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研究性学习探究

来源 :教育视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flyma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把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融入其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原来的“接受型”学习为探究型学习,改变学生习惯于接受而不习惯于思考、怀疑的传统习惯,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对课文的有关问题产生疑问,并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去解决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教育教学活动,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选择探究的策略,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利用多种渠道收集信息,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目的,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和创新实践的精神,着眼于给学生终身受用的知识和能力,又反映时代对教育的需求,是信息时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
  课堂教学是研究性学习的主阵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把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融入其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原来的“接受型”学习为探究型学习,改变学生习惯于接受而不习惯于思考、怀疑的传统习惯,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对课文的有关问题产生疑问,并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去解决问题。通过实施,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从而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教学时,由于教材内容的多样化,所以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方法来进行研究性学习。
  1、参与方式
  “知识和能力的获得须得通过活动。”其实质是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在理解旧知的基础上从新构建新知。布鲁纳也反复强调,最好把人当作主动参与知识学习的人。他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动、积极的知识探究者,语文教学要让学生自己思考,参与知识获得的全过程。”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积极参与、身体力行,才能习得语文知识及其能力。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全方位、高质量、多层次的参与。在语文课堂控制中,最充分地运用“参与机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机会,才能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实践活动,奋发学习心态,体现群体效应,最大限度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减轻学生负担。
  心理学研究认为:兴趣可以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较好的参与方式能诱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学生参与的兴趣越高,主动学习的效果也就越好。这就要求教师应为学生设计、提供多样化的参与方式。在参与的过程中,除了常用的听、说、读、写等基本方法外,还可以运用唱、画、演示、实验等诸多手段。教学《游园不值》就可充分运用多种参与方式:首先理解诗句可用查字典、联系生活实际、大胆猜想、字字揣摩的方式;然后在理解整首诗时,宜采用言语描述,生动讲演的方式;在理解意境时,可采用动手作画的方式:一幅是一位老先生站在柴门前,眼露扫兴的神色,正在轻轻地敲打那柴门;另一幅则突出了一枝伸出墙头的红杏以及高高的围墙,这时的诗人欣喜万分。由于,在“动口动脑”的基础上强调了“动手作画”,把古诗的高远意境变换成具体的字画,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想象力。也由于变换了参与方式,就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自然也就容易把握作者由失望到惊喜的情感变化,提高了学习效率。
  2、问题的提出
  胡适说:“问题是知识学问的老祖宗,古往今来,一切知识的产生和积聚,都是因为要解答问题。”研究课题应当能激发学生的自主研究兴趣,才能最具有针对性,可以发挥最佳效益,所以,由学生提出研究课题自然是最好不过了,教师若能从学生的质疑中加以提炼、升华、而最终形成研究课题,实为最佳策略。学习《可爱的草塘》一文,我问学生你们有哪些疑问希望在深读课文时解决吗?有学生:提出文中的俗语“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和课文的题目有什么关系?我抓住这个问题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对所提出的问题穷源究尾。围绕对俗语的理解得出:草塘的可爱不仅表现在景色优美,而且还表现在物产丰富上。这样的过程使学生感受到主动探究的乐趣,以研究者的身份学习语文,将问题置于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全过程。总之,教师不仅要知道学生怎样解决问题,还要知道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既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更要引导学生提出具有创新性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研究
  小组合作学习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创造潜能。在研究性学习中,合作小组基本由兴趣相同的学生自愿组成,研究课题的确定、研究方案的制订、研究途径与手段的选择以及研究结果的呈现方式,都由小组成员共同讨论与决定。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拥有高度的自主性。与知识授受为主的学科课程相比,研究性学习课程中的小组合作避免了班级课堂教学中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得不到参与机会而处于“旁观”、“旁听”的被动地位,赋于全体学生充分的参与机会与权利。例如,在学习《火烧圆明园》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首先提出了三点要求:1、你对哪个问题感兴趣或认为最值得研究的就研究他。2、画出重点的词和印象深刻的句子,想一想,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在小组内交流。3、注重人人参与。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也巡回其中,和学生一起讨论,明确了学习任务后,各小组经过初步考虑,对问题进行分解,其中一个小组汇报。他们组对"圆明园原来是什么样子很感兴趣,这个问题在第三自然段,并且对“圆明园,有……也有……有……也有……还有……”这句话印象很深刻。这时另外一小组提出了二、四自然段也写了圆明园原来的样子教师趁机点拔,介绍了一些能引发学生思维想象的内容,使学生极尽想象的翅膀,畅游于美丽辉煌的圆明园中。这样,学生便能自己的情感情不自禁地融入作者的描绘之中,最后再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诵及听读想象,深入感悟“圆明园原来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为了提高合作交流的有效性,教师应重视以下合作技能的培养:
  ①听的技能:要培养学生专心倾听别人发言的习惯,要能听出别人发表的重点,对别人的发言作出判断,有自己的见解。
  ②说的技能:要培养学生敢说的勇气,说话时要声音响亮、条理清楚、语句完整、语言简练且突出重点。   ③交往的技能:尊重别人,不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善于采纳别人的意见,给别人有插话的机会,修改、补充自己原先的想法,体会他人的情感,控制自己的情绪。
  ④策略的技能:学会根据任务性质来决定应该采用的策略,促使合作更加有效。例如:先明确分工合作,使每个成员都可以发挥自己的所长,既快又好地完成任务。或独立思考再合作讨论,达到开阔每个人思路的目的。
