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职业倦怠的概念及危害
职业倦怠(job burnout)一词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登伯格在1974年首次提出,他用职业倦怠一词来描述那些服务于助人行业的人员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而导致的疲惫不堪的心理状态。1981年,Maslach等人对职业倦怠现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职业倦怠的三维度模型理论。在这个理论中,倦怠被描述为一种躯体、情感和精神的衰竭状态,其特点是躯体的损耗和慢性疲劳、无助感和绝望感、负性的自我感觉概念,以及对工作、生命和他人的负性状态。其典型表现有三:(1)情感衰竭,属于职业倦怠的个人压力层面,指处于职业倦怠的教师表现出疲劳感,工作热情、容忍度低,有一种无助感,对生活冷漠、悲观;(2)去个性化,属于人际关系层面,指教师对学生的耐心和同情心逐渐丧失,以消极否定和麻木不仁的态度对待学生,进而对同事也不再友善;(3)个人成就感降低,属于自我评价层面,指教师对教书育人的意义与价值评价降低,对自己消极评价的倾向相反却在增长。我国学者王芳等人还针对职业倦怠提出了“知识枯竭”问题,属于职业倦怠的能力层面,指教师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变迁和知识更新面前表现得手足无措,难以应对,由于再学习能力的缺失,因此有知识的枯竭感。教师职业倦怠已成为了导致教师厌教、教育水平难以发挥甚至人才资源流失的重要原因。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诱因分析
1.提高心理素质目标的缺失导致了教师“情感衰竭”
心理素质目标主要包括胜不骄,败不馁,在别人的非议面前还能保持平和冷静的心境。能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已经成为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当前,由于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进而对教师的期望值也大大超过以往;学校普遍加强了教师队伍的管理,对教师的教学、科研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无形中教师的职业压力增大了很多。这些压力的出现对于那些心理素质差的教师来说无异于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挫折的不断出现以及身心的疲惫会将他们的工作热情销蚀殆尽,最终迫使他们由对工作的畏惧走向情感衰竭。
2.观念目标的缺失导致了教师的“去个性化”
观念目标主要指教师在适应工作和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某种观念和态度。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行为往往与其早先形成的观念和价值观是对应的。有些教师在教育岗位上乐此不疲,兢兢业业,而有些教师却得过且过,消极麻木,这些行为的形成都受他们职业观念的影响。如果教师观念目标缺失,对自己的职业持消极漠视的态度,就会表现为观念僵化、不思进取、消极被动,对待学生就会麻木不仁、没有责任感。这种“非人性化”的状态必然会催生教师职业的倦怠。
3.工作成果目标的缺失导致了教师的“个人成就感降低”
工作成果是进行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它在这里指教师获得工作成果的过程中伴生的知识以及经验等等,侧重于强调这个过程中的内心收获和成就感。人存在于世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要获得肯定,得到肯定成为了人的生命永不枯竭的动力。为此,教师应该为自己设立切实可行的工作目标,并脚踏实地地去实现之,与此同时去争取别人对自己的肯定。如果教师忽视了以上几点,就无法获得肯定与满足感,最终“个人成就感降低”就会导致他们对教学工作产生倦怠情绪。
4.工作能力目标的缺失导致了教师“知识枯竭”
教师的工作能力目标包括:教师有效获取知识、更新知识、运用知识、创新知识的能力;有效调剂人际关系和沟通表达的能力;问题解决和个案研究能力;教学科研能力等。面对来自知识经济时代的严峻考验,教师面对教材及教学内容的高速变化、教育教学方式的不断推陈出新、新课程标准的相继出台、现代教育技术频繁涌现等,尤其是网络时代对学生思维的冲击,渐渐发现自己已无法适应教学变革,与其相应的成就感和发展感的缺失,导致教师在不知所措、力不从心的焦虑感和知识的枯竭感中产生职业倦怠。
三、教师职业倦怠的激励策略
1.管理保障的激励策略
教师激励既要求学校管理者树立人本管理理念等现代学校管理理念,还要适度把握激励机制、激励频率、激励程度以及激励对象,正确选择激励内容、激励方式,还要求学校管理者正确处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个体激励和群体激励、当前激励和长远激励等多种关系。首先,管理者要以人为本,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调动人的积极性放在首位,承认并合理满足教师的需要,尊重并容纳教师的个性,重视并实现教师的价值,开发并利用教师的潜能。其次,管理者要实事求是,做到公平、公开、公正、及时、适度、合理,要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制度化、规范化的测评标准和富有竞争力的激励体系,有针对性地采取差别化的激励方式,积极吸纳教师参与管理。再次,管理者要把握有效激励原则,以体现学校整体目标和个人需要有机统一为激励目标设置准则。
2.满足需要的激励策略
