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解读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braspa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洲眉山(今属四川省)人,宋代杰出的文学家。自熙宁四年(1071)。苏轼赴杭州上任途中和弟弟苏辙(字子由)分别后,六年来没有见过面。熙宁七年,苏轼请求调往北方,能够和担任齐州(今山东济南)掌书记的弟弟苏辙更近一些。后来苏轼被贬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密州虽离齐州不算太远,但两年多来,他们也,没能见上一面。对久别弟弟的思念,加上政治上的失意。苏轼满腹惆怅,于中秋之夜饮酒“达旦”,对月抒怀,写下了这首中秋咏月词。
  苏轼是一个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诗人。当他在中秋之夜,醉酒之中,望着那团集中了人类许多美好理想和憧憬的圆月,他的思想感情犹如插上翅膀一般,天上人间自由地飞翔着,反映到词里,逐渐形成二种豪放洒脱的词风。
  词的上片,写词人“欢饮”时的想象,其中蕴含诗人的身世真挚感和思想矛盾,开篇两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化用李白《把酒问月》诗“青天有月几时来,我今停杯一问之”的句子,开篇直入。点明是饮酒赏月。词人因思亲情切而顿生寂寞之感,不由得把酒问月,并想象着月宫今夕的情景。“不知天上宫阕,今夕是何年”这两句笔势曲折,看是描写月色,实际上也暗含着不知道当时朝廷政局如何的疑惑,而并非真问天上今天是什么日子。“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三句,说他想要回到神仙居住的“琼楼玉宇”中去,但当他想到月宫的清寒,又不免迟疑起来。这说明作者的思想上存在着矛盾,即“出世”与“人世”、做官与归隐的困惑心理。想回到朝廷中去,又害怕难以容身:归隐去吧,又与自己报国救民的抱负相违。“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想到广寒宫的清寒,于是顾月而舞,连自己在“天上”还是在“人间”也分不清了。这两句紧承上三句,写词人在月光下翩然起舞,月光下自己清朗的身影伴着自己的舞姿而闪动,这是多么惬意呀!天上琼楼玉宇再美,哪有人间这样的乐趣呢。在这里,作者由超尘出世思想一下子转为喜爱人间生活,这真是大起大落,出神入化之笔。
  词的下片,写“无眠”时对人生哲理的探求,抒发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来得自然,写月儿照遍了华美的楼阁,低低地照进了雕花门窗,照着那心事重重夜不能寐的人儿。“转”“低”表示夜深。“无眠”表示离情正浓,由此引出下面“何事”一问。“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这两句以抱怨的语气抒发佳节思亲的感情。词人说,明月啊,你不应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你为什么偏偏在人们离别、孤独之时又圆又亮?这岂不令人望月伤感吗?词人以为月当照人于欢聚之时,故有此问。但词人的思想是豁达的,他时时要寻求自我解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三句转为安慰的语气:月亮有亏有圆,人间有合有离,自古以来都是这样,既然如此,又有什么可值得悲伤的呢?结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意思是说。只希望人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这两句是对子由说的。到此,词人终于释却离怨,从“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想象中得到人生的慰藉,真可谓道尽千载离人之心。
  寓哲理于抒情之中,是这首词的一个显著特点。全词用拟人的手法。赋予“天”和“月”以人格化的神奇。不管是上片的问天,还是下片的问月,归根结底,都是问人生。经过词人的一番认真探寻,终于悟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既是对兄弟不能团聚的安慰,也是对自己不幸遭遇的排解,并给人以人生哲理的启迪。
其他文献
“忙着呢……”这似乎已经成为我们毕业班学生每天说得最多的话。自从进入中考倒计时以来,在我们的眼里,一切都是那么紧张。天正忙着下雨,树正忙着发芽,时间正忙着转动。我们正忙着补课……  忙啊!忙啊!忙啊!到底我们在忙些什么啊?想着想着,疲倦的我睡着了。我做了一个梦,梦很特别:在一个美丽的国度里,住着时间、效率、教科书、电脑……那个国度叫“初三”。国度边有一条湍急的河,河那边是广阔的世界,很美好的世界。
期刊
