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武术运动源远流长,在我国文化架构中占据重要地位,在武术运动中,以竞技为显要特征的武术散打是彰显武术魅力的一种重要形式。随着武术热潮的兴起,我国普通高校为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及意志品质,纷纷开设了武术散打课程,受到师生的广泛认同和青睐。本文就普通高校武术散打课程开展实施现状进行分析,总结梳理相应的改进措施,以资参考。
关键词 普通高校 武术散打 现状 措施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6-040-01
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武术散打逐渐兴起发展,并在竞技体育运动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基于武术散打而举办的竞赛项目也盛极一时[1]。在倡导全民健身运动的当代社会,通过在普通高校中开设武术散打课程,既能够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又有助于学生全面素质能力的养成,其现实意义及长远意义较为深远。
一、普通高校武术散打课程开展现状分析
从整体上看,武术散打历经几十年发展,其在理论知识建构及实践运用中都积累了众多经验,武术散打课程也成为众多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但从普通高校武术散打课程开设及开展情况上看,在教学目标、教学硬件配置、教师队伍建设等诸多环节仍存在较多问题和不足,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从普通高校武术散打课程的受众上分析,多数学生能够对武术散打运动有所了解,对武术散打课程具有选修学习的意愿。但在对武术散打的概念理解上,多数学生对武术与散打的认知存在一定的误解和偏差,如认为武术具有一定的套路,散打的竞技性过强,与武术的套路属性不相匹配等,这都会对武术散打课程的深入推广造成阻碍。
其次,从普通高校武术散打课程的硬件设施配置上看,普通高校出于对武术及散打的固有认知,在武术散打课程的硬件设施,如场地,器材等资源的配置上不够理想,具备较为完整的沙包、拳袋、脚靶等必要教学设施的高校在数量上不多,一方面增大了普通高校武术散打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也制约影响了武术散打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第三,从普通高校武术散打课程的师资建设上看,一方面武术散打课程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各高校在配备武术散打课程教师人员时,普遍能够考虑到这一因素,具备本科学历的中低年龄层教师占据的比重较大,但从另一方面看,普通高校武术散打教师在实践经验及其对武术散打运动的文化内涵认知上仍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由此导致学生在进行武术散打课程内容学习时,更多地掌握基本的格斗技巧及动作套路,而在对武术散打运动的基础知识及文化内涵的理解上不够深入透彻。
二、改善普通高校武术散打课程教学质量水平的措施方法探究
(一)确立武术散打课程教学目标,注重挖掘武术散打课程文化内涵
普通高校开设武术散打课程,相比于专业的武术院校,其在教学目标上要有所侧重,应放大武术散打运动的文化内涵及价值追求,弱化武术散打运动的竞技性,使学生能够从武术散打课程中既获得身体素质的提升,又对其个体意志品质有所增益。在武术散打课程的教学目标设置上,普通高校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及教学特色,吸收借鉴本区域的文化元素,对武术散打课程教学目标进行细化,使武术散打教学更具灵活性和变通性。而针对学生对武术散打课程内涵理解较为模糊的问题,教师可借助体育文化及武术道德的讲解及串联,让学生深刻体会武术散打的文化内涵,端正其学习态度[2]。
(二)提高武术散打课程硬件设施的配置水平,推广实施武术段位制
首先,作为普通高校教学管理者而言,其在设置武术散打课程时,不能盲目跟风,要对武术散打课程加以全面认识,使其明白武术散打课程硬件设施资源基于武术散打课程教学效率及教学安全性的作用,然后在明确武术散打课程的教学条件及要求后,通过划拨教学资金及专项经费,对本校武术散打课程的硬件设施进行补充完善,提高武术散打教学的实效性和安全性。其次,高校武术散打教学在内容上涉及众多环节,繁多的教学内容极易增大教学难度,高校可探索实施武术段位制,针对性地进行拳法、摔法、散打、防身术、腿法等教学内容的设计,在各部分内容的逐级贯穿中,使学生能够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地完成武术散打教学内容的学习。
(三)完善普通高校武术散打教学模式,跟进高校武术散打教师队伍建设
在普通高校武术散打教学模式上,原有的过于单一化的注重竞技格斗的教学方法无法适应教育改革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要求,这就需要普通高校对武术散打教学模式加以改进及完善,明确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开展个性化教学[3]。在普通高校武术散打教学模式的构建上,普通高校应本着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及性格个性培养的原则和目标,合理分配武术散打课程的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的比重,并对武术散打的训练及竞技规则加以改进及变化,以保障学生参与竞技训练的安全性。而在普通高校武术散打课程教师队伍建设上,要着眼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武术散打理论素养及实践技能,通过教学比武及后续培训的方式,使普通高校武术散打教师能够不断提高其教学能力,为高校武术散打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做好保障。
三、结语
在全民健身热潮愈演愈烈的时代背景下,普通高校开设武术散打课程是高校体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武术散打运动在高校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上也发挥出了其应有作用。针对普通高校开展武术散打课程过程中凸显出的问题,高校应注重从教学理念、教学设施、教学方法及教学人员等环节予以完善,以此确保高校武术散打课程教学真正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 李文亚.普通高校武术散打运动发展现状与应对措施探析[J].科技展望.2015,(1):257.
