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科幻进行时
我们为什么需要中国科幻,我觉得有三条理由,一是时代的需要,二是读者的需要,三是科学发展的需要。
众所周知,当今世界,美国的科幻大片独领风骚,拥有众多发烧友。《阿凡达》《星际穿越》等科幻巨制,题材之新颖,构思之巧妙,制作之精良,不仅是深受大众喜爱的影视作品,实际上也成为美国国家“软实力”的象征。这些科幻大片正以一种震撼人心的艺术载体,传播着美国的价值观。
我们在这方面要迎头赶上,首先第一位的是抓创作,出优秀作品,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我们当务之急就是要更新观念,大力扶植中国本土的科幻小说,推出自己独具特色的科幻大片,这是时代赋予的使命。
第二,青少年是最富有想象力的一群人,这是他们最可宝贵的品质。一个人可以通过阅读和传授的方式不断获取知识,但是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不能简单地传授。在这方面,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欣赏优秀的科幻作品,从奇妙的科学幻想和故事中最大限度地调动青少年的想象力,使他们在愉悦中体验创造思维的魅力。
第三,相信人们已经注意到,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固然给科幻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但是也无可否认,科幻小说的新颖构思,蕴含的创造性思维,常常能给科学家、发明家以启发。科学发展史上关于宇宙航行、隐形技术、机器人技术、基因工程技术、器官移植术、通信技术等领域,科幻作家都曾预先涉足,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这种有趣的现象也会更多地出现在当代科幻小说的创作之中,渗透着对未来的前瞻性思考。
早在一百多年前,留学日本的鲁迅翻译法国科幻小说大师儒勒·凡尔纳的《月界旅行》时,他只有22岁。他为这部科幻小说描写的飞往月球的大胆幻想而深受鼓舞,也为人类的科学探索精神而激动不已。于是他在书的序言中写道:科幻小说具有能使读者“获一斑之智识,破遗传之迷信,改良思想,补助文明”的作用,因此年轻而充满激情的鲁迅大声疾呼:“导中国人群以行进,必自科学小说始。”
让我们努力吧,为繁荣中国的科幻创作,实现鲁迅先生的预言!
用科幻演绎科学的神奇
我真正感受到科学的神奇,是当知道光的七彩颜色原来只是因为电磁波频率的不同之后。想到这么绚丽的颜色竟然会与频率这么数字化的东西挂钩,我突然感觉眼前五光十色的世界被干巴巴的物理定律解构了,但是这个物理定律又是那样深刻、美妙地涵盖一切,普适于全宇宙。于是,我不免对科学产生了一种敬畏感。
从事科幻创作后,我更深切地领悟,原来科幻和科学有着先天的联系。欣赏优秀的作品,我们能在耳濡目染间吸收其中的科学营养,这也正是科幻的独特优势。而科幻作家创作科幻,就像是充满好奇心的旅游者攀上了科学殿堂的围墙,得以窥见其中琳琅满目的宝物,于是发出衷心的赞叹。
如何从知识海洋中淘到科幻创作的“金点子”,这就要求科幻作家有超出常人的敏锐感觉。我在创作《生命之歌》的时候,看到一篇西方文献中提到:“生物都有生存的欲望,它可能存在于DNA的次级序列中。”这句话,仿佛在我心中拨出清亮的一响。后来,我看到有关“基因音乐”的报道,于是我尝试把DNA的4种碱基与音乐中的7个主要音符建立联系,把所有生物的DNA碱基序列直接转换成动人的乐曲。这才有了《生命之歌》中的科幻构思:“所有生物都有生存欲望,它存在于DNA中,是数字化的,可以被破译并输入机器人体内,使其成为真正的生命。有关生存欲望的密码也可采用音乐表达,这就是回荡于所有生物体内的、宇宙中最强劲的生命之歌。”正是这个构思,感动了我自己,也打动了许多科幻迷。
《生命之歌》的构思虽是幻想,但也“存活于现代科学体系之中”。这类科幻构思的优点是较厚重,耐咀嚼。当然,有时候科幻构思也可以更超脱一些,比如刘慈欣作品中的智子、智子的二维展开、外星人的降维攻击等,虽越出了科学体系之外,但这样的构思更为飘逸和绚丽。对于这类构思,难点在于把握超越的“度”。
科幻作品除了能激起读者对科学的爱,还能促使读者对问题加以反思和批判。早在十几年前,我就创作了《替天行道》,主角是运用转基因技术制成的“自杀种子”。小说中,美国最大的种子公司运用这项技术,把其他生物中的“自杀基因”转录到粮食种子中,这样,第二代种子就不能发芽,农户必须每年到该公司购买。种子公司的这种做法在商人眼里是完全正当的,否则种子公司就无法存活,无法为良种研制投入巨额资金。然而在商业利益和公众利益的天平之间,孰对孰错?这些尖锐的冲突和矛盾所在,正是科幻作家大展身手的地方。
