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烟

来源 :当代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t_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炊烟是一种能给人以温暖和慰藉的乡村意象。
  “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就像是饱蘸浓墨随意地在原野上勾勒出来的极其简洁而又温暖的画卷。在冬日白雪的掩映下,在春夏稼禾的洇染中,在金色秋风抚慰下,几间茅屋,十几间土屋,几十间高低参差不齐的老屋,就那么极其随意地站立在山地或原野间,像常日里乡村街头蹴坐纳凉抑或晒太阳的老人,便是一个似乎亘古未变的村庄。如果把村庄比作一幅水墨画的话,那么炊烟应该是这幅画中最生动的要素。无论是清晨,还是黄昏,一个村庄,只要有炊烟袅袅升起,这村庄便是活的,便是暖的。因此,那些外出的游子,回望故乡,看到袅袅炊烟时,皆会泪眼婆娑。在他们的眼里,炊烟是村庄的象征,是家的象征。
  那些日日身处村庄之中的人们,到底对炊烟会是一种什么态度呢?实际上,炊烟虽然出现在村庄中,但“炊烟”一词更多却是出现在诗文里,出现在画卷中。炊烟作为文学艺术一种固定的意象,早已成了游子思念家乡和亲人的载体,它满足的是那些远游者的情感需求,也成了一些厌倦都市生活者精神回归的道具。炊烟对于他们来说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而身处村庄的人们,作为炊烟的制造者,他们的关注点更多会放在物质的层面,很少有精神方面的考量。不信,你看看那些大爷大娘会怎样回答你。他们一定会说:“炊烟有啥好,忒呛了!”
  许多时候,炊烟是做为农村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存在的。“自古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其中,“柴”被置于突出的位置。在过去的农村,人们家里很少烧煤,一来那时煤炭产量少,二来也买不起,因此家家户户做饭取暖的只有庄稼秸秆。记得小时候,生产队秋收后的秸秆是要按照工分来进行分配的,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秋收过后,每家每户都会倾巢出动,到田野里去刨庄稼茬子。玉米茬、谷茬、黍茬,用凿子刨出来,打掉土,整理好用麻绳捆了背回家去。这分配到户的庄稼秸秆、刨回去的庄稼茬子,晒干后甚至不等晒干便会进入农家的灶火、炕洞,做饭、取暖,维系农家年年月月的日常生活。至于炊烟,充其量只是农村生活的副产品罢了,农人是不怎么会去关注的,除非由于风道或其他原因炊烟倒灌进屋里,那只会引起他们的咒骂。
  作家朝阳在《炊烟为什么袅袅》中,曾认为一个人尤其是有乡村背景的人必须明白“炊烟是如何袅袅的”:一个农妇坐在灶火旁,往低矮的灶里添着柴草,因为没有什么东西能为柴草遮潮。潮湿的柴草不能充分燃烧,所以从烟囱里冒出“袅袅炊烟”。他认为“炊烟袅袅”这种极具美学效果的后边,是一个农妇不断的咳嗽声和被烟火熏红的眼睛。在这里,我们姑且不去论他这种“袅袅”分析论是否百分之百正确,仅就这种认识所显现的人性光芒就令我们敬重。
  在古代的知识分子眼里,田园风光是一种梦境般的理想,而炊烟则是这梦境的一种助推剂,似乎没有袅袅炊烟的乡村是不完整的。当然,从古至今,中国乡村也是与炊烟紧密相连须臾不分的。中国知识分子的袅袅炊烟梦一做就是几千年。这梦境是温暖的,更是温馨的,是家的感觉,也是情感的归宿,精神的归宿。“归去来兮,田园荒芜胡不归?”有着袅袅炊烟的田园乡村,似乎一直扮演着知识分子进可攻退可守角色的最后一块净土。或许这也无可厚非。我想说的只是,對于身处乡村中的那些炊烟的制造者们来说,他们虽然对炊烟不以为意,但其实一直也在做着一个梦,这个梦与那些游子以及知识分子的田园梦往往是背道而驰的,那是一个摆脱炊烟的梦。
  还得说说刨茬子。刨茬子在过去我生活的乡村完全是村人的自觉行为,这样的行为造成的结果有二:一是解决了村人的燃料问题;二是解决了土地耕作的需要。后来有几年的工夫,我们全家跟随父亲搬到另一个小镇去居住。秋天里学校号召学生们到田野里去刨茬子,并且说还给钱,具体给多少我记不得了。刨茬子还给钱,只是因为那个小镇产煤,人们取暖、做饭都烧煤,自然没人去刨茬子作燃料了。而就在几年以后,连家乡人也没人用茬子做燃料了,甚至连那些庄稼秸秆也大多躺在地里无人问津,只能就地烧毁。我由此知道,炊烟在它的制造者那里并不吃香,他们一直在做着一个摆脱炊烟的梦。
  或许,炊烟的产生本来就与贫穷相连着。当然,同时它也与温暖、田园、童年、家相连着。它是美的,也是丑的,它的存在本身便体现着一种悖论。它曾经困扰了一代又一代的乡村人,它也曾慰藉了一个又一个在外游荡无所归依的灵魂。或许,炊烟最终会消失在历史的天空中,停留在诗文、画作的意境里,引领着后人去作精神的寻古。但田园、家、温暖却永远不会消逝,只是,没有了炊烟的乡村田园,又会以一种什么新的物象来吸引人们饥渴的目光呢?