  4、实践运用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的实践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打开了一扇清新自然、色彩斑斓的窗子。他们的手脚得到了解放,在实践中动了起来,逐渐学会了用课内学到的知识、方法来观察社会、观察生活,并用稚嫩的笔描写生活和自然。生活中语文更鲜活、更丰富、更具生命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新《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整使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以这一理念为指导,教师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并想方设法创设各种展示舞台,让同学们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学习收获、个性特长,使他们在自我展示中真正动起来。在学习了《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后,我启发学生总结本课的写作方法,然后提出科研小课题:我们家乡的景色各有什么特点?让学生针对这一课题进行课外调查研究。有的学生对某处名胜进行了综合调查和访问,有的学生专门对一种植物的四季生长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也有的学生对家乡的果林和庄稼的生长特点进行了调查研究。在掌握了大量的资料后,我进一步启发学生进行筛选,看看哪些材料最适合表现家乡一年四季的景物特点,然后指导学生进行习作训练。结果,学生的作文比以往写得更充实、更有新意。又如,学完《小壁虎借尾巴》一课后,可让学生回家问家长,去查阅资料了解哪些动物的尾巴有再生的功能。这样,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活动后,再进行信息交流和展示,使他们在交流展示中,获得成功和自信。这样语文知识的学习就会自然的融入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使他们在平时的生活和实践活动中,自觉地学语文,用语文,关注自然和社会,学会与人交际和相处。
  总之,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学改革中新提出的新的学习方式,它并非对其他学习方式的否定。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凸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能使他们的个性、创造才能得到更好、更充分的发展,语文素养得到更全面的提高,洋溢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只有在一系列的丰富多彩的语文研究学习中才能产生具体深刻的体验,进而使语文素养得到多层面、全方位的提升。无论是研究内容的确定、资料的获取,还是成果的表述,都是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它拓宽了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拓宽视野,丰富知识。
其他文献
【摘 要】当前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情况是学生基础差,对学习缺乏兴趣,存在读书无用论的说法。然而,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让他们觉得数学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作为教师应怎样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那么农村小学如何让数学教学回归生活,融入生活
期刊
小学阶段是基础教育阶段,估算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一项内容,也是数学教育界一致认为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数学技能,估算具有快捷、实用、相对准确的特点,可以提高学生计算速度。《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教学建议”中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如何在低年级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估算的价值,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估
期刊
【摘 要】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是篇“大文章”,也可以说是当前国内外教育界瞩目的热门课题。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把学生从传统的被动的受教育地位转变到主动的求知地位上来,在教学活动中,做到“教学做”合一,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养成自觉地寻求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  当今世界知识更新速度很快,学生学习的性质应当由转授性、继承性转变为探索性、创新性。语文教学不仅要重视知识传授和能力
期刊
问题解决是物理教学中一种重要的学习活动,而发现并提出问题是问题解决的基础,有了问题,思维就有方向,探究就有目标。发现和提出问题来也是整个物理教学的开始和延续,渗透于物理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和探究物理规律的的重要一环。因此,培养学生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初中物理教学中重中之重。教师如何创设各种情景,诱发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教学中我们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的。  1、
期刊
创新教育是现代教育的灵魂,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是时代赋予全社会的职责。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笔者拟从计算机教学的实践来进行探讨。  一、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心理学告诉我们:凡是因为好奇而受到奖励的学生,一定愿意继续进行新的探索,从而促进智能的发展,产生创新的思想。所以,要使学生创新,就必须为学生创造一种
期刊
《新课标》提出了语文教育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这种统一的基础上,我们引导学生们畅游在语文课程这个学习乐园之中,使学生们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审美情趣,学会尊重他人、自然与生命。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生命教育与语文教育的有效融合呢?现将浅谈一下自己的浅见:  一、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对生命的珍惜意识  生命意识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语文教科书中有许多关于生
期刊
【摘 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当代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这种变化的突出表现就是现代信息和传播技术逐渐地走进了课堂,成为教师教育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解释了多媒体和多媒体教学的概念,并概述了多媒体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然后分析了多媒体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利弊,最后提出了多媒体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应遵循的五条原则来指导中小学英语教师更好发挥多媒体优势,克服多媒体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弊
期刊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每个教师十分关心的问题。教师应吃透教材,把握教材中的智力因素,积极地进行教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从心理角度而言,如抓住学生的某些心理特征,对教学将起到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兴趣的培养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兴趣能激发大脑组织,加工有利于发现事物的新要素,并进行探索创造。兴趣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和催化剂
期刊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要求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课程逐步成为中学的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学科。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教育任务和教学目标提出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努力创造条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所谓创新就是在原有基础上给予
期刊
学观点的转变,老师在导向上要先转变:  一、由验证实验转向探究实验  物理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式,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将实验教学跟探究学习融合起来,不但让学生获得知识、获得技能,更重要的是学到了获得知识的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的训练,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品德,发展学习的兴趣,这是新课程的显著特征。  二、由“照方抓药”转向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是对学生实验基础知识和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