需要是激励的原动力,满足需要才能激发动机。在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中,必须通过了解教师需要的内容、类型、特点以提供相应的刺激和外部诱因来满足其需要,激发其行为动机。在教师众多的激励需求中,最具有激励价值的因素包括工资待遇、住房条件、进修机会、职称职务晋升、人际关系等五种。在目前的社会经济环境下,学校管理者应该深化收入分配体制和绩效考评体制改革,合理增加教师收入,改善教师住房和医疗等条件,使教师实实在在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同时,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具有强烈的求知欲,管理者应重视教师知识的更新和能力的提高,把使用和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支持教师不断学习、不断进取和不断创新,并积极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生活和人际环境以及晋职晋升机会,在考核评优和职务晋升中务必做到公平、公正和公开,使之成为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动力之一,让教师自主发展和民主参与管理,尽量满足教师的合理需要。
3.侧重精神层面的激励策略
精神激励侧重在较高的层次上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激励深度大,维持时间长。
首先,可采用榜样激励。学校可采用通过培养树立教师行为的先进、模范榜样,来调动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骨干教师的行为积极性。各种榜样的树立,既要充分考虑教育教学工作的特点和总体目标的要求,也要注意榜样树立过程中的群体性、公平性、民主性和可模仿性,以起到真正的榜样激励作用。
其次,领导行为激励。领导者施行激励时须遵循Y理论的指导思想。管理者应强调对人的尊重,重视对教师的情感激励,鼓励教师在实现组织目标过程中获得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的最大满足,并努力创造一种能多方面满足教师需要的环境,使他们的智慧、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以更好地实现学校整体和教师个体目标,发挥教师的最大潜力。
再次,校园文化激励。校园文化是校园生活状态的一系列观念、价值和心理特征的总称。它对教师、学生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感召力和约束力,能增强教师的信任感、自豪感和荣誉感。校园文化对教师的激励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思想教育作用。这种形式的教育,有助于从思想上逐步提高教师学习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增强他们的敬业爱校意识和奉献精神。二是环境渗透作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校通过各种宣传渠道,采用多种宣传手段,营造一种良好的宏观氛围和热烈的舆论环境,不断激发出教师的进取意识和开拓精神。三是活动熏陶作用,即通过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社会性、知识性、学术性、娱乐性的活动,满足教师的各种需要。
4.目标导向的消解策略
激励教师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使其能最大限度地投入教学,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加强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与调节,并主动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逐步成长为专家型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学术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从而促进学校发展。因此,学校应积极建立健全教师队伍的成长机制和目标管理机制。一方面,应采取切实措施将教师继续教育纳入制度化轨道,将参加进修培训作为学校建设发展过程中提高师资水平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要实施教师可持续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按照年龄将教师分为青年、中年、老年三个不同的群体,结合学校的发展规划及教师个人的兴趣志向分类对其加强职业指导,积极实施激励性动态目标管理,促进教师自主发展。
学校管理者应根据教师职业倦怠的不同情况,采用适度的激励策略,充分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效地促进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姚斌.论和谐社会视野中的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71.
[2] 王洁,胡春梅.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研究.人力资源管理,2009(3):227-231.
[3] 叶绍灿.教师职业倦怠的自我消解策略探究.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7(5):185-186.
[4] 李春琦,李丽萍.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心理卫生与健康,2009(7):102-103.
