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孕妇妊娠期心血管功能异常与妊娠并发症、母婴结局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wj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索高龄孕妇妊娠期心血管功能异常与妊娠并发症、母婴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规律产检并分娩的高龄妊娠孕妇212例,随机选取同期212例非高龄妊娠孕妇为对照组.记录两组的一般资料、心电图(ECG)异常、妊娠期高血压(HDCP)发生率、妊娠并发症和母婴结局.结果 高龄妊娠组经产妇和既往流产史所占比例、ECG异常、HDCP、前置胎盘、产后出血、剖宫产和早产儿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高龄妊娠ECG异常孕妇剖宫产、低体重儿、早产和胎儿窘迫发生率均高于ECG正常组(P<0.05),高龄妊娠HDCP孕妇产后出血、剖宫产、低体重儿、早产和胎儿窘迫发生率均高于非HDCP组(P<00.5).结论 高龄孕妇妊娠期心血管功能异常会增加妊娠并发症和母婴不良结局的发生率.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血清热休克蛋白40(HSP40)、可溶性B7-H4(sB7-H4)在上皮性卵巢癌诊断及复发预测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青岛市中医医院2014年5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100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选择同期住院治疗的87例卵巢上皮良性肿瘤患者为卵巢良性疾病组,另选本院体检中心的健康女性93例为对照组.观察三组血清HSP40抗体IgG、sB7-H4水平.结果 上皮性卵巢癌组血清HSP40抗体IgG、sB7-H4水平依次高于卵巢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Ⅲ期+Ⅳ期、有淋巴结转移及有复发的上皮性
目的 探讨产后脓毒症的高危因素、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产科收治的6例产后脓毒症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 脓毒症病例均存在至少两项高危因素,器官损伤以呼吸及凝血系统为主.临床处理存在不足,但治疗及时转归良好.结论 对产科患者早期识别脓毒症并启动多学科会诊以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目的 观察盆底磁刺激疗法在初产妇产后盆底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产科于产后42 d行盆底功能筛查、确诊FPFD并治疗的初产妇,根据其选择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102例)行生物电反馈治疗;实验组(105例)生物电反馈联合磁刺激疗法.两组均于治疗前后行盆底肌电Glazer评分、盆底肌力、盆腔脏器脱垂、压力性尿失禁调查及ICIQ-SF问卷以及会阴超声下测量Valsalva动作下膀胱颈移动度、尿道旋转度和肛提肌裂孔面积.结果 经治疗,实验组患者盆底
目的 研究miRNA199、miR-127在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2017年5月至2020年4月在安徽省宣城市人民医院检查的HPV阳性宫颈癌标本37例,HPV阴性的宫颈癌标本11例,同时选取同期因良性疾病住院患者的正常宫颈组织40例为对照.采用PCR检测miRNA199、miR-127表达量.结果 与正常宫颈组织相比,HPV阴性癌组织、HPV阳性癌组织中miRNA199、miR-127表达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目的 探究LINC01305在宫颈癌细胞增殖和凋亡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通过RT-PCR检测宫颈癌组织以及细胞系中LINC01305的表达.将HeLa分为Control组,siRNA-NC组和siRNA-LINC01305组.MTT法和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增殖和凋亡.预测LINC01305的靶miRNA,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进行验证.RT-PCR检测miR-217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LINC01305和miR-217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与癌旁组织或END1/E6E7细胞相比,LINC
目的 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盆底功能障碍、阴道收缩力、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石家庄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足月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分娩方式差异分为三组:会阴侧切组(n=41)、顺产组(n=40)和剖宫产组(n=39),对比三组产妇盆底功能障碍、阴道收缩力、性功能的差异.结果 三组产妇产后6周、3个月盆底肌力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产妇产后6周、3个月阴道收缩力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会阴侧切组、顺产组产妇恢复性生活的时间明显短于剖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术后应用米非司酮结合促GnRH-a(英文全称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取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间收治的84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挖除术,采用随机抽签法分组,对照组42例,术后联合使用米非司酮,观察组4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GnRH-a,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性激素水平、血
目的 探讨妊娠晚期子宫动脉及其分支与子宫下段的关系,为凶险性前置胎盘止血方案设计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9年10月13例剖宫产患者,在完成手术的同时,对子宫动脉上、下行支与宫颈组织学内口的关系进行临床解剖学研究.结果 13例患者均清晰地显露宫颈组织学内口、子宫动脉主干及其上行支、输尿管盆腔段以及子宫动脉横跨输尿管处,仅2例显露子宫动脉下行支.13例中,4例子宫动脉于子宫侧缘宫颈组织学内口水平分为上、下行支;9例于宫颈组织学内口以下水平分为上、下行支.结论 妊娠晚期子宫动脉在组织学内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妊娠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比较首次剖宫产100例孕妇(对照组)和瘢痕子宫妊娠再剖宫产孕妇100例(观察组)术后切口的感染发生率、切口感染特点,分析瘢痕子宫妊娠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组产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瘢痕子宫妊娠切口感染患者切口处脓液标本中共培养出革兰氏阴性菌19株(65.52%)、革兰氏阳性菌10株(34.48%),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检出率较高(31.03%、17.24%).年龄≥35岁、剖宫产前BMI> 30
目的 观察二次剖宫产术中切除原子宫切口瘢痕组织对子宫瘢痕憩室(PCSD)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6月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188例择期二次剖宫产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4例.对照组术毕子宫切口直接予以双层连续缝合,观察组术毕先切除原子宫切口瘢痕组织,再行双层连续缝合,随访2年,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指标以及2年内异常阴道流血及子宫瘢痕憩室形成情况.结果 两组术中及术后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年内异常阴道流血发生率(3.19% v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