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和朗读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来源 :文理导航·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chaozhang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籍是人类文明的载体,是文化得以延续的根基。现行新课程标准把阅读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目的就在于拓宽孩子的视野,丰富孩子的见闻,增长孩子的智慧,提高孩子的综合素养,从而应对当前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在阅读方面,我做了大量尝试,下面就谈谈我在这方面的做法和体会。
  一、阅读能力培养
  语文学习的基本途径是积累和训练。学习的过程是日积月累的过程。因此,我根据班级实际、年级特点、学生情况制订计划。创造一切条件,帮助学生多读书,激发其读书兴趣,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提高语文素养,感悟人生,感悟社会。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大部分同学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掌握了读书方法,每本书他们认真去读,乐于去读,并善于发现,善于积累。具体做法是:
  1.规定每天学生课外阅读时间不低于30分钟,加强家校沟通。一个喜欢阅读的家庭容易培养出一个喜欢阅读的孩子,一个喜欢阅读的老师更容易带出一批喜欢阅读的孩子。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的启动和保持是一种集体行为中个体的无意识行为。为此,要加强学校与家庭的紧密联系,倡导亲子阅读,通过家校的共同配合,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使孩子从小就置身于浓郁的书香之中,让书籍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广泛的宣传发动,适时的表彰激励,以及认真地组织指导,在孩子中间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让学生参与阅读成为像游戏一样地充满乐趣,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让孩子们的童年生活充满色彩斑斓的童话色彩。
  2.减轻学生家庭作业量,布置学生在家长指导下进行课外阅读。适度拓展,介绍好书。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及时引导学生由课内走向课外。譬如《十万个为什么》《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向学生介绍好书,确定学期必读书目,同时要求学生购买,丰富学生的家庭藏书。
  3.设立班级图书角。通过开展“好书换着看”活动,使班级有一定数量的书籍,可供学生阅读。培训班级图书管理员,做好学生借阅图书的工作。良好的阅读环境,能够充分激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4.开展适当的竞赛活动。班级每周评出课外阅读的优秀奖,鼓励先进,督促后进。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如:开展分类收集成语的竞赛,收集春联的比赛,朗读比赛,办小报比赛,写读书笔记比赛,科技征文比赛等等。由于竞赛是一种具有趣味性、刺激性和挑战性的活动,为了取得胜利,学生必然要做充分的准备工作,必然要去多读书。而学生通过读书获得了胜利,由于学以致用或读写结合,
  5.关注个体差,异赋予学生阅读的自由。不同的孩子,智力水平是不同的,对于少数智力发展速度缓慢的学生,不能放弃阅读的质,而一味追求阅读的量,使他们“好读书而不求甚解”。另外,对于同一本书或同一篇文章,由于阅读的时间、环境、方法以及读者的心境、阅历、对世界的看法都可能发生变化,因而对文本的解读就会有新的见识、感受和发现。因此,只要是有益的图书,学生只要喜欢就鼓励他们去阅读。
  6.结合阅读,作相应的摘抄、写读后感。这是老师对孩子课外阅读时常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检测孩子课外阅读成果最简单的外显性行为。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重在阅读,不能为了写而读,更不能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读。在这方面也要尊重学生的选择。另外,学完一个作家所写的某篇文章,向学生推荐这位作家所写的有关书籍,也可以达到加深认识,扩大阅读面,诱导学生阅读兴趣的目的。如教学王昌龄的《出塞》后,让学生去读他写的《从军行》等。
  吕叔湘先生曾说:“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许多作家、名人都说过相似的话。这说明,局限于课堂上的语文学习地狭隘的、封闭的。有人曾把拘泥于课堂教学的做法比喻成“课内的芝麻弄成西瓜,课外的西瓜一个没有抓”。课内与课外阅读之间是相互补充的,教师应大胆引导学生抛开“芝麻”,去摸摸更诱人的“西瓜”,拓宽学习和阅读的范围。这样学生才能受益无穷,趣味无穷。
  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因此,应该把以上做法引向深入,并持久化。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品味,进入课文所描绘的境界里去,学生的知识在丰富,学生的人格在完善。学生的阅读范围广泛了,语文的素养就会从整体上提高了,这不正是我们老师的期盼和希望吗?他们在用心去读书,用心去感悟人生,读书使他们健康成长。读书使他们快乐学习。
  二、朗读能力培养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这是新课标对我们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总的要求。在我历年来的语文朗读教学中,我发现:朗读能力的提高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同时我还发现,朗读训练要想取得效果,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一目标,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1.重视读法和训法。只有学生想读、乐读,才会用心去读,才能读得入文、入情。首先,读的形式要灵活多变。初读可采用较宽松的自读形式;通读时教师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互读,分小组合作学习,讨论解决一些问题;精读训练要通过师生的活动交流,帮助学生读懂课文,达到流利的要求,教师要依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精心和优化组合各种形式的读,以求得最佳的效果;其次,训练的方法要灵活多变。例如 “开火车”、指名读,也可以让学生自告奋勇站起来读,还可以互相推荐、发出邀请等,让学生感觉师生之间只是在交流而不是严肃地教与学。各种形式的读配以新鲜趣味的训练方法,能调动学生读的欲望,强化学生参与学习的动机和学好语文的信心,有利于提高训练的效果。
  2.重视领悟体验。朗读能力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不可能一步到位。朗读教学中,老师要创设读的情境,给足读的时间,为学生提供读的帮助,让学生自由地读、充分地读、读中体会、不断感悟。近年来,许多语文教师注意到读的训练,并形成一些常规的朗读技巧指导方法如给句子或词语提示重读、停顿等,这样做对于低年级或朗读水平较差的学生而言,一定程度上会收到一定的效果,但往往也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压抑了学生的情感。所以,朗读训练应让学生多自读、主悟、自赏,读中领悟文意,读中体验文情。
  3.肯定鼓励。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读书的评价语既要恰如其分,又妙语生花,要以肯定鼓励、积极引导为主,让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读得好就说“棒极了!”“读得真好。”“你真行!”“听你的朗读是一种享受,你不但读出了声,而且读出了情,我很感谢你。”“读得很好,听得出你是将自己的理解读出来了。”等,教师要相信每个学生都能进步,每个学生都会成功,对学生充满信任和情感。
