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11年4月,IASB-FASB联合项目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最终完成,公布了关于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最新规定《2011年第4号会计准则更新——公允价值计量》(主题820)。这预示着国际两大会计准则委员会的相关规定基本实现了一致,也表明我国公允价值计量准则面临着持续趋同的挑战。本文分析比较了我国现阶段准则(2006年版)与主题820准则的差异,希望据此能为我国准则的持续趋同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企业会计准则 国际准则 FASB 公允价值准则
一、《2011年第4号会计准则更新——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简介
经过5年的修订,新版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终于完成,这对最终联合项目的趋同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主题820主要包括:总括部分,对FASB会计准则的具体修订,以及修订的分类。总括部分详尽阐述了更新版准则发布的原因;修订后准则影响的群体;修订过程的主要准备和修订的有效性;与原准则差异及原因等。在具体修订的部分,主题820以画线更正的方式清晰地指明了修改剔除的旧准则和更新后的准则。重点的修订部分用下画线做了强调,涵盖了准则介绍、适用范围、确认、初始计量、后续计量、披露等的具体规定。最后是用表格呈现可扩展商务语言形式的修订的分类。
二、我国企业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具体差异
(一)公允价值的含义
根据我国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资产和负债的金额应按公平交易中,非关联的,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来计量。而2011年的国际准则更新为,在可计量日销售一项资产收到的或转移一项负债支付的发生在市场参与者之间的有顺序的交易过程中的价格。
1.交易主体
交易主体的差别主要体现在是交易双方还是市场参与者的措辞上。在主题820准则中直接指明交易的主体为市场参与者,而不仅仅是我国现有准则中的交易双方。可见,国际准则缩小了交易主体可供理解的范围,这一用词的更改体现更为严谨的准则制定态度。主题820中820-10-05-1B特别指出公允价值是以市场信息为基础计量而非以单个具体企业实体为基础计量,从而保障计量结果的可比性、公正和客观。在具体的操作中,准则规定并不需要一味地寻找主要市场的存在,在主要市场不存在时,市场价格的确定以最有利市场中的价格为准。但是,需要以考虑所有可提供的合理信息为基础。
2.交易日期
交易日期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没有金额计量的准确日期规定的要求上和有明确限定为计量日的要求上。2011年国际准则特别限定金额为计量日价格,相比我国现有准则简单金额的规定,更加强调公允价值的时点概念,更为严谨,可操作性强。价格的计量通过直接观察或者专业现值技术或其他估值技术获得的,当价格信息不可观察时,价格的确定应当准确考虑确定该价格时所运用的假设。且应注意的是,不论以何种方式取得的价格的客观性都是一致的。以运输费用为例,主要市场公允价格应考虑特定情境下的运输成本。运输成本是指从当前位置运送到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所耗费的成本,由于运输资产要考虑相应的当前的资产存放位置,定价时可能会考虑该存放地点对价格的影响,因而应该做相应的调整以反映这部分的成本。
3.交易方向
在交易方向的差异上,主要是资产交换或者负债转移的规定和销售资产收到价格或者债务清偿付出价格规定。在国际准则中,约定交易在有顺序的市场环境中进行。按照交易的方向,价格有投入价与脱手价两种形式,主题820在价格概念的界定上体现了脱手价观。820-10-05-1D解释由于资产负债是会计计量的主要对象,因而公允价值的解释特别明确关注了资产交换债务转移的方向。公允价值以市场参与者的视角选择市场价格作为其直观计量形式,规定为“市场参与者在最有利市场中销售资产收到 的或者清偿负债付出的价格”。而我国2006年的企业公允价值会计准则中规定为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则无此脱手价观的体现,没有交易的方向指向性。
(二)公允价值的披露
从披露方面来看,我国准则与主题820准则的披露在总原则上保持一致,当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应资产和负债价格的确定无法通过直接观察得到,应当披露该计量价格确定使用的假设及其对当期损益或其他综合收益的影响。比如,公允价值计量的第三层级是专门为了不可观察出价格的资产和负债,为了有效地和当前期初余额比较,披露应该包含相关项目上的变动情况,以及任何影响损益表公允价值变动的因素。在特定情形下,报告主体应当披露公允价值的敏感信息,例如:對于不可观察出价格的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如果决定价格的变量中有一个或以上的变量发生变化,导致公允价值发生变化。此时,报告主体应披露公允价值变动的事实和该变化可能造成的重大影响以及报告主体可能的计量后果的方案。
三、结语
持续趋同阶段比较分析我国准则与国际准则差异的研究,对实现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的持续全面趋同有着现实意义,有利于会计准则发挥在实务中的指导意义。在公允价值准则的实务运用的国际趋同上,我国还有漫长的路要走。但只要清楚了解了现状的差距所在,就能切实缩小差异实现持续趋同。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务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
[2]企业会计准则—— 应用指南[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
[3]黄碧英.从国际会计准则看我国的公允价值[J].当代经济,2009(13).
[4] Fair Value Measurement-exposure draft,2009.
