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1980年调到《奔流》的。我原来在商城县文教局,后来又调动到文化局。“文革”之后,《奔流》缺人,要从全省选拔人才,有两个条件:一个是高中语文教师,一个是发表过作品,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
我符合《奔流》选拔人才的条件,但当时父亲身体不好,我说我要晚点来。当时的主编是庞嘉季,他说那要请示老主席于黑丁。于老师得知我的情况,他说你这是孝子,等你两年吧。
另外,商城县不放人,信阳地区也不想让走。当时信阳地区要成立文联,想让我去文联当主席。虽然前景很诱人,但我不想当官,我一心只想搞业务。
1972年,我在《文艺作品选》(《奔流》前身)发了第一篇作品,那是我作家梦的第一步。后来《奔流》在上世纪80年代初重新复刊,我又成了第一个拿《奔流》稿费的人,那时候刚恢复稿费,我发了个头条,叫《香柏树》。
到了《奔流》编辑部以后,想叫我干秘书,但我还是想搞业务,当编辑。最后庞嘉季说,你可要想好啊。我说我想好了,地区文联主席我都不想要。他说,那行,你就当编辑吧。当官这个事儿说实在话,我压根儿没这个愿望,一点欲望都没有。那时候就想搞文学,当编辑。
《奔流》编辑部的宗旨是宁要三流作家的一流作品,不要一流作家的三流作品;还有就是注意发现新人,培养新人。
你比如写出《秋菊打官司》的陈源斌,当时是县城里的一个邮递员,没什么名气,但他就在《奔流》上发了作品,稿子是我编的。后来我到安徽开会,陈源斌以为我是女的。他跑到女同志那里去找,人家说“是个老头啊”。
你像现在已经是少将的周大新,就是从《奔流》“起家”的。1982年,他的短篇小说《第四等父亲》在《奔流》杂志上发表后,陕西电视台和湖南电视台都把这篇小说改编成了电视剧。中央电视台播放了陕西电视台拍摄的电视剧。当时,各电视台自己拍摄电视剧还是很少的,这件事对周大新的鼓励非常大。他心想:我可以搞创作,而且也能搞好。即便是在后期《奔流》与《莽原》合刊之后,他仍然积极给编辑部供稿,他的《大门打开一条缝》就是我编发的。他曾经专门到郑州来看我,后来关系好到什么程度呢。我缺稿子了,找他要。周大新说,我把《人民文学》的撤回来。他到《人民文学》把稿子要回来,给我。
《奔流》还有一个特点,培养青年作者。当时出了好几期“青年作家专号”,全是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讨论这个方案的时候,副主编王大海说为什么《奔流》能够受到青年作者的关注,就因为我们重视青年作者!
那时每天有几麻袋来稿。作为一个编辑,你要是想省事儿,看谁名气大,把稿子提上去,也很容易。但《奔流》的编辑不这样,我们是名气大的关注,没名的也关注。不论出名不出名,你要想发现新人,就必须好稿子坏稿子都得看。若有毛病,你提出意见,叫作者修改。有时候我们给作者写信,甚至跑去找作者,跟作者讨论修改方案。因为如果编辑要自己动手帮他修改的话,味道不一样,所以我们只是提出意见,让作者自己修改。
当年河南出作者多的原因,就因为我们是英雄不讲出处。你像很有名气的作者,我们退的稿件也很多,但有些转了好几个编辑部的稿件又到我们这儿来,我们也一样重视。没一点名气的作者,稿子只要是认真地写,有毛病就挑毛病,改改想法也要发,这是培养人嘛!
