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000多家制笔企业,20余万从业人口,年产圆珠笔400多亿支,这是“制笔大国”中国的真实写照。然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制造圆珠笔的笔尖材料却需要从国外进口。
2016年1月,李克强总理的“圆珠笔之问”引发了舆论广泛热议,也让这小小的圆珠笔尖成了中国制造业抹不去的“伤痛”。一时间,“中国连圆珠笔尖都造不出来”的无奈与感慨充斥了媒体和舆论。
时隔一年,万众期待的好消息传来,终于有中国企业耗时五年造出圆珠笔尖,且在未来两年有望完全替代进口。虽然这项技术比不上航天军工以及众多前沿科技,但是在民用科技领域,圆珠笔尖的成功制造可谓创新精神和工匠理念的完美结合。
焦点面面观
据中国制笔协会名誉副理事长陈三元介绍,圆珠笔尖包括笔尖上的球珠和球座体。球珠由黄铜、钢或者碳化钨等材料制成。由这些材料制成的圆珠笔,要满足在同一个角度下,连续不断地书写800米不出现断线情况才算合格。
其中,球珠用的碳化钨硬度比钢的硬度高数倍,仅比金刚石稍微差一点儿。对于直径0.5到1.0毫米的碳化钨球珠,我国不仅可以满足国内生产需要,还大量出口。碳化钨球珠的制造过程漫长,且对制造精度提出高要求。据介绍,生产一颗碳化钨球珠大约需要断断续续地研磨几十个小时。
制作困难的是球座体而不是球珠
圆珠笔尖对加工精度的要求极高,由于笔尖上不仅有小球珠,里面还有五条引导墨水的沟槽,生产加工中每一个小小的偏差都会影响书写的流畅度和使用寿命。笔尖的开口厚度不到0.1毫米,还要考虑到书写角度和压力,球珠与笔头、墨水沟槽位必须搭配得“天衣无缝”,加工误差不能超过0.003毫米。
长期以来,无论是笔尖球座体的生产设备还是原材料,都掌握在瑞士、日本等国家手中。笔尖最顶端的地方,厚度仅有0.3到0.4毫米。由于后期要进行高精度的加工,既要容易切削,加工时还不能开裂对不锈钢原材料提出了极高的性能要求。
“研发这个产品没有可借鉴的资料,成分的配比从几十公斤开始练,各种成分加入多少,这个次数没法统计了。”太钢集团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王辉绵表示。为了找到国外守口如瓶的保密配方,王辉绵他们必须摸索出一套前所未有的炼钢工艺,没有任何参考,只能不断地积累数据,调整参数,设计工艺方法。
经过5年里数不清的失败,在电子显微镜下,太钢集团终于看到了添加剂分布均匀的笔尖钢。试验在2014年12月取得成功,又經过十多次终试后,第一批切削性好的钢材终于出炉了。这批直径2.3毫米的不锈钢钢丝,被骄傲地写上了“中国制造”。
国产圆珠笔尖能省下多少成本
众所周知,圆珠笔尖生产工艺是海外制笔企业的核心机密,外企长期处于垄断地位。尽管曾有中国企业涉足这一领域,但由于技术缺乏,所生产的圆珠笔尖问题频出,远远达不到行业标准。
此次太钢集团在数年的研究和摸索中解决了易切削钢丝等核心难题,让其在切削后性能仍然保持良好,与圆珠笔芯完美结合,成功制造出圆珠笔尖。
“这一成果不仅是技术的成功,也打破了圆珠笔尖行业垄断。”兰格钢铁研究中心主任王国清表示。
国内制笔大户贝发集团总裁办主任张雪莲称,从日本或者瑞士进口一台不锈钢笔尖生产设备需要约400多万元人民币,进口国外的不锈钢线材每吨大概需要12万元人民币。而实验成功后,符合标准的国内不锈钢线材和国产不锈钢笔尖生产设备也会便宜很多。
热评选摘
球珠虽小,却代表着一个国家制造业的水平和能力。作为制造业大国,这些年来我们攻克了不少重工业、军工业方面的高精尖项目,航天、高铁等已然成为中国名片,但民用工业方面却相形逊色。此前,国人在海外抢购马桶盖、电饭煲现象屡屡见于报端,正是这一症结的缩影。如何让科技改造工艺路径、提升产品品质、精致国人生活,让“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阔步发展,应是中国制造业未来发展的着力点。
大国到强国,一字之差,却需要更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小小圆珠笔折射出的,是我国制造业很多领域都面临的问题:虽然产业规模居世界前列,设备也是世界一流,偏偏做出的产品档次不高。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企业过度追求“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短期利益,而忽略了产品的品质。可见,只有将一丝不苟、精雕细琢的精神理念融入生产、设计的每一个环节,中国制造才能实现由量到质的突破。
一个拥有工匠精神、推崇工匠精神的国家和民族,必然会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纯粹。在从制造业“大国”迈向“强国”的路上.我们还是要少一些投机取巧,多一些脚踏实地;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专注持久;少一些粗制滥造,多一些优品精品。用“精造”把“中国制造”推向世界领先的行列。
