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加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对满足安全知识的学习需求,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文化素质十分必要。通过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过程,必将引导师生从安全的本能期望,转变为保障安全的自觉行动。本文从高校安全知识需求出发,提出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校园;安全知识;安全文化建设
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活动中不可避免地遇到危险和事故发生,近年来我国的自然灾害突出,如地震、洪水、台风、干旱等重大灾害时有发生。四川汶川“5·12”特大地震时隔五年之后,今年4月20号四川雅安再次发生芦山大地震,国家和人民财产遭受巨大损失。一方面,我们看到国家、政府的灾害应急机制和事故救援的快速有力和效果今非昔比,发展很快。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考虑,当我们置身于这些天灾人祸造成的危险境地时,又该如何面对?笔者就当前高校安全文化建设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从安全知识的需求方面提出积极的思考。
一、重一般性安全保卫,轻安全文化知识教育
学校常规的安全检查、重点部位的消防灭火、校舍安全、食堂的卫生等安全活动开展十分普遍,起到了安定校园的作用。然而,对突发事件的报告、信息记录、处置和消除安全隐患等方面的安全知识教育尚存在一些的问题。
“4·20”芦山大地震发生时,地处100公里以外的成都等地都有强烈震感。虽然每年学校都有相关的灾害预警演习,但面对实际情况,仍然有部分学生出现了心理恐慌,有的还产生了请假不上学和暂时离校避震的想法,一段时间里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因此,根据这样的事件和类似可能存在的不利于安定、稳定因素的事件,以及其他突发的安全事件,学校都应当在相关规定中加以明确,并提出应对措施。这样,遇着这种情况时,就能及早、合理地来应对。这既有利于学校方面对学生进行及时的保护性心理干预,又有利于对突发安全事件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有效的防控措施,还有利于安全知识的普及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促进校园的安全和谐。
解决轻安全文化教育的问题,要从形式多元化的安全文化知识宣传入手。欧阳修的《泷冈阡表》中写道:“吾耳熟焉,故能详也。”没有深入广泛的宣传,学生就不可能对安全文化知识耳熟能详。安全文化知识的宣传,要有专门的宣传投入,可聘请专门的人才进行安全知识的宣讲;利用电视、幻灯、录放机等进行电化声像设备宣传;利用各种新闻媒介、校报、刊物、杂志宣传;举办安全知识防控讲座、报告会、研讨会、座谈会时时交流;进行应对自然灾害预防逃生演练,学习救护他人和自救的方法等等,以提高全体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心理学认为:“影响人的安全行为的既有自身的心理因素,如情绪、气质、性格、态度、能力等,还有社会心理因素,如社会知觉、价值观、经济条件、角色作用等。”安全文化宣传多元化正是从听觉、视觉、感觉、知觉等多方面、多层次来满足师生对获取安全知识的需求。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先进国家的做法,构建专门的灾害模拟体验中心,使学生在认知行为与灾害自救方面更加理性成熟,而非被动接受。宣传促进安全文化氛围的形成,校园安全文化的形成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又能起到引领人们接受安全观念、意识、行为和道德规范的作用,产生从无知到有知、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行为。而这是长期的行为,并非一时一日就做到。
二、专门的安全教育渠道少,获取安全文化知识渠道亟待开辟
据调查了解,不少高校的安全教育课设置只针对学科专业的需要。比如:某学院的机电专业设置了每月几课时的安全教育课时,有的甚至每月仅二课时,这样短的课时,却要完成系统的安全理论和安全知识的学习。值得注意的是,还有更多的专业,普遍没有设置相关的渠道来获取安全文化知识。因此,开辟安全文化教育的渠道来获取安全文化知识就更加重要了。比如:大灾发生后,我们看到,随着我国国力增强,举全国之力,集中财力、物力干大事,迅速投入预防自然灾害的和落实安全教育的经费,采取防灾、救灾、减灾措施,昔日的灾区如今已变成了花园新区,令世人瞩目。在地震发生后,四川已经开辟新的教育渠道,今年四川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共建的国内首个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在成都成立,学院将于2013年9月正式开课。“灾难学”将成为学生必修的课程。据了解,学院初期将设立七大专业、两个研究中心和一个研究所,学科涵盖社区重建、医疗护理、人居环境等方面,预计3年内学院将培养5000余名与“灾难学”相关的专业人才。
随着专业安全教育的发展,开辟多渠道获取安全文化知识和普及安全文化知识,应成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应该考虑的先行条件之一。笔者认为,可开辟的渠道主要有以下两条:一是可以直接利用学校拥有的安全专业教学资源,有目的地开展安全教育。可以以公开课的形式,为受教育者提供接受系统安全教育的渠道。二是联合安全科研院所、专业安全救助机构以及政府相关防灾减灾的管理部门,开发安全文化教育项目来向师生提供获取安全文化知识的渠道。
