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何少有百年企业

来源 :经典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hula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商关系,我觉得是一个很悲哀的问题。为什么?最近我在看一本书,叫《革命与生意》,讲辛亥革命一百年来,民营企业与社会和政治的关系,结论是民营企业毫无出路。这一百年来,民营企业始终要面对两种博弈,一种是商品市场的博弈,比如说卖水、卖药、卖肥皂、卖衣服,都想着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另外一种博弈是制度性博弈,也就是体制博弈。这一百年我们经历了四次社会制度变革,平均二十五年一次。你想想,一个民营企业好不容易熬个十多年、二十多年,换一个制度,你就死了,所以很少有民营企业能支撑百年,真是步步惊心。每个民营企业家都苦恼的是,又要卖商品,又要适应制度的变化,这事累得慌。
  举一个例子,20世纪30年代,一帮海归精英,学化学的博士,研发出了优质的肥皂,当时在市场上已经打败了联合利华,结果联合利华退出了中国。后来,这个企业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被折腾死了。而几十年以后,联合利华又回来了。为什么?人家的制度没变,人家就是私人产权、市场经济,在市场上输了,无非就是退回去,产品再研发,而后市场时机成熟了再回来,它不需要研究制度博弈,只需要研究市场博弈。而现在我们的民营企业,两头都得研究,我跟一些老板谈事,前半截都是谈市场,后半截自觉不自觉地都落到了谈体制,不谈不行。因此,政商关系成为中国民营企业的死结,阻止民营企业穿越到未来的不是商品竞争,而是制度博弈。我觉得,如果一种体制能稳定一百年,一定会有一百年的民营企业。
  说白了,百年老店还真不是民营企业自己的事,不是我们的事。老说民营企业不想做成百年老店,谁不想?自己家的买卖,谁不想基业长青啊?关键是制度变革,老让民营企业选择,我们不想选择,千万别老折腾。所以民营企业第一支持政府,第二支持稳定,第三不思制度变革,稳定就行。因此,制度这一块如果能相对稳定,预期清楚,民营企业家也就用不着移民了。
  我碰到很多这样的朋友,跟我年龄差不多,五十岁上下。他们的父母在1949年以前是富二代,1949年一变化,他们变成了贫二代。然后,这些哥们儿自己创业,后来又变成富一代,他们的小孩又变成富二代。你想,这个轮回的一百年,社会有进步吗?白折腾,每一代人都很不开心,你说这社会哪儿出问题了?
  所以我们现在的领导者,包括我们经营企业的这些人,还有整个社会,其实应该达成一个共识,即一定要有一種良好的社会体制,保证大家有创业、致富和做慈善的合适环境,让社会有持续而稳定的进步。
其他文献
年度最佳微文化营销创新奖  宁波奥克斯空调有限公司  企业做公益,在以往要么是赔本赚吆喝,要么是广告硬植入;商业与公益,似乎永远无法达到水乳交融的状态。奥克斯在保护敦煌的公益事业中嵌入“寻找中国美丽新娘”活动,借助市场的力量、营销的手段,将奥克斯品牌的科技环保属性和保护敦煌的环保倡议广泛传播出去,创造性地实现了品牌效应和公益事业的双赢。  年度最佳营销案例创新奖  迪巧  在每一场“妈咪关爱行”中
立于山东,遥望广东,看其民营经济之盛、市场活力之强、商帮渗透力之大,真感望洋兴叹。北方商帮之衰落和至今的未能中兴,原因归根到底是市场观念未能根本转变、民营经济未能彻底复归。  美国商业发达,国土辽阔,拥有50个州,比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还多,然而却从未听说有“加利福尼亚商帮”“纽约州商帮”“华盛顿商帮”,美国人乡土观念淡薄,亲缘意识不强,同州的“老乡”没有意识去结成某种地域性的商业群体。  商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