——刘畅
适用话题
创新、持之以恒、精益求精、工匠精神、中国制造
2016年1月,李克强总理的“圆珠笔之问”引发了舆论广泛热议,也让这小小的圆珠笔尖成了中国制造业抹不去的“伤痛”。一时间,“中国连圆珠笔尖都造不出来”的无奈与感慨充斥了媒体和舆论。
时隔一年,万众期待的好消息传来,终于有中国企业耗时五年造出圆珠笔尖,且在未来两年有望完全替代进口。虽然这项技术比不上航天军工以及众多前沿科技,但是在民用科技领域,圆珠笔尖的成功制造可谓创新精神和工匠理念的完美结合。
焦点面面观
据中国制笔协会名誉副理事长陈三元介绍,圆珠笔尖包括笔尖上的球珠和球座体。球珠由黄铜、钢或者碳化钨等材料制成。由这些材料制成的圆珠笔,要满足在同一个角度下,连续不断地书写800米不出现断线情况才算合格。
其中,球珠用的碳化钨硬度比钢的硬度高数倍,仅比金刚石稍微差一点儿。对于直径0.5到1.0毫米的碳化钨球珠,我国不仅可以满足国内生产需要,还大量出口。碳化钨球珠的制造过程漫长,且对制造精度提出高要求。据介绍,生产一颗碳化钨球珠大约需要断断续续地研磨几十个小时。
制作困难的是球座体而不是球珠
圆珠笔尖对加工精度的要求极高,由于笔尖上不仅有小球珠,里面还有五条引导墨水的沟槽,生产加工中每一个小小的偏差都会影响书写的流畅度和使用寿命。笔尖的开口厚度不到0.1毫米,还要考虑到书写角度和压力,球珠与笔头、墨水沟槽位必须搭配得“天衣无缝”,加工误差不能超过0.003毫米。
长期以来,无论是笔尖球座体的生产设备还是原材料,都掌握在瑞士、日本等国家手中。笔尖最顶端的地方,厚度仅有0.3到0.4毫米。由于后期要进行高精度的加工,既要容易切削,加工时还不能开裂对不锈钢原材料提出了极高的性能要求。
“研发这个产品没有可借鉴的资料,成分的配比从几十公斤开始练,各种成分加入多少,这个次数没法统计了。”太钢集团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王辉绵表示。为了找到国外守口如瓶的保密配方,王辉绵他们必须摸索出一套前所未有的炼钢工艺,没有任何参考,只能不断地积累数据,调整参数,设计工艺方法。
经过5年里数不清的失败,在电子显微镜下,太钢集团终于看到了添加剂分布均匀的笔尖钢。试验在2014年12月取得成功,又經过十多次终试后,第一批切削性好的钢材终于出炉了。这批直径2.3毫米的不锈钢钢丝,被骄傲地写上了“中国制造”。
国产圆珠笔尖能省下多少成本
众所周知,圆珠笔尖生产工艺是海外制笔企业的核心机密,外企长期处于垄断地位。尽管曾有中国企业涉足这一领域,但由于技术缺乏,所生产的圆珠笔尖问题频出,远远达不到行业标准。
此次太钢集团在数年的研究和摸索中解决了易切削钢丝等核心难题,让其在切削后性能仍然保持良好,与圆珠笔芯完美结合,成功制造出圆珠笔尖。
“这一成果不仅是技术的成功,也打破了圆珠笔尖行业垄断。”兰格钢铁研究中心主任王国清表示。
国内制笔大户贝发集团总裁办主任张雪莲称,从日本或者瑞士进口一台不锈钢笔尖生产设备需要约400多万元人民币,进口国外的不锈钢线材每吨大概需要12万元人民币。而实验成功后,符合标准的国内不锈钢线材和国产不锈钢笔尖生产设备也会便宜很多。
热评选摘
球珠虽小,却代表着一个国家制造业的水平和能力。作为制造业大国,这些年来我们攻克了不少重工业、军工业方面的高精尖项目,航天、高铁等已然成为中国名片,但民用工业方面却相形逊色。此前,国人在海外抢购马桶盖、电饭煲现象屡屡见于报端,正是这一症结的缩影。如何让科技改造工艺路径、提升产品品质、精致国人生活,让“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阔步发展,应是中国制造业未来发展的着力点。
大国到强国,一字之差,却需要更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小小圆珠笔折射出的,是我国制造业很多领域都面临的问题:虽然产业规模居世界前列,设备也是世界一流,偏偏做出的产品档次不高。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企业过度追求“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短期利益,而忽略了产品的品质。可见,只有将一丝不苟、精雕细琢的精神理念融入生产、设计的每一个环节,中国制造才能实现由量到质的突破。
一个拥有工匠精神、推崇工匠精神的国家和民族,必然会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纯粹。在从制造业“大国”迈向“强国”的路上.我们还是要少一些投机取巧,多一些脚踏实地;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专注持久;少一些粗制滥造,多一些优品精品。用“精造”把“中国制造”推向世界领先的行列。
——刘畅
适用话题
创新、持之以恒、精益求精、工匠精神、中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