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热沉淀法制备的空心结构ZnFe2O4吸波性能研究

来源 :功能材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lizhu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FeCl3·6H2O、ZnCl2分别为锌源和铁源,采用热沉淀法制备具有空心结构且吸波性能良好的Zn-Fe2O4,并通过SEM、TEM、XRD、XPS、BET、VSM、VNA等对其微观形貌、物相组成、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静磁性能、电磁性能等进行测试表征.结果表明,当涂层厚度为5.0 mm时,制备的空心结构ZnFe2O4在4.9 GHz有最小反射损耗-37.5 dB,小于-10 dB的有效频带宽度为3.9 GHz(3.5~6.9 GHz、17.1~17.6 GHz),其表现出的优异的吸波性能归因于独特的空心结构.研究的方法,可为具有优异吸波性能的轻质吸波材料的制备提供一种有效的思路.
其他文献
开发一种适用于非碘体系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的对电极(CE)催化剂对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项工作中,通过共沉淀法合成了铌基双金属氧化物(MNbO4,M=Al,Fe)以及相应的与生物质衍生碳(BC)复合催化剂(MNbO4/BC,M=Al,Fe).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制备的四种材料进行结构和形貌的表征.结果表明,AlNbO4和FeNbO4为高结晶度的单斜相;AlNbO4/BC和FeN-bO4/BC是AlNbO4和FeNbO4与三维多孔BC骨架的复合材料.由电催化性能测
基于非牛顿流体Ostwald-de Waele方程和介观体系,提出了一种可用于分析聚乙烯材料蠕变特性的研究方法,探讨了聚乙烯材料的蠕变机制并对材料的微观形貌、力学性能和亲水性等进行了测试表征,验证了该研究方法的可行性.同时,利用稳态蠕变本构方程与幂律流体的一致性对粘弹性材料进行了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模型参数与非牛顿流体系数具有相似的物理意义,聚乙烯材料蠕变的主要变形机制为界面滑移产生的粘性变形,而应力松弛则为界面滑移、粘滞力和单元弹性的共同作用.使用基于稳态蠕变方程的应力松弛模型,对聚乙烯材料的应力松弛行
超级电容器具有高的功率密度、快速的充放电能力以及良好的循环稳定性等优点.而钴铝双金属氢氧化物(CoAl-LDHs)作为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比如具有较好的电荷和质量输运性能以及较高的比电容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等.本文综述了CoAl-LDHs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不同制备方法及其性能,其中包括:水热法、共沉淀法、均匀沉淀法、溶胶-凝胶法以及离子交换法,还对不同的制备方法进行了比较.同时也总结了CoAl-LDHs不同的改性方法,包括:碳材料改性、金属掺杂改性、Ni(OH)2改性以及MoS2
以氧化石墨烯(GO)、硝酸银(AgNO3)为前驱体,水合肼(N2 H4·H2 O)为还原剂,通过化学还原的方法成功合成了石墨烯负载银复合粉体材料(Ag/rGO),并对复合粉体进行了光催化研究.借助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拉曼光谱仪(Raman)、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测试手段,对Ag/rGO粉体材料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GO和Ag+在反应过程中可同时被N2 H4·H2 O还原,获得的纳米银粒子(AgNPs)均匀分布于还原氧化石墨烯片层之
选用沥青为碳源,掺杂玉米淀粉,采用物理活化法制备沥青基活性炭,采用SEM、元素分析仪、FT-IR、77 K-N2吸附脱附等温线和273 K-CO2吸附等温线对活性炭的表面性质和孔结构进行分析,从而研究玉米淀粉掺杂量对沥青活性炭的表面性质、孔结构及CH4/N2吸附分离性能的影响,并采用Toth模型对298 K和100 kPa下CH4和N2吸附等温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随着玉米淀粉掺杂量的增加,沥青活性炭的微孔体积从0.142 cm3/g提高到0.406 cm3/g,微孔比表面积从352 cm2/g提高到10
针对碳纤维增强高铝锌合金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碳纤维与金属基体界面结合性以及提高复合材料的摩擦性能等问题,研究了碳纤维表面金属化工艺,并以高铝锌合金ZA27为研究对象,采用含量为3%(体积分数)表面金属化短切碳纤维为增强材料,通过冷压烧结技术,制备了一种新型高铝锌合金复合材料.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表面金属化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物相组成进行表征,并利用直线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机对复合材料进行摩擦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电镀铜层呈径向生长分布在碳纤维表面,将碳纤维完全包覆,并无明显脱落.镀铜碳纤维与基体材料结
通过调整Si元素的含量,制备出一系列不同Si含量(0,0.3%,0.6%和0.9%质量分数)的Al-Cu-Si复合材料,研究了Si含量对Al-Cu-Si复合材料的硬度、断口形貌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引入Si元素后,所有复合材料的布氏硬度均得到了显著提高,且硬度随着Si掺量的增加而增加,当Si含量为0.9%(质量分数)时,硬度达到最大值为60.2 HB;随着Si元素的引入,Al-Cu-Si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均得到了提高,且随着Si含量的增加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Si含量为0.6%(质
以硝酸锌为锌源,在埃洛石纳米管(HNTs)表面原位生长氧化锌(ZnO)纳米粒子,制备了ZnO/HNTs纳米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比表面积及孔隙度分析仪、紫外-可见-近红外漫反射测试仪、Zeta纳米粒度分析仪对复合材料进行了测试表征,在紫外光照射下研究了埃洛石(HNTs)、纳米ZnO和纳米ZnO/HNTs复合材料对亚甲基蓝(MB)的吸附及光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纳米ZnO均匀负载在HNTs表面,相比于ZnO纳米颗粒,复合材料比表面积高达44.305 m2/g,提高了1.2
以3,3,4,4-联苯四甲酸二酐(BPDA)和4,4-二氨基二苯(ODA)为原料合成聚酰胺酸盐(PAAs)溶液,并基于冷冻干燥技术和热酰亚胺反应成功了制备聚酰亚胺(PI)气凝胶.通过探究不同PAAs溶液浓度对制备的聚酰亚胺气凝胶材料的密度、收缩率、孔隙结构、压缩性能、隔热性能、阻燃性能的影响,来研究聚酰亚胺气凝胶的构效关系.发现聚酰亚胺气凝胶的孔洞直径随PAAs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减小,收缩率亦随之减小.PI-4的压缩强度可达50 kPa,导热系数低至0.0309 W/(m·K),垂直燃烧试验中不熔融滴落,损
磁流变弹性体(MREs)是由分散在各种橡胶类基体中的磁性粒子在外加磁场下固化而成的一种新型智能材料.其刚度和阻尼等特性可通过调节磁场大小来实现控制,因此在隔振或吸振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对磁流变弹性体材料的剪切力学性能研究主要是集中在恒压工况下,而在实际工作中,磁流变弹性体通常是在不同的轴向压力作用下进行剪切工作.基于此,通过实验研究了在相同配比、固化条件下,轴向压力对磁流变弹性体的剪切性能影响.测试结果表明,轴向压力对磁流变弹性体的剪切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在相同磁场强度下,磁流变弹性体的储能模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