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鄂尔多斯地块周缘具有较强的地震活动性,其北缘是主要历史强震区。本文利用该区域分布的15个固定地震台和36个临时地震台记录的2009—2015年远震数据,应用频率域反褶积方法,
【机 构】
:
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锡林浩特地震台,上海市地震局,赤峰地震台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鄂尔多斯地块周缘具有较强的地震活动性,其北缘是主要历史强震区。本文利用该区域分布的15个固定地震台和36个临时地震台记录的2009—2015年远震数据,应用频率域反褶积方法,提取远震P波接收函数,利用H—κ方法测定地震台站下方Moho面深度和VP/VS值。研究表明,鄂尔多斯块体北缘地壳结构横向变化剧烈,具有明显分块特征,块体内结构相对简单。
其他文献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突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素质,实现农业现代化。因此,新型农民培育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从基础教育、职业教
应用时频分析技术研究了近年来发生在朝鲜半岛的核爆炸、化学爆炸与天然地震事件的识别问题,计算了上述三者的瞬时频率、瞬时振幅谱与群延迟等多项参数,提出地震与爆炸的识别指标。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对较大事件,上述三者来自震源的激发频率信息有明显差异性,核爆炸源激发的频率明显高于地震,化学爆炸最低。特别是,这些信息指标对于识别小当量的爆炸与地震事件也很有用。
基于海南地震台网数字波形资料,采用CAP方法对2015年11月22日广东徐闻M_L 4.2地震反演震源机制解,计算得出节面Ⅰ参数:走向110°,倾角84°,滑动角-158°;节面Ⅱ参数:走向18°,倾角69°,滑动角-5°。推断为1次走滑为主兼有正断性质的破裂,与铺前—清澜断裂属于走滑正断的运动特征较为吻合。对2000年1月—2016年6月主震周边地区(19.3°—20.6°N,110.0°—11
回顾1966年邢台地震考察队分析组遵照周恩来总理关于“地震预报是个科学难题,要抓住邢台地震现场不放,去突破这个科学难关”的指示,在地震现场努力探索地震预报之路,采用边探索、
当前,我国城镇化率已经突破50%,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势必会带来失地农民数量的增长。失地农民在城镇化过程中面临巨大的社会转型,包括就业、生活方式、身份和社会心理等四个方面
利用太行山前断裂南部地区宽频带数字化地震台站的远震体波记录,采用频率域反褶积方法提取接收函数,由H—Kappa叠加方法反演得到各台站下方地壳厚度和泊松比。结果显示:1该区域地壳厚度分布为西部较厚,东部较薄,莫霍面呈小角度向西倾斜。西部长治盆地地壳厚度40.2 km,东部平原地区地壳较薄,厚度31.8 km,地壳变化落差约9 km;2在太行山与平原交接地带,特别是沿太行山弧形分布的主峰外缘,即一级夷
使用内蒙古地震台网记录的内蒙古中西部59个地震,使用单纯型方法和Pn/Pg联合测定深度方法,对震中和震源深度重新测定,提取定位结果的纵波走时数据.使用理论走时公式,将已知变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每年都是最难"就业季"。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和社交网络技术为代表标志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数据思维已经渗透到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