[5] Fair Value Measurement (Topic 820),2011.
作者简介:彭碧宁(1991-),女,湖北武汉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专业2009级本科生。
(责任编辑:唐荣波)
【关键词】企业会计准则 国际准则 FASB 公允价值准则
一、《2011年第4号会计准则更新——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简介
经过5年的修订,新版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终于完成,这对最终联合项目的趋同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主题820主要包括:总括部分,对FASB会计准则的具体修订,以及修订的分类。总括部分详尽阐述了更新版准则发布的原因;修订后准则影响的群体;修订过程的主要准备和修订的有效性;与原准则差异及原因等。在具体修订的部分,主题820以画线更正的方式清晰地指明了修改剔除的旧准则和更新后的准则。重点的修订部分用下画线做了强调,涵盖了准则介绍、适用范围、确认、初始计量、后续计量、披露等的具体规定。最后是用表格呈现可扩展商务语言形式的修订的分类。
二、我国企业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具体差异
(一)公允价值的含义
根据我国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资产和负债的金额应按公平交易中,非关联的,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来计量。而2011年的国际准则更新为,在可计量日销售一项资产收到的或转移一项负债支付的发生在市场参与者之间的有顺序的交易过程中的价格。
1.交易主体
交易主体的差别主要体现在是交易双方还是市场参与者的措辞上。在主题820准则中直接指明交易的主体为市场参与者,而不仅仅是我国现有准则中的交易双方。可见,国际准则缩小了交易主体可供理解的范围,这一用词的更改体现更为严谨的准则制定态度。主题820中820-10-05-1B特别指出公允价值是以市场信息为基础计量而非以单个具体企业实体为基础计量,从而保障计量结果的可比性、公正和客观。在具体的操作中,准则规定并不需要一味地寻找主要市场的存在,在主要市场不存在时,市场价格的确定以最有利市场中的价格为准。但是,需要以考虑所有可提供的合理信息为基础。
2.交易日期
交易日期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没有金额计量的准确日期规定的要求上和有明确限定为计量日的要求上。2011年国际准则特别限定金额为计量日价格,相比我国现有准则简单金额的规定,更加强调公允价值的时点概念,更为严谨,可操作性强。价格的计量通过直接观察或者专业现值技术或其他估值技术获得的,当价格信息不可观察时,价格的确定应当准确考虑确定该价格时所运用的假设。且应注意的是,不论以何种方式取得的价格的客观性都是一致的。以运输费用为例,主要市场公允价格应考虑特定情境下的运输成本。运输成本是指从当前位置运送到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所耗费的成本,由于运输资产要考虑相应的当前的资产存放位置,定价时可能会考虑该存放地点对价格的影响,因而应该做相应的调整以反映这部分的成本。
3.交易方向
在交易方向的差异上,主要是资产交换或者负债转移的规定和销售资产收到价格或者债务清偿付出价格规定。在国际准则中,约定交易在有顺序的市场环境中进行。按照交易的方向,价格有投入价与脱手价两种形式,主题820在价格概念的界定上体现了脱手价观。820-10-05-1D解释由于资产负债是会计计量的主要对象,因而公允价值的解释特别明确关注了资产交换债务转移的方向。公允价值以市场参与者的视角选择市场价格作为其直观计量形式,规定为“市场参与者在最有利市场中销售资产收到 的或者清偿负债付出的价格”。而我国2006年的企业公允价值会计准则中规定为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则无此脱手价观的体现,没有交易的方向指向性。
(二)公允价值的披露
从披露方面来看,我国准则与主题820准则的披露在总原则上保持一致,当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应资产和负债价格的确定无法通过直接观察得到,应当披露该计量价格确定使用的假设及其对当期损益或其他综合收益的影响。比如,公允价值计量的第三层级是专门为了不可观察出价格的资产和负债,为了有效地和当前期初余额比较,披露应该包含相关项目上的变动情况,以及任何影响损益表公允价值变动的因素。在特定情形下,报告主体应当披露公允价值的敏感信息,例如:對于不可观察出价格的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如果决定价格的变量中有一个或以上的变量发生变化,导致公允价值发生变化。此时,报告主体应披露公允价值变动的事实和该变化可能造成的重大影响以及报告主体可能的计量后果的方案。
三、结语
持续趋同阶段比较分析我国准则与国际准则差异的研究,对实现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的持续全面趋同有着现实意义,有利于会计准则发挥在实务中的指导意义。在公允价值准则的实务运用的国际趋同上,我国还有漫长的路要走。但只要清楚了解了现状的差距所在,就能切实缩小差异实现持续趋同。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务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
[2]企业会计准则—— 应用指南[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
[3]黄碧英.从国际会计准则看我国的公允价值[J].当代经济,2009(13).
[4] Fair Value Measurement-exposure draft,2009.
[5] Fair Value Measurement (Topic 820),2011.
作者简介:彭碧宁(1991-),女,湖北武汉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专业2009级本科生。
(责任编辑:唐荣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