当年聚集在《奔流》周围的一大批青年作家,南阳的有周同宾、廖华歌、王俊义、周熠等,许昌的有李佩甫、刘向阳等,平顶山的有禹本愚、时宇枢、杨德田等,开封的有王不天、罗锐等,商丘有的张兴元等,新乡的有侯玉鑫等,安阳的有朱吉甫等,周口的有孙方友、南豫见、墨白等,信阳的杨东明、祝遵树、沈凡等,洛阳的张宇、张文欣等。这些作家后来都成为了文学豫军的领军人物。
原来河南省文联就以《奔流》为中心,最主要的人,到奔流来干。我感觉《奔流》的成功之处,就是编辑部“发现新人,培养新人”的指导思想。
文学艺术,一般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成长期,一个成熟期。成长期,虽然有毛病,但作品充满了活力,给人带来的艺术感受很深刻,有一种激情在涌动。一旦渡过成长期,到了成熟期,包括绘画、书法都一样,它就不再是创作,而是制造。尽管从艺术上讲,挑不出什么毛病,但是缺少活力。为什么都爱说青年人“后生可畏”,就是他们在文学创作上的那种活力,你找是找不来的,他们本身有那种活力爆发。你比如一棵幼苗,刚刚发芽的时候,是很脆弱,但是它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顶起一个大石头,它的这种成长本身就是一种奇迹。
编辑部编发文章,炒剩饭很容易,但发现苗子才是最好的。人才的培养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前一天发芽,第二天就能成为大树,不是那样,他有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表现出一种顽强的生命力。因此我认为《奔流》在抓业余作者的培养上,很典型。
为了培养年轻的作者,《奔流》还组织了创作班,把正在创作中作者集中到一块儿,然后给大家串串稿子,进行再加工。像张宇、刘向阳,都参加过《奔流》的创作班。
除了创作班,还组织笔会。记得在八里沟开笔会,是我去踩点、安排的。当时的照片我留的还有,但我现在年纪大了,找不到放哪儿了。
我是从1980年开始到《奔流》编辑部工作,一直干到《奔流》与《莽原》合并。1993年到文联印刷厂去当书记,后来我又到办公室当副主任。机构改革的时候,我到联络处当副处长、处长,彻底从政了。
这么多年来,我对《奔流》的感情是深厚的。《奔流》是源远流长的,从河南文学起步开始,地上河到地下河,又流出来,感觉到既兴奋又喜欢。
《奔流》能够在新时期复刊,是件了不起的事儿,很多人向我询问《奔流》复刊的情况。我希望复刊后的《奔流》,能够把传统继承一部分,随着形势的新变化,还要跟新媒体结合着搞。我为啥写“奔流不息”四个字作为奔流60周年的贺词。我感觉到圣火在我心中燃烧了很多年,像是滔滔的黄河水一样。我在《奔流》干了十多年,真有感情,提到这个名字,我心里都感到激动,真希望它能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读者面前。有很多人不认识我了,但一提到《奔流》,他们说我知道。我自己也是从《奔流》走出來的,是伴随《奔流》的成长而成长起来的,我从一个县城、一个大山区,来到省会郑州,来了以后我哪都不想去了,我说这就是我的家了。
我符合《奔流》选拔人才的条件,但当时父亲身体不好,我说我要晚点来。当时的主编是庞嘉季,他说那要请示老主席于黑丁。于老师得知我的情况,他说你这是孝子,等你两年吧。
另外,商城县不放人,信阳地区也不想让走。当时信阳地区要成立文联,想让我去文联当主席。虽然前景很诱人,但我不想当官,我一心只想搞业务。
1972年,我在《文艺作品选》(《奔流》前身)发了第一篇作品,那是我作家梦的第一步。后来《奔流》在上世纪80年代初重新复刊,我又成了第一个拿《奔流》稿费的人,那时候刚恢复稿费,我发了个头条,叫《香柏树》。
到了《奔流》编辑部以后,想叫我干秘书,但我还是想搞业务,当编辑。最后庞嘉季说,你可要想好啊。我说我想好了,地区文联主席我都不想要。他说,那行,你就当编辑吧。当官这个事儿说实在话,我压根儿没这个愿望,一点欲望都没有。那时候就想搞文学,当编辑。
《奔流》编辑部的宗旨是宁要三流作家的一流作品,不要一流作家的三流作品;还有就是注意发现新人,培养新人。
你比如写出《秋菊打官司》的陈源斌,当时是县城里的一个邮递员,没什么名气,但他就在《奔流》上发了作品,稿子是我编的。后来我到安徽开会,陈源斌以为我是女的。他跑到女同志那里去找,人家说“是个老头啊”。
你像现在已经是少将的周大新,就是从《奔流》“起家”的。1982年,他的短篇小说《第四等父亲》在《奔流》杂志上发表后,陕西电视台和湖南电视台都把这篇小说改编成了电视剧。中央电视台播放了陕西电视台拍摄的电视剧。当时,各电视台自己拍摄电视剧还是很少的,这件事对周大新的鼓励非常大。他心想:我可以搞创作,而且也能搞好。即便是在后期《奔流》与《莽原》合刊之后,他仍然积极给编辑部供稿,他的《大门打开一条缝》就是我编发的。他曾经专门到郑州来看我,后来关系好到什么程度呢。我缺稿子了,找他要。周大新说,我把《人民文学》的撤回来。他到《人民文学》把稿子要回来,给我。
《奔流》还有一个特点,培养青年作者。当时出了好几期“青年作家专号”,全是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讨论这个方案的时候,副主编王大海说为什么《奔流》能够受到青年作者的关注,就因为我们重视青年作者!