[2] 林永.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武术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3,(12):77-79.
[3] 林永.普通高校武术教学创新研究[J].金田.2012,(1):200.
关键词 普通高校 武术散打 现状 措施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6-040-01
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武术散打逐渐兴起发展,并在竞技体育运动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基于武术散打而举办的竞赛项目也盛极一时[1]。在倡导全民健身运动的当代社会,通过在普通高校中开设武术散打课程,既能够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又有助于学生全面素质能力的养成,其现实意义及长远意义较为深远。
一、普通高校武术散打课程开展现状分析
从整体上看,武术散打历经几十年发展,其在理论知识建构及实践运用中都积累了众多经验,武术散打课程也成为众多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但从普通高校武术散打课程开设及开展情况上看,在教学目标、教学硬件配置、教师队伍建设等诸多环节仍存在较多问题和不足,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从普通高校武术散打课程的受众上分析,多数学生能够对武术散打运动有所了解,对武术散打课程具有选修学习的意愿。但在对武术散打的概念理解上,多数学生对武术与散打的认知存在一定的误解和偏差,如认为武术具有一定的套路,散打的竞技性过强,与武术的套路属性不相匹配等,这都会对武术散打课程的深入推广造成阻碍。
其次,从普通高校武术散打课程的硬件设施配置上看,普通高校出于对武术及散打的固有认知,在武术散打课程的硬件设施,如场地,器材等资源的配置上不够理想,具备较为完整的沙包、拳袋、脚靶等必要教学设施的高校在数量上不多,一方面增大了普通高校武术散打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也制约影响了武术散打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第三,从普通高校武术散打课程的师资建设上看,一方面武术散打课程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各高校在配备武术散打课程教师人员时,普遍能够考虑到这一因素,具备本科学历的中低年龄层教师占据的比重较大,但从另一方面看,普通高校武术散打教师在实践经验及其对武术散打运动的文化内涵认知上仍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由此导致学生在进行武术散打课程内容学习时,更多地掌握基本的格斗技巧及动作套路,而在对武术散打运动的基础知识及文化内涵的理解上不够深入透彻。
二、改善普通高校武术散打课程教学质量水平的措施方法探究
(一)确立武术散打课程教学目标,注重挖掘武术散打课程文化内涵
普通高校开设武术散打课程,相比于专业的武术院校,其在教学目标上要有所侧重,应放大武术散打运动的文化内涵及价值追求,弱化武术散打运动的竞技性,使学生能够从武术散打课程中既获得身体素质的提升,又对其个体意志品质有所增益。在武术散打课程的教学目标设置上,普通高校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及教学特色,吸收借鉴本区域的文化元素,对武术散打课程教学目标进行细化,使武术散打教学更具灵活性和变通性。而针对学生对武术散打课程内涵理解较为模糊的问题,教师可借助体育文化及武术道德的讲解及串联,让学生深刻体会武术散打的文化内涵,端正其学习态度[2]。
(二)提高武术散打课程硬件设施的配置水平,推广实施武术段位制
首先,作为普通高校教学管理者而言,其在设置武术散打课程时,不能盲目跟风,要对武术散打课程加以全面认识,使其明白武术散打课程硬件设施资源基于武术散打课程教学效率及教学安全性的作用,然后在明确武术散打课程的教学条件及要求后,通过划拨教学资金及专项经费,对本校武术散打课程的硬件设施进行补充完善,提高武术散打教学的实效性和安全性。其次,高校武术散打教学在内容上涉及众多环节,繁多的教学内容极易增大教学难度,高校可探索实施武术段位制,针对性地进行拳法、摔法、散打、防身术、腿法等教学内容的设计,在各部分内容的逐级贯穿中,使学生能够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地完成武术散打教学内容的学习。
(三)完善普通高校武术散打教学模式,跟进高校武术散打教师队伍建设
在普通高校武术散打教学模式上,原有的过于单一化的注重竞技格斗的教学方法无法适应教育改革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要求,这就需要普通高校对武术散打教学模式加以改进及完善,明确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开展个性化教学[3]。在普通高校武术散打教学模式的构建上,普通高校应本着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及性格个性培养的原则和目标,合理分配武术散打课程的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的比重,并对武术散打的训练及竞技规则加以改进及变化,以保障学生参与竞技训练的安全性。而在普通高校武术散打课程教师队伍建设上,要着眼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武术散打理论素养及实践技能,通过教学比武及后续培训的方式,使普通高校武术散打教师能够不断提高其教学能力,为高校武术散打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做好保障。
三、结语
在全民健身热潮愈演愈烈的时代背景下,普通高校开设武术散打课程是高校体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武术散打运动在高校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上也发挥出了其应有作用。针对普通高校开展武术散打课程过程中凸显出的问题,高校应注重从教学理念、教学设施、教学方法及教学人员等环节予以完善,以此确保高校武术散打课程教学真正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 李文亚.普通高校武术散打运动发展现状与应对措施探析[J].科技展望.2015,(1):257.
[2] 林永.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武术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3,(12):77-79.
[3] 林永.普通高校武术教学创新研究[J].金田.2012,(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