(责任编辑白文军)
职业倦怠(job burnout)一词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登伯格在1974年首次提出,他用职业倦怠一词来描述那些服务于助人行业的人员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而导致的疲惫不堪的心理状态。1981年,Maslach等人对职业倦怠现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职业倦怠的三维度模型理论。在这个理论中,倦怠被描述为一种躯体、情感和精神的衰竭状态,其特点是躯体的损耗和慢性疲劳、无助感和绝望感、负性的自我感觉概念,以及对工作、生命和他人的负性状态。其典型表现有三:(1)情感衰竭,属于职业倦怠的个人压力层面,指处于职业倦怠的教师表现出疲劳感,工作热情、容忍度低,有一种无助感,对生活冷漠、悲观;(2)去个性化,属于人际关系层面,指教师对学生的耐心和同情心逐渐丧失,以消极否定和麻木不仁的态度对待学生,进而对同事也不再友善;(3)个人成就感降低,属于自我评价层面,指教师对教书育人的意义与价值评价降低,对自己消极评价的倾向相反却在增长。我国学者王芳等人还针对职业倦怠提出了“知识枯竭”问题,属于职业倦怠的能力层面,指教师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变迁和知识更新面前表现得手足无措,难以应对,由于再学习能力的缺失,因此有知识的枯竭感。教师职业倦怠已成为了导致教师厌教、教育水平难以发挥甚至人才资源流失的重要原因。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诱因分析
1.提高心理素质目标的缺失导致了教师“情感衰竭”
心理素质目标主要包括胜不骄,败不馁,在别人的非议面前还能保持平和冷静的心境。能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已经成为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当前,由于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进而对教师的期望值也大大超过以往;学校普遍加强了教师队伍的管理,对教师的教学、科研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无形中教师的职业压力增大了很多。这些压力的出现对于那些心理素质差的教师来说无异于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挫折的不断出现以及身心的疲惫会将他们的工作热情销蚀殆尽,最终迫使他们由对工作的畏惧走向情感衰竭。
2.观念目标的缺失导致了教师的“去个性化”
观念目标主要指教师在适应工作和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某种观念和态度。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行为往往与其早先形成的观念和价值观是对应的。有些教师在教育岗位上乐此不疲,兢兢业业,而有些教师却得过且过,消极麻木,这些行为的形成都受他们职业观念的影响。如果教师观念目标缺失,对自己的职业持消极漠视的态度,就会表现为观念僵化、不思进取、消极被动,对待学生就会麻木不仁、没有责任感。这种“非人性化”的状态必然会催生教师职业的倦怠。
3.工作成果目标的缺失导致了教师的“个人成就感降低”
工作成果是进行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它在这里指教师获得工作成果的过程中伴生的知识以及经验等等,侧重于强调这个过程中的内心收获和成就感。人存在于世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要获得肯定,得到肯定成为了人的生命永不枯竭的动力。为此,教师应该为自己设立切实可行的工作目标,并脚踏实地地去实现之,与此同时去争取别人对自己的肯定。如果教师忽视了以上几点,就无法获得肯定与满足感,最终“个人成就感降低”就会导致他们对教学工作产生倦怠情绪。
4.工作能力目标的缺失导致了教师“知识枯竭”
教师的工作能力目标包括:教师有效获取知识、更新知识、运用知识、创新知识的能力;有效调剂人际关系和沟通表达的能力;问题解决和个案研究能力;教学科研能力等。面对来自知识经济时代的严峻考验,教师面对教材及教学内容的高速变化、教育教学方式的不断推陈出新、新课程标准的相继出台、现代教育技术频繁涌现等,尤其是网络时代对学生思维的冲击,渐渐发现自己已无法适应教学变革,与其相应的成就感和发展感的缺失,导致教师在不知所措、力不从心的焦虑感和知识的枯竭感中产生职业倦怠。
三、教师职业倦怠的激励策略
1.管理保障的激励策略
教师激励既要求学校管理者树立人本管理理念等现代学校管理理念,还要适度把握激励机制、激励频率、激励程度以及激励对象,正确选择激励内容、激励方式,还要求学校管理者正确处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个体激励和群体激励、当前激励和长远激励等多种关系。首先,管理者要以人为本,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调动人的积极性放在首位,承认并合理满足教师的需要,尊重并容纳教师的个性,重视并实现教师的价值,开发并利用教师的潜能。其次,管理者要实事求是,做到公平、公开、公正、及时、适度、合理,要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制度化、规范化的测评标准和富有竞争力的激励体系,有针对性地采取差别化的激励方式,积极吸纳教师参与管理。再次,管理者要把握有效激励原则,以体现学校整体目标和个人需要有机统一为激励目标设置准则。
2.满足需要的激励策略