  (安海,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煤矿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迄今已在《散文》《散文百家》《散文选刊》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七十余万字。曾获得第七届全国煤矿文学乌金奖、“我的读书故事”征文奖等奖项。有作品入选多种选本及多地初、高中语文试卷。著有散文集《季节河》。)
  编辑:刘亚荣
其他文献
(三)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摘选)  坚持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  确保农产品供给,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要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毫不放松地抓好农业生产。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支持优势产区生产棉花、油料、糖料等大宗产品。  大力发展畜牧业、渔业、林业。切实抓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大中城市郊区要有基本的菜地面积和生
目的与意义:番茄红素是重要的天然类胡萝卜素,对人体具有保健作用,同时也是红色果肉西瓜中的主要色素,是决定西瓜果实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栽培西瓜较低的DNA多态性阻碍了高质量遗传图谱的构建和番茄红素含量主效QTL的研究。该研究中,笔者成功地利用自行开发的CAPS标记构建了一个包含16个连锁群的西瓜遗传连锁图谱,该图谱将有利于西瓜果肉番茄红素含量关键基因确定及其克隆的进一步研究,同时为西瓜果肉番茄红素含
从春到夏,喜爱诗词的电视观众还沉浸在年初央视那场诗词盛会所带来的喜悦与兴奋中,余温久久不散。但我们此次想探究的,不是一时的热,而是诗歌在众人心中原本存在的长久的生命力。  3月21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世界诗歌日。当晚,联合国官方微博连发4条消息,阐述诗歌对于人类的意义:  多姿多彩的诗歌是另一种对话的方式。它让我们看到,地球各个角落的我们都面临同样的问题,都有同样的感受。  诗歌是一种旅行,
2017年,对河北博物院副研究员郝建文来说,是他的一个学习年。这一年,他两次外出,一是去敦煌研究院参加国家文物局举办的《壁画保护修复技术培训班》,二是去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研究院,参加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中国古代壁画摹制技法人才培训》。50岁的人了,从年龄上说,在这两个班里他都是“老大”,有的同学与他女儿同龄。但在他看来,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活到老,就要学到老。  两次学习,时间安排都非常紧张。
因为甜瓜主蔓生长较弱,侧蔓的长势却十分旺盛,且薄皮甜瓜一般以子蔓、孙蔓结瓜为主,为调节甜瓜茎蔓的生长,生产上常采用摘心、整枝、打杈等技术。因此,整枝摘心是甜瓜管理的重要技术措施,是栽培成败的关键。生产上瓜农可采取以下3种方法进行整枝:  双蔓整枝 适用于温室、大棚甜瓜吊蔓栽培。主要方法:主蔓2叶1心至3叶1心时掐尖,在下部留2条健壮子蔓吊起,每条子蔓上每留1个瓜,瓜前选留2条侧枝(孙蔓),每个孙蔓
早晨五点半。起床,洗漱,补充收拾需随身携带的东西。然后早餐。六点半下楼,登车,出发。今天是正清明,小长假第一天,必须赶回老家给父母上坟扫墓。  昨晚,从岳阳赶到长沙与我们会合的舅子东方建议,连夜回祁东,被我否决。预报说有雨,雨夜长途开车毕竟安全系数较低。活到知天命的年龄,看多了生死,也能看淡生死,却对生命更加珍惜,对死亡更加敬畏。  天色灰暗欲雨,雨却没落下来。从浏阳河刮过来的风带有寒意。不过,风
《生态文明视域下农村体育生态化研究》一书的作者是孙刚教授,该书主要立足于生态文明社会背景下,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要求。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导下,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进程中,探讨如何发展与生态文明发展相匹配的农村体育是一项摆在各级政府和体育工作者面前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为了保护优秀传统文化,我国制定了饮食类非遗传承发展政策,搭建了完善的政策框架,使中国饮食文化从古代走向当代。主动传承优秀民族文化是当代人的使命,促进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是当代人的责任,我国应该继续推动饮食文化建设,使其与产业振兴相融合,促进文化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向提升。《东北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民间饮食技艺与习俗卷》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东北民间饮食为例,分别阐述了不同类别的民间饮
打开一本书,由纸上的文字进入一个故事,进入一种情绪或哲学思辨,那绝非简单的文字相遇,它是读者与作者超越时空的精神交流和灵魂感应,是一种相互交换身份、交换体验的心灵过程。有时候,我们读同代人的书毫无感觉,却能对千百年前的人生纠葛感同身受,这不仅仅是文字的功能,更是人生经验的碰撞与融合。阅读一本书,我们不仅仅是寻找自己,更多的还是希望遭遇一种别样的人生,或者,遇见一个灵魂上的故人。  或许,也正是因为
叶落青山关  我爱极了这暮年之色  它由黄金、骨骼、光阴  月亮的通达和秋风的隐忍组成  群山有尘埃落定后的宁静  偶尔的风吹草动  不过是郁积久了的一声叹息  石头开花了,仿佛历史有话要说  张张嘴却咽了回去  我端坐其上,明白自己的修炼  远不及石头的一二  有观光者八九,御风而行  仿佛奔跑的草籽,急于找安身之地  为教场沟而作  余下的四十年,我打算这样度过  每日采集清晨的鸟鸣和夜晚的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