三、高校安全文化建设队伍的知识结构存在空白点,缺少骨干力量的培养
由于人们对安全校园、和谐校园的要求越来越高,涉及安全方面越来越广,对安全文化建设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就要求安全文化的组织推动者不仅仅是完成工作和任务,而是要面对不同的对象,掌握其特殊性,把工作的重心放在预防上。高校发生的安全事故和不安全现象呈现复杂性和多样性,可以概括为三大方面:一是不安全行为,如违反安全规定酿成事故或人为制造的公共事件产生破坏的事故;二是无知造成避险不当致残伤害自身或他人的危害;三是心理不健康引发的危害。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指出:“基层应急队伍是我国应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力量。但是,各地基层应急队伍建设中还存在着组织管理不规范、任务不明确、进展不平衡等问题。”我们要居安思危,教育者先受教育。学校的应急队伍可以通过从初级到高级、局部到整体发展模式进行。首先,要重视完善高校安全文化建设队伍的知识结构,以适应日益增长的防控事故和自然灾害应急需求。笔者认为,抓队伍的建设,有利于安全文化建设的推进。只有通过受教育,提高了对安全的认识,才会表現出对事故及灾难的应急的安全态度和行为。
国家安全标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中指出:“企业宜在管理者和普通员工中选拔和培养一批能够有效推动安全文化发展的骨干。这些骨干扮演员工、团队和各级管理者指导老师的角色,承担辅导和鼓励全体员工向良好的安全态度和行为转变的职责。”因此,高校也可以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从教职员工队伍和学生中选拔和培养一批能够有效推动高校安全文化发展的骨干,这是一项经常性、系统性和长期性的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骨干队伍的养培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二是明确目标实施的具体方案;三是整合校园各类资源,不断提升队伍的安全水平。在组建队伍的过程中,充分满足群众的参与和受益的愿望,并在群众的参与下,积极发挥骨干力量推动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作用。学校每年还要制订安全文化建设规划,并在规划中安排选拔和培养骨干的计划与工作。这样,高校的安全文化建设就会进一步向前发展。
安全文化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安全文化的建设需要群众的广泛参与,只有安全文化知识得到普及和人们的安全意识得到提高,当突发事件来临时,才能表现出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在思想上和行动上自觉地促进和维护校园的安全和谐。
参考文献:
[1]闪淳昌.中国劳动安全卫生迈向21世纪论文选集[C].北京:北京劳动出版社,1996:238.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Z].国办发[2009]59号.
关键词:校园;安全知识;安全文化建设
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活动中不可避免地遇到危险和事故发生,近年来我国的自然灾害突出,如地震、洪水、台风、干旱等重大灾害时有发生。四川汶川“5·12”特大地震时隔五年之后,今年4月20号四川雅安再次发生芦山大地震,国家和人民财产遭受巨大损失。一方面,我们看到国家、政府的灾害应急机制和事故救援的快速有力和效果今非昔比,发展很快。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考虑,当我们置身于这些天灾人祸造成的危险境地时,又该如何面对?笔者就当前高校安全文化建设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从安全知识的需求方面提出积极的思考。
一、重一般性安全保卫,轻安全文化知识教育
学校常规的安全检查、重点部位的消防灭火、校舍安全、食堂的卫生等安全活动开展十分普遍,起到了安定校园的作用。然而,对突发事件的报告、信息记录、处置和消除安全隐患等方面的安全知识教育尚存在一些的问题。
“4·20”芦山大地震发生时,地处100公里以外的成都等地都有强烈震感。虽然每年学校都有相关的灾害预警演习,但面对实际情况,仍然有部分学生出现了心理恐慌,有的还产生了请假不上学和暂时离校避震的想法,一段时间里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因此,根据这样的事件和类似可能存在的不利于安定、稳定因素的事件,以及其他突发的安全事件,学校都应当在相关规定中加以明确,并提出应对措施。这样,遇着这种情况时,就能及早、合理地来应对。这既有利于学校方面对学生进行及时的保护性心理干预,又有利于对突发安全事件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有效的防控措施,还有利于安全知识的普及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促进校园的安全和谐。