文学常识中有许多与“数字”有关的作品和作家。在考试中会常常遇到,为了便于记忆现作一梳理和归纳。    一、与数字“1”有关的作品和作家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  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孙子兵法》。  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左传》。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书:《汉书》。  我国第一部长篇叙事诗:
期刊
题记:今年暑假,有幸重游南京,浮想联翩,感慨万千……  作为六朝古都,南京已是一个老者。历史的风云在许多地方留下了痕迹,无法抹去。比如,你的名字。    秦淮     “秦淮河里的水,为何总是香的?”  “十里秦淮,自古佳人多。”  这让我想到另一个人,她便是西湖湖畔那“妾乘油壁车”的苏小小,纯情而任性的苏小小。与她相比,香君的确是为一个王朝颠簸得过于认真,然而又执著得可爱。  登上媚香楼。抚摸那
期刊
一群幼虫,为自己编织了一个蛹,在其中做着化蝶的梦……  像其他的幼虫一样,他们带着一堆希望躲在蛹里,都梦想在竭尽全力的那一刻能破蛹而出,出来后便是色彩缤纷,各有千秋。  经历了酸甜苦辣。走过了灰暗阴霾。终于迎来了神圣的一刻。他们的蛹裂开了一道缝,金色的光从缝中直射进来,照在他们已进化完好的身体上,冲动而出,看到了他们向往的天空。一只美丽的蝴蝶在空中飞荡,而其他的都呆在原地,因为他们发现自己并没有化
期刊
徐志摩(1897—1931)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他是浙江海宁人,出身富商家庭,其父徐申如开办电灯厂、布厂、裕通钱庄等。1921年,徐志摩留学英国,在剑桥大学研究院读研究生。那时,他已有妻室,原配夫人张幼仪,出身名门,秀外慧中,1915年在浙江硖石老家奉父母之命和徐志摩结婚,婚后在家孝敬公婆,帮助公公掌财理家。因徐志摩在英读书思念妻子,张幼仪到英国陪读。但不久,时任国民政府教育总长的林长民送女儿林徽
期刊
①在埃及,大大小小的金字塔有七八座,其中最大的一座是胡夫金字塔。该塔高约146.5米,共用了230万块巨石。人们一直存在种种疑问,这些石块是怎样开采、运送的,又是怎么堆砌的呢?要知道,即使在今天,拥有世界上所有现代化技术手段的建筑师也很难实现如此艰巨的工作。尤其令人疑惑不解的是,在附近数百英里范围内。竟然难以找到类似的石头。  ②不久以前,科学家约瑟·大卫杜维斯提出了惊人的见解:金字塔上的巨石是人
期刊
小树·孩子    教室外一排小树  教室里一群孩子  小树上落下小鸟  唱着欢乐的歌谣  教室里开着花朵  散着知识的芬芳    小树经历自然的风雨  渐渐长高  孩子沐浴文化的甘霖  慢慢长大  小树伸出绿叶的小手  向孩子招呼  孩子透过智慧的目光  向小树问好  琅琅书声里小树陶醉了  沙沙叶鸣中孩子成熟了    目送一届届孩子  走出教室走进城里的中学  小树也长成参天大树  伐作栋梁时树
期刊
雪泥鸿爪  苏轼任凤翔府判官时,写下《和子由渑池怀旧》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人世匆匆,转瞬即逝,正如李白曾说过的,“人生者,百代之过客”,能够留下的或者就如同雪泥上的鸿爪吧!后用“雪泥鸿爪”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  河东狮吼  宋代洪迈《容斋随笔·卷三·陈季常》:“陈慥字季常,公弼之子,居于黄州之岐亭,自称龙丘先生,又曰方山子,好宾客,喜畜声妓。然其
期刊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明朗读有助于理解;“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明读书积累会产生质的飞跃。美文不厌百回读,诗的意象美、结构美、音韵美,都是通过反复诵读来体味完成的,一些情景交融的精美散文也需要在读中体味作者写景的精妙与感情的细微。其实,“读”是语文教学的回归。  搭建平台营造气氛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看重朗读。中国古代教育强调“熟读精思”,
期刊
摘要:在二期课改的理念下,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使学生读与写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读写结合 语文教学    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共同构成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在中学语文教学以至整个中学教育阶段都有重要地位,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关系。单说写作程度如何如何是没有根的,
期刊