那时每天有几麻袋来稿。作为一个编辑,你要是想省事儿,看谁名气大,把稿子提上去,也很容易。但《奔流》的编辑不这样,我们是名气大的关注,没名的也关注。不论出名不出名,你要想发现新人,就必须好稿子坏稿子都得看。若有毛病,你提出意见,叫作者修改。有时候我们给作者写信,甚至跑去找作者,跟作者讨论修改方案。因为如果编辑要自己动手帮他修改的话,味道不一样,所以我们只是提出意见,让作者自己修改。
当年河南出作者多的原因,就因为我们是英雄不讲出处。你像很有名气的作者,我们退的稿件也很多,但有些转了好几个编辑部的稿件又到我们这儿来,我们也一样重视。没一点名气的作者,稿子只要是认真地写,有毛病就挑毛病,改改想法也要发,这是培养人嘛!
当年聚集在《奔流》周围的一大批青年作家,南阳的有周同宾、廖华歌、王俊义、周熠等,许昌的有李佩甫、刘向阳等,平顶山的有禹本愚、时宇枢、杨德田等,开封的有王不天、罗锐等,商丘有的张兴元等,新乡的有侯玉鑫等,安阳的有朱吉甫等,周口的有孙方友、南豫见、墨白等,信阳的杨东明、祝遵树、沈凡等,洛阳的张宇、张文欣等。这些作家后来都成为了文学豫军的领军人物。
原来河南省文联就以《奔流》为中心,最主要的人,到奔流来干。我感觉《奔流》的成功之处,就是编辑部“发现新人,培养新人”的指导思想。
文学艺术,一般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成长期,一个成熟期。成长期,虽然有毛病,但作品充满了活力,给人带来的艺术感受很深刻,有一种激情在涌动。一旦渡过成长期,到了成熟期,包括绘画、书法都一样,它就不再是创作,而是制造。尽管从艺术上讲,挑不出什么毛病,但是缺少活力。为什么都爱说青年人“后生可畏”,就是他们在文学创作上的那种活力,你找是找不来的,他们本身有那种活力爆发。你比如一棵幼苗,刚刚发芽的时候,是很脆弱,但是它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顶起一个大石头,它的这种成长本身就是一种奇迹。
编辑部编发文章,炒剩饭很容易,但发现苗子才是最好的。人才的培养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前一天发芽,第二天就能成为大树,不是那样,他有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表现出一种顽强的生命力。因此我认为《奔流》在抓业余作者的培养上,很典型。
为了培养年轻的作者,《奔流》还组织了创作班,把正在创作中作者集中到一块儿,然后给大家串串稿子,进行再加工。像张宇、刘向阳,都参加过《奔流》的创作班。
除了创作班,还组织笔会。记得在八里沟开笔会,是我去踩点、安排的。当时的照片我留的还有,但我现在年纪大了,找不到放哪儿了。
我是从1980年开始到《奔流》编辑部工作,一直干到《奔流》与《莽原》合并。1993年到文联印刷厂去当书记,后来我又到办公室当副主任。机构改革的时候,我到联络处当副处长、处长,彻底从政了。
这么多年来,我对《奔流》的感情是深厚的。《奔流》是源远流长的,从河南文学起步开始,地上河到地下河,又流出来,感觉到既兴奋又喜欢。
《奔流》能够在新时期复刊,是件了不起的事儿,很多人向我询问《奔流》复刊的情况。我希望复刊后的《奔流》,能够把传统继承一部分,随着形势的新变化,还要跟新媒体结合着搞。我为啥写“奔流不息”四个字作为奔流60周年的贺词。我感觉到圣火在我心中燃烧了很多年,像是滔滔的黄河水一样。我在《奔流》干了十多年,真有感情,提到这个名字,我心里都感到激动,真希望它能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读者面前。有很多人不认识我了,但一提到《奔流》,他们说我知道。我自己也是从《奔流》走出來的,是伴随《奔流》的成长而成长起来的,我从一个县城、一个大山区,来到省会郑州,来了以后我哪都不想去了,我说这就是我的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