  三、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态度、方法和习惯
  常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以小组或同座为单位,把自己的理解,用有感情的朗读表现出来,让别人评价:你读的如何?做到互相学习,互相激励,共同进步。培养学生朗读能力时,个人理解不一样,所朗读的语气也不尽相同,师生之间,小组成员之间允许有争议,只要有理就行。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朗读,应该是学生理解的自然流露。如在教《将相和》时,蔺相如说:“请秦王为赵王击缶。”有的同学大声、快速几乎是喊出来的;有的则是小声、较慢却非常严肃斩钉截铁的读出来。但学生评价两种都好,都能表现蔺相如气愤与不容秦王不做的气势。
  最后,利用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掌握朗读的方法、技巧,培养学生朗读的习惯,然后在课外自主的实践、研究,持之以恒的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只有从教师滔滔讲说、条分缕析的樊篱中解放出来,返璞归真,把好些费时费力、劳而无功的分析时间用于指导和训练学生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这才是语文阅读的真谛和终极目标。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选取工具的用法,及其两种工具样式,会用选取工具定义图像、进行移动、复制的操作。  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分层练习为任务,面向全体学生,让各层次学生的操作能力得到提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鼓励学生交流,在游戏中感受“成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利用选取工具移动图块。  教学难点:复制图块,并合理调整。  教学准备:Windows XP操作系统  多媒体教室 
期刊
教学目标:  1.品词赏句,质疑感悟。  2.初步了解白描的手法。  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在深入理解写景特点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教学方法:1.诵读法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美丽的西子湖畔,不知吸引了多少文人墨客在这里驻足欣赏,也留下了不少歌咏西湖美景的诗词。同
期刊
【教学内容】  人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二课时《猜一猜》。  【教材简析】  《猜一猜》是“简单的逻辑推理”,包括“含有两个条件的推理”和“含有三个条件的推理”。继排列、组合之后的又一节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新增课程,是学生接触逻辑推理的第一节课。逻辑推理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良好素材,为以后的演绎推理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在生活里潜移默化
期刊
【摘 要】教师可用模型、标本、图片、幻灯、录音、录像等形式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所感产生共鸣,激励他们快速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之中。引起学生的集中注意和有趣思考,引起学生寻求探索新知的积极性,为学生理解新知识提供感性材料,也为学生架起了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  【关键词】情感;感性;好奇心; 悬念;感染  语文教学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才容易进入课文情境中去。多
期刊
新课程标准已经进行了很多年,下面我只就新课程标准下的探究性实验教学谈一点自己的体会。探究性实验教学作为现代教学的一种模式。其实质是将科学领域的探究引入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使学生通过类似于的科学家的探究过程来获取知识和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对于如何开展积极、高效的探究性实验教学,我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一、首先教师要转变新课程标准下的实验教学的观念  以前上实验课时,实验室里各种仪器设备准
期刊
环境问题是人类生存的突出问题,全球的气候逐渐变暖,地震、海啸、疫情、雪灾渊源不断。这是大自然在向人类敲响警钟,宣泄不满。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迫在眉睫。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适当渗透环境教育,对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把环保意识有效地渗透到小学英语教学中,使孩子在自觉与不自觉中接受环境意识的教育呢?我将在英语教学中的实施策略略谈一二。  
期刊
【摘 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巩固所学化学知识,形成化学概念,促进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等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并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化学实验;实验操作能力;学生素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巩固所学化学知识
期刊
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中队主题活动,培养学生讲文明守礼仪的道德意识,增强学生文明守礼的自觉性。鼓励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让好习惯陪伴自己、影响别人,努力提高自身修养,规范自我行为,做一个历练细节感动别人的规范少先队员,让文明之花开遍我们美丽的校园。  活动准备:  1.课件制作《文明之花处处开》  2.表演道具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  1.出旗(全体起立,敬队礼) 
期刊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一个没有兴趣做导引的课堂教学是谈不上不成功的,作文教学尤其如此。要想让学生写出好的作文来,首先就要必须要激发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把握时机调整课堂,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我们的教材有固定的编排顺序,但教材的编排顺序与学生所处的实际生活环境常会存在差异。这就要求作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机动,善于抓住有利时机,激发学生的习作兴
期刊
【摘 要】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十几年的信息技术教学,使我最有感触的是这一学科的教学要善于发掘学生的兴趣,从而培养他们学习的能动性。  【关键字】新兴;综合性;实践性; 能动性  一、引言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型的课程,其实践性强,发展快。信息技术课的宗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兴趣是学生探索、创造的力量源泉,是学生的最好老师,特别是我们面对的是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