生活是文学作品的源泉,而科幻还要再加上一个科学源泉。所以科幻作家应自觉利用这种原力,并且把握适当的度。
科幻:玩转科学之美
我常像读小说那样,去读一些文科生认为艰涩的科学作品。许多人不理解,但是我却乐在其中。其实科学本身蕴含的故事,包括科学史,以及科学所发现的大自然的奥秘,那种很神奇很曲折的状态,比真正的文学故事还要神奇。
我写作《三体》的灵感,就来源于经典的三体问题(三个可视为质点的天体在相互之间万有引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问题)。我一直在想,假如真正的空间里有两个球体的话,会做一个很规则的运动,而增加一个球体,运动就完全无法预测。这么简单的一个系统都是如此瞬息万变,那复杂的大自然我们又怎么去预测呢?所以我很自然地从三个物体想到三个恒星组成的星系,三颗恒星在做不规则运动,且这个恒星系的一颗行星上存在着文明,这个文明会是怎样的状态?于是,我就构思出了三体星系和三体文明。这是一种传统的构思方式,在一个科学原理的基础上,幻想出一个虚拟的世界,然后展开故事。
在构思一个故事的时候,不止是框架,我习惯把细节也提前想清楚,比如把空间降低一个维度作为毁灭世界的武器,三颗不确定的恒星进攻地球……这些念头其实我很早以前就有了,只不过是到写《三体》的时候才用上。
科幻中有一种很独特的美,是别的文学类型所不具备的。我有一篇小说是《带上她的眼睛》,内容是讲有一队地航员,航行到地心进行科学探索,结果到6000余千米的地心后飞船出故障回不来了,飞船上只活下来一个小女孩。她就要在几平方米的空间里过一辈子。小说中的男主人公得知她在地心的遭遇后一直尝试联系她,可是通信中断了。我最满意的就是这个小说的结尾,男主人公很怀念那个小女孩,他说:“无论我走到哪,我离她都不会再远了。”这句话,不读科幻的人可能体会不到它在说什么。其实道理很简单,这句话暗藏玄机,地球的半径都是一样的,走到天涯海角,他都不可能离她更远了。这种科学的美感,普通文学中不可能出现。
科幻创作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有天你真正得到灵感,那种幸福感是无法比拟的。你写的小说要让自己感到兴奋,你觉得好看,你觉得震撼,才能拿给读者去看。要是自己都兴奋不起来,就别指望读者有什么反应了。可是说到灵感,不是一瞬间就有的,尤其是外人认为有门槛的科幻创作,它是像植物那样,日积月累,慢慢生长,时候到了,你自然就看到了。
我们为什么需要中国科幻,我觉得有三条理由,一是时代的需要,二是读者的需要,三是科学发展的需要。
众所周知,当今世界,美国的科幻大片独领风骚,拥有众多发烧友。《阿凡达》《星际穿越》等科幻巨制,题材之新颖,构思之巧妙,制作之精良,不仅是深受大众喜爱的影视作品,实际上也成为美国国家“软实力”的象征。这些科幻大片正以一种震撼人心的艺术载体,传播着美国的价值观。
我们在这方面要迎头赶上,首先第一位的是抓创作,出优秀作品,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我们当务之急就是要更新观念,大力扶植中国本土的科幻小说,推出自己独具特色的科幻大片,这是时代赋予的使命。
第二,青少年是最富有想象力的一群人,这是他们最可宝贵的品质。一个人可以通过阅读和传授的方式不断获取知识,但是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不能简单地传授。在这方面,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欣赏优秀的科幻作品,从奇妙的科学幻想和故事中最大限度地调动青少年的想象力,使他们在愉悦中体验创造思维的魅力。
第三,相信人们已经注意到,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固然给科幻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但是也无可否认,科幻小说的新颖构思,蕴含的创造性思维,常常能给科学家、发明家以启发。科学发展史上关于宇宙航行、隐形技术、机器人技术、基因工程技术、器官移植术、通信技术等领域,科幻作家都曾预先涉足,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这种有趣的现象也会更多地出现在当代科幻小说的创作之中,渗透着对未来的前瞻性思考。
早在一百多年前,留学日本的鲁迅翻译法国科幻小说大师儒勒·凡尔纳的《月界旅行》时,他只有22岁。他为这部科幻小说描写的飞往月球的大胆幻想而深受鼓舞,也为人类的科学探索精神而激动不已。于是他在书的序言中写道:科幻小说具有能使读者“获一斑之智识,破遗传之迷信,改良思想,补助文明”的作用,因此年轻而充满激情的鲁迅大声疾呼:“导中国人群以行进,必自科学小说始。”
让我们努力吧,为繁荣中国的科幻创作,实现鲁迅先生的预言!
