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文以“义”为总纲,统摄叙事和议论。叙事是显其“义”,议论是明其“义”。叙事是议论的根据、基础;议论是阐明事迹的本质意义。两者形成有机而不可分割的整体。赞美歌颂五人(即市民)、周公、贤士大夫;抨击批判阉党、缙绅、苟且偷生的士大夫。文章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开头两节)叙述五人的死因、墓碑的由来,赞扬五人“激于义而死”,舍生取义的光荣显辉,直接点题。
开头叙写“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这里首先提出“义”字这个纲领。点明舍生取义,维护正义的三种人:即五人、周公和贤士大夫。也带出了所要抨击的主要对象:“魏阉”,“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这说明正义终于战胜了邪恶,横行一时的宦官魏忠贤“阉党”所建立的生祠,已被清除,而成为五人归骨之所,建墓立碑,“以旌其所为”。这本身就是大快人心之事,已显示了所要歌颂的三种人的光荣显帜,而作者还要加上一句:“呜呼,亦盛矣哉!”长长地吐了一口气,这件事也够盛大的了!对“阉党”也是极大的讽刺。借以突出正义得到伸张,令人感到扬眉吐气。
接着写从五人牺牲到今日墓葬还不到一年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这是说那些有钱有势的人,为追求名利而附和“阉党”,同流合污的人,有患病而死,死后埋没、不值得一说的,也已是很多的了,何况乡间普通无名的人呢!这是直接批判苟且偷生的士大夫,以及与“阉党”同流合污取得了一官半职的人。“独五人之皦皦,何也?”这一叙述和设问,发人深思,引人遐想。既突出了五人死于义的光荣伟大,也是对那些“不义而生”、“不义而死”的批评。在行文上,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二段(3、4两节)追叙五人死难,即苏州市民与“阉党”斗争的经过。
先写周公被逮的具体时间,群众为之声义、送行和怒打魏阉派来捕人的爪牙。中间插叙主使逮捕周公的毛一鹭竟然躲藏到厕所里,才免去被打。体现了人民力量的伟大,魏阉的爪牙灵魂的丑恶。“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这说明“阉党”如何迫害五人的经过,揭露了“阉党”卑鄙无耻,说明五人正是苏州市民抗暴斗争的带头人与文章开头相呼应。列出他们五人的姓名,使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进一步体现作者对五人的赞扬。
接着写:“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脰而函之,卒与尸合,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赞颂五人死后亦无所损,也是对贤士大夫的表彰。
第三段(最后两节),论说五人死义,荣于身后,遗爱人间,对国家人民作出了一定贡献;有力抨击了变节易志的缙绅;点明作记的目的。
先以“嗟夫!”一声长叹引人注目,接着用两个反问句,把大阉之乱中易节变志的缙绅和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五人相提并论,突出五人死义的难能可贵。接着摆事实讲道理:魏阉假托皇帝命令,大肆逮捕有牵连的东林党人,终以苏州市民发愤之一击,不敢再以牵连之罪捕人,使魏阉犹豫不决,害怕正义,妄想篡夺帝位的阴谋,也难以立即发动。不能不说是五人力量所致。突出抗暴佳绩与前文“独五人之皦皦,何也?”相呼应。
接着又以高爵显位者“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烘托五人品质崇高,强调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溢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又从反而设想:“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这正表现了作者对他们的冤案得到昭雪表彰,感到异常兴奋,以及对他们英雄行为由衷的仰慕与热情颂扬。意在说明高爵显位者,一旦抵罪的无耻行径,和五人相比,他们的身份极其卑贱,轻如鸿毛,而五人英雄行为,重如泰山。正因为这样作者进一步指明“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从而点出文章主旨。最后补写贤士大夫的姓名,不只是首尾呼应,也是对贤士大夫的表彰。
这篇文章最大特点,是实事求是,不虚美、不隐恶。如实记录,议论是就事论事。例如说高爵显者,一旦抵罪的“佯狂不知所之”。事实上当时就有一个名叫张瑞图官至大学士,是著名书法家。魏阉大造生词,找书法家题匾。当时有“南张北奎”之称的张瑞图是福建晋人。董其昌假托骑马跌伤了手,写不好。而张瑞图却感到受宠若惊,以至各地生祀碑文,大多是他写的。崇祯帝即位,张被列入逆案。他逃到家乡,御林军追捕紧急,他佯装已疯,衣衫褴褛,披头散发,满口胡言。在猪圈里爬来爬去,浑身猪屎,臭不可闻。当着御林军的面边走边拾事先放在路上的用粮食、芝麻、红糟拌制成的“猪狗食”。于是追军放过了他。(见湖北大学办的《中学语文》1986年第8期)
第二个特点,开头以“义”统摄全篇,记叙、议论以“义”为中心。通篇贯串着对比、映衬的手法,“义”本身就含有义和不义的对比。接着就以正义和邪恶对比,并穿插两者之间的斗争。比的结果是正义一面,生前伟大,死后光荣,有重于泰山;斗的结果先受残害,终得平反昭雪;精神长存,名留千古。邪恶一面,生前卑微,死后耻辱,轻如鸿毛。斗的结果,顿时身败名裂,永远消失。
第三个特点,是融叙事、议论、抒情、描写于一炉。如“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是叙事,而饱和着对阉党讥讽之意和鄙视之情。“呜呼,亦盛矣哉”是议论,亦充满赞扬之情。“意气扬扬,……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烈士头颅满是血迹,而颜色未变,是描写五人牺牲时的情态,也表现了作者对五人虽死犹生的赞颂之情。
