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分析单侧梅尼埃病患者不同频率气导短纯音诱发的眼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VEMP),探讨梅尼埃病oVEMP频率调谐变化的特点。
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33例在航天中心医院确诊为单侧梅尼埃病的患者,其中男11例、女22例,年龄35~65岁(中位年龄51岁)。同期20名健康人(40耳)作为对照,男7名、女13名,年龄29~68岁(中位年龄50岁)。分别以500 Hz及1 000 Hz气导短纯音作为刺激声,对受试者进行oVEMP的检测。使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梅尼埃病患者患侧耳、对侧耳及健康组对照耳oVEMP的N1-P1波振幅及500/1 000 Hz频率振幅比进行比较分析,并对500/1 000 Hz频率振幅比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
结果500 Hz的气导短纯音刺激下,梅尼埃病患者患耳、对侧耳以及健康受试者对照耳oVEMP的引出率分别为84.9%(28/33)、93.9%(31/33)和97.5%(39/40);1 000 Hz短纯音刺激下,患耳、对侧耳及对照耳oVEMP的引出率分别为81.8%(27/33)、87.9%(29/33)和82.5%(33/40)。500 Hz短纯音刺激条件下,单侧梅尼埃病患者中患耳N1-P1波的振幅低于对侧耳及对照耳,与对照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侧耳N1-P1波的振幅小于对照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 000 Hz短纯音刺激条件下,患侧耳及对侧耳与对照耳的N1-P1波振幅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耳500/1 000 Hz的频率振幅比明显小于对侧耳及对照耳(P<0.05)。频率调谐变化的频率振幅比临界值为1.17,在患耳中频率调谐变化的发生率为54.5%(18/33),显著高于对侧耳(18.2%,6/33,χ2=9.429,P=0.002)和健康对照耳(7.5%,3/40,χ2=19.530,P=0.000);对侧耳中也存在频率调谐变化,但与对照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09,P=0.167)。
结论梅尼埃病患者oVEMP频率调谐特点发生了改变,表现出向高频区迁移的现象,oVEMP的频率振幅比可有助于梅尼埃病的病情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