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了解改善中风偏瘫患者功能指标和抑郁情绪的中医康复护理模式。方法:将我院收集2015.1至2019.2的78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组,西医组用护理常规。中医康复护理模式组用中医康复护理模式。比较结果。结果:中医康复护理模式组满意度、肢体功能、汉密尔顿抑郁评分、平衡功能指标、抑郁情绪改善的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残疾发生率方面相较西医组更好,P<0.05.结论:中风偏瘫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护理模式效果理想。
[关键词]中风偏瘫患者;功能指标;抑郁情绪;中医康复护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R24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06-0117-01
脑卒中是急性的并且进展迅速。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出现以及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压力的增加,脑卒中患者的数量正在增加。多数患者遗留肢体功能障碍,而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程度不同,需要给予针对性康复处理,以改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本研究将我院收集2015.1至2019.2的78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组,西医组用护理常规,中医康复护理模式组用中医康复护理模式。比较结果,分析了中风偏瘫开展中医康复护理模式的可行性,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础资料
将我院纳入2015.1至2019.2的78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组,中医康复护理模式组年龄51-78岁,中位(64.13±2.02)岁。男24例,女15例。西医组年龄51-79岁,中位(64.24±2.22)岁。男25例,女14例。两组基础资料可比。
1.2方法
西医组用护理常规,开展传统患肢康复锻炼。中医康复护理模式组用中医康复护理模式。西医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康复。(1)情志护理。对中风偏瘫患者及其家属强调情感护理的重要性,并要求中风偏瘫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以防止负面的情绪传播。向家人解释家庭护理技巧,给予周到体贴的关怀,同时,它避免了对中风偏瘫患者情绪的负面刺激,并帮助中风偏瘫患者稳定情绪。(2)穴位敷贴。采用穴位敷贴膏(三七,红花,当归,乳香,没药等药物成分)贴在手三里,足三里,阳陵泉、内关和三阴交等穴位上,每天贴敷12小时,持续2周。(3)中药熏蒸。采用伸筋草、艾草等藥物进行足部熏蒸,每次半小时,持续2周。(4)中药口服。给予中风偏瘫患者不同证型辩证用药,如风痰阻塞给予半夏白术天麻汤、气滞血瘀给予天麻钩藤饮,气虚血瘀给予给予补阳还五汤口服,每天1剂,分为两次服用。
1.3指标
比较两组满意度;抑郁情绪改善的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护理前后肢体功能、汉密尔顿抑郁评分、平衡功能指标;残疾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SPSS22.0软件分别开展t、x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满意度
中医康复护理模式组对比西医组满意度更高,P<0.05.如表1.
2.2肢体功能、汉密尔顿抑郁评分、平衡功能指标
护理前两组肢体功能、汉密尔顿抑郁评分、平衡功能指标接近,P>0.05;护理后中医康复护理模式组肢体功能、汉密尔顿抑郁评分、平衡功能指标的改善幅度更大,P<0.05.如表2.
2.3抑郁情绪改善的时间、平均住院时间
中医康复护理模式组抑郁情绪改善的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更好,P<0.05,见表3.
2.4残疾发生率
中医康复护理模式组残疾发生率更少,P<0.05.如表4.
3讨论
术后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脑可塑性和功能重组理论为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提供了理论依据。根据脑可塑性和功能重组的理论,早期进行中医康复护理模式,可一定程度逆转中枢神经系统在发病后受到的损害,促使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补偿性恢复,对大脑皮质功能进行刺激,从而预防肌肉萎缩和肢体痉挛,重建肢体功能。在传统康复锻炼基础上,给予中药穴位贴敷和中药熏洗可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调理气血,对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产生积极的刺激作用。经辩证口服药物,可加速神经功能修复和改善神经传导速度。情志护理则有利于稳定患者心理状态,更好配合康复工作。因此,中医康复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障碍中使用可获得良好预后。
本研究显示,中风偏瘫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护理模式效果理想。
[关键词]中风偏瘫患者;功能指标;抑郁情绪;中医康复护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R24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06-0117-01
脑卒中是急性的并且进展迅速。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出现以及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压力的增加,脑卒中患者的数量正在增加。多数患者遗留肢体功能障碍,而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程度不同,需要给予针对性康复处理,以改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本研究将我院收集2015.1至2019.2的78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组,西医组用护理常规,中医康复护理模式组用中医康复护理模式。比较结果,分析了中风偏瘫开展中医康复护理模式的可行性,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础资料
将我院纳入2015.1至2019.2的78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组,中医康复护理模式组年龄51-78岁,中位(64.13±2.02)岁。男24例,女15例。西医组年龄51-79岁,中位(64.24±2.22)岁。男25例,女14例。两组基础资料可比。
1.2方法
西医组用护理常规,开展传统患肢康复锻炼。中医康复护理模式组用中医康复护理模式。西医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康复。(1)情志护理。对中风偏瘫患者及其家属强调情感护理的重要性,并要求中风偏瘫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以防止负面的情绪传播。向家人解释家庭护理技巧,给予周到体贴的关怀,同时,它避免了对中风偏瘫患者情绪的负面刺激,并帮助中风偏瘫患者稳定情绪。(2)穴位敷贴。采用穴位敷贴膏(三七,红花,当归,乳香,没药等药物成分)贴在手三里,足三里,阳陵泉、内关和三阴交等穴位上,每天贴敷12小时,持续2周。(3)中药熏蒸。采用伸筋草、艾草等藥物进行足部熏蒸,每次半小时,持续2周。(4)中药口服。给予中风偏瘫患者不同证型辩证用药,如风痰阻塞给予半夏白术天麻汤、气滞血瘀给予天麻钩藤饮,气虚血瘀给予给予补阳还五汤口服,每天1剂,分为两次服用。
1.3指标
比较两组满意度;抑郁情绪改善的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护理前后肢体功能、汉密尔顿抑郁评分、平衡功能指标;残疾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SPSS22.0软件分别开展t、x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满意度
中医康复护理模式组对比西医组满意度更高,P<0.05.如表1.
2.2肢体功能、汉密尔顿抑郁评分、平衡功能指标
护理前两组肢体功能、汉密尔顿抑郁评分、平衡功能指标接近,P>0.05;护理后中医康复护理模式组肢体功能、汉密尔顿抑郁评分、平衡功能指标的改善幅度更大,P<0.05.如表2.
2.3抑郁情绪改善的时间、平均住院时间
中医康复护理模式组抑郁情绪改善的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更好,P<0.05,见表3.
2.4残疾发生率
中医康复护理模式组残疾发生率更少,P<0.05.如表4.
3讨论
术后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脑可塑性和功能重组理论为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提供了理论依据。根据脑可塑性和功能重组的理论,早期进行中医康复护理模式,可一定程度逆转中枢神经系统在发病后受到的损害,促使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补偿性恢复,对大脑皮质功能进行刺激,从而预防肌肉萎缩和肢体痉挛,重建肢体功能。在传统康复锻炼基础上,给予中药穴位贴敷和中药熏洗可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调理气血,对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产生积极的刺激作用。经辩证口服药物,可加速神经功能修复和改善神经传导速度。情志护理则有利于稳定患者心理状态,更好配合康复工作。因此,中医康复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障碍中使用可获得良好预后。
本研究显示,中风偏瘫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护理模式效果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