绍兴三十年(1160年)撰的《重修先主庙记》指出,在唐宋时期的刘备墓东侧,即今天祠庙的位置上,有刘备庙、后主祠、武侯祠,三者约呈“品”字形相毗邻。此武侯祠始建于何时,限于史料缺乏,无从查考。据专家推测,可能建于南北朝。
唐宋时,刘备惠陵和武侯祠就是成都的一大名胜,前来拜谒的文人雅士络绎不绝,有的立石为记,有的吟诗抒怀。其中最著名的是杜甫于唐上元元年(公元760年)春来此踏访时写下的《蜀相》诗。“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这首脍炙人口的七律,在成都堪称妇孺皆知。此外,岑参的《先生武侯祠庙》、李商隐的《武侯古柏》、陆游的《谒汉昭烈惠陵及诸葛公祠宇》等诗,也不失为凭吊感怀之佳作。
明初,蜀献王朱椿到此拜谒。他看到的古迹是一片颓圯和荒芜,那是经元末战乱后的刘备庙、武侯祠(后主祠已在宋代庆历年间撤毁)。更让他心中不舒服的是:虽然两庙比肩而立,共受香火,但两座并行的庙宇却有了不同的待遇——祭祀皇帝刘备的汉昭烈庙略显门庭冷落,丞相诸葛亮的武侯祠却香火鼎盛。于是,他对这毗邻又自成一体的遗迹进行了一次全面的修缮和整合。从今存武侯祠明张时彻《诸葛武侯祠堂碑记》、明何宇度《益部谈资》等记载得知,朱椿以武侯祠逼近惠陵,“君臣宜一体”[2]为由,废除原在昭烈庙西侧的武侯祠,把诸葛亮像移入昭烈庙内刘备像东侧,关羽、张飞像排列于西。四川的官吏将北地王刘谌、诸葛亮之子诸葛瞻和镇守关口格斗而死的傅佥也陪祀庙内。自此后,惠陵、汉昭烈庙、武侯祠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君臣合祀结构。
朱椿的培修建设,改变了南北朝以来的武侯祠、汉昭烈庙之间的建筑布局。由原来毗邻的一陵、一庙、一祠,变成独立一庙。由于诸葛亮像和原刻立在武侯祠的唐代著名的《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即“三绝碑”)也移入庙中,这在主要人物和视觉上造成错觉,世人以为是刘备被移到诸葛亮祠内。结果在表面上看,是专祀诸葛亮的祠堂不存在了,但是人们按照习惯,仍将塑有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等像的庙宇习称为“武侯祠”。本为突出刘备,彰显“君臣一体”的“君臣合祀”,变成了臣为主,君为辅,这肯定是朱椿没有预料到的。
二、“君臣一体”是封建社会的梦想和渴望
对蜀献王朱椿关于“君臣宜一体”的做法,有许多人是赞成的。毕竟,真正做到了“君臣一体”,会减少许多矛盾甚至内乱,就会使社会更加安定。所以,对成都武侯祠的“君臣一体”,自有赞者。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四云: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象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清人赵毓楠《潭溪怀古》云:
涧溪溪水水茫茫,欲问东流意转伤。
万古关山总无改,千秋暮叶几苍黄。
景升儿子如豚犬,曹瞒奸雄空虎狼。
毕竟人和成帝业,君臣一体共流芳。
这两首诗,均推崇诸葛亮与刘备的君臣关系,认为他们做到了“君臣一体”。
可是,历史上真的有“君臣一体”吗?
