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立德树人”的内涵出发,依据“立德树人”是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思路和新目标的立意,阐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理论依据和重要意义,并从创新方式方法、实践途径、工作机制等方面设计构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立德树人”成为党和国家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解决了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现实问题,它与思想政治教育关联密切,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行,使得当前我国社会价值观日益多元化,大大冲击了原有的社会秩序,也随之出现了道德失范、核心价值观缺失等多种社会问题。因此,高校重视“立德树人”,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要求,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更是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迫切要求。
一、立德树人的理论内涵
立德树人,基本含义是实现道德理想、培养人才,具体到当前高校教育事业即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立德是教育的本质内涵,也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教学、科研、管理等各个层面都要服务于“立德”,唯有立德,才能树人。因此,当下的“立德树人”即树立社会主义道德,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原则
(1)引导性原则。在构建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目标的引导性是在建构运行体系时对各组成部分要素的总体方向要求,也是实现教育根本任务的前提和基础,是在构建立德树人思想政治体系时,必须首先要考虑的前提条件。(2)系统性原则。无论是立德树人运行机制的内部系统体系,还是立德树人的外部环境体系,都必须进行整体性的统一和协调,才能让整个运行机制处于良性循环的运行状态。立德树人的内部构成要素一般体现的是资源、人员、制度体系等学校内的教育的系统体系。要通过整合将立德树人的目标任务与学校原有的系统和运转体系进行渗透和融合,形成一个共同的整体运行机制。(3)动态性原则。根据内外部条件的变化的新情势,及时调整各构成要素,在运动中构建立德树人的有效运行机制,并时刻保持立德树人运行机制动态平衡和源源不断的活力。
三、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
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应该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因此,构建社会、学校和家庭的三螺旋式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显得极为重要,三个层次共同作用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第一,优化社会环境;第二,营造学校环境;第三,营造家庭环境。(1)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主要是考虑采用社会主义科学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教育、革命历史教育等多种教育方式相结合,推动高校立德树人工作。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来强化教育,打造“红色”网站,传播马克思主义最新研究成果;加强爱国主义的理想信念教育,促进思想认识的升华,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深入开展革命历史教育,让大学生掌握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以及中国人民的奋斗历史,从中感悟出作为民族精神传承者的责任感,推动大学生对革命历史的理解实现由感性向理性升华。(2)培育先进的校园文化。着眼于大力弘扬高校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以高尚的道德情操、严谨的治学态度、创新的科研精神和民主的学术环境、良好的教学秩序及浓厚的学习氛围,实现校园文化润物无声中的立德树人。立足于满足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和感染力强的学习先进活动、主题教育活动、科技创新活动、文艺体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审美情趣,陶冶大学生道德情操,实现校园文化潜移默化中的立德树人。
参 考 文 献
[1]骆郁廷,郭莉.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及有效机制[J].思想教育研究.2013(7)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立德树人基本导向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课题批准号:JG14DB279)的部分研究成果。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立德树人”成为党和国家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解决了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现实问题,它与思想政治教育关联密切,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行,使得当前我国社会价值观日益多元化,大大冲击了原有的社会秩序,也随之出现了道德失范、核心价值观缺失等多种社会问题。因此,高校重视“立德树人”,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要求,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更是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迫切要求。
一、立德树人的理论内涵
立德树人,基本含义是实现道德理想、培养人才,具体到当前高校教育事业即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立德是教育的本质内涵,也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教学、科研、管理等各个层面都要服务于“立德”,唯有立德,才能树人。因此,当下的“立德树人”即树立社会主义道德,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原则
(1)引导性原则。在构建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目标的引导性是在建构运行体系时对各组成部分要素的总体方向要求,也是实现教育根本任务的前提和基础,是在构建立德树人思想政治体系时,必须首先要考虑的前提条件。(2)系统性原则。无论是立德树人运行机制的内部系统体系,还是立德树人的外部环境体系,都必须进行整体性的统一和协调,才能让整个运行机制处于良性循环的运行状态。立德树人的内部构成要素一般体现的是资源、人员、制度体系等学校内的教育的系统体系。要通过整合将立德树人的目标任务与学校原有的系统和运转体系进行渗透和融合,形成一个共同的整体运行机制。(3)动态性原则。根据内外部条件的变化的新情势,及时调整各构成要素,在运动中构建立德树人的有效运行机制,并时刻保持立德树人运行机制动态平衡和源源不断的活力。
三、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
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应该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因此,构建社会、学校和家庭的三螺旋式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显得极为重要,三个层次共同作用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第一,优化社会环境;第二,营造学校环境;第三,营造家庭环境。(1)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主要是考虑采用社会主义科学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教育、革命历史教育等多种教育方式相结合,推动高校立德树人工作。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来强化教育,打造“红色”网站,传播马克思主义最新研究成果;加强爱国主义的理想信念教育,促进思想认识的升华,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深入开展革命历史教育,让大学生掌握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以及中国人民的奋斗历史,从中感悟出作为民族精神传承者的责任感,推动大学生对革命历史的理解实现由感性向理性升华。(2)培育先进的校园文化。着眼于大力弘扬高校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以高尚的道德情操、严谨的治学态度、创新的科研精神和民主的学术环境、良好的教学秩序及浓厚的学习氛围,实现校园文化润物无声中的立德树人。立足于满足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和感染力强的学习先进活动、主题教育活动、科技创新活动、文艺体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审美情趣,陶冶大学生道德情操,实现校园文化潜移默化中的立德树人。
参 考 文 献
[1]骆郁廷,郭莉.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及有效机制[J].思想教育研究.2013(7)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立德树人基本导向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课题批准号:JG14DB279)的部分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