需要是激励的原动力,满足需要才能激发动机。在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中,必须通过了解教师需要的内容、类型、特点以提供相应的刺激和外部诱因来满足其需要,激发其行为动机。在教师众多的激励需求中,最具有激励价值的因素包括工资待遇、住房条件、进修机会、职称职务晋升、人际关系等五种。在目前的社会经济环境下,学校管理者应该深化收入分配体制和绩效考评体制改革,合理增加教师收入,改善教师住房和医疗等条件,使教师实实在在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同时,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具有强烈的求知欲,管理者应重视教师知识的更新和能力的提高,把使用和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支持教师不断学习、不断进取和不断创新,并积极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生活和人际环境以及晋职晋升机会,在考核评优和职务晋升中务必做到公平、公正和公开,使之成为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动力之一,让教师自主发展和民主参与管理,尽量满足教师的合理需要。
3.侧重精神层面的激励策略
精神激励侧重在较高的层次上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激励深度大,维持时间长。
首先,可采用榜样激励。学校可采用通过培养树立教师行为的先进、模范榜样,来调动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骨干教师的行为积极性。各种榜样的树立,既要充分考虑教育教学工作的特点和总体目标的要求,也要注意榜样树立过程中的群体性、公平性、民主性和可模仿性,以起到真正的榜样激励作用。
其次,领导行为激励。领导者施行激励时须遵循Y理论的指导思想。管理者应强调对人的尊重,重视对教师的情感激励,鼓励教师在实现组织目标过程中获得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的最大满足,并努力创造一种能多方面满足教师需要的环境,使他们的智慧、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以更好地实现学校整体和教师个体目标,发挥教师的最大潜力。
再次,校园文化激励。校园文化是校园生活状态的一系列观念、价值和心理特征的总称。它对教师、学生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感召力和约束力,能增强教师的信任感、自豪感和荣誉感。校园文化对教师的激励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思想教育作用。这种形式的教育,有助于从思想上逐步提高教师学习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增强他们的敬业爱校意识和奉献精神。二是环境渗透作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校通过各种宣传渠道,采用多种宣传手段,营造一种良好的宏观氛围和热烈的舆论环境,不断激发出教师的进取意识和开拓精神。三是活动熏陶作用,即通过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社会性、知识性、学术性、娱乐性的活动,满足教师的各种需要。
4.目标导向的消解策略
激励教师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使其能最大限度地投入教学,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加强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与调节,并主动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逐步成长为专家型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学术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从而促进学校发展。因此,学校应积极建立健全教师队伍的成长机制和目标管理机制。一方面,应采取切实措施将教师继续教育纳入制度化轨道,将参加进修培训作为学校建设发展过程中提高师资水平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要实施教师可持续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按照年龄将教师分为青年、中年、老年三个不同的群体,结合学校的发展规划及教师个人的兴趣志向分类对其加强职业指导,积极实施激励性动态目标管理,促进教师自主发展。
学校管理者应根据教师职业倦怠的不同情况,采用适度的激励策略,充分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效地促进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姚斌.论和谐社会视野中的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71.
[2] 王洁,胡春梅.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研究.人力资源管理,2009(3):227-231.
[3] 叶绍灿.教师职业倦怠的自我消解策略探究.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7(5):185-186.
[4] 李春琦,李丽萍.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心理卫生与健康,2009(7):102-103.
(责任编辑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