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淮阴侯列传》中,注入了作者对传主的无限同情和感慨:汉朝开国大将韩信有非常突出的军事才能和累累战功,功高盖世,却落个夷灭宗族的下场。司马贞的《史记索隐》为此评论说:“君臣一体,自古所难。相国深荐,策拜登坛。沈沙决水,拔帜传餐。与汉汉重,归楚楚安。三分不议,伪游可叹。”[3]
“君臣一体,自古所难”这八个字,道出了封建社会关于“君臣一体”的现实与梦想的不一致。在封建社会,“君臣”怎么可能“一体”?所谓“一体”,应该是说关系密切或协调一致,犹如一个整体。《管子·七法》曰:“有一体之治,故能出号令,明宪法矣。”《汉书·礼乐志》曰:“二者并行,合为一体。”哪些关系可以“一体”呢?《仪礼·丧服》曰:“父子,一体也;夫妇,一体也;昆弟,一体也。”这些关系中就是没有“君臣”。宋陈亮《廷对策》曰:“君臣固当相与如一体也,何至有肆谗之人以恐惧其心志,而徊徨其进退哉!”这说明,“君臣一体”确实是封建社会时的人们的梦想和渴望。 自古以来,君臣之间是一种很特殊的关系。《易·序卦》说得很明白:“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即是说,君臣关系只能是上下级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儒家文化,在封建社会更是如此。儒家注重人伦道德,强调妥善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际关系很复杂,孟子概括为“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个排序特别强调:父子第一,君臣第二。
不过,百家争鸣中的法家,对儒家学说颇不以为然,韩非就在《忠孝》中批评“孔子本未知孝悌忠顺之道”。他主张:“人主虽不孝,臣不敢侵也。”即是说,君主再坏,为臣的也只能是绝对地服从、侍奉,不能有丝毫的不满和怀疑。他甚至说:“汤、武为人臣,而杀其主,刑其尸,而天下誉之。此天下所以至今不治者也。”就是如桀、纣一类的暴君,也是不能反对的。[4]韩非关于臣子要绝对服从君主以及“子事父、妻事夫”的论点,与孔子的“勿欺也,而犯之”的观点,和先秦正统儒家提倡的“民为贵”“民为邦本”的思想,是根本不同的。
秦汉以后,法家文化大倡,虽然在明面上仍然强调儒家文化,但是,“三纲”的产生,经过叔孙通对封建礼仪的强调,尤其是经过董仲舒对儒家文化的改造,法家文化成为了儒家文化的核心部分。在这样的情况下,“五伦”的排序发生了变化: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君臣”被提到第一位,父子退居第二。
“五伦”关系的前后变化,十分耐人寻味:难道秦汉以后的古人心中,“君臣之义”的重要性,果真超过了“父子之亲”?当然不可能!
三国时期发生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据《原别传》记载:魏太子为五官中郎将,天下向慕,宾客如云,而原独守道持常,自非公事不妄举动。……太子燕会,众宾百数十人,太子建议曰:“君父各有笃疾,有药一丸,可救一人,当救君邪,父邪?”众人纷纭,或父或君。时原在坐,不与此论。太子咨之于原,原悖然对曰:“父也。”太子亦不复难之。[5]魏文帝曹丕在为太子时,曾经在宴会上别出心裁地给诸位大臣出了一道必须讲真话的问答题:“如果君王、父亲同时得了绝症,可只有一丸药只能救一人,那应该是救君王还是救父亲?”大家议论纷纷,有人大声说救君王,有人小声说救父亲。只有为人耿介的大臣邴原沉默不语,可是曹丕却偏要问他答案。邴原于是大声回答:“当然是救父亲!”言外之意: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还用争论吗?邴原的回答对哪些说假话以媚上的人,无疑是狠狠打脸。
在封建社会,帝王们是非常渴望“君臣一体”的,所以他们自称“君父”,要求大臣自称“臣子”,将君主和父亲、臣下和儿子,合而为一,强行将本该只是“有义”的关系,纳入“忠孝”,改变为君臣父子,两位一体,形成封建专制时代的基本道德。虽然君臣关系在封建社会于名义上被尊为第一,但是,在臣民心中,却未必如此。成书于秦汉之际的《孝经》在“开宗明义章第一”就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6]它还是将父子一伦视为道德的根本,做人的第一要义。
三、刘备与诸葛亮也不是“君臣一体”
朱椿在成都搞彰显“君臣一体”的“君臣合祀”,可是,他是不清楚还是装糊涂——因为“君臣一体”在封建社会其实只是梦想而已。再说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在事实上也不是“君臣一体”的关系。
刘备自镇压黄巾起兵后,代理徐州,依附荆州,历遍坎坷,却在三顾茅庐后得遇诸葛亮,才取得联吴抗曹、收取荆州、坐拥益州之功,最终建蜀汉而称帝,年号章武。赫赫帝业,大半源于诸葛亮之谋。经过《三国演义》的渲染,“三顾茅庐”的故事在中国早已是妇孺皆知,刘备与诸葛亮之间所谓的君臣关系更是后来君臣效仿的楷模。不过,事实证明,他们之间的关系并非如此。刘备确实对关羽、张飞发自内心地说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7]其实,这仅是说说而已。从“三顾茅庐”后到“白帝城托孤”前,诸葛亮在蜀汉国的地位并非是第一人,诸葛亮与刘备之间的关系也说不上亲密无间。