用科幻演绎科学的神奇
我真正感受到科学的神奇,是当知道光的七彩颜色原来只是因为电磁波频率的不同之后。想到这么绚丽的颜色竟然会与频率这么数字化的东西挂钩,我突然感觉眼前五光十色的世界被干巴巴的物理定律解构了,但是这个物理定律又是那样深刻、美妙地涵盖一切,普适于全宇宙。于是,我不免对科学产生了一种敬畏感。
从事科幻创作后,我更深切地领悟,原来科幻和科学有着先天的联系。欣赏优秀的作品,我们能在耳濡目染间吸收其中的科学营养,这也正是科幻的独特优势。而科幻作家创作科幻,就像是充满好奇心的旅游者攀上了科学殿堂的围墙,得以窥见其中琳琅满目的宝物,于是发出衷心的赞叹。
如何从知识海洋中淘到科幻创作的“金点子”,这就要求科幻作家有超出常人的敏锐感觉。我在创作《生命之歌》的时候,看到一篇西方文献中提到:“生物都有生存的欲望,它可能存在于DNA的次级序列中。”这句话,仿佛在我心中拨出清亮的一响。后来,我看到有关“基因音乐”的报道,于是我尝试把DNA的4种碱基与音乐中的7个主要音符建立联系,把所有生物的DNA碱基序列直接转换成动人的乐曲。这才有了《生命之歌》中的科幻构思:“所有生物都有生存欲望,它存在于DNA中,是数字化的,可以被破译并输入机器人体内,使其成为真正的生命。有关生存欲望的密码也可采用音乐表达,这就是回荡于所有生物体内的、宇宙中最强劲的生命之歌。”正是这个构思,感动了我自己,也打动了许多科幻迷。
《生命之歌》的构思虽是幻想,但也“存活于现代科学体系之中”。这类科幻构思的优点是较厚重,耐咀嚼。当然,有时候科幻构思也可以更超脱一些,比如刘慈欣作品中的智子、智子的二维展开、外星人的降维攻击等,虽越出了科学体系之外,但这样的构思更为飘逸和绚丽。对于这类构思,难点在于把握超越的“度”。
科幻作品除了能激起读者对科学的爱,还能促使读者对问题加以反思和批判。早在十几年前,我就创作了《替天行道》,主角是运用转基因技术制成的“自杀种子”。小说中,美国最大的种子公司运用这项技术,把其他生物中的“自杀基因”转录到粮食种子中,这样,第二代种子就不能发芽,农户必须每年到该公司购买。种子公司的这种做法在商人眼里是完全正当的,否则种子公司就无法存活,无法为良种研制投入巨额资金。然而在商业利益和公众利益的天平之间,孰对孰错?这些尖锐的冲突和矛盾所在,正是科幻作家大展身手的地方。
生活是文学作品的源泉,而科幻还要再加上一个科学源泉。所以科幻作家应自觉利用这种原力,并且把握适当的度。
科幻:玩转科学之美
我常像读小说那样,去读一些文科生认为艰涩的科学作品。许多人不理解,但是我却乐在其中。其实科学本身蕴含的故事,包括科学史,以及科学所发现的大自然的奥秘,那种很神奇很曲折的状态,比真正的文学故事还要神奇。
我写作《三体》的灵感,就来源于经典的三体问题(三个可视为质点的天体在相互之间万有引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问题)。我一直在想,假如真正的空间里有两个球体的话,会做一个很规则的运动,而增加一个球体,运动就完全无法预测。这么简单的一个系统都是如此瞬息万变,那复杂的大自然我们又怎么去预测呢?所以我很自然地从三个物体想到三个恒星组成的星系,三颗恒星在做不规则运动,且这个恒星系的一颗行星上存在着文明,这个文明会是怎样的状态?于是,我就构思出了三体星系和三体文明。这是一种传统的构思方式,在一个科学原理的基础上,幻想出一个虚拟的世界,然后展开故事。
在构思一个故事的时候,不止是框架,我习惯把细节也提前想清楚,比如把空间降低一个维度作为毁灭世界的武器,三颗不确定的恒星进攻地球……这些念头其实我很早以前就有了,只不过是到写《三体》的时候才用上。
科幻中有一种很独特的美,是别的文学类型所不具备的。我有一篇小说是《带上她的眼睛》,内容是讲有一队地航员,航行到地心进行科学探索,结果到6000余千米的地心后飞船出故障回不来了,飞船上只活下来一个小女孩。她就要在几平方米的空间里过一辈子。小说中的男主人公得知她在地心的遭遇后一直尝试联系她,可是通信中断了。我最满意的就是这个小说的结尾,男主人公很怀念那个小女孩,他说:“无论我走到哪,我离她都不会再远了。”这句话,不读科幻的人可能体会不到它在说什么。其实道理很简单,这句话暗藏玄机,地球的半径都是一样的,走到天涯海角,他都不可能离她更远了。这种科学的美感,普通文学中不可能出现。
科幻创作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有天你真正得到灵感,那种幸福感是无法比拟的。你写的小说要让自己感到兴奋,你觉得好看,你觉得震撼,才能拿给读者去看。要是自己都兴奋不起来,就别指望读者有什么反应了。可是说到灵感,不是一瞬间就有的,尤其是外人认为有门槛的科幻创作,它是像植物那样,日积月累,慢慢生长,时候到了,你自然就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