第一段(开头两节)叙述五人的死因、墓碑的由来,赞扬五人“激于义而死”,舍生取义的光荣显辉,直接点题。
开头叙写“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这里首先提出“义”字这个纲领。点明舍生取义,维护正义的三种人:即五人、周公和贤士大夫。也带出了所要抨击的主要对象:“魏阉”,“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这说明正义终于战胜了邪恶,横行一时的宦官魏忠贤“阉党”所建立的生祠,已被清除,而成为五人归骨之所,建墓立碑,“以旌其所为”。这本身就是大快人心之事,已显示了所要歌颂的三种人的光荣显帜,而作者还要加上一句:“呜呼,亦盛矣哉!”长长地吐了一口气,这件事也够盛大的了!对“阉党”也是极大的讽刺。借以突出正义得到伸张,令人感到扬眉吐气。
接着写从五人牺牲到今日墓葬还不到一年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这是说那些有钱有势的人,为追求名利而附和“阉党”,同流合污的人,有患病而死,死后埋没、不值得一说的,也已是很多的了,何况乡间普通无名的人呢!这是直接批判苟且偷生的士大夫,以及与“阉党”同流合污取得了一官半职的人。“独五人之皦皦,何也?”这一叙述和设问,发人深思,引人遐想。既突出了五人死于义的光荣伟大,也是对那些“不义而生”、“不义而死”的批评。在行文上,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二段(3、4两节)追叙五人死难,即苏州市民与“阉党”斗争的经过。
先写周公被逮的具体时间,群众为之声义、送行和怒打魏阉派来捕人的爪牙。中间插叙主使逮捕周公的毛一鹭竟然躲藏到厕所里,才免去被打。体现了人民力量的伟大,魏阉的爪牙灵魂的丑恶。“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这说明“阉党”如何迫害五人的经过,揭露了“阉党”卑鄙无耻,说明五人正是苏州市民抗暴斗争的带头人与文章开头相呼应。列出他们五人的姓名,使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进一步体现作者对五人的赞扬。
接着写:“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脰而函之,卒与尸合,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赞颂五人死后亦无所损,也是对贤士大夫的表彰。
第三段(最后两节),论说五人死义,荣于身后,遗爱人间,对国家人民作出了一定贡献;有力抨击了变节易志的缙绅;点明作记的目的。
先以“嗟夫!”一声长叹引人注目,接着用两个反问句,把大阉之乱中易节变志的缙绅和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五人相提并论,突出五人死义的难能可贵。接着摆事实讲道理:魏阉假托皇帝命令,大肆逮捕有牵连的东林党人,终以苏州市民发愤之一击,不敢再以牵连之罪捕人,使魏阉犹豫不决,害怕正义,妄想篡夺帝位的阴谋,也难以立即发动。不能不说是五人力量所致。突出抗暴佳绩与前文“独五人之皦皦,何也?”相呼应。
接着又以高爵显位者“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烘托五人品质崇高,强调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溢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又从反而设想:“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这正表现了作者对他们的冤案得到昭雪表彰,感到异常兴奋,以及对他们英雄行为由衷的仰慕与热情颂扬。意在说明高爵显位者,一旦抵罪的无耻行径,和五人相比,他们的身份极其卑贱,轻如鸿毛,而五人英雄行为,重如泰山。正因为这样作者进一步指明“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从而点出文章主旨。最后补写贤士大夫的姓名,不只是首尾呼应,也是对贤士大夫的表彰。
这篇文章最大特点,是实事求是,不虚美、不隐恶。如实记录,议论是就事论事。例如说高爵显者,一旦抵罪的“佯狂不知所之”。事实上当时就有一个名叫张瑞图官至大学士,是著名书法家。魏阉大造生词,找书法家题匾。当时有“南张北奎”之称的张瑞图是福建晋人。董其昌假托骑马跌伤了手,写不好。而张瑞图却感到受宠若惊,以至各地生祀碑文,大多是他写的。崇祯帝即位,张被列入逆案。他逃到家乡,御林军追捕紧急,他佯装已疯,衣衫褴褛,披头散发,满口胡言。在猪圈里爬来爬去,浑身猪屎,臭不可闻。当着御林军的面边走边拾事先放在路上的用粮食、芝麻、红糟拌制成的“猪狗食”。于是追军放过了他。(见湖北大学办的《中学语文》1986年第8期)
第二个特点,开头以“义”统摄全篇,记叙、议论以“义”为中心。通篇贯串着对比、映衬的手法,“义”本身就含有义和不义的对比。接着就以正义和邪恶对比,并穿插两者之间的斗争。比的结果是正义一面,生前伟大,死后光荣,有重于泰山;斗的结果先受残害,终得平反昭雪;精神长存,名留千古。邪恶一面,生前卑微,死后耻辱,轻如鸿毛。斗的结果,顿时身败名裂,永远消失。
第三个特点,是融叙事、议论、抒情、描写于一炉。如“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是叙事,而饱和着对阉党讥讽之意和鄙视之情。“呜呼,亦盛矣哉”是议论,亦充满赞扬之情。“意气扬扬,……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烈士头颅满是血迹,而颜色未变,是描写五人牺牲时的情态,也表现了作者对五人虽死犹生的赞颂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