在最初夺取西川的战争中,刘备身边的主要谋士是庞统、法正。从裴注引《吴书》中我们得知,正是因为法正见到刘备就献上益州可取之策,并将“蜀中阔狭,兵器府库人马众寡,及诸要害道里远近”等军事机密向刘备报告;而张松“又画地图山川处所,由是尽知益州虚实也”。这些极有价值的情报,为刘备夺取益州提供了先决条件。至于诸葛亮此时与关羽、张飞、赵云等主将,尚留镇荆州以防不测。直到庞统雒城阵亡后,诸葛亮方率张飞、赵云溯江馳援刘备。而在夺取汉中的战役中,也是以法正为谋士。在此期间,诸葛亮并没有率兵上阵,只是留在后方做点儿后勤工作而已,其受重视程度显然不如法正。
刘备夺取汉中之后进位汉中王,法正的排名是在诸葛亮之前。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后立即举兵伐吴,众大臣中只有赵云直谏劝阻,而诸葛亮似乎并未发表不同意见,刘备也没有把诸葛亮带在身边。当夷陵惨败之后,诸葛亮只能感叹地说:“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8]足以见得,刘备对法正才算称得上是言听计从,而诸葛亮则还是略逊一筹。
白帝城托孤,刘备确实对诸葛亮说过“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样的话,算是临终遗诏。当时,蜀中土著和刘备带入蜀的荆、襄旧部,本身存在一定的矛盾。后主刘禅非常平庸,让他处理好蜀汉内外的各种复杂关系,很难;刘备最为信任的法正、庞统都已死,辅佐刘禅之责只能交给诸葛亮了。需要指出的是,白帝城托孤,并非只托与诸葛亮一人,还托给益州大族李严,“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9]。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托孤”情形,所以诸葛亮只能“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10]
也许只有在这样的危机时刻,刘备才将蜀汉政权的安危托付给了诸葛亮;也即是说,此时,刘备和诸葛亮之间才算建立了真正的“鱼水关系”。对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在其《读通鉴论》中有过非常深刻的分析。他写道: 公之心,必欲存汉者也,必欲灭曹者也。不交吴,则内掣于吴而北伐不振。此心也,独子敬知之耳。孙权尚可相谅,而先主之志异也。夫先主亦始欲自疆终欲自王,雄心不戢,与关羽相得耳。故其信公也,不如信羽,而且不如孙权之信子瑜也。疑公交吴之深,而并疑其与子瑜之合……[11]
即是说,诸葛亮之心是存汉,存汉就一定要灭曹;不交结东吴则要受东吴的牵制,难以兴起北伐之师。而先主的心志与此并不相同。先主开始时想自强,后来则想自立为王,这种自信和雄心让他对诸葛亮未必全心相托;甚至远不如孙权之信任诸葛瑾。先主还怀疑诸葛亮与东吴的交谊太深,而且还怀疑他与诸葛瑾相勾结。这样看来,刘备与诸葛亮哪里是诚心诚意地“君臣一体”呢!之所以历代称颂诸葛亮,其实主要是封建统治者需要臣子学习诸葛亮的忠贞不贰而已。
虽然,朱椿可以霸道地将原来武侯祠的诸葛亮像移入汉昭烈庙,宣扬所谓的“君臣宜一体”;但他未能想到,此举却使得唐宋专祀诸葛亮的武侯祠不复单独存在。民众对此当然不予认同,于是便出现了明代张时彻碑中记载的奇怪现象:“或者曰:‘庙故祠武侯,后人更今祠,而蜀人至今称武侯庙云’,然则唐宋文人各咏昭烈、武侯二祠者,斯又何耶?志有之曰:武侯祠先在先主庙西,宋时屡加修葺,而元因之。皇朝洪武初,以昭烈庙实为陵寝所在,令有司春秋致祭蜀献王之国,首谒是庙,谓君臣宜一体。乃位武侯于东,关、张于西,自为文祭之。盖至武侯废祠,而乃以其碑碑庙中。观者不察,遂谓以武侯庙庙先主耳!”[12]
注释:
[1](宋)祝穆:《方舆胜览》,中华书局2003年版。
[2][12](明)张时彻:《诸葛武侯祠堂碑记》,载《文史杂志》1992年增刊《成都武侯祠研究专辑》。
[3]《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注引《索隐赞论》,中华书局1999年版。
[4](先秦)韩非,(清)王先慎集解:《韩非子》之“忠孝第五十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
[5]《三國志》卷十一《邴原传》注引《原别传》,中华书局1999年版。
[6]顾迁注译:《孝经》,中州古籍出版社2017年版。
[7][10](晋)陈寿:《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中华书局1999年版。
[8](晋)陈寿:《三国志》卷三十七《法正传》,中华书局1999年版。
[9](晋)陈寿:《三国志》卷四十《李严传》,中华书局1999年版。
[10](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十《三国》,中华书局1975年版。
作者单位:成都武侯祠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