解决轻安全文化教育的问题,要从形式多元化的安全文化知识宣传入手。欧阳修的《泷冈阡表》中写道:“吾耳熟焉,故能详也。”没有深入广泛的宣传,学生就不可能对安全文化知识耳熟能详。安全文化知识的宣传,要有专门的宣传投入,可聘请专门的人才进行安全知识的宣讲;利用电视、幻灯、录放机等进行电化声像设备宣传;利用各种新闻媒介、校报、刊物、杂志宣传;举办安全知识防控讲座、报告会、研讨会、座谈会时时交流;进行应对自然灾害预防逃生演练,学习救护他人和自救的方法等等,以提高全体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心理学认为:“影响人的安全行为的既有自身的心理因素,如情绪、气质、性格、态度、能力等,还有社会心理因素,如社会知觉、价值观、经济条件、角色作用等。”安全文化宣传多元化正是从听觉、视觉、感觉、知觉等多方面、多层次来满足师生对获取安全知识的需求。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先进国家的做法,构建专门的灾害模拟体验中心,使学生在认知行为与灾害自救方面更加理性成熟,而非被动接受。宣传促进安全文化氛围的形成,校园安全文化的形成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又能起到引领人们接受安全观念、意识、行为和道德规范的作用,产生从无知到有知、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行为。而这是长期的行为,并非一时一日就做到。
二、专门的安全教育渠道少,获取安全文化知识渠道亟待开辟
据调查了解,不少高校的安全教育课设置只针对学科专业的需要。比如:某学院的机电专业设置了每月几课时的安全教育课时,有的甚至每月仅二课时,这样短的课时,却要完成系统的安全理论和安全知识的学习。值得注意的是,还有更多的专业,普遍没有设置相关的渠道来获取安全文化知识。因此,开辟安全文化教育的渠道来获取安全文化知识就更加重要了。比如:大灾发生后,我们看到,随着我国国力增强,举全国之力,集中财力、物力干大事,迅速投入预防自然灾害的和落实安全教育的经费,采取防灾、救灾、减灾措施,昔日的灾区如今已变成了花园新区,令世人瞩目。在地震发生后,四川已经开辟新的教育渠道,今年四川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共建的国内首个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在成都成立,学院将于2013年9月正式开课。“灾难学”将成为学生必修的课程。据了解,学院初期将设立七大专业、两个研究中心和一个研究所,学科涵盖社区重建、医疗护理、人居环境等方面,预计3年内学院将培养5000余名与“灾难学”相关的专业人才。
随着专业安全教育的发展,开辟多渠道获取安全文化知识和普及安全文化知识,应成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应该考虑的先行条件之一。笔者认为,可开辟的渠道主要有以下两条:一是可以直接利用学校拥有的安全专业教学资源,有目的地开展安全教育。可以以公开课的形式,为受教育者提供接受系统安全教育的渠道。二是联合安全科研院所、专业安全救助机构以及政府相关防灾减灾的管理部门,开发安全文化教育项目来向师生提供获取安全文化知识的渠道。
三、高校安全文化建设队伍的知识结构存在空白点,缺少骨干力量的培养
由于人们对安全校园、和谐校园的要求越来越高,涉及安全方面越来越广,对安全文化建设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就要求安全文化的组织推动者不仅仅是完成工作和任务,而是要面对不同的对象,掌握其特殊性,把工作的重心放在预防上。高校发生的安全事故和不安全现象呈现复杂性和多样性,可以概括为三大方面:一是不安全行为,如违反安全规定酿成事故或人为制造的公共事件产生破坏的事故;二是无知造成避险不当致残伤害自身或他人的危害;三是心理不健康引发的危害。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指出:“基层应急队伍是我国应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力量。但是,各地基层应急队伍建设中还存在着组织管理不规范、任务不明确、进展不平衡等问题。”我们要居安思危,教育者先受教育。学校的应急队伍可以通过从初级到高级、局部到整体发展模式进行。首先,要重视完善高校安全文化建设队伍的知识结构,以适应日益增长的防控事故和自然灾害应急需求。笔者认为,抓队伍的建设,有利于安全文化建设的推进。只有通过受教育,提高了对安全的认识,才会表現出对事故及灾难的应急的安全态度和行为。
国家安全标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中指出:“企业宜在管理者和普通员工中选拔和培养一批能够有效推动安全文化发展的骨干。这些骨干扮演员工、团队和各级管理者指导老师的角色,承担辅导和鼓励全体员工向良好的安全态度和行为转变的职责。”因此,高校也可以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从教职员工队伍和学生中选拔和培养一批能够有效推动高校安全文化发展的骨干,这是一项经常性、系统性和长期性的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骨干队伍的养培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二是明确目标实施的具体方案;三是整合校园各类资源,不断提升队伍的安全水平。在组建队伍的过程中,充分满足群众的参与和受益的愿望,并在群众的参与下,积极发挥骨干力量推动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作用。学校每年还要制订安全文化建设规划,并在规划中安排选拔和培养骨干的计划与工作。这样,高校的安全文化建设就会进一步向前发展。
安全文化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安全文化的建设需要群众的广泛参与,只有安全文化知识得到普及和人们的安全意识得到提高,当突发事件来临时,才能表现出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在思想上和行动上自觉地促进和维护校园的安全和谐。
参考文献:
[1]闪淳昌.中国劳动安全卫生迈向21世纪论文选集[C].北京:北京劳动出版社,1996:238.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Z].国办发[2009]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